02.27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羅睺寺位於靈鷲峰山腳,坐北朝南,佔地面積近1.6萬平方米,計有殿堂房屋150餘間。西側是著名的顯通寺與塔院寺,東與廣仁寺(十方堂)為鄰。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羅睺寺衛星雲圖

寺前有牌樓、山門、影壁,兩翼是鐘鼓樓、禪房、配樓,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寶殿、大藏經閣(開花獻佛殿),層層深入,深邃而幽古。

羅睺寺的牌樓建在通往菩薩頂的街旁,與塔院寺東門牌樓隔街相望,右鄰顯通寺牌樓,三樓相峙。簷下正面嵌金字匾額,題 “羅睺寺”三個大字。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從牌樓進去,迎面是2座照壁,照壁前蹲著1只石獅,雕制古樸、渾厚。經照壁左行,是一條彎曲而有坡度的小徑,青石鋪陳、光潔如洗,石縫間芳草青青、山花叢叢。小徑兩旁是紅色圍牆,步入其間,有曲徑通幽之感。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到山門前,東南面亦有照壁。南面照壁後兩株古松虯枝盤曲、濃廕庇日。山門為一間,門額懸木匾:“羅睺寺”。進入山門,就到了天王殿院。該院有東西配樓,一對幡杆,一對石獅,一座藏式磚塔,一座鐘樓,一座鼓樓。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石獅置於天王殿前的月臺上。石獅基座束腰部分浮雕游龍,上下兩層浮雕蓮花。石獅置於基座之上,造型敦厚,飢體豐滿,是清代所雕。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東南角是一座高7.5米的藏式磚塔。正方形基座,上有蓮臺,白色塔身,塔腹雕文殊像,故名文殊塔。這裡原有一棵大松樹,枝繁葉茂,頂如傘蓋。歷史上靈鷲峰經常出現神燈異光,且有固定路線,其順序一般是聖光先在松樹頂上顯現,繼而移到塔院寺大白塔的寶瓶至之上,再移至圓照寺大殿屋頂,最後消失在菩薩頂。後來松樹死亡,聖光也消失了。寺主夜得一夢,按夢中佛示,將松樹鋸倒,主杆作了文殊殿內文殊騎獅像的塑柱,枝稍、樹皮埋在原樹處,建塔紀念,所以後人習慣稱為松樹靈塔。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東西南角分別是鐘樓與鼓樓。晨鐘暮鼓,敲鐘擊鼓,集僧眾誦經說法。

天王殿面闊三間,單簷歇山頂,四牆封閉,僅留門洞。殿脊鴟吻、寶瓶、垂脊俱全。殿內正中供奉彌勒佛,笑容可掬。背後韋陀,金剛杵雙手托起。韋陀為南方增長天王的八大神將之一,居四大天王的三十二將之首。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兩壁佛臺上,塑四大天王。佛教認為,須彌山腰有一山名犍陀羅,山有四峰,各有一王居之,四大天王是佛教護法神。該殿四大天王的形象是:東方持國天王,臉白色,持琵琶,表示用佛樂感化眾生,皈依佛門;西方廣目天王,臉紺色,握紫金龍,捏藥丸,表示能用天眼隨時觀察世間,護持眾生;南方增長天王,臉綠色,持寶劍,表示能令眾生增長善根;北方多聞天王,臉黃色,右手持傘,左手握銀鼠,表示能制服惡魔,保護眾生的生命財產。

穿過天王殿院,就到了文殊殿院。院內正北是文殊殿,東西有配殿。文殊殿面闊三間,單簷歇山頂,四出廊,殿前設月臺。月臺前,立石碑5通:明弘治五年(1492)1通,清光緒十八年(1892)1通,其餘3通,石質漫漶,看不清內容。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文殊殿前簷下,懸木匾一塊,上書“八正門”。八正門,即八正道之門。八正道:一正見,二正思維,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八正道”是達到佛教最終境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是佛教四聖諦“苦、集、滅、道”之“道”諦。

殿門兩旁掛木刻對聯,曰:“寺號羅睺因有佛子行跡處,殿稱文殊原為大士說法場”。殿內佛臺上塑文殊菩薩騎獅像。青獅橫臥在蓮臺上,昂首豎耳,精神抖擻,躍躍欲動。文殊體態清秀,面容恬靜,頭戴寶冠,肩披瓔珞飄帶,胸乳裸露,結跏趺坐於蓮臺之上。肩膀兩邊,伸出兩束蓮花,蓮花之上,一邊放著智慧劍, 一邊放著經書。整組塑像體現了藏傳佛教塑像的特徵和風格,與青廟不盡相同。文殊兩旁,左為善財童子,作膜拜狀,源於佛教“五十三參”,還塑一位化老人,源於“佛陀波利傳經”,右塑修羅天、于闐王。殿後牆兩角,各塑一尊黃教祖師宗喀巴大師像,高 1. 3米,頭戴黃色尖桃帽,面容清秀,身著袈裟,兩手摺曲胸前,兩肩上伸出蓮花,結跏趺坐於蓮花須彌座上。殿兩壁皆置佛龕,供奉釋迦牟尼佛1000尊,高13釐米;宗喀巴大師像100尊,高20釐米。下供十八羅漢,高1. 2米,通身貼金,造型優美。

伽藍殿面闊三間,單簷硬山頂,前出廊。伽藍殿本是紀念為佛祖施捨祗園精舍的給孤獨長者(名叫須達多)和祇多太子的,早期佛寺伽藍殿正中供波斯匿王,左側祇多太子,右側給孤獨長者。但中國佛寺伽藍殿大多供關羽。據《佛祖統記》卷六《智凱傳》記載,天台宗祖師智凱在湖北當陽玉泉山建精舍時,曾見二人威儀如玉,長者美髯而豐厚,少者冠帽而秀髮,自通姓名乃關羽、關平父子。二人請智凱於近山建寺,智凱從之,寺成給關羽授五戒,自此,中國佛教寺院皆塑關羽儀像供奉。 又有一說,相傳佛祖在去峨眉山講經途中,突遇邪魔擋道,正當危急之時,見一美髯公持大刀從天而降,惡魔見狀溜之大吉,佛祖不勝歡喜,即封關羽為護法伽藍。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護法殿面闊三間,單簷硬山頂,前出廊。殿內佛臺上有七尊彩塑,其形態鮮見,猙獰憤怒。這七種彩塑是:大威德金剛、瑪(mǎ)哈噶(gá)拉、法王金剛、山羊金剛、吉祥天母、財寶天王、馬頭金剛。他們是藏傳佛教的護法。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大威德金剛。其相貌如牛,面貼面,頭頂頭,計有九頭,還有三十四臂,十六足,擁抱裸體少婦,少婦頭髮下垂,戴著骷髏,以作瓔珞,這是文殊菩薩化身的“威德怖畏金剛”,是藏傳佛教的菩薩。密宗教法雲“有伏惡之勢,謂之大威;有護善之功,謂之大德”,故名“大威德”。文殊菩薩化身之:“威德怖畏金剛”為密宗無上瑜伽寶生部之本尊。其像為九頭, 三十四臂,十六足,裸體擁抱明妃羅浪雜娃。這與該殿的塑像基本一樣。

瑪哈噶拉,也叫瑪哈瑪雅,又叫大黑天神,梵名“摩訶逸羅”,為大自在天的化身。據說大黑天為戰神,禮祀此神,可以增加威德,舉高能勝。此神被八思巴送入朝廷,成為世祖以下歷代皇帝尊奉之神。明滅元后,瑪哈噶拉輾轉流入滿洲,受到了多爾袞的敬祀,在北京修建有多處瑪哈噶拉廟。該殿的瑪哈噶拉塑像為青色, 一頭四臂,以骷髏為瓔珞。

馬頭金剛,藏傳佛教上下密院的護法神之一,是“慈悲觀音””的化身,也可以是其他佛和菩薩的化身。其形象為馬頭人身,有八頭的、六頭的和有翅膀的。格魯派只崇拜前兩種,後為寧瑪派所崇拜。

吉祥天母,原為古印度婆羅門教及後來印度教的命運、財富、美麗的女神,佛教發展以後,她變成了護法神。並說她是多聞天王的妹妹,有大功德於眾生,故舊稱大功德天。藏傳佛教中,她的丈夫叫“墀(chí)布宗贊”。在拉薩,每年藏曆十月十五日,僧人們要從大昭寺的吉祥天女殿抬出吉祥天女神像進行遊行。相傳吉祥天女在這一天,要與丈夫墀布宗贊相會。故這一天被稱為“白拉日珠”,意為吉祥天女遊行的日子。該殿的吉祥天女為藍臉色,騎著黃色騾子,戴著骷髏瓔珞,貌甚獰惡。顯示她已降服了魔道,取得了勝利。

財寶天王是毗沙門,又謂多聞天王,是佛國裡的財神。在密教中,這位天王的理財職責更為明確,故名“財寶”。

法王金剛和山羊金剛均為密教護法神,是佛、菩薩的化身。

文殊殿背後是大雄寶殿院。該院正北是大雄寶殿,東西配殿分別為藥師殿和觀音殿。院內有御製石碑兩通。一通是康熙十一年(1672)二月所立,刻的是玄燁寫的重修清涼山羅睺寺碑文;一通是康熙四十九年(1710)玄燁寫的羅睺寺碑文。這說明康熙皇帝對羅睺寺格外青睞。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大雄寶殿面闊五間,單簷廡殿頂,前置重簷抱廈。前簷下懸“大雄寶殿”木匾。殿內寬敞,是寺內喇嘛唸佛誦經的場所。後有佛臺,佛臺上橫列著三個須彌座,供奉“橫三世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三佛背後飾以華麗的背光。三佛前供奉著宗喀巴大師和他的兩位弟子。三世佛兩旁還塑著八尊供養菩薩。

殿內懸掛乾隆皇帝御匾兩塊,一塊上書“慧燈淨照”,一塊上書“意蕊心香”。

東西配殿均面闊五間,硬山頂,前出廊。殿內原無塑像,1987年7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善男信女朝拜五臺山,在這兩個殿內塑了不少塑像。

東配殿稱藥師殿。殿內塑藥師佛、長壽佛、綠度母、白度母4尊佛像。藥師佛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長壽佛是藏傳佛教對阿彌陀佛的稱呼。綠度母、白度母都是觀音菩薩救苦救難時所現示的化身。以顏色區分,共有二十一相,以綠度母、白度母最為常見。

西配殿現為觀音殿,內塑四臂觀音2尊,長壽佛4尊,蓮花生大師、阿底峽尊者、黃文殊、綠度母、白度母、宗喀巴大師、千手觀音、未來佛各 1尊,共計11尊。

四臂觀音,為藏傳佛教密宗本尊之一,其塑像是一頭四臂,頭戴珠冠,兩手持蓮花、念珠,兩手作合掌印。

蓮花生大師,八世紀時印度僧人,屬印度“因陀羅部底”系的密教傳承。應吐蕃贊普赤松德贊(742-797)之請入藏傳播密法,創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寺院——桑耶寺,是藏傳佛教的主要奠基者。

阿底峽尊者(982-1054),印度僧人,曾任那爛陀寺、超巖寺的住持。北宋寶元元年(1038),受阿里王子降由微之請進藏傳播佛法和醫學,譯經授徒。是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王滅法之後,復興佛教的重要人物。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大雄寶殿背後是大藏經閣院。該院正北是大藏經閣,東西各三間配樓。大藏經閣面闊五間,二層重簷硬山頂,上下前出廊。底層磚臺正中,裝一木製圓盤,上刻水浪圖案。水浪之上,站立十八羅漢,盤外塑二十四諸天,四角塑四大天王。圓盤正中,裝木製蓮花1朵,高達丈餘,花心裡又伸出一支花蕾,伸入二層樓內。蓮花由8片蓮瓣組成,合圍於外。花心內背靠背、面朝外塑著4尊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和彌勒佛。木盤下設活動機關,經人操縱,繩索牽動,蓮瓣或開或合,開時現蓮中四佛,謂之“開花現佛”。殿後壁塑“三大士”——觀音菩薩、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殿兩壁佈滿木格,內放著由漢、藏、蒙3種文字譯的 《大藏經》 各1套。開花現佛伸入二樓的花蕾,由 8個木格合圍而成,每個格子供奉著一尊佛像。樓上北面擺著一個木雕佛龕,龕內供奉木刻“羅睺羅”,高80釐米,像通身貼金,面容清秀,正襟危坐,莊重嚴肅。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羅睺寺歷史沿革:

關於羅睺寺的來由,沒有統一的觀點,寺廟碑文有一些記載,很多不是很可信。有一種說法說是羅睺寺的前身是唐代大華嚴寺的善住閣院,我認為是可能性最大的。大華嚴寺前身是孝文帝所建的大孚靈鷲寺,按照記載,大孚靈鷲寺曾經有十二院,規模很大。到唐高宗時期,大孚靈鷲寺僅僅剩下了東西二堂。唐高宗永隆元年(680)慧祥撰寫《古清涼傳》時,大孚靈鷲寺的狀況見於《古清涼傳》:“且今見有東西二堂,像設存焉。其餘,廊廡基域,彷彿猶存。”大孚靈鷲寺在北魏時有十二院的說法來自於明代釋鎮澄的《清涼山志》:“大孚,弘信也,元魏孝文帝再建。環幣鷲峰,置十二院。”,鎮澄的說法源自何處,是否可信,我們不知道,姑且信之。有十二院的大孚靈鷲寺,規模很大,那麼離顯通寺僅一巷之隔的羅睺寺肯定是北魏大孚靈鷲寺的一部分,叫什麼院,不得而知。

大孚靈鷲寺唐代改名為“大華嚴寺”,唐代時被稱之為“華嚴疏主”的澄觀國師就在大華嚴寺,對唐代華嚴寺有詳細記載的見於日僧圓仁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圓仁記載唐時華嚴寺有十五院或十二院(同一本書卷二是十五院,卷三是十二院),規模很大,現在羅睺寺的位置肯定是唐時大華嚴寺的一部分,但羅睺寺所在的地方是哪裡,我們還不知道,但圓仁提到一個院——善住閣院:“(十八日)赴善住閣院主請,到彼斷中。”從圓仁的記載,我們只知道唐時的大華嚴寺有個院叫“善住閣院”,但善住閣院是不是現在的羅睺寺,在唐時的資料中我們找不到線索。宋時,張尚英的《續清涼傳》:“遂遊玉華寺與壽寧寺,還真容院。……是夕,清輝閣前,忽現群燈如連珠,諸君各叩額再拜。頃之光隱,眾散。羅睺殿側,現大白光如流星,……”,“而羅睺足跡殿及龍山之側,兩燈一時同見。”,“是日也,商英先至羅睺足跡殿,見其屋宇摧弊,年欲它日完之。其夜,足跡殿所現燈尤異,即以錢三萬,付僧正奇修建。”這是我們最早在文獻中看到羅睺足跡殿這樣一個和羅睺有關係的殿名。張尚英住在大華嚴寺真容院的清輝閣,晚上看到羅睺足跡殿有燈光,第二天還到羅睺足跡殿瞻禮,看到殿宇破敗,於是出錢三萬讓寺僧修建殿宇。宋時華嚴寺承襲唐代,真容院是華嚴寺的下院之一,羅睺足跡殿肯定是華嚴寺的一部分,今天羅睺寺的寺名應該源於此,殿名叫羅睺足跡殿,顧名思義是羅睺羅曾經顯靈,在此留下過足跡。

那麼宋代的羅睺足跡殿怎麼是唐代的善住閣院呢?這是因為在《印度普化大師五臺山巡禮記》 載:“二十一日,登善住閣,禮肉羅睺。嘆文殊而化現真身,嗟柏氏而生聖質。”普化大師,印度揭摩陀國人,是著名的那爛陀寺的三藏法師。因為慕文殊道場清涼山,曾於後唐明宗天成元年(926) 至末帝清泰三年(936)間的某年4月19日,到達五臺山華嚴寺,瞻謁聖容。21日,他還登上善住閣院,禮謁了羅睺羅尊像。這說明了唐代時大華嚴寺中的善住閣院裡面有供奉羅睺羅的殿宇,很可能就是宋代張尚英一再提到的羅睺足跡殿。

明代時,據《清涼山志》卷二《羅睺寺》條說:“成化間,趙惠王重建。”又據羅睺寺內現存碑文看,明弘治五年(1492)還予重修。萬曆年間(1573- 1620),萬曆母親李太后又施以鉅款重修。可見,明代時該寺深受帝王恩寵,曾大興土木。趙惠王,據考證應該是朱瞻塙(què),是趙簡王朱高燧的次子,明成祖朱棣之孫,和明宣宗朱瞻基為同輩人,並不是成化年間的。 他對善住閣院及其羅睺足跡殿的重新修建應該在宣德七年至景泰五年之間,即公元1432年-1454年間,且把它從大華寺中獨立出來,改名為羅睺寺。弘治五年(1492)又予修葺。萬曆年間,李太后又施以鉅款重修。明朝時,羅睺寺在帝王的支持下,正式獨立成寺,併成為五臺山著名的大寺。

清順治十六年(1659),世祖敕蒙古大喇嘛阿王老藏來五臺山,住在菩薩頂,總理番漢事務。次年,又命蒙古大喇嘛老藏丹貝住錫五臺山,住持全山工作。從此,五臺山吸引著大量蒙古喇嘛的到來。隨著蒙古喇嘛的到來,闢羅睺寺的馬坊院以供十方,曰 “十方堂”。十方堂成為一座蒙藏喇嘛共居的十方禪林。康熙四十四年(1705),聖祖敕二世章嘉呼圖克圖在五臺山重修了羅睺寺、壽寧寺、三泉寺、玉花寺、七佛寺、金剛窟、善財洞、普庵寺、湧泉寺、菩薩頂等10寺,並將此 10寺改為黃廟,青衣僧改為黃衣僧。從此,五臺山有了漢喇嘛,黃教有了確定的道場。康熙四十九年(1710)二月,聖祖第五次巡遊五臺山時,曾住在羅睺寺。羅睺寺在清代是五臺山僅次於菩薩頂的著名黃廟。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羅睺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