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羅是什麼?你知道身邊有很多阿修羅嗎?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有四阿修羅王,婆稚阿修羅王,羅騫馱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睺阿修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大乘妙法蓮華經》這一段專講阿修羅。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很多阿修羅就在我們的身邊。為什麼?我們來看:

阿修羅是什麼?你知道身邊有很多阿修羅嗎?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阿修羅

阿修羅是什麼?你知道很多阿修羅就在你的身邊嗎?佛教你如何應對!

一。阿修羅是什麼?

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一,天龍八部神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慾,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界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一個叫婆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一個叫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一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個叫羅睺,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佛經還說:阿修羅男,身形醜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

阿修羅是什麼?你知道身邊有很多阿修羅嗎?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阿修羅

二、為什麼說阿修羅就在我們身邊?

什麼意思呢?阿修羅有天人的福報,但品行惡劣,好吵鬧,好搞人我是非,打架,耍無賴。在有的佛經裡,只有五道,因為阿修羅道在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道里都有。人道里的阿修羅,特指那些男人相貌醜陋,又做強盜土匪,殺人放火,謀財害命之人。女人雖然美貌,但蛇蠍美人,禍亂國家,家庭,無事生非,百般難纏的人。

那麼畜生道里的阿修羅呢?特指那些野性難除,無端傷人,爭強好鬥的畜生。比如鬥雞,不讓你碰的貓,不叫卻咬你的狗等等。那麼鬼道里也有惡鬼,無事生非,害人性命。這個只要我們瞭解了什麼是阿修羅,就能辨別人道里,畜生道里誰是阿修羅了。

阿修羅是什麼?你知道身邊有很多阿修羅嗎?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阿修羅

三,怎麼應對?

在《大乘妙法蓮華經》的這段經文裡明確寫到: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也就是來聽佛講法的只是一小部分。剩下那些呢?沒來。為什麼?連阿修羅王都來了,那些怎麼不來?

阿修羅生性桀驁不馴,二十八層天他都敢鬥,所以有些阿修羅至死都不會相信佛法。我們世間人是不是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冥頑不化,生性兇殘,你再怎麼度化他,他就是不認可。就像孫悟空一樣,你除非給他戴上緊箍咒,他才會安生。

那麼佛又是怎麼對待阿修羅呢?

阿修羅是什麼?你知道身邊有很多阿修羅嗎?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阿修羅

1、佛待阿修羅如眾生,但沒有機緣不度之。

佛心是平等沒有偏愛的,雖然佛每每對修行人和行善道的人讚歎,可是並不因此而偏愛。同樣,天龍八部裡,有緣的都參加了法華會,可謂真正是眾生平等。至於那些不願意來的,佛隨他去。

那麼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這樣的人應該怎麼應對?最好的辦法還是自身強大。阿修羅跟天都敢鬥,甚至天神還不一定能戰勝他們,可是佛卻可以制服他們。道理很簡單,佛以威德力,智慧力而收服阿修羅的心。

訣竅就是佛眼裡,阿修羅和菩薩眾生都是自己,是自己在過去世裡由於自己邪念而生的魔障,只要克服自己心中的邪念,阿修羅自然調伏。這就是佛經裡:我若向修羅,惡性自調伏。

阿修羅是什麼?你知道身邊有很多阿修羅嗎?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阿修羅

2、阿修羅不是魔,是不究竟的修行者。

有人把阿修羅道說成是魔族,這是不瞭解真正的佛法內涵。佛也是一面佛一面魔,人也是,眾生都是,阿修羅自然也是。純粹歸入魔族,是失去了平等心。忘了佛的教誨:眾生皆具平等佛性,皆可成佛。

那麼這樣再來看阿修羅,他就是沒有究竟的修行者。因為修行過,有天人的福報,可是又因為過於偏執,或者犯戒,或者走火入魔,最終變成了阿修羅。這自然要引起我們修行者極大的注意啊!修行固然有益,可是不能如法,卻一樣很危險。

3、阿修羅的主要特點就是脾氣大。

“我這暴脾氣,你別惹我!”是很多人常說的一句話。你可能不知道,這無形中就成了你是不是在阿修羅道的一個檢驗標誌。不能惹,惹了不依不饒,說明沒有一點包容心,慈悲心。暴脾氣,脾氣上來不管不顧,什麼後果都不計,說明沒有智慧,沒有一點敬畏之心,這樣的人雖然有些本事,可以已經墜入阿修羅道。

阿修羅是什麼?你知道身邊有很多阿修羅嗎?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阿修羅

總結:我們瞭解阿修羅,並不是要對付他,而最主要是警示和檢驗自己。人一樣是千變萬化的。有慈悲心的時候,你是佛菩薩;有暴戾心的時候你是阿修羅;有惡毒心的時候,是鬼是畜生;雖然外表是人,但是心已經變化了。你的外貌和行為都在不知不覺間產生了變化。在別人眼中看來,一目瞭然。

人之所以修行,學習佛法,就是因為最基本的一點認識到自我的不足,所以才開始虛心接受。自滿,不管你修行到什麼地步,都是你最大的敵人。所以妙色蓮花一直認為,心胸廣闊最重要。

有了廣闊的心胸,決定入不了惡道!這也是修行秘訣吧!

如果您認為此文有點價值,敬請轉發,功德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