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神户市区北面的半山高处,分布着很多西洋风格的建筑,一些建筑的历史都在百年以上。日语管这一带街区叫做“异人街”,西洋建筑叫“异人馆”。其实日语中的“异人”,就是我们所说的洋人或鬼子。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为什么这里会有那么多洋人的建筑呢,这又要多说点日本近代史了。

19世纪中前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也称江户幕府)的锁国时期,应该说日本比同时期的大清国闭关锁国还要严重。大清国从很早就已经有了国际贸易,而江户幕府则只允许日本同中国和荷兰做生意。

中国茶叶造成的巨大贸易逆差,引发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靠武力让鸦片这种毒品成为正常商品,让大英帝国尝到了甜头。英帝国的小弟美国也想分一杯羹(当然,美国不支持鸦片贸易),但中国在大哥英国的控制下,不太容易,于是美国就只好打起了中国邻居日本的主意。

1852-1853年,美国海军东印度分舰队司令马休.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1794-1858)奉美国政府之命,率四艘军舰光临日本,要求日本“开国”,德川幕府要求给些时间考虑,佩里则率舰队离开。

1854年2月13日,佩里再率七艘军舰直入江户湾(今天的东京湾),日本应该对之前发生在中国的鸦片战争结局有所了解,于是在3月31日签署了《神奈川条约》(好听点叫《日美和亲条约》),开放了下田和函馆两个口岸。

因为佩里的军舰外面都刷了防锈的沥青,日本人管美国军舰称作“黑船”,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黑船事件”或称“黑船来航”。

与中国不同,日本几乎没有抵抗就顺从了美帝国主义,美国军舰没开一炮,日本就同意了“开国”。日本人还在黑船登陆的地方(下田),为“侵略者”佩里树立了纪念碑,以“感谢”美国人将日本带入西方文明社会。

此后,日本用了不到四十年的时间,从比中国还落后,一跃变身变成了帝国主义,并加入了瓜分中国的行列,这也刺激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想模仿“明治维新”,搞了个戊戌变法,大家就都知道了,当然中国和日本的国情并不一样,变法失败也是必然的。

1858年7月,尝到甜头的美国又通过武力威胁,逼迫江户幕府签订了《日美修好通商条約》,同年8-10月,荷兰、英国、俄国和法国也如法炮制地强迫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因为当年日本天皇的年号是安政,所以也称《安政五国条约》或《安政条约》。

当时中国正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这对日本幕府签订这些条约肯定是有影响的。当然日本也认为这些条约属于不平等条约。

安政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在原来两个口岸的基础上,再增加六个开放城市,包括江户(东京)、大阪、神户、新泻、长崎和横滨。这有点像《南京条约》开放的广州、上海、宁波、厦门和福州五城市。

开放的港口城市,自然也要允许外国人建立他们的居留地以及享有治外法权。于是在神户,大量的区域被划为外国人居留地,有点类似于我国一些城市的“租界”。但随着日本的崛起以及一战和二战的影响,一些原来的外国人居留地被日本收回并逐渐消失,偶尔也还会留下少数当年的建筑。但我们现在所看的这片区域,因为各种历史原因,保留下来的西洋建筑相对比较多,所以一直到现在,这里也是在神户的外国人聚集地。其实其他几个开放城市也有异人馆的存在,只是都没有神户这里的多。神户现存的异人馆有上百个,我们也只看了一小部分。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我们先从高处慢慢往下说起。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座建筑可以算是异人街的中心,建于明治37年(1904年),当时是一位德国商人的住宅,因为其屋顶上的公鸡图案的风向标,俗称“风见鸡馆”。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风见鸡馆参观收费,我没有进去。门前的牌子上写有,旧托马斯住宅(旧トーマス住宅,日语的五十音图我还是认识的),是那位德国商人戈特弗里德.托马斯(Gottfried Thomas,1871-1950)的名字。建筑的设计也是出自一位德国建筑师。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座红砖建筑也是神户众多异人馆中罕有的砖式建筑,建筑风格为德式新巴洛克。

1914年,房主一家回德国度假,刚巧赶上日德因为争夺中国青岛而爆发的日德战争(几年后五四运动的起因之一),结果德国成了敌对国家,房主也不能回日本了,房屋遂被日本没收,后被一位日本轮船商购得。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风见鸡馆前的圆形广场,点缀着一些西式雕塑和喷泉。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风见鸡馆和广场西边的这座建筑,建于1903年(明治36年),是当时美国驻神户总领事亨特.夏普(Hunter Sharp)的住宅,叫做旧夏普住宅(旧シャープ住宅)。外观很美式(日本称为殖民式建筑),但里面的装璜据说很巴洛克。

1944年,神户电气铁道社社长小林秀夫购买了这栋建筑,故又称“小林故居”。房子的颜色过去一直是白色,但在1987年修缮时发现,房子外墙最初的颜色为“萌黄色”,于是又按最初的颜色重新涂刷了外立面,因此,当地人又称其为“萌黄馆”。不管叫什么,这栋建筑也是神户著名的西洋建筑之一。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萌黄馆的侧面。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是萌黄馆的后门。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栋房子是不是有点教堂的味道。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附近的游客中心,北野观光案内所(这一带统称北野),喜欢盖章留念的可以去盖一下。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虽然到处是西洋建筑,但紧邻着却有一座日本的天满神社,规模还不小,我不怎么喜欢看日本的神社,没有上去。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从左到右,游客中心,风见鸡馆,天满神社。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样的西式建筑也不少,可能是近代新建的。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座建筑只知道叫旧レイン邸,旧雷恩住宅的意思,建于1900年(明治33年),雷恩是谁不知道。现在属于一家婚礼公司,里面有教堂,餐厅等设施,可以预约举办西式婚礼。门前有网址,看了一下档次不低,价格估计也不菲。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个地方叫亨特迎宾馆(ハンター迎賓館),其实是亨特旧宅的位置(原房屋已迁走,现在是外国人俱乐部)。亨特全名叫爱德华.黑兹利特.亨特(Edward Hazlett Hunter, 1843-1917),是位英国北爱尔兰人。24岁来日本从事商贸活动,主要在横滨和大阪。后娶了一位日本药商的女儿为妻。30岁时成立了他自己的贸易公司,38岁时成立了他的大阪铁厂,后开始转型船舶制造,并演变为日立船舶株式会社(与我们熟知的日立公司没关系,但比日立公司还早20年)。所以他被认为是日本船舶业创始人之一,以及日本近现代工业化的巨大贡献者。1907年,亨特买下了北野这里的房子安享晚年。那栋西洋式二层楼建于1889年(明治22年,德国人所建),被认为是神户最精美的明治时期西洋建筑(可能也是现存较早的),1966年被认定为日本的重要文化财。

1917年亨特在神户去世,安葬于神户的外国人墓地。

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原来的亨特住宅已于1963年被整体迁移至神户王子动物园内。王子动物园就在我们去兵库县立美术馆( )下车的滩站往北不远,早知道的话应该去看一看。如果将来再去神户的话,一定会去找找看。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个门洞内有两个建筑,一个是奥地利之家,一个是丹麦之家。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个建筑上写的是奥地利之家(オーストリアの家),我推测可能是过去奥地利驻神户领事馆的位置,至于建筑是新的还是旧的,不得而知。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紧邻的丹麦之家(Denmark House),我想可能是丹麦领事馆旧址吧,现在是个介绍丹麦风情的小博物馆。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奥地利丹麦之家门前的荷兰之家,前荷兰领事馆,建于1918年。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从高处俯瞰神户市,能看到海边和神户港。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我们开始往下走。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座建筑叫艾伯伊住宅(旧アボイ邸),因为里面全部为意大利佛罗伦萨风格的装饰,也称意大利馆(イタリア館),后面庭院内还有漂亮的游泳池和各种雕塑。现在是柏拉图装饰美术馆,处于维修之中,否则的话值得一看。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里好像是中国领事馆旧址,需要购票进去。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栋建筑叫旧锡安邸(旧サッスーン邸),得名与这里曾是一位犹太裔叙利亚商人大卫.锡安(1910-1991)的住宅有关。世界各地都有犹太人,日本也不例外,后面我们还能看到神户的犹太人会堂。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周围的民居。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社区居民的停车场。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现在我们从高处下到北野街(北野通)上,这一带集中着几家老式西洋建筑。先来看这座莱茵馆(ラインの館),也称旧德雷维尔住宅(旧ドレウェル邸),是1915年一位叫J.R.德雷维尔的法国夫人所建。后来长期为德国人居住,所以称莱茵馆。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莱茵馆是众多异人馆中可以免费参观的,于是就进去简单看了看,这里还有一些关于神户异人街历史的介绍,以及非常干净的卫生间。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从莱茵馆的二层阳台看北野通。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远处的神户市区。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莱茵馆对门,是1898年建成的美国领事馆,现在是神户北野美术馆(直到1978年前都属于美国领事馆)。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莱茵馆马路对面的这座建筑,建于1908年。因为有些像日本的长屋,被称作“洋馆长屋”,因其内部的法国装饰风格,也称做法兰西馆。建筑为两层木结构,被列入日本近代住宅100选。

这里也有一个神户旅游车(City Loop)的公交站,站名“北野异人馆”。不过有等公交的时间,差不多也走到了。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法兰西馆的东侧,紧邻的房子叫本之家(House of Ben)。是一位英国贵族本.埃里森(Ben Allison)的住宅,不过这座1902年的建筑是从神户其他外国人居留地迁移到这里的。那位英国贵族还是位狩猎家,据说里面陈列着很多他打到的猎物标本,包括北极熊和鹿等,以及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紧邻法兰西馆的西侧,是英吉利馆。里面大概是与当时英国有关的展览。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英国馆建于1909年,门前有当时的英王爱德华七世(维多利亚女王之子,乔治五世之父)和王后亚历山德拉的画像。画像中间的数字1901-1910,是爱德华七世的在位时间。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座很漂亮的建筑叫旧希尔顿之家(旧ヒルトン邸),具体建造年代不详,只知是明治后期的建筑。是一位叫希尔顿的人的住宅。二战后,这里成为了巴拿马驻神户领事馆,建筑有所改造。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神户的异人馆很多,我看到的也只是几分之一。而且大多没进去看,如果仔细逛的话,估计一天时间可能都不够。除了那些百年的异人馆建筑,周边的很多建筑也很西化,有的也很现代。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当然,在众多的西式建筑中,也混杂着一些日式建筑。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也还有隐藏着几座很小的日本神社。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是一座犹太会堂(Synagogue),我在欧洲很多城市见过犹太会堂,但在日本真是头一次见到。和大多数犹太会堂一样,非犹太人是不能进去的(以色列的偶尔除外)。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是犹太会堂的正门,门上有犹太的六角星。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门前一个比较粗糙的灯,造型是犹太人的烛台。犹太人的烛台大多为七支,但也有九支的,这个灯就是。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墙上的字,写着这里是关西地区的犹太会堂(社区)。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是个什么建筑,搞不懂,门前的字是Bhagwan Mahavirswami Jain Temple,我猜大概是跟印度教有关的什么寺庙吧,我对印度教全然不知,所以也搞不明白。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现在看到的很明显是一座清真寺,在日本能见到这样的清真寺,我也是头一回。清真寺旁边还有个伊斯兰文化中心。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清真寺的名称叫神户清真寺(神戸モスク,Kobe Mosque),清真寺建于1935年(昭和10年),是由居住在神户的土耳其和印度的穆斯林贸易商捐资修建的,且是日本最早的清真寺。男性穆斯林的礼拜堂在一层,女性在二层。

一战后,许多穆斯林来到神户,因此有了建造清真寺的需求,起初埃及政府计划资助建造,但最终还是没有实现,最后还是由来自印度的穆斯林商人(那时还没有分出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商人筹资完成的。清真寺的设计师是位捷克人,当时在神户的埃及领事、阿富汗领事和英国领事等都出席了奠基仪式。清真寺落成后,神户市政府还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

二战时的1943年,清真寺曾被日本海军征用。

由于清真寺坚固的地下室和建筑结构,1945年的神户大空袭都没有对清真寺造成损坏。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清真寺还一度成为避难所和收容所。

不过现在我们看到的清真寺,正在进行外观的维修,被脚手架所遮挡。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在这里能见到星巴克咖啡,就不算什么新鲜事了。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座建筑建于1899年,叫做主教官邸(旧ビショップ邸),顾名思义是当时天主教主教的住所,毕竟外国人的租界,教堂是不能少的。

建筑还有个名字叫“东天阁”,现在是一家北京料理,从外观看应该是家比较高档的中餐馆。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东天阁对面,这栋建筑是神户北野酒店,一家非常高档且有特色的酒店,房间预订也非常紧张。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么贵的酒店不是我关心的,而是酒店前的这个介绍,这里曾是“国营神户阿利袜园”的遗址。袜园其实就是橄榄园的意思,至于为什么我也不明白。文字介绍大概的意思是,明治时期,日本政府鼓励引进欧美的一切先进的东西,包括植物种植。照片中上面的那位叫前田正名(1850-1921),日本萨摩藩的贵族(不知道前田利家是不是他的祖先),曾在巴黎留学,赶上过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在欧洲期间,他就有信心日本能赶上欧洲。回日本后,任明治政府的高级官员,可以理解为日本的洋务派。前田正名主抓农业期间,一是鼓励蚕丝出口,二是引进欧洲的葡萄和橄榄种植。1878年他从巴黎博览会带回的橄榄树苗就在神户这里种植成功,橄榄油的品质也得到欧洲行家的认可。后来,大面积橄榄种植被推广到小豆岛。照片下面那位叫福羽逸人,正是负责橄榄种植,推广和榨油的具体实施人。现在酒店院内还有少数当年留下的橄榄树,据说是日本最早的橄榄树,算起来也有140多年的历史了。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这里有个孙中山纪念馆,不知是不是与孙中山有关。日本是孙中山的革命基地,据说孙中山曾在日本九年,其中18次出入神户。在明石海峡大桥高速舞子站那里,也有座很正式的孙中山纪念馆。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圣米迦勒国际学校,估计也是所教会学校。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街上还有很多西式建筑,估计都是后建的了。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不知道这座小楼跟特朗普有没有关系,或者是重名。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既然在异人街区,连犹太会堂和清真寺都有,那基督教堂肯定也不会少的。我只看了其中两个,下篇单写,顺道提提日本的基督教简史。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神户异人街区,也曾是列强的租界,这里还有日本最早的清真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