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黏媽媽的孩子,長大真的不如別人獨立?其實他們心裡藏著這個祕密

黏媽媽的孩子,長大真的不如別人獨立?其實他們心裡藏著這個秘密

前不久有位媽媽諮詢:她全職在家帶孩子,女兒2歲多了,太黏人,去趟廁所也要跟著,去廚房衝個奶也哭。

出門就要抱著,一步也不想走,不然就拼命哭。見了小朋友也不一起玩,就黏在她身上一刻也不離開。

黏媽媽的孩子,長大真的不如別人獨立?其實他們心裡藏著這個秘密

她要出去買菜,女兒由奶奶陪著玩,寶寶看到她要出去,就拼命地想要留住媽媽,鬧著讓媽媽抱抱,可是當時她怕一抱更不好走了,就立刻關上門出去了,可是直到她買菜回來,孩子還在哭。

後來,她只好無奈地抱著孩子安慰了半天,並講了一會兒故事孩子才平靜下來。

都說孩子的哭鬧黏人是“甜蜜的煩惱”,但是娃每天像502膠一樣粘著也真的很頭疼!

“為什麼每天寸步不離的陪伴,孩子還是不獨立,缺乏安全感?”

在這位媽媽的描述過程中,能感受到她傳遞出來的不耐煩,以及隱隱的擔憂。

其實,孩子的安全感不是跟媽媽黏在一起的時間長就有的!越陪伴越黏人,不陪伴又害怕造成孩子的安全感缺失,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孩子的安全感呢?

安全感的基礎是什麼?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會對媽媽有依戀情緒,可是對家庭中的其他人卻不像對媽媽那樣,人們就猜測,可能是因為媽媽從一出生就給他提供乳汁,所以寶寶才依戀媽媽,而不依戀其他人。

究竟孩子的這種依戀是來源於食物還是其它原因呢?

19世紀五六十年代,心理學家哈洛用幼猴做了一組實驗。

他把出生不久的幼猴跟母猴分開,關在一個單獨的籠子裡,並且在這個籠子裡放了兩個玩具母猴,一個是鐵絲媽媽,一個是絨布媽媽,鐵絲媽媽負責提供乳汁,絨布媽媽沒有乳汁,由此來觀察幼猴到底是喜歡跟誰在一起。

如果按照人們正常的思維,幼兒是因為乳汁的原因才喜歡依戀媽媽,那麼按理說幼猴更願意跟鐵絲媽媽在一起,可是實驗結果卻發現,除了餓的時候幼猴會跟鐵絲媽媽在一起,大多數時間,幼猴都是選擇跟絨布媽媽在一起。所以哈洛教授指出,母親給予的身體接觸和舒適感,才有可能是孩子對母親依戀的重要原因。

哈洛還做了一項實驗,把幼猴放在一個新的房間,這個房間裡有鐵絲媽媽和乳汁,幼猴進入這個新的環境十分緊張,無視鐵絲媽媽,也無視旁邊放的玩具和其他物品,蜷縮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而當絨布媽媽在房間時,幼猴立刻撲向絨布媽媽並緊緊抱住它,幾分鐘後他的恐懼心理就得到了緩解,開始在房間裡溜達起來,也試著去觀察和研究起房間的其它物品。

這個實驗進一步證明了,靈長目動物(當然也包括人類)的寶寶都渴望身體上的擁抱,他們對於媽媽的依戀並非完全來源於母親提供吃喝,最重要的是與母親的肌膚氣息等相關。

恆河猴實驗給我們的啟示:獨立並不是“孤立”和“狠心”培訓出來的。恰恰相反,得到細心呵護、溫柔擁抱、及時回應的孩子,反而更容易離開媽媽懷抱去獨立探索,成為更加獨立、更能適應社會的大人。

越是得到愛撫和疼愛的孩子,就越會敞開內心,變得開朗。而越是得到關注少的孩子,就越是會封閉自己的內心,漠視周圍環境,孤僻不合群。

怎麼判定寶寶是不是得到了足夠的安全感?

心理學家安斯沃斯(Mary D.Ainsworth,1913-1999)設計了一個“陌生環境實驗”來評估媽媽和寶寶之間的依戀類型,即觀察寶寶同媽媽在一起、同陌生人在一起、一個人待著、同媽媽重聚等不同場景下的反應。

黏媽媽的孩子,長大真的不如別人獨立?其實他們心裡藏著這個秘密

如何判斷寶寶的安全感足夠呢?如何才能知道媽媽跟寶寶之間的依戀類型是安全依戀呢?

有以下幾個點可以參考判斷:

a、跟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很喜歡接近媽媽,只要媽媽在就不要別人,做什麼都要媽媽陪,各種要求吃奶求抱抱的膩歪。

b、 媽媽離開,寶寶會表示很不安,每天上演的分離大戲就是寶寶在表示對媽媽離去的不安,當然隨著寶寶越來越大,理解了媽媽很快就會回來,分離大戲就沒有那麼戲劇性了,這並不表示寶寶沒有安全感。

c、 媽媽回來後寶寶會熱情迎接,掛在身上變考拉,不斷地要求吃奶,一本一本地要求講繪本,都是寶寶在發出跟媽媽親近的信號,反之,如果寶寶對媽媽很牴觸,媽媽則要反思一下你們的相處模式了。

如果你家寶寶有如上表現,那麼恭喜你,你們的依戀類型就是安全依戀,寶寶還是很有安全感的。

和寶寶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

這幾個關鍵點很重要

1.不要擔心“寵壞”小嬰兒

6個月之前的寶寶,所有的表現都是基於自己的生理感受和生活需求的,他們還沒學會假裝哭來控制父母。他的啼哭通常都是生理或者生活需要,並不是有意識去鬧情緒。此時孩子餓了、渴了、尿了、拉了......都會通過哭聲來傳達給父母他的需求,如果孩子啼哭不止,一定不要不管他,任由他哭,一定要及時察覺孩子的需求,從而滿足他。

這時候的及時滿足並不是“寵”孩子,而是通過這樣迅速、穩定、重複的行為,讓孩子認識到與媽媽或者照料者之間的關係,迅速地與家庭成員建立成安全依戀關係,進而建立起與外部的信任感和責任感。

另外,及時反應也不一定就是孩子一哭就立馬抱起來安慰,也可以是其它行為,比如跟他講話、唱歌、撫摸等等,以此來查看寶寶不舒服的因素是什麼,並且讓孩子感受到他人的關愛,逐漸建立起信任和依戀。

黏媽媽的孩子,長大真的不如別人獨立?其實他們心裡藏著這個秘密

心理學家瑪麗 ∙ 安斯沃斯的研究發現,0~6個月的嬰兒,如果父母對他們的啼哭反應及時而恰當,當他們長大一些,8~12個月的時候,他們就知道不必大聲啼哭來吸引父母,哭的反而少了,並且在人際溝通方面表現更好。

2.媽媽用積極的情緒影響寶寶的情緒表達

6個月以後的寶寶,行動能力變強的同時,情緒發展也非常快。

情緒種類增加了,感情更復雜了,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在快樂、害怕、焦慮之外會體會生氣和挫折感;情緒的表現強度也增加了,寶寶開始能夠理解手段與目的的關係,當他們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實現目標時,如果成功了,他的成就感會翻倍,如果失敗了,挫折感也會加倍。如果這個時候寶寶生氣了,當然會有更強烈的哭鬧錶現。所以大人們會有這樣的感受:真是越大越不聽話了!

情緒發展的過程就是這樣,寶寶能體驗正常的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他們的心理才會正常的發展。這個過程中,媽媽們越是有耐心,越是帶著積極的情緒來支持寶寶,表達愛,讓孩子常常保持愉悅的心情,減少不必要的哭鬧,越有利於寶寶認識情緒、表達情緒、調節情緒。

3.主動陪伴讓寶寶更獨立

6個月到兩歲,是大部分寶寶體驗分離焦慮的高峰期,這個階段的寶寶特別粘人。同時他們已經逐漸理解了手段和目的的關係,能思考總結出因果關係,具備了用哭聲召喚我們的能力。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要對孩子的哭聲說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能慣著孩子”?我的回答是NO!

這個階段的寶寶為什麼會這麼黏人?

因為他們正在努力克服自己的分離焦慮。寶寶克服焦慮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在不斷的重複訓練中——例如,不斷的與媽媽分離——寶寶的焦慮會減輕,最後會被克服。但是克服焦慮的前提是,寶寶能夠確認媽媽是愛他的。

只有寶寶認為我們是可信任的,在他們需要的時候我們會隨時出現,在我們離開的時候他們才會安心,也更願意探索世界,接受挑戰。

所以這個階段,我們不要等著寶寶用哭聲來召喚我們,“在他哭之前,就主動和他一起玩,為他安排有趣的遊戲,和他交流,滿足他的好奇心,讓他醒著的時候有事情可做”,不會覺得無聊,這樣就會保持良好的情緒,不會一直黏著媽媽了,也不會用哭聲來吸引媽媽的注意了。

 當媽媽必須要離開,或者需要寶寶獨自待一會兒的時候,明確告訴他自己要離開多久,並且遵守約定按時來陪伴寶寶,孩子就會逐漸建立起穩定的安全依戀。穩固的依戀關係會讓孩子更獨立。

4.用躲貓貓的遊戲,讓寶寶逐漸理解“短暫分離”

兩歲左右,隨著智力、語言等各方面的發展,寶寶開始明白媽媽離開≠不見了。開始能接受和媽媽的短暫分離。

這個階段媽媽怎麼做?試試和寶寶玩“躲貓貓”的遊戲;媽媽把自己的臉擋住,或者先找個地方躲起來幾秒鐘;做個誇張的表情再出現,觀察寶寶的表情。告訴寶寶:寶寶暫時看不見媽媽,並不是媽媽不在了,一會就會回來。

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偶爾去廚房喝口水、取個碗筷,都告訴寶寶你去做什麼,在短暫的分別中讓寶寶意識到:東西不見了還可以找到,媽媽離開了還會再回來。


可能有很多媽媽像文章開頭那位媽媽那樣會說:我是全職太太,一天24小時都在帶著孩子,可孩子為什麼還會黏人?

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我們家長陪伴的質量不高。高質量的陪伴從時間上來講,最好是一天1~2個小時的全身心投入,而不是一邊刷手機或打電話,一邊心不在焉地應付孩子。當然,如果有的家長陪伴的質量特別高的話,只有半個小時也勝過一天24小時的無效陪伴。

所以,當你覺得寶寶有點過分黏你了,可能是因為他還渴望在你這裡得到更多的愛,再多花點時間和耐心,用具體的陪伴內容代替無效的虛假陪伴,好好陪陪他吧。

如果在孩子3歲以前,父母覺得陪伴孩子的不夠,留有遺憾,那麼請從這一刻起,停止內疚,做好自我的修煉,把握現在陪伴孩子的每一天,並準備好迎接孩子人生第二次的心理上的重生:青春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