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宅”生活讓我第一次離她這麼近,原來在這人世間,我只敢對她凶


“宅”生活讓我第一次離她這麼近,原來在這人世間,我只敢對她兇


今天中午殺只小雞吃好不好?還是把冰箱裡的排骨拿出來燒燒?”她小心翼翼地挪著腳進來。

哎呀,你煩不煩呀!隨便吧,不要弄太多,不然又吃不掉。我在寫東西呢,別吵我!”我一邊看著眼前的屏幕運指如飛,一邊斜了她一眼說道。

“媽媽,我要吃雞!”兒子在旁邊大聲喊道。

哦,好,那就吃雞吧!”她高興地轉身去了,左腿因為關節炎變形,走起路來一顛一顛,生怕滑倒,扶著牆下樓去。

<strong>目送著她的背影,我心裡突然很酸很酸。雖然才六十出頭,但病痛的折磨讓她一下子皺紋滿面、步履蹣跚。

之前一直很少回家,有時十天半個月帶孩子來一次,吃一頓飯又匆匆忙忙地趕回去,從來不及細看她身上這點點滴滴的變化。

我很忙,是的,一邊忙上班一邊忙孩子作業,顧不上她。懶起來,連電話都不想打,因為她總是翻來覆去那幾句話,厭倦得很。<strong>我想我可能並不愛她,或者說並不夠深愛她,至少比起其他母女來說。我和她之間積攢的恨太多。


“宅”生活讓我第一次離她這麼近,原來在這人世間,我只敢對她兇


8歲時,因為不肯吃飯,她脫掉我的衣服使勁打我

她是四川人,20歲時跟著同村的小姐妹一起從巴山蜀水來到江南小城,只因為人家哄她“這裡能吃飽飯”。過來之後,很快安排相親,都是村裡家境比較窮的男人,我爸當時也才22歲,四世同堂、弟兄兩個、土房子一間。她看中了我爸為人忠厚又機靈,兩人簡單結了婚。我看過他們倆的結婚照,她皮膚雪白,梳著兩條油亮亮的大辮子,我爸五官俊秀一臉英氣,挺般配的。


爸爸很小的時候,就沒了媽,只有八十多歲的奶奶照顧著。這就意味著我媽一進門就沒有婆婆幫襯,一個人就要撐起整個家。一屋子的男人都等著她洗衣做飯,我不知道,剛從四川來語言不通的她是怎麼應付得來的。


一年之後,我出生。聽我爸說,生下來就4斤多重,像小貓似的,都怕養不活。一個小女孩,爺爺看到就不大高興。但是她挺喜歡,反駁道:“

女孩怎麼了?”滿月時她抱著我拍過一張照,照片上的我白白胖胖,可喜慶了。我三歲時,她生下弟弟,皆大歡喜。


“宅”生活讓我第一次離她這麼近,原來在這人世間,我只敢對她兇


於是,她一個人一邊幹家務一邊帶兩個孩子。

我爸平時在外面做瓦匠活,家就全撂給她。她挺累,所以脾氣越發地大起來,經常對我兇。還記得有一次,我不肯吃飯,她一把拉過來脫掉褲子就打,然後逼著我吃,我一邊吃一邊哭,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那時大概8歲吧,已經懂點事了。為了少捱罵,我學會了幫她做家務、照顧弟弟。去同學家玩,非常羨慕那些媽媽又美麗又溫和的,心裡暗暗失望。


她是暴躁的、易怒的,手不巧,做的飯也不好吃。一件毛衣別人能打出很多花樣,她翻來覆去都是那幾種,尺寸不是大了就是小了,穿著很難受。做飯一點也不講究,油膩膩而且鹽頭重,家裡東西堆得亂七八糟,一點也不整潔。她最大的優點就是吃苦耐勞,田裡的活再重也咬牙挺著,非常“川妹子”。


<strong>她是我成長為女性的一個模板,從她身上我學會了堅韌不拔也學會了壞脾氣。唯一不同的是長大後的我愛上了讀書,內心變得細膩起來,到了青春期愈發地難以接受她身上的一些“庸俗”。


“宅”生活讓我第一次離她這麼近,原來在這人世間,我只敢對她兇


15歲時她燒了我幾十封筆友來信,瘋狂咒罵我“不要臉”

還記得15歲時,我愛上了讀書、聽廣播。那時,非常流行交筆友。不管是各種雜誌還是廣播電臺上,只要你將自己的交友信息寄過去,就會被主持人播出來,而後就會收到幾十甚至幾百封信。我參加了一期電臺節目,結果真的成功了。


我收到的第一封交友信是一位安徽皖南的男孩寄來的,他17歲,高中。一手寫得非常飄逸的字頃刻間就讓我迷上了,他懂得很多東西,會跟我談天說地,稱為我“小妹”。我們聊學習、聊煩惱還有喜歡的明星等等。一開始,我是瞞著媽媽的,後來寄到家裡的信越來越多,她發現了,攔截我的信,甚至有一天當著我的面撕成碎片。

15歲的我到了青春期,內心叛逆的種子蠢蠢欲動,那次,我和她大吵一架,關起門來大哭,她坐在門外拼命砸,瘋狂地咒罵我:“這麼小年紀,就會跟男人玩,太不要臉了!你下次再敢寫信,我就打斷你的腿!”天知道,這些惡毒的話,有多狠,就像一根根刺扎得我遍體鱗傷。我跟她之間,第一次“冰火不相容”,從此之後,我對她能躲則躲,難得說話也是針鋒相對,非常厭惡的口氣。<strong>那時候心裡真的很恨“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媽”。


<strong>15歲的經歷,註定了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交流也越來越少。而後我考學到城裡,彼此之間只剩下常規的衣食冷暖之類的話。


“宅”生活讓我第一次離她這麼近,原來在這人世間,我只敢對她兇


27歲時為了讓弟弟早日結婚,她逼我不停相親

20歲時我離開校園,去上海打工。那時候,雖然流水線三班倒,很辛苦,但是想到可以離開她的掌控,很開心。我和她一樣,很會節省,將每個月的一千多元工資都攢下來,自己只花一兩百塊。我還記得自己連一個刷牙杯子都捨不得買,用的是一個超市贈送的兒童杯。幹了三年,攢了一萬多塊回來交給她,她很高興。


23歲時我和一個外地男孩談戀愛,他家很窮。她不同意,斷斷續續地拉扯了好幾年,27歲分手,我回到家鄉。那時,這個年紀在老家就算是“大齡剩女”。弟弟也開始談女朋友了,她生怕我的事情影響了弟弟,便逼著我不停地相親,目的只有一個:把我嫁出去。也不管是什麼樣的男人,就像是次品處理一樣的態度,我們之間爆發出更激烈的爭吵。


她夜夜失眠,我也如是。每天聽到的都是這樣的話,“你到底要怎麼辦?你不要挑了,你再這樣下去我就去死!逼死我你就高興了是吧?”多年之後,我才明白這其實就是一種“<strong>情感勒索”,但當時我真的要瘋了。差點想跳樓自殺,也想離家出走,但她天天盯著我,我一有動靜,她就尋死覓活。巨大的內疚感,讓我只能妥協。<strong>我想,如果有來生,真的不要做她的女兒。這一生就當是還債。


之後草草地結婚,為了彌補內疚,彩禮她沒有拿一分,都給了我,還陪嫁了不少東西。我心裡也像是完成了一件任務一樣,鬆了口氣。好在,老公是個不錯的人,誠懇憨厚待我不錯,此後,更懶得回去看她臉色了。


在她心裡,兒子依然是最重要的。<strong>女兒如果不能讓她臉上有光,就是一種恥辱的存在。我不嫁人,她都沒臉在外人面前提起。那種來自親媽的輕蔑,讓你的心碎成渣。


“宅”生活讓我第一次離她這麼近,原來在這人世間,我只敢對她兇


29歲生孩子時,她為拆遷忙著裝修房子,送過來一碗雞湯

生我兒子的時候,突然破水。第二天做完手術,我才打電話告訴她。那段時間,她很忙,打聽到小道消息說是快拆遷了,只要多搞點裝修就能多分一大筆錢。於是天天在家跟我爸鬧騰,要買材料迅速搞定,我爸弄不過,只好依了她。

知道我生了,下午她風風火火地趕過來,用保溫桶盛了老母雞湯給我補身子。照例是油油的,看著一點胃口也沒有。看了會孩子,跟我老公和婆婆交代幾句,又急匆匆地回家去。


她說:“家裡還有匠人在呢,要回家弄晚飯。”我點了點頭,後面就沒有再來,一直到孩子出院。


兒子早產,黃疸偏高,別人都出院了,我們卻轉到兒科病房繼續治療。我擔心焦慮地睡不著覺,奶水越來越少。每天看著這麼小的孩子抽血扎針,心都要碎了,


這種錐心之痛,現在說來雲淡風輕,當時的我卻每天都活在恐懼和悲哀自責裡,除了老公和婆婆安慰我,我媽連面都沒有再露。什麼都比不上賺錢重要。


<strong>看著病房裡別人的媽忙前忙後,悲從心來。我在我媽心裡就這麼點地位嗎?後來想想也就勸自己,這麼多年來不都是這樣嗎?習慣了也不必再渴求什麼溫暖。我和她之間大概是上輩子的孽緣所致。


“宅”生活讓我第一次離她這麼近,原來在這人世間,我只敢對她兇


今天,她老了,開始小心翼翼地討好我

<strong>這兩年,突然發現她老了。自從幾年前,左腿膝蓋查出來有關節炎之後,她一下子就失去了主心骨。心裡給自己預測了多少種不測,整天亂求醫。正經的醫院看兩三次就不肯去,反倒是各種打聽來的偏方最起勁。我都記不清她為此花過多少冤枉錢。


一次,打牌時有個人告訴她,城裡有個老頭專治關節炎,很多人都治好了,一回就見效。但是價格很高,一副藥一千塊。平時買件衣服都只花二三十的她,這次卻像著了魔似的,非要弄。爸爸沒辦法,只好讓她去。結果是錢花了,緩和一個多月,又疼起來。


這樣的事情反反覆覆,我跟她再三強調都是騙人的,她都不聽。還有一次,好說歹說總算同意去大醫院看專家,號都掛上了,中途卻聽信“媒子”的哄騙,跑到一個三無小診所,花了600塊拿回三劑莫名其妙的中藥回來。


她上過當後依然執迷不悟,今天聽說艾灸有用,明天聽說按摩好,各種折騰。我被她弄得是煩不勝煩。之後怕我反對,她就不告訴我,偷偷地去。又被我碰上,終於狠下心來,罵了她一頓,此時的她再沒了年輕時的火爆脾氣,眼淚嘩嘩地流下來,“丫頭,你不知道我疼呀,晚上疼得睡不著覺,下床都下不了呀!”幾句話,又叫我心酸不已。都怪我平時太忙,沒有時間陪她。


今年春節之前,我已經做好打算,一定要好好陪陪她,節後帶去醫院檢查,最好把關節置換手術給做了,讓她少受點罪。誰知道,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中國人的節奏,只能窩在家裡什麼也做不了。


我帶著孩子回鄉下,她很開心。每天都想著法子地做好吃的來討好我們,冰箱裡的存貨很多,她就愛囤,為這我都說過好多次,誰知今年倒是好事。


兒子調皮搗蛋,活蹦亂跳,給她帶來很多歡樂。她的手藝還是那樣子,但知道我們不愛吃重油重鹽,也學著剋制點放。我們不吃隔夜的剩菜,她儘量少做,多出來的又捨不得倒掉,偷偷自己吃。上街,超市裡買一大堆零食回來給孩子,任他挑選。看見我批評孩子,立馬攬過來抱抱。


“宅”生活讓我第一次離她這麼近,原來在這人世間,我只敢對她兇


<strong>年少時候,我沒有享受過的溫柔,她全給了孩子。她不是不愛我,而是從來不懂得如何去愛我。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埋怨她,從來也沒有試著去理解她。直到做了媽媽,才知道一個遠嫁他鄉的女人,要擔起一個家的疲憊和心酸。無親無故,委屈了沒有宣洩情緒的出口,只能對著年幼的孩子發火。她擔心我嫁不出去,是怕我固執挑剔,老無所依。她想得太多太過悲觀,將自身所遭遇過的恐懼放在了對我未來的擔憂裡。她不知道女兒已經長大,能夠獨擋風雨,她一直將我當成尚未長大的小女孩來對待。


這段特殊的“宅”生活,讓我10年來第一次離她這麼近,<strong>此時才發現,這個世界上只有在她面前我才這麼兇,這麼肆無忌憚、口無遮攔地說話。她任我將平時隱藏在心底的壞情緒都發洩出來,不在乎自己受傷。其實這也是一種“慣”,也是一種“愛”。不管我說了什麼難聽的話,做了什麼讓她傷心的事情,她從不計較。<strong>世界上沒有人,再容我如此,除了她。


有一種母愛是笨拙的,她在用她所理解的方法去愛你,卻不知道你會受傷。只有你成熟了,傷口慢慢癒合後才懂得她的無心之錯。也許我和她這一生都無法真正和解,但依然可以彼此陪伴,就像小時候她把我養大一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