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之前看了錢穆的《國史大綱》,對錢先生的學識非常欽佩,意猶未盡,隨即又看了這本《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和《國史大綱》相比,內容少了很多,但加入了作者自己的觀點和評判。本書主要是從政治制度、經濟、教育幾個角度闡述,選了五個代表性的朝代:漢、唐、宋、明、清。錢先生開篇講到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否則無生命的政治,無配合的制度,決然無法長成。作者注重政治制度與當時的環境、人事相融合。以下是本書要點和收穫:


一、漢代得失


1.漢代皇權與相權的劃分:漢代皇帝有“六尚”,“尚”是掌管意。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與尚書。五尚都只管皇帝私人的衣服飲食起居,只有“尚書”是管文書的,這真是皇宮裡的秘書了。宰相的秘書處,共有十三個部門,即是當時所謂的“十三曹”,一個“曹”等於現在一個“司”。十三曹管理了官吏使用、吉斯農桑、法律訴訟、交通郵政、兵役、盜賊等等。可以看到在宋代,政府和皇權有一定的分界,而且主要的國家權力在政府手裡,也就是代表的丞相手裡。


2.中央政府組織。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長;太尉管軍事,是武官首長;御史大夫掌監察,輔助丞相來監察一切政治設施,他是副丞相。下面有九卿,他們是: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


3.漢代的地方政府,共分兩級:即“郡”與“縣”。大體說,漢代有一百多個郡,一個郡管轄十個到二十個縣。大概漢代縣數,總在一千一百到一千四百之間。


小結:漢代是繼秦代以後第二個成熟的全國性政府組織,漢代政府與皇權有基本的分工,組建了比較完善的政府機構。中國歷史上講到地方行政,一向推崇漢朝,所謂“兩漢吏治”。但漢代也有檢討的地方,首先在經濟方面,土地問題沒有解決,形成兼併,國家輕徭薄賦的政策沒有彙集全體老百姓。其次軍隊制度每年一個月操練遠遠不夠,雖然全國兵數量強大,但訓練簡單。再次光武帝后,為防止大權旁落分丞相權利,大司馬代表皇帝,大司空代表政府,丞相不能發揮作用。


二、唐代得失


1.唐代宰相的不同。漢代宰相是“領秀制”,唐代是“委員制”漢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國行政大權;而唐代則把相權分別操掌於幾個部門,由許多人來共同負責,凡事經各部門之會議而決定。


2.政府的最高機構在政事堂。凡屬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須加蓋中書、門下之印,即須政事堂會議正式通過,然後再送尚書省執行。若未加蓋中書、門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發出的命令,在當時是認為違法的,不能為下面各級機關所承認。故說:“不經鳳閣鸞臺,何名為敕。”


3.尚書省與六部國家一切最高政令,一經政事堂會議決定後,便送尚書省執行。尚書省是政府裡最高最大的行政機構。尚書省共分六部,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此六部制度,自唐代以至清代末年,推行了一千多年,不過六部次序有時略有改動。


4.唐代的地方政府。唐代地方行政最低一級為“縣”,和漢代一樣。唐玄宗時,全國有一千五百七十三個縣,比漢代多出兩百多縣。縣級以上為“州”。唐之“州”與漢“郡”是平等的。州設刺史。在漢最先本為監察官,唐刺史則為地方高級行政首長。唐代有三百五十八州,較漢代郡數多兩倍餘。


5.唐代的兩稅制.唐代的“兩稅制”,因一年分夏秋兩次收稅,故稱“兩稅”。兩稅制是“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無論你是哪裡人,按你在哪裡住收稅。“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這是說你有多少田,政府便向你收多少租。政府不再授田,民間自由兼併,所以兩稅制一行,便把中國古代傳統的井田、王田、均田、租庸調,這一貫的平均地權、還受田畝的作法打破。這樣一解放,直到清代,都是容許田畝自由買賣,自由兼併。


6.唐代兵役制度。唐代採用府兵制,府兵之“府”,是在地方行政區域州縣之外的另一種軍事區域的名稱。“府”是指的軍隊屯紮地。折衝府共分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當兵人家的租庸調都豁免了,這是國家對他們的優待。府就等於現在的軍區。若果某地是軍事要地,便在那地方設立一個府,募招上中等人家壯丁籍為府兵。


7.府兵制的失敗。首先因為窮苦人家不允許當兵,所以府兵制兵源家庭都比較殷實,當兵時一種榮譽,政府看得起。開始國家剛平定,政府比較依賴軍隊。在唐太宗時,這種士兵到中央宿衛,皇帝自己也時同他們在宮廷習射。後來天下太平,每常幾萬人輪番到中央,沒有事情做,軍隊開始淪為苦力,便多逃亡規避。另外,唐初,府兵出外打仗陣亡,政府派人到家慰問,送勳爵,給賞恤。到後來,政府鬆懈病。戰事結束啦,死者家屬還不見政府派來人,好像白死了。當兵不為榮而轉為辱。後來兵源緊張,後方收不到兵,前方的兵不讓復員回家,更沒有人願意當兵。杜副詩:“一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小結:唐代結束了漢代的三公九卿制,而開創尚書六部制,政府機構更加完善。結束了鄉舉裡選制,開創了科舉考試製,人才選拔更加開放。結束田租、力役、土貢分項徵收制,開創了單一稅收制,政府稅收更容易計量,收稅更加方便。結束普及兵役制,開創了自由兵役制,使軍隊更加職業化。唐代是中國歷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個最大的轉折點,使政府組織和職能更加清晰,中央和地方都得到較好的發展。尤其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是歷代最為完善的。在教訓方面,晚唐不注重民生和基層建設,也因為發展太強大,太有錢了,用外族打仗,養虎為患,造成藩鎮獨立,軍閥割據。唐朝在歷史上的影響力是沒有任何朝代可以相提並論的,羅馬滅亡後就再沒有羅馬,唐朝滅亡後依然有中國,唐代奠定了中國發展的格局,從這點來看,唐代要比羅馬更偉大。現在去西安,仍然能看到大唐的文化碎片,遙想當年大唐的那樣的聲色、繁華,只留在了歷史的記憶裡。


三、宋代得失


1.丞相沒有軍事權。宋代的丞相權利比唐朝的小的多。中書則為丞相,門下、尚書兩省長官不再預聞政府之最高命令。丞相不再管軍事,設立“樞密院”管軍事。


2.丞相沒有人事權。宋代設一個“考課院”。後改名“審官院”。又把審官院分東西兩院,東院主文選,西院主武選。


3.諫官針對宰相。唐朝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諫官,諫官的職責是專門諫諍皇帝的過失。唐代的諫官,則是宰相的唇舌。諫官本隸屬於門下省,而宋代則諫垣獨立,臺官、諫官同為皇帝親自管。過去皇帝犯錯,還有諫官提醒,而宋朝的諫官受皇帝直管,造成爭論不斷,政策難以執行。


4.都城開封易攻不易守。宋朝建國時,國防線殘破,且有北方遼國強敵,不得不養重兵。而當時的軍糧全靠南方,依託長江流域供給。軍糧需要從揚州往北沿今隴海線西達開封,也就是隋煬帝以來的所謂通濟渠。宋太祖想本想建都洛陽或長安,但汴渠已壞,長安一片荒涼,運力不足,定都開封。宋太祖說過,將來國家太平,都城再西遷。


5.宋朝實行募兵制。宋代吸取唐末五代的教訓,重文輕武。宋代國防以守為主,長期募兵消耗國立巨大。宋代將軍在京城,遇到戰事再派出打仗,造成並不識將、將不識兵。


6.宋朝國防資源匱乏。宋代與遼國作戰主要靠戰馬,但中國能產馬的地方一是熱察一帶,一是河套地區。但一個被遼奪走、一個被西夏奪走,都不再宋朝手裡。另外能出產精良的鐵礦,也都在東北塞外。


小結:宋代的整體國立,與唐代不能比。宋代的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也與唐代不能比。宋代分權丞相,加強皇帝權利,造成政府決策羈絆太多。范仲淹、王安石變法都被迫中斷。宋代都城開封在戰略上一大失誤,開國因為國立不足,暫時定都開封。後期太平盛世,不知危機,沒有及時遷都,後面有靖康之恥、城破國亡。在文學方面,宋朝達到一個高峰,宋朝對是大夫的有待,使中國文化得以休養、恢復。也誕生了一大批文學家、理學家、詩人,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明代得失


1.明代的政府組織。明代是中國近代史的開始時期,同時也是世界近代史的開始時期。從明迄今,六個世紀,五百多年,西方歐洲走上一個新的近代史階段;現代中國大體是由明開始的。可惜的是西方歷史這一階段是進步的,而中國這一階段則退步了。至少就政治制度來講,是大大退步了。


2.明代內閣制度。明代皇帝的秘書處,當時稱為“內閣”。秘書便是“內閣大學士”。因為皇帝在宮裡辦公,他需要幾個秘書幫他忙。這些人的辦公地點在中極、建極、文華、武英四殿,還有文淵閣、東閣兩閣。這些處都在內廷,所以這些人就稱為“內閣學士”或“內閣大學士”。大學士不過是皇帝的私人秘書,政治大權集中在皇帝手中。


3.明代皇帝與大臣脫離。明代的天下,將近三百年之久。最初是皇帝親自在內閣;後來有些皇帝不常到內閣,由內閣條旨、票擬送進去批。甚至有幾個皇帝則長久不管事,因不管事而更不能管事,就變成怕見大臣了;於是經年累月,不再到內閣,一切公事都要送進宮裡去。最有名的就是萬曆皇帝明神宗,他做了幾十年皇帝,有二十幾年沒有上過朝,政府裡大臣都沒有見過他一面。


4.明代地方行政。明代繼承元代的省區制度。歷史上“省”字原始是衙門名,中書省是當時中央的宰相府,一般稱為“都省”。行中書省是由中央宰相府(都省)分出一個機關駐紮在外面。這因蒙古人征服中國,不敢把政權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某地方出了事,就由中央宰相府派一兩個人去鎮壓。“行省”是一個行動的中書省。


小結:明代的政府制度較宋代是一種退步。明代廢除了宰相,加強了皇權。開國皇帝還比較勤政,太平皇帝不理朝政,造成宦官弄權。內閣大學士又沒有權利,所以張居正辭官時說:“所處者危、所理者皇上之事,所代者皇上之言”。另外,明朝輕視地方建設,加強對地方的掠奪,造成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不力。


五、清代


1.清代政治

,和中國傳統政治不同,因它背後有批特別擁護皇帝的;這便是皇帝的同部族,就是滿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國元首,他該獲到全國民眾之擁護,不該在全國民眾裡另有一批專門擁護此政權的。這樣的政權,便是私政權,基礎便不穩固。清代政權,始終要袒護滿洲人,須滿洲人在後擁護。


2.清代的軍機處。雍正時內閣之外另添一“軍機處”。就是所謂的“南書房”。這只是一所很小屋子。最初皇帝為要保持軍事機密,有許多事不經內閣,徑由南書房軍機處發出。後來變成習慣,政府實際重要政令,都在軍機處,不再在內閣。清代的軍機處,也就等於如明朝般皇帝不出宮來辦事,只在裡面找幾個私人商量。不過清代皇帝比較地聰明,他們鑑於明代太監當權而招亡國之禍的覆轍,所以不在裡面找太監,而向外面調大臣。但從制度講,二者間還是一樣。太監也罷,軍機大臣也罷,反正都只算是皇帝的私人秘書,算不得朝廷的大臣。


3.清代的六部尚書

。明代六部尚書的權相當大,尤其是吏、兵兩部。全國用人、調兵,都歸這兩部管皇帝上諭下頒,要經六部;全國事情上去,也要經六部。兵部尚書還有權下命令給督撫。清代的六部,權就小得多。六部尚書已經不能對下直接發命令,六部尚書已經不成其為行政之首長。


4.清代地方政府。在明代,布政使是最高地方首長。總督、巡撫非常設,有事派出,事完撤銷。清代在布政使上面又常設有總督與巡撫,布政使成為其下屬,總督、巡撫就變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長了這種制度,還是一種軍事統制。如是則地方行政從縣到府,而道,而省,已經四級。從知縣到知府,到道員,到布政使,上面還有總督、巡撫,就變成五級。可是真到軍事時期,總督巡撫仍不能作主,還要由中央另派人,如經略大臣、參贊大臣之類;這是皇帝特簡的官總督、巡撫仍不過承轉命令。總之清代不許地方官有真正的權柄。


5.清代的禁區。清代滿族替自己留一個退步,為禁區。1是關東三省。清政府把關東三省劃成禁地,不許中國人出關。遼河東西兩岸,秦以前就是中國的土地。戰國時代屬於燕。秦始皇築萬里長城,東邊直到大同江。無論如何,清代奉天一省,兩千年前,早就是中國的。兩千年來,也一向是中國的。2是臺灣,也劃為禁地。因為臺灣由鄭成功經營以後還不斷有人造反,因此不許福建人私渡。這是為了管理不易,和關東三省的留作退步者不同;3是今天的察哈爾和緩遠。目的是要把蒙古人和漢人隔開,不使相接觸。4是新疆。因此地土壤肥沃,尚未開闢,他們要留作滿洲人的衣食之地,希望滿洲人能到那裡去,故不許中國人前往。


小結:清代是部族政治,和元代一樣把人分成等級,便於統治,在制度建設上匱乏,在地方政策上以搜刮為主,少有建設。


六、啟示


1.要做好制度建設。一個朝代在歷史上有沒有期影響力最重要的是有沒有建立起適合時代發展的制度。並且制度也是不斷更新,適合環境的不斷變化。比如漢朝開始將皇權與相權平衡,讓政府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利。地方輕徭薄賦的政策,讓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地方得到發展,國立得到恢復。


2.要勤政。每個朝代的更迭都有一個內在的規律:開國皇帝勤政,注重制度建設、國家管理和地方老百姓發展。太平之後,皇帝在深宮大院中,不理朝政便造成宦官弄權。大臣懶政造成政府職能渙散,問題擱置、累積、最終爆發。管理者疏於業務,最終會像明代的皇帝一樣從不想管,到不會管,再到不敢管,最終離核心業務越來越遠。容易被架空,造成宦官篡權,政府機構失靈。


3.要團結核心管理層。團結穩定的政府才有利於國家的發展,同樣在企業管理中,核心管理層要團結一致,方能集中目標解決難題。歷史上很多的失誤都在朝廷黨派太多,利益不能平衡,造成好的方案難以執行。最終事情在紛爭中耽誤了,等到危機爆發,已經晚了。


4.要關注基層。從漢朝到清朝,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地方權力逐漸沒落。地方財政收入不足,財力不支,造成地方建設滯後,發展緩慢,最終國立不足。在企業中通常比較注重上層領導需求,而容易忽略一線基層需要。容易造成一線人員缺少支撐,業務開展困難。所以要關注基層,瞭解業務,長期發展才有動力。


5.要明確戰略方向。比如唐朝的任用外族,造成繁鎮割據,恢復唐太宗的府兵政策為首要。宋朝主要定都開封,易攻難守,遷都是重中之重。明朝廢除丞相,政府的管理沒有解決,明確管理的責權利是首要。對於企業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主要矛盾、主要問題,管理者應該能夠發現問題,及時糾偏。難就難在可能知道了未必能做多到,可能我們身處其中而不自知錯過解決問題的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