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不被中国人和犹太人理解的“圣雄”甘地

历史书中的甘地是人类之光,即便到今天东西方社会都被其个人的精神和意志所折服。不过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而言,人类历史中的“造神”运动背后都有所政治意图所在。今天就聊聊甘地这个伟人背后的“瑕疵”。

不被中国人和犹太人理解的“圣雄”甘地

1940年,国民政府派遣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访问印度,圣雄甘地自然在行程当中。本以为两个千年古国会因为相同遭遇而能对对方的伤痛而感同身受,戴院长却在圣雄这里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甘地说:不管怎么说,中国不是在实行非暴力。它能英勇对日抗战,说明中国从来没有非暴力意愿。说它只是自卫,从非暴力原则来说,这不是理由。从非暴力主义者的立场来看,我必须说,以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中国,来对付一个开化了的日本,还是不得不以日本人的同样手段来抵抗日本侵略,我以为这是不适当的。假如中国人有我这样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样的最新毁灭手段。中国人可以告诉日本人,‘带着你们的毁灭手段来吧,我们以两亿人给你,可是剩下的两亿人我们是不会屈服的。’假如中国人真的这样做了,日本人就会变成中国人的奴隶。

我们划一下这段话的重点:一,中国跟我不是一路人;二、自卫不是暴力的理由,自卫也是暴力;三、中国用暴力对抗日本是愚蠢的;四、中国人可以用2亿同胞的性命来换取剩下2亿人的性命。

不被中国人和犹太人理解的“圣雄”甘地

甘地如此糊涂并非只是对中国人,他在二战期间也同样劝说犹太人不要抵抗希特勒。遭到犹太人的一片痛骂,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就写信反问甘地:

“圣雄,你知不知道,什么是集中营,那里发生着什么事?集中营里有哪些折磨人的刑罚?有哪些缓慢和快速杀人的方法?对于那些不明事理的人,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非暴力态度,因为使用这种方式有可能使他们逐渐变得明智起来。可是要对付一个万恶的魔鬼就不能这样。在某种情况下,精神力量是无法转化成真理力量的。‘殉道’一词意味着见证,可是如果没有见证人在场又该如何呢?”

圣雄的言行,自然是建立在自己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所取得的成果之上。任何人,哪怕是一个圣人、伟人都不可避免的用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他言行的对错,而甘地正在这么做,尽管他难易理解中国人和犹太人所经历的残酷经历而带来的伤痛,即便从文字图片当中有所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隔离之下,他永远都不能感同身受。

而且面对的敌人也完全不同,甘地活到被自己人刺杀就是证明。在中国大陆横行的特务机关以及欧洲大陆上的集中营,都不是甘地能够理解的存在。

不被中国人和犹太人理解的“圣雄”甘地

一如今天面对香港问题,美国一些有色人种球员却站在“言论自由”的角度上任意践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同样是白种人给我们留下的历史伤痛,N-Word对于他们的侮辱自然有背后一段屈辱的历史。而香港问题,又何尝不是呢?

再回到印度的独立,印度的暴力抗战也从未停止,从一个历史爱好者来看,正是这些甘地口中的“暴力者”成就了甘地的名声和伟绩。在《无声的中国》当中,有这么一句话:中国人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这样的论调可以说是适合全人类,经历过二战之后,英国本身已经丧失了“日不落帝国”的实力,对于殖民地的掌控已经很难像之前一样了。而“非暴力”却不会真正挑战他们的掌控能力,对于英国殖民统治有威胁的只有那些武力抗战者。

不被中国人和犹太人理解的“圣雄”甘地

在局势面临失控之间,英国只是恰到好处的选择了退场时间,而政权自然不能交给那些视英国为敌人的激进派手里。离场的同时还激化了印度派和穆斯林派之间的矛盾,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印度和中国的矛盾,让印度无暇想起曾经被殖民的屈辱。

因此是英国成全了甘地,印度屡败屡战抗争的人成全了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