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劉奇:別讓農民不食人間煙火

劉奇:別讓農民不食人間煙火

劉奇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中國農經學會副會長


鄉村治理從整治環境入手,抓住了問題的關鍵。環境是一個地方的臉面,一鄉一村、一家一戶,如果環境髒亂差,不要說與現代文明接軌,連古人的傳統都沒有繼承發揚好。“黎明即起,灑掃庭除”, 這是先輩們代代相傳的每日必修課。眼下,一場旨在提高農民生活品質的環境治理風暴正席捲全國, 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成效大顯。但一些地方脫離現實,為環境而環境,不顧農民的生產生活,強推一些高大上的做法,農民對此很反感,社會上也頗多微辭。


“房前屋後,種瓜種豆”,這本是農民祖祖輩輩形成的一種生產生活模式。它的最大好處就是農民利用零碎的空閒時間就近解決自給自足的生活需求。但一些地方卻只讓種植花草,不許種瓜種豆。農民大把的閒散零碎時間被浪費,卻還要花錢去集鎮上買各種蔬菜,既要花錢,又不方便。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想必陶淵明東籬的籬笆一定是一些廢棄的竹木柴草所編,廢物利用,整潔美觀,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對那一道籬笆無限傾情。而當下,一些地方對村民院落的籬笆有明確要求,不得使用那些竹木柴草,有礙觀瞻,必須使用漆成白色的木條或塑料片。一邊是可以利用卻不讓利用、又無處堆放的廢棄物,一邊卻又要花錢購買別的東西,農民只有嘆氣搖頭。


劉奇:別讓農民不食人間煙火


雞鴨鵝成群,豬牛羊成圈,曾是體現農民富裕之家的寫照,而今的鄉村再也見不到這種景象。為了環境,禁養家禽家畜已成了普遍的鄉村規則。從生活方式看,農民的肉蛋奶需求就是來自這些自己餵養的禽畜,不讓養,農民便斷了食用的方便和廉價。從生產方式看,植物是生產者,禽畜和人是消費者,人以消費種子果實為主,禽畜以消費莖葉為主,然後人禽畜糞便再還田作為下一輪生產的肥料,這是一個大自然安排的生態循環規律,沒有家家戶戶養殖禽畜的消費,便打破了這一自然規律。集中養殖是適應現代化工廠化生產的新方式,問題是集中養殖後的糞肥到不了家家戶戶的田裡。化肥農藥猛上,土壤質量下降,農產品再無法優質。


聯合國世衛組織把廁所定義為:“人類最廉價的醫藥”,廁所改造對於改善衛生條件、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尤其重要,但必須根據客觀條件,以科學適用的方法予以改造,一些吃水像吃油的地方也要求裝抽水馬桶,一些冬天長達半年滴水成冰的地方也裝抽水馬桶,這就脫離了實際。即便用水充足的地方,農民也心疼用水,他們幽默地說:早晨起來一泡尿,馬桶一按,一角錢沒了。


桃李杏柿棗梅櫻,繞村四季花果香。一般農家房前屋後都要栽植多種果樹,一是自用方便,二是美化環境。但一些地方卻要求整齊劃一,要麼全村都種常青樹,要麼全村都種栽一種果樹,農民沒有選擇權,不僅造成景觀單調乏味,也使人們多品種多口味的水果需求化為泡影,即採即食,新鮮方便的生活方式煙消雲散。


劉奇:別讓農民不食人間煙火


裊裊炊煙,依依鄉情。炊煙是鄉村的獨特景觀,一曲經典的《又見炊煙》,勾起無數人的鄉戀鄉情。但凡人居處,皆有炊煙起,有炊煙就有熟食,而吃熟食是人和其他動物的重要區別。進入農業文明以來,人們以農作物秸稈燒煮食物,然後把焚燒後的灰燼還田做肥料已成習俗。這是處理農作物秸稈除餵養牲畜之外的第二條途徑,這種生活方式造成的空氣汙染,比起壓茬秸稈無處堆放帶來的環境汙染可謂微乎其微。而今一些地方卻下令不準燒柴草,只准燒天然氣。農民說,這真是不食人間煙火,要成仙了!


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農民拍手稱快,但好事一定得辦好,上述種種,究其原因,大體有四個方面:


一是脫離實際的城市思維。制度設計者久居城市,不瞭解鄉村,只以城市人的視角和思維考慮問題,他們不懂得農民和市民不一樣。從生活空間看,農民的家裡需要放置如鐵鍬、水桶、繩索、扁擔等一些隨時備用的簡單農具和臨時堆放剛剛收打下的農產品,大多數人家還要放置如機動三輪等小型農機具,而市民不需要這些,上班一個皮包、一臺電腦即可。


從生活方式看,市民隨時可到遍佈市區的超市採買生活用品,但農村各種配套服務設施還很不完善,即便服務齊全,就目前農民的收入水平看,也無力承擔超出支付能力範圍的費用。對於有些日常消費的生活必需品,如瓜果蔬菜,大多還是在庭院附近自己種植,這樣既能利用閒散時間,又可全家男女老少人人參與;既採摘食用方便,又不需額外花錢購買;既能即食即採,吃得新鮮,又無農藥化肥汙水澆灌之憂,安全放心。


他們不知道農業和工業不一樣,工業有固定的車間廠房,有完善的管理標準,有穩定的產品生產,而農業生產的對象就是廣闊無垠的大地,與泥土打交道,旱澇冰蟲,風霜雨雪,都可能隨時降臨。更何況農產品生產是一個活的生命體,不能像工業品那樣可以搬移,可以倒序,可以間斷,還要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兩個約束,它的產品也不能像工業品那樣可以分段分拆、分別檢測,農業生產所有環節的努力,都只能體現在最終一次性顯現的產品上。農業生產的季節性,使得它在特定的收種時段,給環境的整潔衛生必然帶來臨時性的混亂和汙染。


他們不瞭解農村和城市不一樣。城市是水泥森林之下,不是水泥鋪地,便是綠草鋪地,沒有產生灰塵的空間。而鄉村處處與泥土為伴,被泥土包圍,一遇風天,塵土飛揚,再密閉的空間都會落滿塵埃。更何況維護城市環境衛生,有財政支付報酬的全國3000多萬環衛工人日夜守護,他們還有60%多的機械化率作支撐,而農村則只能靠農民自身維護。以城市思維設計農村的制度必須改變,把選擇權交給農民,讓農民為自己謀劃,才能使他們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


劉奇:別讓農民不食人間煙火


二是追求極致的“仙境”思維。仙境是人類理想的烏托邦,只能見於文學作品中的描寫。在那裡:山青水碧,地綠天藍,雲蒸霞蔚,清氣怡神,玉宇瓊樓,纖塵不染。處處泉水叮咚,移步溪流潺潺,無雞犬之鳴吠,無車馬之鬧喧。長髯仙人,無家無室,無父無母,無兄無弟,柱杖花間,微微笑,飄飄然,樂陶陶。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不稼不穡,不飼不養,不灌不溉,不飲不食,無溫飽之憂,無旱澇之患,無疾病之痛,無災荒之苦。南宋白玉蟾在《贊歷代天師》詩中寫道:“吸乾酒每一須臾,冠冕玄壇百歲餘。不食人間煙火氣,能傳天上電花書。”這便是仙境中的人物。


理想不是現實,用理想做標準要求現實註定不會成功,也將遭到社會的詬病。經過舉國上下多年的拼搏努力,到2020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後,中國農民才剛剛擺脫貧困,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求建設一個仙境般的新農村,不現實,不可能,更沒必要。實實在在、腳踏實地,摒棄子虛烏有的理想夢,

尊重常識,尊重現實,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因村施策,讓鄉村充滿煙火氣,讓農民真有幸福感,才是鄉村振興的要義。


三是過重形象的政績思維。典型引路,我們需要形象的塑造;激勵後進,我們需要榜樣的力量。但是別有意圖地為形象而形象, 以不顧民力不惜代價的形象工程去謀取政績,就另當別論了。去年底被免職的貴州省黔南州獨山縣縣委書記潘志立,不顧縣財政年收入不足10億元的現狀,盲目舉債大造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使該縣債臺高築達400億元之巨,且絕大多數融資成本超過10%。為了探索路子、找出方法、抓出經驗,在鄉村建設中,我們精雕細刻,培植“盆景”,培植的目的是想讓“盆景”能變成遍地開花的“風景”,對大多數地方有借鑑意義, 有推廣價值。如果打造的“盆景” 只具有觀賞價值,只適於外人參觀,只用於上級評比,只提供領導檢查,不可複製、無法學習,這樣的“盆景”要不得。


為官一任, 造福一方,這是每個為政者的追求。在一個地方當官幾年,總要弄出點名堂,造出點政績,於是急功近利者便從人造形象工程打主意。形象工程與政績工程是一對孿生姊妹。追求政績是對的,但

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所出政績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民眾的檢驗、歷史的檢驗,那種不顧群眾需要和當地實際,不惜利用手中權力大上勞民傷財、浮華無效工程,好大喜功,純為自我標榜的政績, 是虛浮的政績,不光群眾反感, 也害人害己,多有後患。


劉奇:別讓農民不食人間煙火


四是整齊劃一的軍事思維。中國的鄉村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積澱, 形成了方方面面既豐富多彩又符合規律的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兩大系統,山水田園、路樹溝渠、屋宇院落,都經歷了時光的磨洗,環境的考驗、習俗的應對、物種的競擇,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為了適應所謂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一些地方強行拆舊村建新村,房屋都蓋成一個模式,綠化都栽植一個樹種,道路橫平豎直,禁養各類禽畜,幾千年厚重的歷史沒了蹤跡,多姿的文化淹沒於單調的空間,“詩意的棲居”變成了乏味的存在。這種現象不是對傳統文明的繼承,而是對傳統文明的破壞。


現代文明必須根植於傳統文明之上才有意義。比如在舊村改造中植入現代元素,讓人們在舊居中享受現代生活;在新村建設中不千篇一律,符合自然和社會的生態規律,讓自然與社會和諧,使古代與現代統一,既有古典美,又具時尚性。經濟社會的發展有其自身規律,人們的生活方式有著多種需求,戰爭年代的軍事思維無法解決這些現實問題。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2019年第20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