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失眠,阴阳失和是根本,睡觉前1个好习惯,阴阳交合,宁心神

中医对睡眠是怎样认识的?

中医学认为,睡眠——觉醒是人体寐之间阴阳动静、对立统一的机能状态。认为人与自然相应,自然界有昼夜交替,人类则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属阳,夜属阴;溶属阳为阳气所主,寐属阴为阴气所主,人体阴阳之气随昼夜的交替而往来盛衰,于是有了寐的交替。

失眠,阴阳失和是根本,睡觉前1个好习惯,阴阳交合,宁心神

正如《灵枢?营卫生会》中说:"日入阳尽而阴气受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日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灵枢?口问》中说夜半"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白昼"阴气尽而阳气盛,则癌矣"。

中医学还认为人的窘寐变化,是以人体营卫气的运行为基础,并与卫气正常运行最为相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周而复始。《灵枢?卫气行》说卫气运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灵枢?营卫生会》说:"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由此可见卫气行于阴,阳气尽而阴气盛,则神静而入寐;行于阳,阴气尽而阳气盛,故神动,寤而作。

总之,中医学以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睡眠是人适应自然,合乎自然的一种状态,它反应了人体阴阳营卫的变化,也受阴阳营卫变化的影响。

失眠,阴阳失和是根本,睡觉前1个好习惯,阴阳交合,宁心神

睡眠可看作是阴阳消长平衡的一个过程。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内经》记载的原因有三:

(1)其他病症影响,如:咳喘、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

(2)为邪气客于脏腑,卫气不能入阴所致;

(3)脏腑所伤,阴阳不和,则夜寐不安,如《素问病能》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脏有所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具病也。"认为"是人体营卫之气顺应自然界昼夜变化的结果。即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正是营卫相互协调,实现脏腑安和,目瞑而寐。

失眠,阴阳失和是根本,睡觉前1个好习惯,阴阳交合,宁心神

如果一旦患有失眠,该如何调治呢?睡觉前1个好习惯,阴阳交合,宁心神,睡前坚持开水里放一点植物芝宁多糖,堪比天然安眠药,天天喝一点,睡得香,失眠不来扰

芝宁多糖属于菌类多糖,提取自灵芝中,主要作用就是改善睡眠障碍。每天开水放一点,堪比安眠药效果。赤芝是中药中的上品,扶正固本,安神助眠,其改善睡眠的主要成分就是芝宁多糖、三萜,腺苷的物质,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同时,增加各个器官的活性,对神经紊乱起到调节作用,经过身体的应激反应,阻断失眠的恶性循环。

中医上认为,失眠是由于心肾不交、肝气不疏、脾胃不调、心胆气虚等原因造成的,简单来说就是五脏不调,身体机能紊乱,因此要想治好失眠就要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不要偏食、挑食,多吃营养含量高的食物,增加多种微量元素的摄入。失眠患者尤其注意多糖物质的摄入。

失眠,阴阳失和是根本,睡觉前1个好习惯,阴阳交合,宁心神


失眠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睡眠

1.睡前热水泡脚,促使血管扩张,引导气血下行,使睡意蒙眬,入寐时间缩短,睡得更熟、更香。

2.睡前勿进食,睡前进食,特别是油腻之品,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横膈肌向上抬,胸部受压,腹部胀满,易引起多梦、说梦话、发梦,应极力避免,并不要喝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

3.睡前少饮水先小便,老年人肾气亏虚,如果没有心脑血管疾患,则应睡前少饮水,解小便后再上床。避免膀胱充盈,增加排便次数。定期动动,运动可帮助自然地进入睡眠,但不要在太晚的黄昏时运动,因为这能刺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并使你保持清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