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現代詩是否還需要押韻?

程萬慧


現代詩可以不壓韻,當然你想壓韻也行,主要看個人功力,如果你非要說現代詩也必須要壓韻或者說無韻不成詩,那我只能說你矯情了。

現代詩為什麼不能扛起詩歌的大旗?沒有統一標準,爭論頗多。

1.你瞭解現代詩的起源與發展嗎,現代詩的定義是什麼,是在什麼情況下形成的?

2.現代詩的分行是如何規定的,為了格式排列美觀或故弄玄虛我想怎麼分就怎麼分行不行?

3.標點符號我想點就點,如果不想點我還一個都不點了,行嗎?標點符號在詩句裡面的作用到底大不大,有沒有實際意義?

4.無韻不成詩?你意思是詩的句尾要有韻腳,只是句子字數行數可多可少來區別於唐詩。這是某些人的想當然還是一廂情願?

5.現代詩還有其它的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意境、體裁,等等。

弄清楚以上問題,也許現代詩的春天才會到來。


搖曳於風裡


現代詩也需要押韻(根據現代讀音),對否?

對。

答是答完了,但是就這一個字,肯定給不了推薦,產生不了流量,變不出問答紅包。

那我們再扯扯,為什麼題主會有如此一問?

肯定是被光怪陸離的現代詩壇給嚇傻了。隨著“烏青體”、“梨花體”、“幼兒園體”、“穿過中國去睡你”這樣的信息爆炸,中國新一代詩歌愛好者完全懵逼了。

到底什麼是詩?什麼是現代詩?為什麼一個字也叫詩?還要不要押韻?現代詩有沒有未來?

我告訴你,這些都是“詩”這種文體的正常演變,一種文體成型並穩定下來之後,後人就要開始尋找突破,走出另外一條路子來。所以有這麼多的實驗品存在,但是放心,最終大浪淘沙,那些沒有內容的,譁眾取寵的東西終將被時代淘汰,在詩史上連一句話都撈不到。

我們看詩,記住看詩的本質,萬變不離其宗,任他妖魔鬼怪,天上地下,我們心中要有個準星。

詩是什麼?詩是抒情言志的韻文。

詩的本質特徵是什麼?抑揚頓挫、節奏感、押韻。

就算是今天形態超前的現代詩,只要句子清朗通順(抑揚頓挫),哪怕是合著最隱蔽的(需要讀者自行體會)的節奏感,押著最寬鬆的韻腳(連新韻都不一定同部,只要大致合韻),咱們就可以視之為現代詩。

如果這三點絲毫都不存在了,那就不是詩了。散文詩(新文體)、段子、金句、俳句,隨便怎麼稱呼都好,反正不是詩了。

所以,現代詩也需要押韻(根據現代讀音),對否?

對,當然對。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押韻這個詞,我十多年前就聽過了。可我從來沒有在意過,於是,一條路走到黑的我,最終闖出了自己認為適合自己的作詩之路。

寫詩,寫詩,寫給自己看的。不存在會不會寫,也不存在押不押韻。能表達自己的感情就好。能讀懂得的人,不需要解析,看不懂的人,永遠不會了解你。

例如,前段時間剛做的首詩,押韻嗎?我個人感覺不押韻,但我表達出了我的感情,覺得甚好。

《蓮》2019年10月18日子涯

清秋紅葉請自來,

蓮荷盛開夜微涼 。

紅網兜裡看凡塵,

化作苦蓮心連蓮。

《相思》2019年10月18日子涯

相見想見惦戀戀,

相識想時惦念念。

髮絲青絲長(zhǎng)相思,

想之念之長(cháng)相思。

《離殤秋色》2019年10月18日子涯

離人愁殤添秋色,

寒霜初露月伴君。

靜水無魚花自舞,

岸上歌聲織夜幕。

惆悵愁腸愁上愁,一把煙來一把抽。

思悠絲有絲入扣,絲絲縷縷皆憂愁。

《煙愁》2019.10.18子涯

《秋涼》

空生悲涼日西山,

舊時拾光淚滿眶。

冰湖驚夢夜來襲,

九天彎月破曉晨。

借君三杯烈酒後,

錯把秋情寄離殤。

柔情太急詩有意,

零落殘花露為霜。

2019.10.04子涯

《秋行旗峰步虎英》2019.9.18日子涯

北國初雪兆豐年,

南國繁花宴依舊。

晴空萬里青山秀,

黃花粉花綠水流。

正是學子上學時,

老君無事學網魚。

驛站停歇卷書香,

鳥語引歌愛竹林。

《中秋》2019.9.13日 子涯

琴聲勾勒異鄉思,

一曲一調故鄉情。

登上月臺攬明月,

舉頭明月家萬里。

去年中秋知鄉音,

如今故鄉月圓否?

又傳笛音送安康,

又託清風送我情。

《秋》2019.8.29 子涯

常青莞邑何時秋?

倦客怨暑畏高陽。

步履匆匆逃猛虎,

唯有空調能解暑。

綠葉藏秋人不知,

滿地枯黃紅花豔。

一陣清風解落葉,

落葉紛飛覺秋來。


姓林字子涯


它主張形式自由,內涵開放,注重意象。一般不拘泥於格式和韻律,但是要有一定的節奏感,也就是詩的結尾須有規律性的押韻或壓相近的韻。它在形式上已經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不管是自由還是直率,韻還是要的,不然就如同做了一鍋佳餚沒有放鹽。當然自由詩也可以不押韻,比如散文詩。

寫詩人的靈感是滿懷激情的,往往以歌唱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思想情感,是在用最簡潔的詞句傳達豐富的內容。敘事、舒情都應該按照語言的音韻進行搭配,否則讀者是不買帳的。

壓韻的好處是,意境激情,節奏順口,境意優美,朗朗上口。顯得語言有藝術性,使詩通俗易懂,接近生活。

關於詩詞的壓韻、平仄的解讀最近在網上特火,特有人氣,說法不一,爭議很大,很像姜昆與郭德綱,只要提到相聲就有他倆的論評。

詩,按照一定的格式音韻寫成的詩叫格律詩,它講究的是聲調、音韻、字數、行數、對仗、句式都有嚴格的要求,有格律規則。

現代詩其一的自由詩可以不受格律限制,也不用格式,但得有節奏感,也就是壓韻。


詩海雲夢1012


現代詩是否還需要押韻?

說到詩,從中國詩開始的《詩經》就是押韻的。好果不押韻,念起來就不順口。不順口,就不象詩了。當然,不是說順口的就是詩。



我們通常聽到有的朋友認為別人的詩不好,就會譏笑人家的詩是順口溜、打油詩什麼的。其實,不論是順口溜還是打油詩,人家都是很押韻的,只不過沒有格律詩那麼嚴格而已。還有民間的老百姓喜歡唱的山歌、民歌,那也是很押韻的。


唐朝形成的格律詩之所以吟誦起來更加順口流暢,除了押韻之外,就是它多了一個平仄。有了平仄的詩,吟詠起來不僅順口,而且具有跳動感。試想,一首詩如果全都是平聲字或者全都是仄聲字,讀起來會是什麼感覺,那簡直就成了拗口令了。

現代詩,有的句式長短不齊,有的也齊齊整整。但是說到押韻,人家還是押韻的。只不過不必要那麼嚴格。你可以句句押韻,也可以隔句押韻,還可以隔幾句押一次韻。你可以上邊隔句押一次韻,下邊隔幾句才押韻。一句話,非常自由。關鍵的是要有詩味就行。



也會有個別根本沒押韻的,那必定是那首詩有著非常深刻的哲理什麼的,也就把押韻不押韻的事給沖淡了。但是,我們一般人又寫不出深具哲理的詩,那就只好好好的押韻了。不要說現代詩,就是古詩也有不押韻的。比如說,唐朝詩人陳子昂的一首《登幽州臺歌》,就不押韻。你能說他不是好詩嗎?其詩云: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是思想深刻的人才能作出的詩。至於我們一般人,就還是認真遵守規矩為好。

至此停筆,歡迎評說!

20191027


用戶60397079085



山民s


《新編中華韻譜》,不僅可以用來學習創作現代詩,也可以為流行歌曲填詞。

詩歌是韻文的一種,押韻是有必要的。雖然某些藝術家的作品裡存在無韻詩,但大多數的詩歌都是要押韻的。

押韻不是很難的東西,現代詩只要做到八個字,就能寫成。首先是“同韻相押”。如徐志摩“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來,彩韻母相同,這就是“同韻”。

然後是“同調相押”。注意,同調相押必須建立在“同韻”的基礎上,否則不成立。“同調”是古體詩的重要標誌之一,今人擬古之作也遵循這一原則。如毛澤東:“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難,閒都是平聲字,且都是山韻字。

再看現代流行歌曲填詞,如方文山: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這類四句一組,一四同韻,二三同韻的句式我們稱之為“抱韻”。取某韻懷抱某韻之義。這段歌詞裡,雨局相押,歸魚韻,你,起相押,歸支韻。

總結:寫作現代詩或為歌曲填詞,一定要遵循這八個字,這是根本原則,不可動搖。如果違背了這八個字,那麼就寫的不是詩了。


研究掃地僧


討論寫詩是否要押韻,首先要清楚什麼是押韻?然後要知道押韻的好處在哪?

首先說說什麼是押韻。押韻:也可以寫成壓韻,在韻文的創作中,我們在一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也叫韻腳),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而且平仄統一,使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這樣就叫做押韻。

如果對押韻不太懂,可以參考以下幾本韻書:

1、《平水韻》,平水韻依據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成106個韻部,每個韻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絕詩用韻,其韻腳的字必須出自同一韻部,不能出韻、錯用。(平水韻是一本古韻,主要以古人的發音為標準)

2、《中華新韻》,因為語言發聲變化,古人和現代普通話,有很多發音不一樣的地方。為方便現代人學習及寫作。而新編的一本韻書。

3、《詞林正韻》,主要是依據前人作詞用韻的情況歸納的詞韻。本書分三卷,分平、上、去三聲為十四部,入聲為五部,一共是十九個韻部。

押韻主要有幾點好處:1、可以使詩富有音樂美感。2、有規律的韻腳位置,使詩充滿節奏感。3、詩句讀起來琅琅上口,更加易記、好背。

如果意思大概相同的兩段話。一段用押韻,一段不押韻,讀起來差距還是很大的。一個琅琅上口、富有樂感,又好記,聽一遍就會讓人印象深刻。而另一段讀完,可能根本不知道再讀什麼。拿一首最簡單詩為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我們讀的時候,讀起來琅琅上口。如果改一下,意思不變,換幾個字,但是不押韻,再讀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鵝鵝鵝,曲項向天唱。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水。

用現代詩也是一樣。比如:

輕輕地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如果改成:

輕輕地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霞。

這樣讀起來就差太多了。

這就是為什麼寫詩要押韻的原因。其根本,不是你寫格律詩或是現代詩。當然,格律詩對押韻,就有更加嚴格的要求。而現代詩的押韻就比較隨意,但是隨便性強比等於不用押韻。


暮秋鴻雁


是的,現代詩歌也需要押韻。漢語中有神韻一詞,無韻自然不會有神,黑格爾曾言“沒有韻腳的詩歌就會散架。”聞一多先生所言的詩歌三美中的音樂美,就是對韻的重要性的陳敘。

詩歌之美,蓋在於內在的韻律,而韻腳,是增加內在韻律的重中之重。現代詩歌不同於古詩,在字詞的運用上很難作到高度的凝練,以一兩個能動性的字詞是整首詩活起來,動起來,而達到傳神的效果。神韻相連,息息相通,所以,無韻,詩歌也就失去了它所應有的音樂之美。

詩歌,是現實生活中真善美的再現,而美,顯然是離不開韻腳的輔助作用的。


黃土情愫


不需要,但可以有,更不強求。

其實,可以把現代詩看成是對古典詩的一次解放、背叛和革命。其次,現代詩越來越將詩看成某種哲學意義上的“話語”,它要求回到說的當場,現場,當下,本原,強調一種口語即書面,生活即莊嚴的在場主義。

押韻有點像在音樂的旋律節拍中舞蹈,或以舞蹈選擇音樂,或以音樂選擇舞蹈。而現代詩變得內斂,更多強調語感甚至心理、意識流本身的內在音樂性。就是說,古典詩的音律音韻是外在的,而現代詩的音樂性是內在的。

押韻更適合抒情性的,張揚性的,即興性的文體,象熱切地說。現代詩越來越重視冷敘事,冷抒情,心理描寫性的,強調詩所寫的情境和詩形成後的語境合一,切身地說。一種語言與詩意的還原。

不需要韻腳的文本,強加上韻腳,便會感覺有點媚俗,滑稽而輕浮。需要韻腳的文本,去掉韻腳和格律,便會感覺沒有了詩味。

語言的解放也是一種心理的解放。

現代詩在不斷的祛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