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職業化的上司該如何要求自己

不做第一個破壞規矩的人


我們不妨思考一下,為什麼高層主管不重視或不增強自己的職業化呢?做領導的可能會認為,我的職業化輪不到你說,你沒有資格管我有沒有職業化。是的,他講的完全正確,確實沒有幾個員工敢說:“老闆,你不夠職業化。”“曾董,我覺得你不夠專業。”“陳處,我覺得你不夠職業化。


沒有幾個人斗膽跟領導講這樣的話。

職業化的上司該如何要求自己


案例:

有句話叫“女為悅己者容”,現在大家都開始越來越在意美。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男人真的在意一個女人的胸部的美,反正有很多女孩子都開始去隆胸。過去曾流行將一種俗名叫奧美定的東西注入乳房裡面來達到隆胸的目的。但是這個東西一旦注入乳房以後會產生化學變化,這是很多女人都沒有想到的。注入奧美定之後,乳房會硬得像石樣。最痛苦的是一旦注入就拿不出來了。它和人體細胞和內存組織融合到了一起,要再把它抽出來幾乎不可能,再抽下去的話就會導致把乳房整個切割掉的嚴重後果,這對女人來說簡直是一種極大的傷痛。在這類事情當中,全國受傷害的女人有很多,但是出來說話的卻很少,為什麼?因為怕她的家人或她的男朋友知道啊。一旦她的男朋友知道,往往就有可能拂袖而去。這裡之所以說這個例子,只是想提醒大家思考一下,為什麼會有醫院敢做這樣的事?更有趣的是,正當全國上下正在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又產生了另外一個行業,即專門幫別人抽奧美定的,並且保證不痛,而且收費低廉。他真能保證抽乾淨嗎?不可能的。一旦固化以後就很難抽了,而一旦發生病變,會產生脂肪腫瘤或者產生乳房腫瘤,那時恐怕就只有切割了,這多痛苦啊。這就叫做沒有職業化道德。


醫院出現這樣的事情,是從護士開始還是從醫生開始的?是從院長開始還是從門衛開始的?很顯然,當然是從院長開始的了。這就叫做職業化從上面開始,做主管的不應該當始作俑者。

要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管理者應該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放在如何將企業職業化上,而不應該將大量的精力和財力放在購買奢侈品上。

職業化的上司該如何要求自己


案例:

2005年上海舉辦了一個展覽,叫奢侈品大展。據統計,三天之內參觀人次達到了七千,消費了兩億元。結果引起了社會上的一片指責。


我們中國正在改革開放,國家有太多地方需要建設,還有希望工程等著大家捐款呢,可是這些人兩天卻花掉兩個億去買那種超級奢侈品。要是把這些錢拿去捐捐學校不好嗎?與此相對比,有一個美國的典範人物—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其一生遵守基督教徒的教義,一輩子沒有抽過一根雪茄,沒有喝過一口酒,死的時候把90%的財產全部捐贈。


我舉這個例子並非有意在這裡標榜別人,想想看,我們國家也有這麼多達商貴人,為什麼不能學學人家,也做做這些事情呢?有錢不必表現在消費奢侈品的浮華上,而應該多在自己的品牌下點工夫,在自己身上多下點工夫。與其去消費奢侈品,買遊艇,買鑽戒,買五六十萬的一塊手錶還不如把自己的品牌和職業化好好打造一下。畢竟打造職業化也是需要費用的,即使是幾本書也叫做投資啊。但是一遇到這些事情反而捨不得花錢。這就是我所說的概念的問題。

職業化的上司該如何要求自己


案例:

在德國的時候,有一個朋友對我說:“餘先生,我要告訴你個好消息,我最近買了一部奔馳450。”奔馳450是一個跑車,於是我說,恭喜你啊。”他為什麼要告訴我買一部奔馳呢,在德國買奔馳有什麼了不得的?不,我在德國待了一段時間之後才知道這個概念的本來含義。一個人如果開奔馳,他穿的西裝、打的領帶,哪怕是穿的襪子都是要合乎奔馳的檔次的。他的領帶和襪子可能是絲的,他的西服很可能是毛料的,他抽的那個菸斗,帶的金絲眼鏡很可能都是非常有質感的,而至於他的家那就更不用說了,肯定是漂漂亮亮的,客廳一定是很乾淨的,弄不好後面還有一個小型的游泳池。而在我們這裡,可能有的人為了炫耀,買輛寶馬、奔馳,帶一塊勞力士手錶,戴一個大鑽戒,但是家裡卻弄得像個豬窩,客廳亂七八糟,廚房不像樣子。可是他覺得無所謂,把門一關,誰知道?反正又沒人去。


買奔馳、開寶馬是這個道理,打造職業化也是這個道理。為什麼我們不注重自己,從自身打造職業化呢?也許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吧!這也就是我們的主管不注重從自己身上進行職業化的原因吧!


不給自己的懶散找藉口


為什麼高層主管不重視或者不增強自己的職業化呢?案例就不再講了,答案已經很明顯了。他們的理由是:


第一個,我很忙,我累得要死,我每天開會、出差,我一天到晚接領導,我沒有時間。你覺得這話有道理嗎?這世界上誰不忙啊?難道比爾蓋茨不忙嗎?韓國三星的李健熙不比你忙嗎?他們也是職業化的啊。所以今後不要說我很忙,我很累,我沒有時間。實際上,我自己也很忙,但是我從來沒有不注意提高自己,我一直儘量地做到職業化。所以忙只是藉口。

第二個,你要聽我的,我是你的老闆,你的領導。客戶要看的是你不是我,去,客戶在等你呢。這句話也是錯的。客戶之所以看到員工不職業化,是因為他身後一定有一個不夠職業化的主管。我太太是當老師的,她就說過,只要一看到一個女孩就能夠想象她的母親是什麼樣子,只要一看到一個學生就猜得出來他們家是什麼樣子。我太太有25年的教書經歷,她總結25年的教書經驗所說的話我想還是有些道理的。問題學生一定來自問題家庭。所以作為主管來說,你的員工也是一樣,他們的身上都是有你的影子在裡面的。你的員工出去,人家就知道這個人的老闆大概是誰完全是可以猜得出來的。

第三個,我們中國人的眼睛總是習慣於往上看,只要領導喜歡我就好,底下人喜不喜歡有什麼關係?客戶喜不喜歡有什麼關係?領導愛我就行了,更何況他是我爸!由此我也終於發現一個事情,為什麼富不過三代,為什麼中囯的家族企業做著做著就垮掉了?因為兒子比爸爸強,孫子又比兒子強的一百個裡面沒有十個。全世界都是這樣,不是隻在中國才這樣。家族企業在全世界經營超過三代的不到十分之一。


由此得到的結論就是,爸爸不管兒子的職業化,兒子不管孫子的職業化,不斷地縱容,不斷地寬佑,終於造成今天這樣的結果。最後奉勸大家,身為一個主管或者老闆,應該嚴格要求員工的職業化,但是在要求他們之前,還要記住,要先從自己開始。一旦你自己完成了職業化,瞭解了這個過程之後,你就可以要求他了。而如果你自己偏偏無所謂,那麼他們當然也無所謂了。


向日企員工學習職業化


日本是個非常團結的民族。第一,他們的員工在移交工作時,很少是同一天移交的,他們中間還要在一起工作一段時間,通常是半個月,至少也得一個星期

職業化的上司該如何要求自己


第二,日本的老職員很少有丟下新的職員不管的現象。你注意看,在日本公司裡經常會發現一個年紀大的日本人,帶著個年紀小的日本人,這叫做“母雞帶小雞”。

第三,日本人很少在離開的時候,一句話都沒有講,什麼東西都沒有留下。他們一般都會有一本備忘錄,留給後面接任的人繼續閱讀。在我們國內這麼多企業中,很少看到有哪家企業主管在交接的時候,留下一本備忘錄給後面的人閱讀。

第四,日本人還會做到所有留下的關係統統不會斷掉,所以他們在業務交接的時候,都會帶著新的幹部去拜訪政府官員、同行,甚至有競爭的對手與大客戶,他們稱之為關係。

第五,日本人到每個國家做事情的時候,都對這個國家的情報非常感興趣。

以在中國的日本商人為例,他們每個月都有一本書,叫做《中國情報》。上面寫了個“密”字,弄得像個秘密檔案似的,而且其管理與流通也相當嚴格。只有日本人自己可以讀。所以你問日本人我們的某某企業的情況時,他們都非常瞭解。反過來他們問到我們中國人:“日本小泉首相結婚了嗎?”許多人就一頭霧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