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李镇西:非常时期,老师如何为抗疫做贡献?

李镇西:非常时期,老师如何为抗疫做贡献?


这场灾难是谁都没有想到的,目前我们还看不到疫情的“拐点”。我们都希望尽快结束战“疫”,但作为教师,我们都愿意为抗疫做点什么,但似乎有劲使不上。比如我,虽然也为有些一线部门呼吁筹措过口罩,也力所能及捐了几次款,也参与在线活动为孩子们提供非常时期的网络教育服务,但独处于家,效力毕竟有限。


我不赞同号召动员老师像医务人员、公安干警一样奔赴一线,网上有许多人已经指出,教师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否则必然影响以后开学的正常教学,而且孩子的安全也难以保证。所以,在此请老师们不要走出家门去做志愿者,万一染病,有可能你的学生也会受你感染。


但是,什么都不能做,我们又如何为国家的抗疫做出贡献呢?


根据自己最近的体会,我有如下建议——


李镇西:非常时期,老师如何为抗疫做贡献?

1

足不出户


最近别出门,就是对国家抗疫最大的贡献。钟南山院士反复呼吁,每一个人都不要出门,自我隔离,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就是对医务人员最大的支持!我非常同意。现在医疗资源这么紧张,保护好自己不但对自己身体有利,也是对国家的贡献。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哪怕什么都不做,都是在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从1月27日开始,直到今天,一直在家中。


2

阅读


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途径就是阅读。但平时大家都说“很忙,没时间读书”,这也不完全是借口,确实平时大家很忙。那现在突然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自己支配,不正好可以把应该阅读的书好好读一读吗?


我曾经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对学校发展是真正的威胁。”老师们一片叫好。随即我又说了一句话:“教师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不读书,这对教师发展是真正的威胁。”现在,宅在家里却依然不愿读书,作为教师真的说不过去。去年年底,我给自己规定,2020年至少每周读一本书,每天至少读50页,结果远远超额:一月份就读了八本书,二月份已经读了两本。很有收获。


3

写作


我说过,平庸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区别,主要不在看得见的地方——在学校,在办公室,在教室,几乎每一个老师都很忙碌,都很辛苦,你看不出谁优秀谁平庸;但是在看不见的地方——比如业余时间,比如晚上、周末和寒暑假,优秀教师就开始了自我提升,除了我上面说的阅读,还有就是写作。每天的忙碌中,有多少教育素材供我们思考、提炼、总结的啊!现在闲下来了,想想过去的一学期、一年中,有哪些教育故事值得珍藏?有哪些课堂精彩值得追忆?有哪些教育思考值得记录?有哪些工作教训值得汲取?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文字凝固下来。这将是你的一笔教育财富啊!


对我来说,写作已经是一种每天的习惯了。最近我主要在两个方面写作,一是结合抗疫情况,写了一组系列短文“细思碎想说常识”;一是结合阅读,写读书笔记。


李镇西:非常时期,老师如何为抗疫做贡献?

4

整理


我这里说的“整理”,是指整理和教育有关的资料,包括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方面的资料。平时每天都在往前赶路,好多资料比较凌乱,现在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清理清理,归归类,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查找。我工作几十年,按时间和年级,将历届学生的资料(工作笔记、课堂教案、学生信件、学生作文、班级照片以及各种“史料”等等)都分门别类,所以现在当我写到某一个学生过去的故事时,都能得心应手地找出这个学生当年的“文物”。我这段时间,主要是整理书房。我书橱里的书以前搬家时都归了类的,但时间一长又买了许多新书,便随便往书柜里塞,久而久之又乱了。这次我重新归类,便于以后方便查阅。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现在有的是时间。


5

健身


这次新冠病毒感染的对象,据说主要是免疫力相对比较弱人群,这对我们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平时工作量很重,好多老师都是超负荷工作,甚至带病工作,想健身也难以有时间。这次在家里,一定要安排出时间锻炼身体。虽然不能去户外锻炼,但在家也有健身的方式,网上有许多好的建议:俯卧撑、仰卧起坐、健身操、太极拳、跳绳、举哑铃……都可以达到健身的效果。当然,每个人都有符合自己特点和生活习惯的健身方式,只要想锻炼,就一定能够找到途径的。


我的健身方式是在书房里快走。有人可能以为我的书房很大,其实我的书房只有七八平米,除去书橱、写字台所占面积,估计供我快走的空间也就五六平米吧!但这不妨碍我走出一身毛毛汗(别问我为什么不在客厅走,呵呵,习惯而已)。我一边走一边听视频新闻或有声读物,一分钟的时间都不浪费。


当然,我相信许多老师本身就有健身习惯,我不说他们也会在家里因地制宜地锻炼。只是对一些平时没有健身习惯的老师来说,如果这次宅在家里养成了健身的习惯,那就是抗疫给你带来的意外收获。


李镇西:非常时期,老师如何为抗疫做贡献?

6

酝酿教育


我现在退了休了,当然就不存在“开学”了,如果我是在职教师,我会提前思考开学后的教育和教学。以前我当班主任或当校长时,都会在新学期开学前反复酝酿“第一课”“第一周”“第一月”的教育。


所以我建议,最近老师们可以从容细致地构思一下,面对我们国家史无前例的“抗疫战争”,如何搞好我们的开学教育?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如此丰富的抗疫经历和素材,没有理由排斥在我们的教育之外。这段时间,我不止一次情不自禁地想,如果我现在是班主任,开学后我将对学生进行哪些教育?我想了想,主要有这么几个主题,应该通过班会和语文教学的课堂对学生进行的教育——


关于生命的教育——如何珍爱生命?如何认识自己?如何保护家人?如何尊重他人的生命?


关于环保的教育——如何认识自然?如何尊重自然?如何保护动物?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于防疫的教育——如何认识病毒?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何尊重公共空间?


关于爱国的教育——如何科学全面地看待我们国家的优势和困难?如何正确地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爱?如何识破“阴谋论”?如何既从中国看世界,也从世界看中国?


关于英雄的教育——如何看待英雄?如何敬仰科学家?如何向广大的一线医护人员以及公安干警表达崇敬?如何认识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和民族?


关于公民的教育——如何认识“公民”这个概念?如何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如何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如何在大灾大难面前体现出公民的责任与担当?


关于正义的教育——如何理解善良与正直?如何看待“正能量”?如何保持说真话的品质?如何坚守做人的良知?


……


这些教育,当然不是靠教师一个人的说教,而是通过活动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参与互动,使教育自然而然,同时又生动活泼。


以上几条建议,都应该以计划的方式排进每一天的作息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好的想法变成行动,并产生效果。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我知道人与人不一样,每一个人面临的家庭情况都有不同,比如有的老师孩子还小需要照顾,有的老师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有的老师还有自己的爱好,比如书法、画画、弹琴、下棋等爱好,等等。所以我以上所说,仅供参考。


只要我们严格地保护好自己不染病,就是对国家的贡献!


只要我们利用这段时间提升自己,就是对教育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