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一觉醒来,假期还有5天,一觉醒来,假期又多了10天,再一觉醒来,我以前是干什么的来着。

以前天天幻想宅家生活,我爱清净,我要独自美丽;现在,太久没看到人了,吃个鸡都想往人多的地方跳。确实是,百无聊赖,《甄嬛传》里禁足数地板的心情,我终于是理解了。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但不可能天天数地板啊,还是得找点事做。

和siri成语接龙,在客厅打打羽毛球,给橘子做做手术。然后实在想说话了,就和朋友连线打打王者荣耀,或者一个个蓬头垢面地云碰杯,《嗨,你在干嘛呢》节目里的连线内容就是我和朋友的日常。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也不知道说啥,但也不想结束,就瞎扯,扯着扯着,听说倪妮在家做蛋糕成功了。

是,疫情期间,在中国诞生的蛋糕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三圈,躲得过柠檬鸡脚,躲得过奶茶,躲不过电饭煲蛋糕。何炅蒸了蛋糕,杨紫蒸了蛋糕,李兰迪也蒸了蛋糕,只可惜没端稳,翻车了。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做得好不好吃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耗时间,而且拍照分享出来之后,又可以和朋友们交流起来。但下厨一时爽,一直下厨累死了,到底有没有轻松点的,又可以消磨时间,让人心情愉快的娱乐活动。

我之前看一新闻,说一小朋友一天发了600条语音弹幕,然后18天里共发布了10603条语音弹幕。我就在想,我平时跟我朋友发59秒的语音,他都不会听,何况是600条,到底是在和谁玩,到底又是怎么玩的,能不能带带我这位老年人。

而且,划重点,他为什么可以发语音弹幕?

1.

我们现在接触的弹幕,普遍都是文字弹幕。

检验一个视频的受欢迎程度,不看点击率,看什么,看弹幕。现在如果哪个视频网站没有弹幕功能,只想翻一个白眼走人。不管是追剧,看直播,或者哪怕就是一张动图,都有弹幕。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弹幕这个词,现在听起来很时尚,其实最早是广泛用于一战和二战的炮兵术语。

你把两个字拆开看,弹,就是子弹,幕,就是大面积,弹幕,其实就是大面积子弹。这是一种以火炮炮弹形成压制屏障,掩护步兵向前推进的突击战术。听起来有点抽象,但你肯定见过这样的游戏——

“弹幕射击”。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就是一架飞机,可以发射出无数颗连绵又密集的子弹,用来攻击敌方,或躲避,而且子弹会在屏幕上停留很久,这个时候就形成了一道帘幕。

而弹幕真正用于评论的时候,是2006年日本二次元网站Niconico上线。

这个网站改变了以往只能在视频下方评论的方式,而是直接把评论放在视频里面,播到特定画面的时候,评论从右向左缓缓飘出。这一个深远的改良打破了内容和评论的隔阂,就像上课的时候想到一个段子,可以立即告诉同桌,而不必等到下课。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弹幕的即时性,带来的不仅是不吐不快的愉悦心情,而且有参与感。弹幕是没有门槛的,不管你说什么,说得好与不好,都可以加入。因为有了参与感,又会延伸成为互动感,有人看见你的话,依然可以给予回应。

之前我看到一个弹幕说,“半夜一点,悄悄吃口烧烤应该没人发现”,结果后面全跟着说,“我看见了”。

弹幕传入中国,其实也很早,2008年,在ACFUN网站上出现,给热爱二次元文化的观众带来了一次喜闻乐见的狂欢。之后,B站也沿用弹幕这种玩法,让其逐渐出圈,2019年,B站用户发射的弹幕超过14亿条。现在内容不再只是内容,而是一个载体,一个社群,弹幕也不再只是评论,而是一种社交,一种创作。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我以前不太接受弹幕,总觉得是一种打扰,而且感觉弹幕属于年轻人。

但现在,真香。不开弹幕,确实很安静,但总会在脑袋里想,其他人看到这里是否有和我一样的心情,或者,是不是只有我可以。

内容像是一块炸鸡,弹幕就是千岛酱,番茄酱,麻辣酱。光吃炸鸡也可以,但如果可以配合酱料来吃,会尝到不同的味道。好笑的脑洞,感动的刷屏,贴心的注释,提醒我的细节,保护我的预警,都让人着迷。

2.

虽然弹幕起源于日本,但在中国市场发展得非常迅猛。现在再说弹幕,早已不是二次元的小众玩具,而是人尽皆知的娱乐模式。

现在的文字弹幕花样很多,比如可以给弹幕加一些颜色、皮肤;比如作品的演员们也要进去和观众发弹幕;比如可以选择只看一部分弹幕,B站现在很贴心,就算是满屏弹幕,也可以不遮挡人的脸。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想方设法地改变,但其实也是文字弹幕最后的挣扎。弹幕真正的革新,是正在奔向一个颠覆性的突破口——“语音弹幕”

经常八组就有人开语音楼,什么意思,不是真正的能发语音弹幕,而是一人说一句台词,虽然是文字,但是脑海里可以自动脑补出声音。像洪世贤之前去参加品如的婚礼也是,评论一拉开,就开始唱,“为所有爱执着的痛”,然后有人问,“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发语音弹幕,已经成了年轻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需求。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那现在到底有没有可以发语音弹幕的地方,走街串巷我终于找到了——鲸鸣APP

你还停留在玩抖音、小红书的时候,年轻的崽们又往前跨了一步,发起了语音弹幕。严格来说,鲸鸣是一款唱歌软件,有强大的录制和剪辑功能,音效也很好,但区别于其他唱歌软件来说,鲸鸣的亮点是可以发语音弹幕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我在KTV有这样的毛病,不点歌,稳起,但一听到别人唱了,立刻抢一只话筒跟着哼唱。

这个软件就有这样的功能,你可以发起合唱,也可以加入别人的合唱。当你听到这首歌很对你胃口的时候,就可以立刻点下发射语音弹幕,唱你想唱的两句,然后一松手,一条语音弹幕就生成了。

而且比KTV更爽的是,完全没有人数限制,KTV只有两只话筒,而这里,有成千上万的声音。

按钮在屏幕下面

飘在空中的尾巴就是语音弹幕 ▼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有人问,让别人的声音加进来会不会听着听着就车祸,像戴佩妮唱《怎样》的时候,突然把话筒支给一个歌迷,直接车祸上了热搜。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但这里刺激的是有一个提前预警,你发射语音弹幕之后,不会立刻上墙,而是要等待作者本人的筛选,然后才会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像我玩的时候,过三分钟就要看一次,作者有没有pick我的声音。

评论区里都是等待被pick的语音弹幕 ▼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因为有了语音弹幕,千奇百怪的玩法也出现。

不仅是合唱、和音,也会有歌曲接龙,我唱一句,后面的你们用语音弹幕来接,然后还有我弹你唱,作者只用乐器弹一曲伴奏,然后让观众用语音弹幕来配人音。

就不止是互动感,而且是参与感的升级。有一种群策群力、取长补短,共同来完成好一个作品,那最后出来的作品也不属于某一个人,而是属于集体。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最让我感动的一个作品是00后杨佳濛发布的《奉献》。杨佳濛是武汉的一名高三学生,因为疫情,他不得不在家学习。热爱音乐的他,闲暇之余就把鼓舞人心的歌曲发在鲸鸣上,其中《奉献》就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这个作品关注的点不是同情杨佳濛,而是这个作品里面有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方言,大家都在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当这些自发的声音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又震撼,又感动,抬头望向夜空,满天的星星。

杨佳濛自己也说,一瞬间觉得自己不再孤单。

3.

为什么语音弹幕会如此受到欢迎。

五个关键点,新鲜刺激的玩法,强大的聚拢性,声音的陪伴感,个性得到彰显,然后就是轻松,文字可能需要思考,但语音完全是脱口而出,解放双手不用思考就可以表达情绪。

而这个五个点也正好契合到了Z世代的命门。

什么是Z世代,英语Generation Z——

特指1990年代中叶至2000后出生的人,就是我们俗称的95后和00后。Z世代受互联网、即时通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的影响比较大,可以说是第一个生活在电子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原生世代。

互联网的原住民,对网络的依赖很大,也是社交媒体的重度使用者。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8090后大多数可能每日发一条朋友圈都觉得多,00后的大多数每天可以发好几条,他们的理念是,“没有分享过就等于没有发生过”,吃饭要拍照,游戏要截图,网购要晒单,甚至可以为了分享而制定出行计划。

想起了王菲的女儿李嫣,偷偷开视频账号,自称李老师与网友互动,分享美妆知识。

李亚鹏很着急,迅速关掉了女儿的账号,结果过两天,李嫣又开了一个抖音,拦不住。因为他们不仅是把互联网当成一个分享自我的平台,而且是一个与外界沟通的渠道。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95后和00后,对现实环境不太敏感,反而是对网络的生态了如指掌,他们的社会行为大部分都是在网络环境里被塑造的。

他们在网络里寻找存在感,他们在存在感里寻找社交,他们在社交里找到集体,他们又在集体找到价值。我曾经也刻板地认为,爱上网等于网瘾,直到看到一个数据,2018年有1827万人在B站学习。

然后我才明白,他们不是混世魔王,而是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在认识这个世界。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现在的Z世代,早就不再接受单向输出式的世界了,而是要自己亲身去探索。如果要形容他们在互联网的角色,我不敢说是站在舞台中央的人,但却是一个信号,他们就像八爪鱼一样,到处去触碰,不断释放出他们的声音。

像鲸鸣,听起来有点陌生的软件,实际上里面早已是Z世代的天下,有六成用户都是95后。

粘性很高,早上一睁开眼,他们就开始发射语音弹幕,唱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我来了”。而且据数据统计,用户一天平均在线时长为两个小时,真的比我聊微信的时间都要长。

我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进去玩,结果才唱了一首,就有人给我扔来漂流瓶,“是萌新吗”,然后邀我合唱。

点击漂浮的语音弹幕可以进行点赞、留言和静音 ▼

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

就其实和我想象的95后00后真的不太一样,他们很包容,很爱认识新朋友,又有着神奇的感染力。我开始以为95后都不会唱周杰伦,没人找我合唱,结果10分钟后20条语音弹幕向我涌来。

既然如此,我就又连续唱了三首,一边唱一边pick语音弹幕,然后误以为自己就要红了。

这个软件虽然不像工具类的软件,可以精准地传达讯息,但亮点却是无限地放大了社交功能,而且赋予了其很多想象力和可能性。重点是,用户在这里也不只是享受成果,而是有留白,需要自己和伙伴们去搭建和创造。

所以才会有这么强的归属感。

至于说鲸鸣的语音弹幕,会不会成为主流,未来又会落地在哪里,现在给不了答案。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优点和不足,比如语音弹幕的局限性,能否融入到视频作品里,比如语音弹幕出现一万条,又如何去甄选。

但不得不说,鲸鸣的出现,语音弹幕的出现,让互联网又往前迈了一小步,这一小步,是Z世代的愿望,也是对未来的扣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