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被央視耽誤的綜藝王子,長在笑點上的主持人,撒貝寧魅力哪來的?

前幾天,撒貝寧發了條視頻,“我是湖北人,我是武漢人,這些天,武漢人三個字,承受了太多壓力……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視頻中,他頂著兩個黑眼圈,語氣真摯,鏗鏘有力。

被央視耽誤的綜藝王子,長在笑點上的主持人,撒貝寧魅力哪來的?

因撒貝寧的母親去世早,外籍妻子回加拿大生產,他年前就去照顧老婆和一對兒龍鳳胎。即使沒在武漢現場,他也要讓大家知道,他是武漢人,他是和大家一起的,併為母校捐款20萬,設立愛心基金。

別看平時“綜藝大魔王”、“芳心縱火犯”、 “百變小王子”上身,關鍵時刻,小撒還是蠻認真的。

說他“百變小王子”,一點兒不過分。你看,他既可以莊重嚴肅地普法,又能貧嘴逗樂上綜藝;既可以跟年輕人談追星嘮夢想,也能跟娛樂大咖聊八卦狂開車。

被央視耽誤的綜藝王子,長在笑點上的主持人,撒貝寧魅力哪來的?

亦莊亦諧間,他遊刃有餘,又堅守底線,盡顯大魅力。這樣一個不太高又不太帥的撒貝寧,在靠顏值吃天下的時代,吸引了一票粉絲。

怎麼,他天生就這樣嗎?當然不是。

你以為的幽默才華,少不了他背後的刻苦努力

小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而撒貝寧,喜歡演講。他經常對著鏡子,自言自語打手勢,一遍又一遍,還把演講的內容錄下來,找父親指點,反覆練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初二,他參加武漢市中學生演講比賽,得了第一。往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從初二到高一短短兩年,他參加了10餘次市、區級各種演講比賽,沒有一次空手而歸,同學們送他綽號“演講終結者”。

被央視耽誤的綜藝王子,長在笑點上的主持人,撒貝寧魅力哪來的?

“我喜歡演講,我愛那種站在舞臺上,當著所有人的面兒,直抒胸臆的感覺。演講給我自信,演講鍛鍊了我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

傳說中,那場決定提前錄取他的北大冬令營,也是因為撒貝寧演講能力突出,才有了全校唯一一個名額的參加機會,加上一首《小白楊》錦上添花,狗屎運才降臨到他頭上。

撒貝寧記得很清楚,聽到被北大錄取,“那一天是3月28號晚上9點45分,我愣在那兒,人一輩子可能都沒幾個這樣的時刻,我眼淚一瞬間就湧到了眼眶上……”

有句話說,曾經讓我哭的事情,總有一天,我會笑著講出來! 與其總看別人成功,不如挖掘他背後的努力,努力並不是頭腦發熱的衝動,而是十年如一日的積累。

被央視耽誤的綜藝王子,長在笑點上的主持人,撒貝寧魅力哪來的?

進了北大,撒貝寧如魚得水。

他加入北大廣播臺,第二年便成為臺長;擔任合唱團團長,率隊出征西班牙,獲得世界冠軍;成為戲劇社社長,和同學逃課去衚衕看戲,學習表演……

就算忙成這樣,撒貝寧還憑著自創的“照相機記憶”法,保持著優異的學習成績,在全校排到28位,活動加學習兩不誤。本科畢業,他又被保送了研究生。

1998年,央視開始籌備《今日說法》,為了抓住這個機會,撒貝寧每天堅持不懈地練習,一天吃掉幾包潤喉糖,甚至在錄製現場,經常因勞累過度被迫吸氧。

被央視耽誤的綜藝王子,長在笑點上的主持人,撒貝寧魅力哪來的?

靠著這種拼命三郎的精神,毫無主持基礎的撒貝寧,在進入央視的第二年,拿到“全國電視主持人大賽”的冠軍,成為那年央視最耀眼的年輕主持。

之後,撒貝寧主持《今日說法》近20年,共多少期節目已經數不清。每期節目做完,他都自己重看一遍,“現場這個點沒抓住,應該再發揮發揮”、“那句話我為什麼不那麼說呢?”在不斷的自省中,撒貝寧一步步成長。

央視綜合頻道製片人盧小波說,“大家經常用‘科比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來形容人的努力,我覺得,小撒的努力和拼勁兒有過之無不及,凌晨幾點的北京他都見過。”

“他高燒近40度時,參加《開門大吉》,輕描淡寫地說,自己只是小感冒嗓子啞了;拍《夢想星搭檔》時,他因腳趾受傷無法著力,全程都靠拄拐上下舞臺,每場錄製長達四五個小時,在單腳著力的情況下,他始終維持形象端正和飽滿熱情,敬業精神讓大家敬佩!”

被央視耽誤的綜藝王子,長在笑點上的主持人,撒貝寧魅力哪來的?

忘了在哪裡看過一句話: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

如今,撒貝寧節目上信手拈來的綜藝才華、機智幽默,背後,其實是多年努力習來的深厚底蘊的爆發。

所謂的情商高,不過是他同理心強

當今社會,高壓力快節奏的狀態,很多人都喜歡和情商高的人交朋友。他們最讓人佩服的一點,就是總能在短時間內化解尷尬,不管是別人的尷尬,還是自己的尷尬。

這種能力,貌似可遇而不可求,實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同理心。

最早普及“情商”這個詞的,是美國的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他被稱為“情商之父”。他把情商分為5大類,其中2類,指的是識別他人情緒(同理心和換位思考)和處理人際關係(讓人與自己相處感到舒服、輕鬆、快樂和熱情)。

撒貝寧就有這種特質,“我是個希望大家都高興的人。如果我在,大家不開心,我會覺得是我的失敗,儘管跟我沒關係,我把所有責任扛到身上……我不能讓別人尷尬。我天生就是個打圓場的人。”

被央視耽誤的綜藝王子,長在笑點上的主持人,撒貝寧魅力哪來的?

《開講啦》有一期,嘉賓是位滿頭白髮的女老師,聊天時提到《非誠勿擾》裡“有一位女嘉賓,標準就是不要老師,不管是大學中學還是小學,一定不能是老師,這個事兒對我刺激大的不得了,這檔節目……”

女老師的話,批評女嘉賓的同時,捎帶連節目也抨擊了。撒貝寧一看,這事兒走向不對,立馬說,“您也許理解錯了她的意思,她不想找老師,是因為她可能覺得,自己高攀不上……”一句話,女老師禁不住笑了,現場也響起熱烈的掌聲。

撒貝寧的這種圓場,坊間流傳的還有很多。

有一期,一位80多歲的清華院長,上來就對撒貝寧說,“我認識你,我看過你很多節目,但是,你不認識我。”換成一般主持人,可能也就謙虛一下,“哪裡哪裡……”撒貝寧反應是,“謝謝,我不認識您,那是因為,我實在考不上清華計算機學院。”

被央視耽誤的綜藝王子,長在笑點上的主持人,撒貝寧魅力哪來的?

有些所謂的高情商,只是鬼機靈、溝通術,是為自己“賺人情”,相比之下,撒貝寧的高情商,背後是同理心和換位思考,是對他人、對生活的尊重和敬畏。

曾有記者問他,“你做過那麼多期法制節目,見了很多人性灰暗,為什麼還是很陽光?”

撒貝寧回應,“如果說,我的心靈是塔,它的基石,就是在那十幾年奠定的。開始我覺得他們是單純的案例,後來發現,他們是一個個真實的人。到今天為止,再罪大惡極的人,我都不會說,槍斃他。這就是真實,他幹了壞事,回家抱著孩子,很可能是世界上所有慈愛父親中的一個。”

娛樂可以,但心裡有桿秤

“北大還行”、“野狼Disco”、“芳心縱火犯”……網友們津津樂道之餘,戲稱,小撒徹底放飛自我了。

被央視耽誤的綜藝王子,長在笑點上的主持人,撒貝寧魅力哪來的?

但是,這個“放飛自我”的小撒,跟別的娛樂明星,總有那麼多不同。

他的粉絲去接機,他說,“你們天天不上學不好好聽課,跑這兒來幹嘛?”他跟年輕人聊追星,盡興之處,他問,“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會追他們?”“其實,追星就是追自己,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跟他們一樣優秀。”

有一期綜藝節目,在情景中討論“翫忽職守導致飛機失事”這個事兒,大家逐漸露出輕鬆和兒戲的態度,撒貝寧嚴肅地指出問題,強調了責任的重要性,及時引導大家重視。

就像網友說的,“他總是能發現劇本里不正直、不道義的地方,告訴觀眾,什麼才是該推崇的,什麼是好的價值取向。”

網絡時代,娛樂可以,但他心裡有桿秤,秤桿子挑的是對社會的責任感。

被央視耽誤的綜藝王子,長在笑點上的主持人,撒貝寧魅力哪來的?

被央視耽誤的綜藝王子,長在笑點上的主持人,撒貝寧魅力哪來的?

被央視耽誤的綜藝王子,長在笑點上的主持人,撒貝寧魅力哪來的?

撒貝寧說,“一直最想做的,就是突破過去那種相對傳統、古板的形式,呈現美好的價值觀,美好、溫暖、乾淨。”

如果一個男人,才華橫溢、幽默風趣,情商又高,那隻能說,他是優秀的;只有當具備了責任感,他才是真正有魅力的男人。

End

第一季《奇葩說》海選時,有個選手來自清華,本科學法律、碩士學金融、博士學新聞,面對現場三位評委,他問了一個問題,“我畢業後,該找一個什麼樣的工作?”

在外人眼裡,這個人算是很優秀了。沒想到,卻被高曉松當場罵得灰頭土臉。

被央視耽誤的綜藝王子,長在笑點上的主持人,撒貝寧魅力哪來的?

“一個都讀到博士的人了,還要問‘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幹嘛’這樣的問題,所以,就是想了一輩子,其實啥也沒幹!"

“一個大名校是幹什麼的?名校是鎮國重器!名校畢業是幹嘛用的?不是用來找工作用的,你明白嗎,名校培養你,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

“一個名校生走到這裡來,一沒有胸懷天下,二沒有改造國家的慾望,而是問我們,你該找什麼工作? 你覺得你愧不愧對清華十多年來對你的教育?”

短短几句話,讓大家對高曉松刮目相看。人與人之間,不一樣的不只是外表,更是內在精神、境界、責任感。

有些人的責任感,體現在細微之處,平時很少拿出來說,只是踐行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如撒貝寧。

被央視耽誤的綜藝王子,長在笑點上的主持人,撒貝寧魅力哪來的?

如今,雖已過不惑之年,但大家還親切地稱他“小撒”,因為,他骨子裡那種永不退卻的少年追夢氣質、樂觀向前精神,一點不油膩。就像,他最喜歡的書《小王子》裡寫的“所有的大人,首先是孩子”。

但願我們每個人,能從小撒身上,找回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1、南方人物週刊:《撒貝寧:人生不是完美的圓環 我從嘉賓身上看到自己》

2、央視一套:《凌晨幾點的北京他都見過……他是不惑“少年”撒貝寧》

3、《奇葩大會》某一期


喝最烈的酒,解最長的情,寫有趣的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