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大宋皇位交接第一棒迷霧重重,“金匱之盟”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古代皇位傳承都是有很嚴格的規定,一般都遵循嫡長子繼承製,“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

,雖然清朝的傳承製度不一樣,但畢竟是異族蠻族,我們應該理解,但皇位還是傳給自己兒子,這點是沒有變的。歷史中總有例外,1000多年前的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在他去世前,將皇位傳給了他的三弟晉王趙光義,史稱宋太宗。當時宋太祖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26歲,趙德芳17歲,完全到了具備繼承皇位年齡。

大宋皇位交接第一棒迷霧重重,“金匱之盟”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自從趙光義當了皇帝以後,關於他得位不正的傳言此起彼伏,在朝野上下議論紛紛,而趙光義的做法也讓傳言更加證實。他繼位沒有趙匡胤的傳位昭書,他也沒有在次年改元,而是匆匆忙忙將只剩下的兩個月從開寶九年改元成太平興國元年。這不得不讓大家懷疑,也為後面出現的“金匱之盟”“燭影斧聲”,議論紛紛,成了歷史的懸案。

遲來的金匱之盟


大宋皇位交接第一棒迷霧重重,“金匱之盟”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北宋太平興國6年,趙光義突然公佈了“金匱之盟”,說趙匡胤傳位給了自己,因為趙匡胤他媽杜太后臨死前要求趙匡胤這麼做的,還讓他們兄弟發誓,趙匡胤死後傳位給趙光義,大臣趙普全程參與了此事。遲來的“金匱之盟”,讓趙光義繼位的合法性得到承認,趙匡胤傳位的詔書有了。但是新的問題出現了,金匱之盟的四個參與人,昭憲杜太后、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和大臣趙普,其中兩個已經死了,剩下兩個一個是皇帝,一個是被皇帝折磨的鬱郁不得志的趙普。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趙普和宋太宗趙光義之間是互相依附的關係,為什麼趙普在趙光義剛繼位的時候不拿出金匱之盟,而在太宗朝鬱郁不得志的時候才拿出來?既然有金匱之盟,為什麼趙光義在剛繼位的時候不去尋找金匱之盟,不去問趙普索要金匱之盟,這些都成了歷史的懸案。大宋權力交接的第一棒,就充滿著玄機與迷霧。

“金匱之盟”明確記載在《宋史·杜太后傳》:

建隆二年(961年),太后不豫,太祖侍樂餌不離左右。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太后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太后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積慶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金匱之盟”是昭憲杜太后臨終時要求將皇位傳給趙光義,有趙普記錄在案。“金匱之盟”的原文卻從來沒有出現過,裡面到底是如何記錄的,所以還有一種“三傳約”:趙匡胤傳位給弟弟趙光義,趙光義再傳位給弟弟趙廷美,而趙廷美再再傳位給侄子、趙匡胤的二兒子趙德昭。這在北宋的大量野史中有所記載。到底金匱之盟的真相是什麼?大宋權力交接第一棒出了什麼問題?我們來分析一下“金匱之盟”四個當事人的行為。

昭憲杜太后——公心


大宋皇位交接第一棒迷霧重重,“金匱之盟”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杜太后有四個兒子,老大老四早夭,剩下三個兒子,老二趙匡胤,老三趙光義,老五趙廷美,所以“金匱之盟”偏向於那個兒子的說法不存在。臨終前杜太后為大宋江山能傳承下去,避免走後周恭帝柴宗訓年幼失國的教訓,才向趙匡胤建議。將死之人其言也善,也許當時趙匡胤為了滿足母親願望就答應了這件事。

杜太后去世的時候,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11歲,趙德芳3歲,如果趙匡胤像柴榮那樣中年早逝,又會出現後周主幼的情況,為了保證大宋江山能傳承下去當時23歲的趙光義是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杜太后的意思是這樣,但是到底是“獨傳約”還是“三傳約”?站在杜太后的角度來分析,應該“三傳約”的可能性比較大。當時23歲的趙光義還沒有兒子,如果趙匡胤早逝,趙光義繼位也發生意外,可是趙匡胤的兩個兒子還是年幼,還會出現“主少國疑”的危局,所以傳位給趙廷美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太祖趙匡胤——“三傳約”


大宋皇位交接第一棒迷霧重重,“金匱之盟”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開國皇帝趙匡胤一共有四個兒子:長子趙德秀、次子趙德昭、三子趙德林、四子趙德芳。長子和三子早夭,實際上能繼承皇位的只能是次子趙德昭。那麼趙匡胤有沒有讓弟弟趙光義接班的準備嗎?答案肯定是有這個想法。

趙匡胤生前一直沒有給兩個兒子封王,趙德昭官拜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兒子趙德芳官拜檢校太保、貴州防禦使。而弟弟趙光義呢?在趙普罷相後,趙匡胤就封他為東都留守,別賜門戟,封晉王,位列宰相之上。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意思很明顯了。但是趙匡胤就願意把皇位傳給趙光義,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屈尊人下,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趙匡胤眼中“金匱之盟”肯定是“三傳約”,皇位最終還是回到趙德昭手中,自己子孫後代的手中。

太宗趙光義——“獨傳約”


大宋皇位交接第一棒迷霧重重,“金匱之盟”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趙光義是陳橋驛兵變的功臣,擁立趙匡胤為帝。大宋建國後,趙光義一直把持著重要的位置,封晉王,位列宰相之上。開寶九年,發生了著名的“燭影斧聲”,趙匡胤暴斃,趙光義繼位,為宋太宗。作為“金匱之盟”的最大受益者,趙光義當然希望“獨傳約”,這是人性所決定的,也不需要我做過多的解釋。從此趙光義一脈壟斷皇位,一直到滅國南宋建立,由於各種原因皇位才回到趙匡胤一系。

唯一的外人趙普——利益


大宋皇位交接第一棒迷霧重重,“金匱之盟”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趙普,北宋開國功臣,趙匡胤的肱股之臣,趙匡胤時期任獨相十年。因為在皇位繼承人方面的分歧,趙普被罷相,隨後就出現了趙匡胤暴斃,趙光義繼位。所以太宗趙光義對趙普特別的狠,在趙普死後對大臣公開說我與趙普有仇。太平興國六年,在太宗朝鬱郁不得志的趙普突然在朝堂對趙光義上書,自己參與了昭憲太后臨終時的囑託,要求趙匡胤傳位給趙光義的“金匱之盟”。就是因為這件事,趙普重新得到太宗的器重,封為司徒兼侍中,梁國公,第二次為宰相。

在趙普的眼裡,“金匱之盟”只是他和趙光義的交易,是他爬上人生巔峰的墊腳石,至於“獨傳約”還是“三傳約”還不是皇帝說了算,這是你們老趙家的家事,我提出來其他我不參與。

“金匱之盟”的真相

歷史上,“金匱之盟”的原文已經沒有了,因此到底是“獨傳約”還是“三傳約”只能讓後人來猜測。我認為,“三傳約”的可能性比較大。大宋結束了一百多年的亂世,為了避免大宋王朝重蹈覆轍,“金匱之盟”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具體內容,“三傳約”的可能性更大,不然趙匡胤是不會同意把皇位白白的拱手讓給別人,而不傳給自己兒子。

大宋皇位交接第一棒迷霧重重,“金匱之盟”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到了宋神宗熙寧年間,民間流傳的一部大宋野史《湘山野錄》中記載了“燭影斧聲”的故事,直指趙光義謀害了趙匡胤,奪得皇帝位置。大宋的皇位交接第一棒為什麼迷影重重,懸案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