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如果甲午海戰後,大清拒絕賠償,把錢用在購買軍火,會怎麼樣?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


不是拒絕對的事。關鍵是當時執政者思想意識和西方強大的工業化現狀不匹配,就是不瞭解對手。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時的大清皇帝意識估計還停留在鐵馬金戈時代。別人工業革命已經到了自動炮火,動力基本上可以達到內燃機的水平。

還有一點就是因為當時是大清一直採用的是愚民政策,骨子裡信神信鬼信風水,更是信人,只是不信自己。以為賠點錢就可以息事寧人。


華夏百年


很多人搞錯了一個問題,認為在《馬關條約》規定清政府賠款2億兩白銀,清政府就有這筆錢了。實際上不僅這筆賠款全部是戰後向列強借款所得,就是甲午戰爭的軍費,很大一部分也是借款所得。

自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戰事不斷,可謂真正的內憂外患。戰爭是燒錢的,因此到甲午戰爭爆發時,清政府國庫空虛。戰前李鴻章為了備戰,希望戶部能撥款2、300萬兩用於購買軍械,結果戶部最後只拼湊出了18萬兩白銀。

為了籌措軍費,戶部也是絞盡腦汁,除了讓地方督撫把庫銀上繳外,還通過臨時增加鹽茶稅、商鋪捐輸等方式籌款。最後實在不夠,又向匯豐銀行借款28653961兩,勉強籌措了6009萬兩白銀充當軍費。到《馬關條約》簽訂時,這筆軍費已經用掉了4465萬兩,只剩下1654萬兩。

所以在《馬關條約》簽訂以後,為了支付2億兩軍費賠款和之後的3000萬兩贖遼費,清政府只能再次大舉借債。不過因為這筆錢數額過大,借款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自簽約以後,清政府陸續和英、法、俄、德等國借款,自1895年10月31日借到第一筆錢開始,直到到1898年5月7日,前後歷時兩年半才算把賠款交清。

很顯然,打仗的時候日本可不會來個暫停,等清政府去借錢再來打。所以要繼續打,清政府就只能靠剩下的1654萬兩,或者繼續向匯豐銀行借款。

且不說在清政府節節敗退的情況下匯豐銀行會不會繼續借款或者能借多少,即使願意借,因為清政府自身軍工業薄弱,要想繼續打下去只能向海外購買。然而在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以後,日本已經完全掌握了制海權。清政府即使買到了武器,也很難運回國內,半路都得當了日本的戰利品。

所以想靠買武器來繼續打下去是不大可能的,慈禧唯一的選擇是遷都西安,然後放權給地方督撫組建民團襲擾日軍。不過這會造成地方勢力加強,在政治上對慈禧來說威脅比日本入侵還大,因此只能選擇投降。


不沉的經遠


拒絕賠償?你瘋了吧?

當時的人們也不是沒想過拒絕賠償這回事。

拒絕賠償的後果,你考慮過麼?

如果人家再來一仗,再輸了,人家要的可不就是現在這點東西了,可能是整個中國,可能是徹底結束清政府的命!

他清政府敢賭麼?不敢!

試問,讓你拿著自己的全部家當去賭博,你敢賭麼?除了二桿子,大傻子,一般正常人都不會。

其實,當時的日本也無力再接著開第二仗了。

但是清政府就是不敢賭,日本也猜清政府不敢賭。

即使清政府當時能一下拿的出這麼多錢,一下都能買了軍火,清政府也不敢賭。

更何況,這筆錢,清政府後來是分期付款的。說明他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錢,用這些錢買軍火的想法也就不現實了。

再說,有錢就一定買的到軍火麼?即使買的到,就一定能贏麼?即使能贏,就一定能快速擁有麼?說不定,你還在買軍火呢,人家就把你團滅了。

所以,清政府拒絕賠償買軍火,這是隻有二桿子和大傻子才會做出的事,正常人誰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啊!



茅匯


實際上,賠償與否對清政府的財力影響不大,八國聯軍之後清政府還有餘力重新編練新軍,全世界購買戰列艦巡洋艦準備重組一支對日本海軍有壓倒性優勢的艦隊,更不要說只是甲午戰爭之後還沒有背上鉅債的清王朝了。

當時清政府用鉅額軍艦軍火訂單逼迫英德法俄的造船廠放棄了日本訂單,並且引誘四國政府和資本家對日本下了通碟,在訂單交付完畢以前不許日本發動對清戰爭(敢影響幾位老大賺錢,弄死你)。如果清王朝早點發現金錢的威力,甲午戰爭可能都打不起來,英德法俄聯手保證清王朝獨立都有可能,就和今天的沙特王國一樣,畢竟人傻錢多的主顧不好找(來,大不列顛和德意志,我給你們一人5000萬英鎊訂單,但是如果我打敗了我就沒錢付了,那我估計日本海軍會被英德圍毆,畢竟這筆錢都夠英國海軍造半個艦隊了,再從法國借點高利貸,附加條款就是我掛了就不還了,然後俄國是聽法國的)

回到正題,假如清王朝堅決不賠款,其實日本也拿清朝沒轍,頂多就是佔幾塊沿海的地(這還會被幾大列強給強制退出,他們都把勢力範圍瓜分好了,日本當時在他們眼裡可是屁都不算,也敢來搶食?!!)

因為日本的陸軍當時很小,滿編才10幾萬人,因為錢都拿去搞海軍了,打敗清朝容易,想消滅清朝,或者哪怕打出抗日戰爭開始的局面都不可能。除非各個開高達,否則死光了都做不到。

而且日本開戰的軍費是靠在英國發行債券得來的,利息我記得要高於7%,而且就一年期,如果拖一年還拿不到賠款,英國爸爸的錢又不敢不還,那就要拿連續2年的全部政府收入去還債了,分分鐘政府自己就崩潰了。所以才有興亡在此一戰好的說法,也的確是實情。

ps:個人看法,辛亥革命客觀上保證了日本對中國的優勢。看看孫在日本的好友都是什麼玩意,日本情報機構的各級頭目,一定程度上說明問題了。當然,這個不是說革命不對,清王朝的確應該早點推翻,只是因此便宜了日本人。否則重新組建後的艦隊雖然沒法保證打垮日本(因為清朝太腐朽了,有了好武器也未必有用,這個可以參考沙特軍隊,用天頂星武器都沒打贏光腳的游擊隊),但是光這個軍備競賽的財政壓力就能導致日本的現代化拖延十年以上。


閒庭曉築民宿龍大叔


甲午戰敗,是整個國家意志和執行力的全面失敗,是生產力和制度徹底落後的結果。

北洋水師額定的經費是每年200萬兩,清政府從上到下都缺錢,北洋水師每年只能收到100萬兩左右。同時期的日本在幹什麼呢?

戰爭爆發前兩個月,日本已經列支了合計6000萬日元的特別預算應對可能爆發的戰爭,並且隨後還在國內發售國債籌集更多的軍費。而這時候,李鴻章磨破了嘴皮才從戶部要到了150萬兩,還不能馬上遞解。由於國內籌款速度過慢且數額不足,支撐中方打完甲午戰爭的是1894年11月和1895年2月匯豐銀行的兩筆合計2800萬兩的借款。論燒錢,老李他還真燒不過日本。

在1894年戰爭爆發前,日本就向英國訂購了兩條12500噸的戰列艦富士和八島準備未來與中國的戰爭。相比鐵甲艦定遠鎮遠,這是劃時代、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前無畏艦。只不過日本也沒想到戰爭這麼快爆發,這兩條戰列艦最終參加了日俄戰爭。頤和園的建造費用,不過買一條富士級外加剩點錢買炮彈。而在富士和八島交付的1897年,日本又向英國訂購了排水量更大(15000噸)、裝甲材料更好(哈維鎳鋼)、火力更強(40倍徑主炮)的三條戰列艦敷島、初瀨、朝日。

日本的軍費開支是個加速增長的過程,甲午戰爭之前,日本的海軍軍費已經佔到政府預算的10%到15%,購買新武器新軍艦的手筆遠不是北洋水師能比的。而到日俄戰爭前,日本光是向歐洲購買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就花掉了上千萬英鎊。而且這只是買船的錢,只是軍費的一部分。

而相比歐洲強國,日本當時的海軍規模其實還是不大的。在工業革命後列強的巨大軍費面前,清政府購買武器,簡直就是。。。


孫仲謀l


雖然歷史無法假設但既然題主想要假設一下那麼我們一起討論一下吧。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於1984年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走向了資本主義道路,並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未中心的“大陸政策”開始逐步積蓄力量。

甲午戰爭的起因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開始向大清求救,此時日本也藉此出兵,並突然自己大清軍隊,北洋水師全軍覆滅,中國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主要內容為賠償日本白銀2億兩,割臺灣,澎湖給日本等等…使得日本通過甲午戰爭獲得巨大財富!

假設我們選擇另一種方式呢

那麼如果大清可以向日俄戰爭中沙俄一樣,要打就打拒絕賠償呢?

先來看看日本當時什麼樣

日本近代以來一直和大清一樣閉關鎖國,明治維新後才開始高速發展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但國內資源匱乏市場有限,等到甲午戰爭時期其實並沒有多少財力物力來支持這場戰役,所以日本非常清楚此戰只能速戰不可久拖,否則將導致國庫空虛,難以為繼大清沒誇自己先敗的局面!

假設結果可行

日本急需儘快結束戰爭但大清不知,看到日軍兇悍結果先想到的不是怎麼戰而是怎麼和,如果大清死戰不和日軍必敗,即使軍事力量強於大清國內也支持不起。何況如果當時的清朝真的鬥其狠來,雖然打不過英法打日本還是可以一試的,然而可惜……,當然如果大清可以向沙俄一樣,談可以,賠錢一份都沒有,直接拖下去,日本必然主動找大清和談,其結果就是在國土上多得點好處,朝鮮不在歸大清所管,臺灣割讓,如果日本還想從中國在撈一點好處無非多開幾個口岸什麼,再多列強也不答應了,在大清的利益可不是隻有一家。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日本不依不饒,大清絕地反擊,日本國庫空虛難以為繼主動退去,大清獲勝,日本繼續在本島做著他的大國夢,當然如果,可惜沒有如果……

結語

如果甲午戰爭大清拒絕了賠償日本,而是購買武器,那麼最終結果大清必然勝利,可是一個國家的發展不僅僅只是靠武器裝備就可以,大清的失敗更多出自於內部和腐朽的政治制度,否則即使甲午戰爭大清沒有失敗 日本依舊會尋找下一次機會或者下下次。


外太空的首富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繼續腐敗無能,落後於世界很多了,已經喪失了士氣和國力,這時候西方列強侵佔中國,瓜分中國成為了一種浪潮,到了1894年,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後,在英國人的幫狗吃屎的大力幫助下,完成了工業革命,日本鬼子已經強大起來了,無論是艦船還是配備的火炮,都強於北洋水師,清朝的船大速度慢,北洋水師平均10.2節,日本鬼子海軍14.5節,日本艦隊的火力相當於北洋艦隊的三倍,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從實力上來說,日本海軍打北洋水師錯錯有餘,北洋水師取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光緒主戰,慈禧、李鴻章以及整個大清朝的“有識之士”都主戰,日本發動進攻後,於是清政府向朝鮮增兵,中日雙方開戰。

日本發動戰爭可以說是蓄謀已久,在甲午戰爭推進到一半的時候,也可以說敗了一半的時候,慈禧和李鴻章都看到了甲午戰爭的敗局,因此都轉向主和,想要快點結束戰鬥。最高層都這樣想了,這仗還怎麼打呀?

甲午戰爭清朝都已經敗的無力再做抵抗。整個北洋水師都是一群不會水的旱鴨子淮軍在主政,再加上購買的船炮都是一些垃圾,所有的條件都不具備打這場戰爭。

然而,比海戰更慘烈的是陸戰,從朝鮮半島打到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清軍先後投入六十三萬兵力,被日本打的那叫一個潰不成軍,丟盔棄甲,很多士兵是從鴨綠江邊一直逃回北京的。

在甲午戰爭中,日本戰死1100多人,病死1.2萬人,你說這個傷亡人數日本會打不下去?

所以,這場戰爭對於清政府來說,根本就沒有死不投降,拒不賠款而把賠償的錢用來買軍火的可能,只能說,再打下去,中日雙方的不確定性太多,當然,先倒下去的那個一定是清政府,這個是沒有疑問的。


健康中國1965


還是避免不了失敗,俗話說得好買不如租,租不如造,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工業體系,一味地購買別人國家東西,很容易被卡脖子,人性都是自私的,無利不起早,沒有利益,人家是不會做的,人與人之間如此,那麼國與國之間更是一樣的,遠的不說,就看印度,越南,國家就知道了,


鄭小磊5


歷史其實沒有如果!如果有那也是因為自己不夠強大!否則哪有什麼滿清誤我華夏300年!

甲午海戰,清廷多年來用鉅額軍費喂出來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陸地戰場,清軍先失漢城,後丟平壤,戰火綿延至東北本土,旅順、威海衛等戰略要地相繼失守。

李鴻章拉扯起來的淮軍基本打了個精光,這可是清廷鎮壓完太平天國運動以後,剩下的最精銳部隊。其餘如滿蒙八旗、漢軍綠營,雖說是國家正規武裝,且數量龐大到近乎百萬的規模,但八旗早在乾隆年間就已腐朽不能用,綠營兵也在太平天國運動時被打得暈頭轉向,把他們拉去前線阻擊日軍,無異於給對手送人頭。

戰爭的結果,表明清廷30多年的洋務運動虛有其表,根本沒有形成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不僅海軍艦艇、火炮、彈藥不能夠自給自足,就連陸軍的裝備也是買買買的萬國牌,甚至有些還停留在盔甲、弓箭、腰刀的冷兵器裝備階段。

因而,相當於李鴻章“私人武裝”的淮軍一經潰敗,便可以下定論清廷已經失去了與日軍在正面戰場作戰的能力。

反觀日軍,聯合艦隊佔據著旅順港,就等於擁有了整個中國海域的制海權,沿海港口日本軍艦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換句話說,日軍可以任意選擇登陸地點,或天津、或山東、或舟山、或臺灣......

而這些登陸點,清廷最怕的就是天津。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就是從天津上的岸,隨後逼得咸豐皇帝撒腿往承德避暑山莊跑,連老祖宗拿銀子堆起來的圓明園,都被英法聯軍洗劫之後放把火燒成了廢墟。

以日本聯合艦隊的艦炮火力,大沽炮臺斷然難以守住,接下去日艦隻要溯白河而上,立馬就能佔領北京門戶天津,威脅清廷政治中心京畿的安全。到時候慈禧還得和幾十年前跟丈夫咸豐跑去承德一樣,帶著光緒再逃一回。

所以說,清廷若是集中兵力賭上國運再與日本硬碰硬幹架,結果很可能是輸光老底賠得血本無歸。

然而,如果清廷決策層換種思路,下定決心天津、北京甚至整個直隸、關外、山東都統統放棄,堅壁清野不給日軍留下任何財物和有用的東西,然後退往湖南、陝西、四川等中後方地區,用空間換時間施展拖延戰術,那麼中日戰爭應當會出現另一種不同的狀況。

單純從軍事層面看,當時日本國內最高能動員20來萬的軍隊,用來佔領北京、直隸基本沒什麼難度。

但此時的日本,除本土外還佔據著整個朝鮮、遼東半島,如若再抽出兵力駐守北京、直隸,要守住這麼大的攤子都會很勉強,更別提向內陸縱深地帶擴大戰果了。

時間一旦拖得太久形成持久戰局面,那麼日軍的後勤補給和國內戰時經濟都會出現問題,日本肯定是先被拖垮的一方。

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本身就有拼盡全力與清朝賭國運的味道,其目的就是速戰速決逼清廷投降媾和,然後以軍事實力做恫嚇,逼著清廷答應向日本輸出割地、賠款、開放國內市場等利益。清廷堅定決心不求和、不談判,則是日本最不願意,也是最怕看到結果。

久則生變,長期拖而不決的局面,難保英、美、俄等第三方勢力不會干涉介入,別忘了除了軍事交鋒,中日兩國在國際外交上也是鬥爭激烈。

列強各國眼裡盯著本國的在華利益,怎麼可能放任日本攻佔那麼大一塊地盤?況且,要是清廷變成流動政府,也不利於履行兌現先前與他們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日子一久定然會給日本施加壓力。

別的國家先不提,單單沙皇俄國就絕不會坐視日本吞併朝鮮半島與清朝關外之地。

從康熙年間開始,沙俄便不斷試探性地蠶食大興安嶺之外的土地,一百多年下來好不容易等到清朝國力虛弱,怎麼可能眼睜睜得看著日本得了這麼大的便宜去。

實際上,甲午戰爭結束後,沙俄立刻填補了先前清廷的角色,在朝鮮半島和東三省與日本展開了新一輪角逐。

在沙俄的干涉下,日本先是被逼吐出馬關條約吞進去的遼東半島,繼而李氏朝鮮也巧妙得利用起沙俄對抗日本,除了琉球群島、臺澎列島和清廷兩億三千萬兩的賠款外,日本基本沒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為了推到沙俄這頭北極熊,日本又整整花了十年時間,才在日俄戰爭打敗俄國後完全獨佔朝鮮半島和南滿鐵路沿線的關東州。

因此,甲午戰爭媾和的前提,是清廷怕輸得更慘、賠得跟多,日本擔心戰爭繼續下去國家經濟崩潰,所以雙方才心思一致坐到了談判桌前。

馬關談判期間,發生了日本激進青年刺殺李鴻章事件,使得日本立馬做出減少賠款早日促成條約簽署的決定。由此可見,日本決策層始終有一層談判久拖不決和外國勢力藉機干涉的擔心,只可惜清廷沒能夠好好利用。







點滴見證


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因戰爭開始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戰爭爆發的標誌是豐島海戰,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政府倉皇迎戰,這場戰爭最後以中國戰敗,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告終。甲午戰爭的戰敗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大清拒絕賠償,購買大量軍火,清政府已經沒有能力,上下不一心,總是畏戰怯戰,我覺得失敗也是在時間的長短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