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出力不討好-你的作品“過度設計”了嗎?

UI設計師的工作職責

在談這個話題前,我們需要先弄清楚UI設計師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UI設計師的工作職責: 是在準確清晰呈現產品原型的基礎上,做視線引導與視覺美化。

出力不討好-你的作品“過度設計”了嗎?

拆分開來是三個要點:

1.準確清晰呈現原型;2.視線引導;3.視覺美化。

這3點有前後關係,在什麼基礎上先完成什麼,再做什麼。

但,很多時候,我們由於主觀與客觀因素(主觀,認為自己只是一個視覺設計師;客觀:產品經理與交互設計做了很好的前期工作,對其他職能範圍不侵犯)直接摒棄前兩個要點,直接做視覺美化。所以,在沒有很好理解產品原型基礎上,開始設計工作,很容易造成對不重要的模塊“過度設計”,或是對產品的整體表達不痛不癢。

所以,我們需要牢記UI工作職責,在設計的過程中不斷自我核查,設計方式手段是否與產品要求層級相契合?是否過度設計?

怎樣檢查判定一個界面是否被過度設計了?

首先,站在產品設計與用戶感官的角度上,檢查頁面信息與功能。如產品主功能與內容信息是否清晰易讀?

出力不討好-你的作品“過度設計”了嗎?

邏輯順序是否顛倒?根據“F”模型的視覺流程原則,視覺設計不能影響邏輯順序。

出力不討好-你的作品“過度設計”了嗎?

站在小白的立場上,信息流程是否做到不復雜,不繞彎。左圖是我司的微波爐,我第一次使用被滿屏的按鈕所困惑。我只需熱一下飯,點擊“開始”以及點擊“分鐘”都沒有得到正確的反饋。我在這臺微波爐前浪費了很久,始終不得要領。後來在淘寶找到對應款式,詢問客服,才得以解決。我理解左圖的設計,是想為用戶提供不同種類食材加熱的快捷智能操作。但作為沒有看說明書直接上手操作的小白,茫然不知如何選擇,沒有正確的流程指引,屢次受挫。而右圖的微波爐只需設置“火力”與“時間”即可開始工作,簡單直接。

出力不討好-你的作品“過度設計”了嗎?

其次,檢查視覺元素是否影響內容閱讀。好的設計是為內容與功能服務的,是視覺呈現側的支撐,為整個產品錦上添花。我們不能為了所謂的“炫技”體現設計能力與水平,不節制的使用顏色,漸變,圖形與圖標等視覺裝飾。

出力不討好-你的作品“過度設計”了嗎?

雖然,視覺設計可以一定程度上調節圖表的呆板、緩解多文字的的枯燥或極端情況帶來不好的情緒狀態。但是不能不自信到,在任何文字和段落後都添加圖標圖形,認為“如果我不這樣做,產品會覺得我沒有盡設計能力與水平”。視覺會疲勞,如果整個界面都採用一樣的“重”設計,那麼就等於沒有設計。設計力的表現需要有節奏感,有的放矢。

那麼,如果頁面過度設計了,我們該如何調整補救?

怎樣才恰到好處做好一張UI界面設計?

a.明確界面層級123。

明確頁面的主要目的,以及層級123。根據這些要素,在結合設計構思的情況下,合理分配頁面的空間佔比。

出力不討好-你的作品“過度設計”了嗎?

b.根據重要程度,來做視覺元素的增加刪減。

根據a端談到的信息層級,在已完成的頁面中,重要部分增加視覺效果渲染,不重要的適當減弱視覺效果。從而形成視覺強弱對比,讓頁面有節奏、有主次。

出力不討好-你的作品“過度設計”了嗎?

出力不討好-你的作品“過度設計”了嗎?

c.整體審視調整頁面視覺大的感覺與小的細節。

當調整完前兩個要點,最後進入整體調整收尾階段。運用全局觀去調整大的感覺與小的細節,因為整體統一與細節完善,才是更為成熟的UI設計。

設計能力是我們力量與武器,分清UI設計中的“大怪物”還是“小怪物”,對應的使用相應的武器。這樣更機智、更物盡其用,不畫蛇添足,恰到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