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武漢疫情爆發以來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是現有的醫療資源無法消化數量暴增的傳染病患者。除了以驚人速度建造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將大型公共建築改造而成的方艙醫院,也為輕症患者提供了上千床位,減輕了救治患者和阻斷傳染的壓力。

武漢最早的三座方艙醫院分別由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和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改造而成。體育館等大型公共建築距居民密集區有一定距離,具備較高消防標準,且其寬闊通透的空間有助於空氣流通,具有改造成方艙醫院的條件。由於接納的是傳染病人,除了外觀可見的隔斷等,在汙染區、半汙染區和清潔區的劃分,汙水廢物處理,患者與醫護人員流線分離等問題上也有嚴格的設計要求。雖然外觀簡陋,但它們確實經過了遵守著一定標準的改造設計,用新的功能發揮自己的職責。

世界各地都有將大型公共建築改造成其他功能建築的情況,方艙醫院是其中的一個特殊案例。許多大型公共建築,如體育館,在建造初期滿足了當時的需求,但經歷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出現利用率低下的情況,於是需要對其進行功能性改造,避免建築被荒廢。有些建築根據時代的轉變對原有空間進行了更新;有些則徹底轉型,迎來全新的功能。我們收集了一些世界各地比較有代表性的大型公共建築改造項目,一瞥建築師如何通過改造設計賦予建築新生。



01.

Desjardins Movement的線上服務辦公室

Provencher_Roy

奧林匹克歷史建築的新生

曾被命名為“奧林匹克塔”的蒙特利爾塔(Montréal Tower)自1987年即被空置,而後被Provencher_Roy事務所改造成辦公空間。

毫無疑問,改造的最大挑戰即用玻璃幕牆替換塔樓外的預製混凝土面板。改造後玻璃幕牆面積佔建築外立面60%,有效提升了建築的通透性,是創造舒適工作環境不可缺少的一環。不僅如此,新的幕牆露出了塔樓壯觀的建築結構特徵,使塔樓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建築從內至外獨特的混凝土結構,通過建築表面的中性色調得以突顯。寬敞明亮的室內鋪有淺灰色大理石板。長廊因開窗而格外通透,員工可在此欣賞到體育館乃至城市的壯麗景色。沿巨大的玻璃幕牆,空間內還設置了一系列休閒空間。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02.

Dunkirk媒體圖書館,法國

D’HOUNDT+BAJART architects & associates

當博物館變為多功能的文化空間

這間囊括了咖啡館、圖書館、文化商店、禮堂和展覽大廳的媒體圖書館由Beaux-Arts博物館改造而來。它的開幕,重新激活了既有建築的巨大潛力。

遊客可以通過咖啡廳進入大樓:這種輕鬆的氛圍使該圖書館的概念得到了推廣。從進入建築的那一刻起,遊客就可以感受到明亮開放的空間。階梯式長椅沿著室內空間分佈,它們讓遊客可以坐下來閱讀、在學習期間稍作休息、畫畫、欣賞公園景色、等人或是直接上樓。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03.

LocHal圖書館室內設計,荷蘭

Mecanoo

世界級的圖書館,蒂爾堡的城市客廳

LocHal圖書館位於荷蘭蒂爾堡車站旁,由一座可追溯到1932年火車站的候車大廳改造而成。其中容納了Bibliotheek Midden-Brabant公共圖書館、Brabant文化藝術中心、Brabant C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會和Seats2Meet公共工作空間。

設計團隊將獨特的歷史元素與新加入橡木和鋼材等材料相結合,創造出一個令人激動的紅色和橙色色調的溫暖的空間氛圍。室內空間豐富多變,具有趣味性和創新性,為市民們打造出一個討論、小組合作和獨立專心工作的多樣性空間。

兒童圖書室的設計靈感來源於童話主題deEfteling公園,室內的書架採用彩色鉛筆或者尺子的造型。在這裡,孩子們可以在童話故事書的海洋中徜徉,可以尋到一本好的童話故事書,亦可以盡情玩鬧。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04.

Here East園區改造,倫敦

Hawkins\\Brown

打造倫敦前沿創意園區

Here East坐落在倫敦的伊麗莎白女王奧林匹克公園,是由原先的新聞中心和廣播中心改造而來的新興多功能園區。

原本被設計為多租戶辦公樓的新聞中心需要以一種較為柔和的方式進行介入。原先面向河岸的底層辦公空間被分割為小型的咖啡館、餐廳和零售店鋪。如今的運河河岸已經成為了充滿活力的商業街,能夠同時為園區和當地居民提供便利。

廣播中心的改動較大,既有的建築擁有一個長280米、寬140米的雙層無窗體量,每層的高度約為11米。建築採用了“殼與核”的設計思路:進深為16米的辦公“外殼”圍繞在建築的三側,同時與既有的8×8米的既有網格形成呼應;而沒有自然採光的“核心”則適合被用作錄影棚和數據中心等。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05.

Rijnstraat 8辦公大樓,荷蘭海牙

OMA

OMA與原建築師合力打造的辦公建築改造方案

Rijnstraat 8建成於1992年,曾經是政府住建部和空間規劃及環境部門(VROM)所在大樓,如今成為了一座具有革新性和高度可持續性的辦公建築。

Rijnstraat 8容納了兩個政府部門和兩個政府機構:外交部(BZ)、基礎設施及水資源管理部(lenW)、移民及歸化服務機構(IND)以及難民接待中心機構(COA),所有部門均設置在同一體量中,搭配以靈活的辦公空間。建築的會議空間為海牙的所有政府部門提供了一個集會的中心。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06.

萬科時代中心改造,北京

SHL建築事務所

總面積47000平方米的新型城市綜合體

萬科時代中心位於北京繁華的朝陽區十里堡,是由一座老舊的購物中心改造成的城市創意綜合體。它集精品商業、文化辦公、大型藝術裝置、多功能展覽空間和“冥想竹園”於一體,是融合了零售商鋪、辦公、綠色空間和活動場所的新型城市地標。

為了將更多的自然光線引入建築室內空間,SHL在建築中打造了三個共享中庭——其中兩個意在增強空間的流通性,也旨在將充足的日光更好地引入樓層內部。

建築北側高18米的入口中庭,被稱為“創意客廳”,它通過玻璃幕牆向城市開放。幕牆內,懸掛著法國著名藝術家 / 攝影師Charles Petillon創作的巨型裝置“心跳”。Charles Petillon以其大型氣球裝置而聞名,此次的作品在賦予空間戲劇感的同時,也讓中庭的巨大尺度更為人性化。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07.

老牌體育館改造,法國

DVVD Architects

公眾參與,向城市開放的公共場館

由法國最大的室內體育、演藝會場貝爾西體育館改造而成的雅高酒店競技場館(AccorHotels Arena)成為了位列世界前三的多功能體育場,兼具表演、服務和一系列綜合功能性設施。

接待空間的室內設計反映了建築傾斜的屋頂結構,以木條結構構築而成的天花吊頂強化了其動感,封閉的空間內的水平流暢線條力度十足。大廳沐浴在陽光下,玻璃頂蓋重新詮釋了金屬網狀結構的佈局,並且給視野中的天空定義了邊框。

通過重新設計競技館座位排布格局,以及對燈光和聲學系統被詳細地分析後,選擇的高品質材料,場館的音色得以保持穩定,觀眾的視野範圍和觀演體驗也得到了優化。可收縮的露臺加速了空間結構的轉化過程並確保了最佳的模塊化,減免了移除多餘的露臺座位的步驟。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08.

國家設計中心,新加坡

SCDA

一個具有凝聚力的場所

新加坡國家設計中心集藝術、文化、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為市民提供了一個鼓勵創新與設計的模範展示。它的前身位於111中路,是當地著名的修道院和教堂建築。

Soo K. Chan在建築方形大中庭裡插入了4個錯落有致的半透明穿孔金屬表皮交通“盒子”,這些“盒子”聯繫公共與私人區域,成為一個尊重原有空間並振奮人心,讓空間煥發出光彩的新舉措。室內大量的可旋轉牆壁也可以改變空間性質,創造出更多可展覽的面積。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09.

a Madeleine媒體圖書館,法國

D’HOUNDT+BAJART

前警察局進行改造和擴建

該圖書館由一所警察局改建而來,建築分為包括接待大廳和可以調整使用時間的閱覽室在內的兩個實體。

一個稱作活動層的屋頂控制著閱覽室內的空間質量、光線和聲學環境。室內沐浴在天光的漫反射之下,這種氣氛同時參考了市內住宅書房的溫暖環境以及工業建築的開敞空間。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10.

Ruiselede教堂學校,比利時

HOOTSMANS ARCHITECTUURBUREAU

老教堂裡的新教育空間

在本項目中,建築師將一座教堂的禮拜堂改造為了一個特殊的學校空間。它是De Zande社區司法機構的一部分,主要面向12至18歲的男孩開放,為他們提供各種室內運動設施和一個媒體中心。

良好的學習氛圍離不開自然光線。教室通過高窗來實現間接的自然採光,但這並不意味著室內空間沒有直接的自然採光。教堂上層的圓形窗就像奶酪上的孔洞一樣,將陽光引入室內空間。天花板和一二層之間的樓板上也設置著覆蓋著透光材料的洞口。通過光線,學校完美地融入了教堂空間中。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設計篇」大型公共建築的改造和新生 | 大型公共建築改造合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