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名“白衣战士”的抗疫笔记 ③

儿科病区的护士李文娥

从事护理工作有11年了

在这次疫情期间

被安排到发热门诊值班

一起来看看她的抗疫笔记

记得当年自己还只是护理学校的一名学生,党老师讲到护理伦理,提到2003年广州非典事迹的时候,她说我们这些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或许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希望我们不要退缩,要勇敢前行,遵守自己的职业伦理……

那时,我以为老师的谆谆教导只是在讲故事。

从学校出来后,我在深圳的一家医院实习,记得有次和老师值夜班的时候,她对我讲:“你知道那些守卫边防的战士吧,正因为有那些坚守岗位的战士,我们才能在这里平安的值夜班。同样,我们医务人员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他们才能健康的工作生活。所以,我们的职业和那些守卫国家安定的战士是一样,只是守护的方式不同。你以后工作了要明白自己的职业使命。”听了带教老师的话,似乎压力好大,原来自己的职业是另一种“战士”啊。

2020年1月20号,我被临时安排到发热门诊值夜班。过了几天,护士长问我愿不愿意继续在发热门诊值班,我的回答是“愿意”!

有人问我怕不怕,我如实回答:“怕,也不怕。”每天看着梁护长早早的来到工作岗位,对每一个新来的护士耐心指导,听着她沙哑又疲惫的声音,但依然忙前忙后的身影,我们年轻人还能退缩吗?心里也回想起当年学校老师和实习带教老师所说的话。

天使在行动 | 一名“白衣战士”的抗疫笔记 ③

面对各种各样的就诊情况

做好主动、变通和耐心

1月20号晚上,一位发热的女患者,就诊期间不太配合,甚至有点情绪失控,最终在我们的耐心劝解后她理解了,配合了我们的工作……

又过了几天,或许是人们对于疫情的严重性有了更多了解,很多就诊者一来到发热门诊,神情恐慌,颤抖着问我:“假如我查出来是新冠病毒感染者,我是不是就要被隔离,然后等死?我好害怕……”

我们赶紧安慰,鼓励他们,让他们平静下来,耐心地配合检查。很多人接受完检查,在离开我们发热门诊的时候对我们招招手:“我没事,我回家去了,谢谢你们,你们也要保护好自己。”哪怕是隔着口罩,我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微笑。

在发热门诊工作期间,也会遇到小朋友需要采集检测新冠的标本。我遇到最小的宝宝只有一岁,父母抱着孩子来到我们发热门诊是无奈的,“护士姐姐,孩子这么小,他不能配合啊,可是他发热又必须检测,我们都好害怕……”

我听到了父母的哭腔声,父母都是竭尽一切保护孩子。这时候我反而更加淡定地告诉父母:“我理解你们的担忧,但是不要紧张害怕,虽然宝宝不配合,但是我们会有办法采集标本,只要你们作为家长配合我们,我们采集速度很快。”

我让父母分工把宝宝头和身体固定好,我照着梁护长给我们培训的采集方法,很快就把标本采集好了。父母抱着宝宝离开的时候,不停地对我们点头:“谢谢你们,你们很专业,动作很利索,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

作为一名白衣战士感到骄傲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那一刻,我的心里是温暖的、充实的,甚至是幸福的,在这种特殊时期,作为一名普通的护士,自己能做点什么?能成为他人的依靠,能为他人带来一种安全感,我为自己的护理职业感到自豪、我为自己能作为一名白衣战士感到骄傲!

天使在行动 | 一名“白衣战士”的抗疫笔记 ③

等到下班时间,脱下厚重的防护服,尽管脸上被勒得横七竖八,尽管两个耳后疼痛难忍,尽管喉咙干渴,只要想想逆行的钟南山院士,想想正奋战在武汉的那些白衣战士们,我们所做的这些又算什么呢?

天使在行动 | 一名“白衣战士”的抗疫笔记 ③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