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就是命令,当接地气的“排头兵”—丰宁县医院医务科主任姚洪儒

临近除夕,一场来势汹猛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武汉,席卷全国;一场没有硝烟却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战随之打响。疫情防控形势日趋白热化,然而总有一群人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他们不忘过去,更不惧未来;以一己之躯果断成为阻挡疫情的坚固城墙。这就是我院的医务工作者,逆行战魂、向阳而生。在我院抗击疫情队伍中,有这样一个人,自疫情爆发以来每天24小时待命,坚守一线,为救治工作尽职尽责;他就是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医务科主任、县医院行政支部书记、老党员姚洪儒同志。

疫情就是命令,当接地气的“排头兵”—丰宁县医院医务科主任姚洪儒

姚洪儒同志从医29年,党龄18年,是位临床工作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党员。我院接到上级防控命令成为县定点救治医院正是大年三十,那一刻,姚洪儒同志立即投入紧张的抗击疫情工作中。已经入夜了,院领导、姚洪儒同志还有相关科室主任还在医院一起研究防控疫情的具体实施方案,紧急成立综合组、医疗救治组、疫情防控组等专项工作组。安排部署全院卫生应急处置工作、部署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组织协调和指导各院开展疫情预防和有关措施的落实。

疫情就是命令,当接地气的“排头兵”。作为医院疫情防控、救治专家小组成员之一,姚主任的手机号码成了24小时热线。有武汉接触史的发热病人、咳嗽的病人一律都会到我院进行排查诊治,疑似病例一律要甄别清楚隔离治疗,工作繁重之外还需格外慎重。夜间12点电话响了、夜间3点电话响了、中午1点电话响了……何时电话响起,他都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组织会诊病人。体温多少,血常规指标多少,胸片有了什么新变化;他对每一位就诊发热患者的病情变化都了如指掌。每天两次的疫情上报他都亲自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疫情就是命令,当接地气的“排头兵”—丰宁县医院医务科主任姚洪儒

除夕至正月初一,我院接诊了一名高度疑似“新冠”感染病例,接诊、会诊、隔离、采集咽拭子、上报。“新冠”感染病例就这样来了,姚主任在医院加班工作了近30小时,在病人安顿好之后才有空吃一桶泡面。姚主任的爱人是我院儿科的医生,伉俪二人都在医院加班,扔下了家里面临高考的孩子。姚主任总是笑笑说:“没事,这对孩子也是锻炼。”连续多日超负荷工作不得休息,姚主任身心疲累,原本就需要药物维持的高血压更是严重了。他偷偷的加了两片药,坚持工作,春节期间硬是没休息一天。

在防控工作会议上姚主任表态,目前严峻的疫情正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时候,面对疫情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算什么共产党员。有我们都在一线,急诊科和感染科的年轻医师心里就有底气。

全国各地都派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我院也接到命令。姚主任率领科室人员对我院救治能力做了准确评估,对全院医师摸底排序,理清了人员梯队,做好一切应对准备。需要接诊病人,病房已经准备妥当;需要前线支援,马上就能派出支援小队。千头万绪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姚主任还时刻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将上级文件、防控方案、诊疗方案传达到临床医技工作群中,及时组织科室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培训演练。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医疗机构和医护群体,平时是最低调的,每天忙于救死扶伤,很少大张旗鼓的宣传自己。但是今天真的想为姚洪儒同志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做一次“广告”、点一个赞;疫情严峻,医者逆行。这份勇气和担当,值得我们注目敬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