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面對這個“浮躁”的時代,詩詞的出路在哪裡?

九月gao


浮躁的時代造就了浮躁的人。浮躁的人有了空虛寂寞的心。人空虛了需要什麼呢,什麼東西能直指內心,滋養心靈呢?好的文字。

中國是文明古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詩詞在中國古往今來一路盛行。到唐宋達到鼎盛時代。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百廢待興,國家去要建設,經濟飛速發展,科技強國,娛樂盛起,詩詞甚至禮儀道德都我們遺忘,這點真的很可悲。對於如今詩詞的路在何方,也是很迷茫,第一,想要有出路還要靠國家教育的改革,從小學教材開始入手。

第二,要我們廣大詩詞創作者去傳播發揚,現在是自媒體時代,這是個很好的契機。


塵影飄零


如今的社會,物質太豐富,各種誘惑,超前消費,房奴車奴,生活壓力山大,人心都變得非常浮躁。

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談詩詞的出路在哪裡?估計會被人看做怪物。

現在有幾個人還記得楚辭,唐詩,宋詞?估計一年裡面拿起書本的都沒有幾個。

這次中國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生,自主隔離,足不出戶,讓很多人有了大把的時間,有些人無聊得不知所措,感覺要發瘋。

但是如果我們拿起一本唐詩300首,拿起辛棄疾、李清照、李煜的詩詞,讀上一讀,你會感到就像煩躁的心裡注入一股清流,瞬間安靜下來。

詩詞的美,在於靜下心來體會,細細品味,裡面有人生,有哲理。

有人可能認為,詩詞這個東西,是古人的,他們太老了,落後於時代。但我認為,詩詞這樣美好的精髓,是亙古不變的。

前段時間被大家追劇的慶餘年,我想大家不會忘記裡面最精彩的那一段,那就是範閒 在酒席宴上,背誦上百首優秀詩篇中的名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慶餘年這部劇取得高收視率,難道不是古詩詞給添了分,加了彩?

我認為,恰恰是浮躁的年代,浮躁的人心,更需要有讓人心能夠沉靜下來的古詩詞。關鍵就是要將古老而美好的詩詞與現代媒體完美結合,與時俱進,才是最好的出路!


花萼朵朵


在這個新時代,我們需要接受新的東西,但我們也不能忘卻舊東西,在新時代我們可以新舊結合,使其更加適合新時代,我們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們的古詩詞非常的悠遠美好,現在很多人都沉迷於手機網絡,在這段疫情管控時期,在床上一躺就是一天,刷著小視頻哈哈大笑😄,浪費了時間,看壞了眼睛,我們可以利用這閒暇時光瞻仰一下我們幾千年的文化,幾千年的詩詞,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豐富自我,增加學識。最近日本送來的抗疫物資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這些詩詞不僅體現了日本友人對中國的友好援助,還展現了中華詩詞的美好。怎麼作為中國人是何想法?日本人都在學中國詩詞,自己人竟然撇到一邊,我們該像日本朋友學習,把我們的詩詞運用到新時代的發展建設中來,把我們的詩詞發揚光大!


QIIQ大叔


這個問題我很高興回答,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詩詞的出路有以下幾點。

1.可以採用自媒體傳播的方式,在自媒體上傳播詩詞文化,也可以讓我們的詩人穿上漂亮的古裝在自媒體上傳播古詩詞、或者是自己創作的詩詞,來吸引粉絲,如果能用自媒體方式,能帶領出全民作詩、作詞的時代,就在好不過了。

2.可以培養我們下一代對詩詞的興趣,應該讓我的老師們,教孩子們讀詩、讀詞,講詩詞的美,讓孩子們產生興趣,而不是硬性的要求背。興趣是喜愛的源泉,要求是厭惡的源泉。

3.我們應該讓孩子允許在語文考試中用詩詞去寫作文,而不是不準用“詩歌”或者“詩詞”去寫作,在我小時候我的語文老師跟我們說,不能用詩歌去寫作文,詩歌是很難得到“高分”的。老師都不提倡用詩歌,我們的詩詞歌希望在哪裡?

4.降低詩詞的要求,要讓販夫走卒都可以作詩、做詞。那些按律作詩、作詞的人們不要鄙視那些不按律做詩詞的。作詩、做詞白話又如何?人人都可以作詩、作詞,詩詞作品包容性強一些,才會有好詩人,好作品。




福爾摩小黑


這個世界,沒有人會拒絕美好的東西。

詩詞的出路,不僅是因為浮躁的人不看詞詩了,而是能寫詞詩的人也不多,詞詩是靠靈感,靠老天爺給飯吃,要寫出激盪人心的作品不是那麼容易就獲得,但是隻要是好東西,沒有人會不喜歡的。

我知道有一個會寫詩的人,他叫馮唐,這兄弟會當醫生,會開公司,會寫小說,會寫詩歌,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多面手,非常紅火,他還出了詩集,聽說很賣座。

“春風十里不如你”拍成了電視劇,這可以說是一個搞詩詞有出路的典型例子。問題是,他走是多元的道路。時代已經進入多元發展的路子,詩詞必然也要吻合時代的需求,也要與時俱進,不然那能獲得讀者的共鳴呢。

詩人除了深刻地融入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境界,真的必須多元發展,信息爆炸的時代,讀者甄別能力很高,體悟能力也高,要求也高,不會輕易為一般的詩詞鼓掌了,因為大家要的是真正有用,能拉昇自己的東西。

那些聊以自我安慰的詩詞沒有出路,只有能醒目能揭示真理,道出生活真相,最好帶點電閃雷鳴一樣能量的詞詩才有出路!


宇道思維


詩詞本來就是文化藝術的一部分,而如今的大部分人在完成學業拿到文憑,就在社會上就業或經營,有一點空閒時間也花在了網絡娛樂和其它社交娛樂,對於詩詞文化藝術好像有了代溝,既是見了也不感冒。我不是說他們“浮躁”只是這個社會現在已經少有那種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氛圍了。面對社會上這種“浮躁”風氣,我建議一少部分還對詩詞感興趣的,或有一些建樹的,應該多在網上組建一些詩詞群,或在一些地區多成立一些詩社,抑或在某一些市,省,乃至全國各地,每年舉行詩詞徵集和比賽。還有全國各地的電視臺多舉辦詩詞類的節目,尤其中央電視臺。這樣,慢慢地就會把大部人的目光吸引過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風氣,繼而變成一種興趣和愛好,只有這樣,詩詞才會得以很好的繼承和發展!畢竟中國古代或現代詞詩的藝術深度和魅力是無窮的,可以讓這個“浮躁”的社會在詩詞的“純美寧靜”的意境氛圍中安靜下來!


謝揚洪


“出路”這個詞意味著,你眼中的當代詩歌置身一座牢籠,恰恰相反,我認為中國當代詩歌正處於最好的時代。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來看廣義上的“詩歌”閱讀,這些讀者既包括象牙塔內的專業讀者,還有數不勝數的詩歌愛好者,而這僅僅是“詩”的閱讀,“歌”的文字,也就是歌詞的閱讀更是無法估量。許多人拼了命要把詩與歌分割開來,要打獨立戰爭,意圖保護詩的純粹,這完全是在犯傻,從“候人兮猗”到詩三百,詩的源頭就是歌,更不用說晚些出現的“詞”了,天生就是用來唱的。

狹義上的當代詩歌指的是那些大多不能唱的所謂的嚴肅文學中的詩歌。當然,嚴肅文學這個稱謂也是無謂的人造產品,嚴肅與通俗並沒有好看或不好看的差別,我認為真正要分的話不妨用“為了名”還是“為了利”做一下粗略的劃分,因為真正的純文學是不可能被人看到的,大概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倒黴的卡夫卡。回到當代詩歌,對於追求不朽(為了名)的詩作而言,眼下也正是最好的時代,經歷了單一的抒情、敘事、口語、知識的爭辯之後,當代詩人終於摸索出萬花筒般的複雜詩藝,不要小看複雜,這是史詩的現代性所在。複雜詩歌幾乎在寫出的一剎那,就將百分之九十九的讀者拒之門外,這正是某些詩人追求的效果,因為詩歌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場任由眾人觀摩的猴戲,我們讀到的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無一不是那個時代的精英產物,世界原本就只該存在千分之一的詩人,百分之一的讀者,如今社會知識結構的變化導致我們有機會成為曾經的百分之一,但成為讀者和成為一個好讀者是兩碼事,如今,一個普通讀者可以興致勃勃地翻閱網絡小說,但絕少能分清一首詩的好壞,因為形式層面的批評已經消解於無形,內容層面的複雜化使閱讀的難度倍增。當代詩歌的複雜化趨向使我們看到詩歌迴歸精英傳統的可能性,這是真正優秀的讀者和詩人所樂見的。



真語者


面對這個浮躁的時代,詩詞的出路也是有的

第一,國家政策規定大中小學的語文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詩詞歌賦的課程;

第二,國家提高對優秀詩人的獎勵;規定各單位人員平時多學習詩詞歌賦。不僅僅是共產黨員才學習,社會上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不是黨員,浮躁的人多指的是這一部分人。如果能把這一部分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都愛上寫詩,愛上讀書,這個社會便不會再浮躁了。



AA珊瑚海


天生我才必有用,詩詞也一樣。讓小朋友背詩詞,琅琅上口,好背,利於加強記憶力。如果儲備量多,能參加詩詞大會連學校也風光。平時學寫幾首,高考時用上,作文加幾分一定可能。如果為官,寫出來不論好壞,更能賣個大價錢。我呢,幾年來只磨一首“此生後記”,準備用在墓碑上。一般墓碑都是地方和姓名,像我這小小老百姓,這些可有可無。換個花樣或許能搏老閆高興,下次分配到富貴人家。 因此說詩詞也有出處。


用戶6917115850841


在古代,詩詞是一種表達心聲的手段,是檢驗學習成果的一種方法,甚至是娛樂的一種方式。

在文體生活匱乏的年代,士人書生除了政治之外,唯有的共同話題就是詩詞。所以詩詞大行其道,士農工商共尊之。

 

及至現代,無論是否“浮躁”,普羅大眾的文體生活豐富多樣,學生學者的表達心聲、檢驗學習成果、娛樂的方式多種多樣。詩詞因其門檻高、受眾少、用途無而逐漸沒落。

 

詩詞就這樣消散於歷史長河嗎?非也。小眾並非無眾。如果你持功利之心看待詩詞,詩詞必無出路。而你把他當做言物詠志的一種方式,樂趣自在其中。

 

詩詞的出路就在你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