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一线写实】医院生活区的娘子军

【一线写实】医院生活区的娘子军

云上嘉鱼报道(特约记者李安福 通讯员罗永萍)一晃抗疫已已经一个月了,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一幕幕感动于心的画面,无不让人动容。

为了保证一线人顺利开展医护工作,康复科杨冬梅、谢琼默默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忘我工作。

护士长杨冬梅是个小巧玲珑的"女汉子“,别看她个子小,搬运物品气力可大了。1月26号接到通知,她一个人雷厉风行地把10间病房打扫、收拾、整理、消毒,铺备用床,备齐所有生活必需品,迎接抗疫一线的人员入住。

【一线写实】医院生活区的娘子军

由于疫情形势的变化,医院相继开放了住院部8楼、9楼、10楼病区,入住的一线医护人员迅速增加。

1月31号,谢琼顾不上家中80多岁的老父亲和患慢性病的丈夫,主动投入到战场。康复科生活区、皮肤科观察区先后入住40多人,由于公共卫生间、洗漱间只有2个,对每一位上卫生间的同事都要细心耐烦的讲解卫生须知,指导他们进、出流程和安全防护措施,然后督促不得外出、不聚餐、不串门等等。

生活区的工作虽很平淡,但很重要,它关系到每个勇士的健康和安危。每天除了测体温、做清洁、消毒、点餐、领取配备物资、还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点餐既怕浪费,又担心他们不够吃,每天点餐都要挨个去询问,“吃的咋样?”“有不有哪里不舒服?“为何吃不完?”等等。

30多个房间两台紫外线消毒机,每个房间至少保证消毒一个小时,又怕影响他们休息,尽量在他们起床后再消毒,所以一般都要做到11至12点才忙完,经常是累得腰酸腿痛。

由于人员紧缺、地理位置便捷,但凡有发热、咳嗽、身体不适的同事都会被安排至皮肤科单人单间观察。自然而然,这些人员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病情观察治疗也被杨冬梅接管,她每天除了对这些隔离观察同事嘘寒问暖,还经常半夜还在微信上指导她们如何放松心情以及康复训练,鼓励他们战胜疾病,让他们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不感到孤单,感爱集体的温暖。

除了工作压力,她还有家庭的牵挂。杨冬梅进入生活区的不久,她的妈妈和儿子也都感冒了。她只能开一些药,然后托付姐姐照顾母亲,有情况随时向她报告。

1月6号,杨冬梅丈夫的高血压、冠心病也犯了,幸亏很多好心的同事帮忙,以及院领导关怀,将其丈夫转往咸宁市中心医院检治疗。在其丈夫住院期间,她也没有放下手头的工作,经常用手机办公,心系科室的战友们。仅3天时间,丈夫病情稍许稳定后,她便马不停蹄的赶回了科室,又投入了工作中。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不是她们有多伟大,而是因为她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和无私奉献成就了她们的历程,辛苦劳累压不垮的信念,就是她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原动力,成为最美护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