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黑白无常生前叫什么?为什么民间称作「七爷八爷」?

寻觅\\错过


在中国传统鬼神文化中,黑白无常的出镜率很高,这弟兄俩跟牛头马面差不多,负责拘人魂魄,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是一对相貌奇丑的鬼差,也是一对好基友。



黑无常,顾名思义长得黑,面相凶悍,身体矮壮,穿一身黑衣黑帽,官帽上写着"天下太平"四字,他对付的主要是生前在人间身负罪过,作恶多端的坏蛋,表示把这些人的魂魄拘来以后,就天下太平了。

白无常,顾名思义长得白,面色惨白,吐着长舌头,面带笑容,身材高瘦,穿一身白衣白帽,官帽上写着"一见生财"四字,主要对付生前遵纪守法,与人为善的魂魄,表示这些人死后不会受虐。


民间传说中,黑无常、白无常并非生来就是鬼差,而是有原型的。黑无常生前叫范无救,被称为七爷;白无常生前叫谢必安,被称为八爷,这其中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话说范无救和谢必安自幼相识,情头手足,是一对好基友。有一天,两人相约一起出游,走到一处桥头,老天爷突然变脸,阴云密布,暴雨将至。

谢必安要回去拿伞,便让范无救在桥头等着自己,结果暴雨顷刻而至,很快将小桥淹没,此时八爷谢必安还没有回来,一向守约的七爷范无救不愿自己离去,坚持站在桥上等待八爷,但因身材矮小,终被暴涨的河水吞没。


此时八爷谢必安赶到,但已无济于事,待河水褪去,多方寻找也不见踪迹,他痛失好友,追悔莫及,竟在桥头上吊而死。

七爷、八爷的事迹被阎王爷得知,阎王爷被其信义深重所感动,认为他们必能执法公正,于是将拘人魂魄的重任交给他们。

这样一来,生前的七爷、八爷就成了黑白无常,仍被尊称七爷、八爷,他们执脚镣手铐,专司缉拿鬼魂、赏善罚恶,在民间鬼神文化中留下深刻烙印。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strong>!


狄飞惊


前几天才发了一个微头条,没想到就看见了关于“七爷和八爷”的问题。有人还在评论下面调侃,以后见了黑白无常要叫“七爷,八爷”,当时我看到这个评论就笑了。如果,没有看的小伙伴,我再说一遍。

白无常名叫谢必安,人称“七爷”;黑无常名叫范无救,人称“八爷”。据说,他二人自幼结义,情同手足。有一天,两人相偕走至南台桥下,天将下雨,七爷要八爷等待,自己回家拿伞。岂料七爷走后,雷雨倾盆,河水暴涨,八爷不愿失约,竟因身材矮小,被水淹死。不久七爷取伞赶来,八爷已失踪,七爷痛不欲生,吊死在桥柱(所以很多白无常的形象是伸著长长的红舌)。阎王爷很感动嘉勋其重情重义,命他们在城隍爷前捉拿不法之徒。有人说,谢必安,就是酬谢神明则必安;范无救,就是犯法的人无救。

其实,从两人的取名就觉得很有意思。因为黑白无常属于神话传说人物,至于黑白无常是哪个朝代没有定论。总之在《西游记》当中就出现过黑白无常,《西游记》的历史背景是唐朝,也就是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黑白无常了。在《白蛇传》当中也出现过黑白无常,当时的历史北京是南宋。所以,唐朝和南宋的历史背景当中就有了黑白无常,如果要确切一个年代也的确很难。


谋士说


七爷、八爷

是不是没想到?是不是吓一跳!这黑白无常不是地府的鬼差吗?咋在民间还被称为七爷、八爷呢?难道还有一二三四五六爷?

我查了一下资料,还真让你们给猜着了,这个黑白无常,也就是民间说的七爷、八爷,他们前面真的有一二三四五六爷。

大爷赏善司魏征(唐初)、二大爷罚恶司钟馗(唐初)、三爷察查司陆之道(宋朝)、四爷阴律司崔珏(唐朝诗人)、五爷牛头(男的)、六奶马面(女的)。看到这里有的朋友估计又蒙了,不是说好的六爷吗?到了马面咋成了六奶了呢?没办法啊,人家马面是一位女性,叫人家六爷不太好是吧?依据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释迦是牛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婆。”从这里可以看出,马面的性别与其他人不一样,她是一位女性没错了。

大家可以发现,这六位兄弟姐妹的排行,是按照入职时间排的,魏征第一个,钟馗第二个,以此类推,牛头和马面入行比较晚,所以排了老五和老六。

从这样的推断中,我们不难看出,这黑白无常入职肯定是最晚的了,因为他们排名最末,一个第七、一个第八。

黑白无常

再次查看资料,果然和我们的推测一致,这“无常”一词出现很早,但是“黑白无常”一词出现的就比较晚了,一直到了清朝时期才有黑白无常。例如在《西游记》中,来索命的是无常二鬼,但不是黑白无常,估计之前的无常离职了,黑白无常在清朝的时候入职成功。

那么,这对儿黑白无常究竟有啥本事啊?居然可以成功位列鬼差之中,他们生前经历了什么?

原来啊,这黑白无常生前是一对好基友,出则成双,入责成对。

其中白无常的本名叫谢必安,取自“酬谢神明者必安”之意;黑无常的本名为范无救,取自“犯法营私者无救”之意思。这对好哥俩从名字看就能够看出来,是一对嫉恶如仇之人,其二人的职位也与其为人相符,皆为衙门中的捕快。二人是挚友,一起在职业生涯中出生入死。

有一次死刑犯逃跑,二人相约前去调查抓捕,二人约在了一座桥下见面,范无救先到了约定地点,在桥下等着谢必安,这时候突然大雨磅礴,河水暴涨,范无救见谢必安还没到,害怕自己离开的话谢必安找不到自己,于是就在桥下死等,随着河水暴涨,范无救溺水身亡。

谢必安被大雨阻隔,耽误了赶路,等到谢必安赶到桥下的时候,发现范无救已经溺水而亡,谢必安内心悲哀,一时间打不开心结,决定追范无救而去,于是他在不远的地方找个了一棵树,上吊自尽,不愿独活。

这二人死后,一阴一阳,一文一武。谢必安白无常属于阳文,范无救黑无常属于阴武,二人在阴间被玉帝亲封为索人魂魄的差役,白无常头上帽子书“一见生财”,黑无常头上帽子书“天下太平”。二人在地府延续了生前的友情,形影不离,被民间称为七爷和八爷!


野史日记


想说点不一样的。

民间有地府八将之说,这八个传说中的人物都供职于十殿阎罗中的第一殿秦广王麾下,秦广王是中国道教设定的阴曹地府中权利最大的十殿阎罗中的其中一位,他排在第一位,手中掌管人间阳世所有人的生死寿命。

地府八将分别是一文一武两位判官,牛头和马面两位阴将,还有枷爷和锁爷两位阴差,最后才是黑无常和白无常。

阴曹地府也是一个秩序井然的执法单位,各位阴将也得有排位,就因为黑白无常排在了其它六位之后,属于第七位和第八位的排序位置,出于人们的尊敬所以就称他们为七爷和八爷。

前面好多回答都说了黑白无常的生平来历,我这里也就不再赘述,咱们说说我对于黑白无常和阴曹地府传说中的一些看法。

民间传说中这两位都是鬼,所以也称为无常鬼,这两位无常鬼在民间也是有固定形象的。

白无常鬼穿白衣服,戴白帽子,面色也是白如粉,就只有他吐出的长长的舌头是红色的。白无常手里拿着白色哭丧棒,帽子之上写着天下太平四个字,这个形象已经固化,所以人们只要一见到这种形象就会知道他是谁,非常出名。

黑无常鬼和白无常鬼穿衣打扮正好相反,一身黑衣,黑帽子上写的一见发财四个字,他的面皮都是黑色的,相同的就是吐出的舌头也是红色的而已。 这两位无常鬼的性格我想也能从他们的面部表情猜个一二。

黑无常总是愁眉苦脸,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好像性格比较阴郁,也好想替被他们拘魂的人们感到悲哀和遗憾。

白无常的表情比较有特点,脸上总是笑的模样,但是这种笑是极度诡异的笑,令人不寒而栗,这大概也是他的性格体现吧。

黑白无常帽子上写的八个字很有意思,也很耐人联想,当时创作这两个形象的古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怎么就给他们写上了“天下太平,一见发财”八个字呢?按说这太平和发财都是阳间活人的愿望,太太平平的发大财你说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可是讽刺的是只要见到这八个字时就是寿命终结之时,天下太不太平,发不发财都因为要死了和你无关了。所以为什么要写这八个有讽刺意味的字真的想不透,希望有知道的朋友留言告知一下。


还有一点就是虽然黑白无常排位地府八将,人们对他们也是避之不及十分害怕,但是这两位其实手里没有什么实权,他们只是阎罗琴广王手下的差人,是命令执行者,决定人生死的还是在秦广王手里,这位阎罗手拿生死薄只要大笔一挥就决定了这个人的生死,然后黑白无常就会颠颠的跑出拘人魂魄,一阵阴风过后这个人就没了。所谓“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说的就是这种权利分配。

无常这个词是源于佛教的,说的就是变换无常的意思,生命无常,生灭无常,等等,可是很有意思的是阴曹地府的十殿阎罗和黑白无常的传说大部分是来自中国的道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也不明白,望和朋友们讨论。


说了半天其实我是想说点和别的回答不一样的东西的,但最后也成了老生常谈了。下次谁问个牛头马面的问题,咱们在讨论讨论他们,牛头马面也十分有意思。

祝好!


国际庄的老实人


在中国民间的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里的无常是人之将死时负责勾摄生魂的地狱使者。无常又分为黑无常和白无常,白无常名叫“谢必安”,又称活无常;黑无常名为“范无救”,又称死无常。

自古至今,中国太极图的颜色都是黑白两色。太极图中阴阳鱼的黑色代表阴,白色代表了阳。黑白无常是从阴间派来的,来接引阳间死去之人的使者,其形象就必须符合中国的阴阳学法则。所以,阴曹地府中的黑白无常,并不是因为肤色或衣着颜色的不同,而称之为白无常、黑无常的。

阴曹地府中的白无常和黑无常,人们并称为无常二爷,他们是地府中最有名的鬼差。

此二神手执手铐脚镣,专职缉拿鬼魂、协助赏善罚恶,是专门捉拿恶鬼的阴间正神,故黑白无常被列入了十大阴帅之列。黑无常一脸凶相,长帽上有"天下太平"四字;白无常笑颜常开,长帽上有"一见发财"四字。在中国神话中,阴间的黑白无常是来接引人死后的鬼魂的,因此人们对黑白无常始终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

相传黑白无常二人生前乃是一对好兄弟,被称为"七爷"、"八爷"。据说,谢必安、范无救二人自幼结义,情同手足。有一天,两人相偕走至南台桥下,天将下雨,七爷要八爷稍待,他回家拿伞。岂料七爷走后,雷雨倾盆,河水暴涨,八爷不愿失约,竟因身材矮小,被水淹死了。不久七爷取伞赶来,见八爷已被淹死,七爷痛不欲生,便吊死在桥柱上了(所以很多白无常的形象是伸著长长的红舌)。阎王爷嘉勋其信义深重,命他们在人世与阴间捉拿不法之徒。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谢必安(白无常)笑颜常开,是教化世人酬谢神明则必安。范无救(黑无常)面露凶色,则代表着犯法之人必定无救。因为黑无常生性好斗,而且非常正直,恶人、奸人、厉鬼看见了都很怕他。

神话故事中黑白无常在拘人魂魄的过程中,对于男性来说,白无常吸其阴魂,黑无常散其阳魄;对于女性来说,黑无常吸其阳魂,白无常散其阴魄,所以必须要黑白无常同时来接引才行。另外,因为黑白无常是来自于阴曹地府,他们需要靠酒来驱赶身上的阴气,故此谢必安、范无救经常饮酒,因酒误事而收错人也是常有的事。

当然了,这些都仅仅存在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中,大家切莫当真!


王铭苇


黑白无常二人生前,便是一对结拜兄弟,死后也被阎王封为缉拿人死之后魂魄的鬼差。那么七爷八爷名字是怎么由来的呢?由于二人的工作只是缉拿将死之人魂魄,所以地位自然在冥界中也就不高。在他们前面还排了六个冥界之神,分别是,文武判官、牛头马面、枷锁二爷。这几位地位比他们高,实权自然也比他们大,所以就成了最后两个,民间由于惧怕黑白无常称他们为七爷和八爷。黑白无常最早出现的时候是在西游记中,所以他们是唐朝人。

那么他们在阳间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白无常在阳间的名字叫做谢必安,而黑无常叫做范无救,传闻中这两人是很要好的兄弟,从小就认识,而长大后一同到衙门中做官,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捕快,但二人秉公执法百姓都很喜欢这两人。不过惋惜的是二人一次在结伴同行需要去其他州府,刚走一会天空乌云密布,顷刻之间豆大的雨点便落了下来,于是作为兄长的谢必安不忍兄弟淋雨,便提出,你现在亭子下等我,我家离这儿近,我回家取伞赶路,不然我两必将淋成落汤鸡。

谢必安便回家取伞去了,不料前脚刚走的谢必安天降大暴雨,他也一路猛跑的回家取伞,不过二人先前躲雨的亭子外面就是一条大河,水位暴涨后,范无救是有机会逃走了,不过担心自己的兄长回来此处之后找不到自己所以也就没有动。由于自己的身材矮小,水位涨的速度不一会便涨到自己的腰部,此时他想走都走不了,所以就这样他就死在了河中,尸体自然也被冲走。谢必安取伞完毕跑到亭子的时候,范无救便被淹死了,自己也是十分的愧疚。

于是说道,该死的老天,为何要在我兄弟二人过桥时下雨,难道天也要亡我吗?便对河中已经死去的范无救说,兄弟,我们说过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说完这些就吊死在二人准备过的桥上,所以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白无常大多都吐着自己的舌头,与其自杀时的样子也是脱不了干系的。后来阎王爷知道这件事情后,认为二人的感情深厚,在阳间的时候执法森严,所以便给这两人在阴间安排了一个工作,专门捉拿阳间的将死之人,或坏人提前将这些人的寿命收回,送给了一些忠义之士。


董师爷说


七爷八爷有了,前面有没有五爷六爷?后面有没有九爷十爷?

七爷八爷是中国本地传统文化中的一对神祇,也是与牛头马面一起经常被人提起的“鬼差”。

而作为城隍旗下8员大将中的第7,第8,所以叫做七爷八爷。他俩前面还有文武判官,牛头,马面,枷爷,锁爷六人。既然只有八个人,那么也不存在九爷十爷了。

黑白无常是谁?

黑白无常,称无常。属于汉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对神祇,也是最出名的鬼差。这两位手执脚镣手铐,专职缉拿魂魄,协助冥君赏善罚恶,也常为阎王、城隍等冥界神明的部将。他们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神,跟其他的宗教是无关的。

黑白无常的名字?

在我们汉族的神话里,“白无常”名字叫“谢必安”,身材高挑,面为白;“黑无常”名字叫“范无咎(救)”,体态短胖,面为黑。尊称为“矮八爷”

为什么叫他们黑白无常,而不是其他的颜色呢?

黑、白无常并不是因为肤色或衣服的颜色而命名为,黑白无常的。黑白指的是一种阴与阳的表示,黑无常代表是阴性体,白无常则代表是阳性体。就是如同我们平时所见的太极图里的阴阳鱼那一黑一白一样(黑表阴,白表阳)。

“无常”就是从阴阳学中的概念衍生而来。

为什么黑白无常是两位呢?

因为人的肉体中有魂魄,黑无常吸其魂,白无常吸其魄。所以必须黑白无常同时来接才可以。

黑白无常的由来

传说谢必安与范无咎两个人自小相熟,并结拜为异姓兄弟,而且关系非常好。做事情也经常结伴。
有一天,两个人在出门的路上,走到了南台桥底下,此时乌云密布。于是谢必安说:”这天眼看要下雨了,咱俩也没带伞,一会就要淋成落汤鸡,你在这等我哈,我跑回家拿伞“。说完之后就跑回家拿伞。谁知道,谢必安前脚刚走,这是天降大雨,水位开始暴涨。范无咎又怕谢必安回来找不到自己,于是就没有离开南台桥,一直就在原地等待。因为范无咎身材比较矮胖,所以不一会河水就没过了头顶,就不幸的淹死了。等到谢必安取回伞来以后,发现范无咎早已被淹死,谢必安心里非常悲伤,感觉是他回家拿伞的缘故,而导致八月淹死的。

所以觉得自己没有颜面活在世上,于是谢必安就在南台桥上吊死了。因为上吊死的嘛,所以看到了可白无常有着长长的舌头。
到了地府之后,阎王知道了他们两个情谊深厚,所以给他们了一份工作,看到没,都分配工作。让他们两个在城隍爷麾下上班了。

这就是黑白无常的相关信息以及他们生前的故事。

版本众多,欢迎大家探讨。


朴槿玄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黑白无常的名字,也曾在影视剧中见过他们的形象,可或许很少人能说得清这两位无常的来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黑白无常自然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并在民间流传着他们的故事。

关于黑白无常的源流,其实学界还是有争议的。此前,有人提出黑白无常可能源于佛教,他们分别是焰摩天和牛首阿旁。但鲁迅先生在经过一番考订认为,这种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在印度佛经里,焰摩天是有的,牛首阿旁也有的,都在地狱里做主任。至于勾摄生魂的使者的这无常先生,却似乎于古无征,耳所习闻的只有什么‘人生无常’”——《朝花夕抬·无常》

传说中的黑无常和白无常,是否与佛家中的焰摩天、牛首阿旁有关,其实已经很难考证了。因为,随着儒释道三教的合流,彼此间的某些互相借鉴的内容,很难说的清楚。况且,冥鬼的构成原本就很复杂,还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其最初的形象构建,也很难再去寻觅了。

不过,说起黑白无常的故事,民间倒是有一个流行较广的说法,而且比较感人:

传说,白无常和黑无常,最初并不是冥差,而是一个村里的两个结拜兄弟。他们一个叫谢必安,一个叫范无救。谢必安和范无救自幼生活在一个村里,两个人的脾气秉性也很相似,都十分重义气,所以最后结成了把兄弟。

可是,谢必安和范无救有些太执拗了,以至于两人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按照民间传说,他们有一次共同外出,走到桥边时,赶上天要下雨,结果两人商定好,范无救在桥边等,谢必安回去拿伞。可是,雨越下越大,范无救不肯离开,便被淹死了,而谢必安回来发现自己兄弟死了,也随着在桥边上吊自杀了。

在这个故事中,范无救、谢必安都是两个很“轴”的人,但他们重诺的做法却令人钦佩。在两人到了阴间后,阎王也身为感动,于是便让他们做了冥差,专门去勾人的魂魄。这便是黑白无常的传说。其实大家都能感觉到,现实中像谢必安、范无救这样的故事,应该是很难发生的。

至于说为何称黑白无常为“七爷”“八爷”,还有一番解释。因为在冥差形象的构建过程中,黑白无常出现的较晚,此前已有文武判官、牛头马面、枷锁二爷等六位,便顺次称黑白无常为七爷、八爷了。


史海烂柯人


我是扬生解史,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黑白无常生前叫什么

黑白无常是道教中的鬼,传说白无常名叫谢必安,黑无常名叫范无救。谢必安,就是酬谢神明则必安;范无救,就是犯法的人无救。

黑白无常是一种阴阳属性的表示,“黑”与“白”代表的是一阴一阳,也就是说,黑无常代表的是阴性体,白无常代表的是阳性体。这也是与太极图中阴阳鱼的黑白(以黑代表阴,白代表阳)颜色相符合。可见“无常”之说是源之太极图的,“无常”的理论基础便是阴阳学说。

为什么民间称作「七爷八爷」

在阴曹地府中,他们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又因他们是男的,所以称为“爷”。阴曹地府排名如下:大爷赏善司魏征、二大爷罚恶司钟馗、三爷察查司陆之道、四爷阴律司崔珏、五爷牛头、六奶马面。

他们哪个朝代的

无常的说法在元代就有,但黑白无常的正式说法是起之清代。《水浒传》曾载“未随五道将军走,定是无常二鬼催。”虽有无常二鬼,但并没有说是黑白无常。

直到清朝才出现黑白无常的记录。在清朝《福建省例》明确记载“长爷有名白无常,矮爷有名范无救。”而在清朝雍正年间的《玉历宝钞》中还给出了黑白无常的画像。


扬生解史


清代的小说集《醉茶志怪》里,有“无常二则”,讲的就是勾魂鬼的故事。其中一则说的是一个大夫,晚上坐轿子回家,半路上“见二大鬼高俱盈丈,一衣白,一衣青,昂然阔步至寺前。门忽豁然自辟,揖让而入,门复自合。”

这俩鬼,就是勾魂的无常鬼,据说当晚看到这俩鬼的人,后来都死了,只有躲在轿子后的一人幸免。

这里取人性命的鬼,就叫无常,一白一青,两鬼一起行动。

《酉阳杂俎续集》里有“贫道已力衰弱,无常将至”。此后,无常将至,就等于“死神来了”。

无常本是佛教中的术语,指的是世间一切都不能持久。 既指死亡,也代表勾魂的鬼。

那么,问题就来了。

黑白无常生前叫什么?

传说黑白无常原名谢必安和范无救,原是一对结义兄弟,在衙门做捕快,有一次俩人到出去公干,走到南台桥下,天空乌云密布天黑得吓人。谢必安怕大雨来了淋着范无救,让他在桥下躲避,自己回家拿伞。

谁知道谢必安前脚刚走,顷刻间大雨倾盆,河水暴涨,范无救本可以自救,但是一心想着既然答应了谢必安在这里等,就不能失信离开。

不料山洪暴发,等到谢必安拿着伞回来,和范无救约定的那个地方,早就被洪水淹没了,等到洪水退却,范无救已经被淹死了,谢必安伤心欲绝,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兄弟,于是在桥梁上上吊自尽了。

其实以上关于谢必安和范无救的故事是后人编造的。

故事的原型在《庄子·盗跖》中有记载

“有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黑白无常的由来无非是把男女之情,放到了谢必安和范无救两兄弟身上。

而“谢必安”和“范无救”这两个名字,也是根据他们一个主善,一个主恶的分工而来。

他们一个记录善,所以喜欢笑,头上写着“一见有喜”;一个记录恶,所以脸黑,头上是“天下太平”。

谢必安和范无救兄弟俩,又是怎样被民间称作七爷八爷的呢?

据说范无救到了阴间,被水淹死后变成了黑脸,谢必安上吊自尽后,白脸长舌,当他经过黄泉路,入了鬼门关到了酆都城时万万没想到,在阎王殿碰到了范无救。

两兄弟抱头痛哭,令人感到,连阎王看了都忍不住为之动容。可是转念一想,这俩人生前也没什么大修行啊?但又觉得这两兄弟,品行好讲义气,于是就让他俩做了黑白无常,在黄泉路上负责接引阳寿已尽的鬼魂。

黑白无常的职责是拘魂,并且赏善罚恶,他们在阴师中排名在文、武判官,牛头、马面,枷、锁六位将军之下,排在七、八位,故民间称他俩为七爷八爷。

七爷和八爷重情重义,在鲁迅的《朝花夕拾》里就有所耳闻:“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说到这,那么重情重义的黑白无常,到底他们是哪个朝代的呢?

在《西游记》当中出现过黑白无常,《西游记》的历史背景是唐朝,也就是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黑白无常了。

可是《白蛇传》当中也出现过黑白无常,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南宋。

《聊斋志异》里有个马夫,就是个走无常的。“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这个马夫十天去一次冥府,拿着文书来阳间勾魂。《聊斋志异》里出现的无常是清朝。

所以,唐朝、南宋和清朝的历史背景当中都有了黑白无常,如果要确切他们是哪个年代的确很难,也没法定论。

结语:其实,黑白无常属于神话传说人物,至于他们是哪个朝代已不重要。

谢必安,就是酬谢神明者必安,范无救,就是犯法作恶者无救。这两个人的名字告诉我们鬼神并不可怕,只要行得正坐得端,半夜不怕鬼叫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