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庸”一詞,到底是不是折中的意思?

水近道非道


《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作品。

中庸精髓是“恰到好處的把握度”。

有人理解的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中立都不能準確表達中庸的含義。

中庸就是對於“度”的把握。可以左右一些,也可以偏倚一些,關鍵是何時偏左,何時偏右,就要看綜合情況來決定,非常考量人的智慧。

《中庸》名句“中也者,天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是中庸的經典思想,體現萬物在一個有序的環境下按照既有規則生存的法則。一旦這個秩序被破壞了,社會就會動盪不安。這是非常高的標準。


易經與道德經關係解讀


中庸,不是折中的意思,如果理解成折中那麼就偏了,而且偏的太多了。這種這種思想是孔子最反對的,折中就是鄉原,鄉原德之賊也!所以理解中庸之道絕對不能理解成折中。

中庸,要分開理解,中,就是中原地區的話,就是“中”,也就是恰當的意思,也是“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十六字心法裡的中,就是人的性,那種不思而得,不學而能能得哪個性,也就是良知;中,就像打靶瞄準的狀態,但沒有擊發的狀態;也是心體在那種泰山崩於頂,而不動的狀態;無思也,無為也,暨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他的樣子就是那種嬰兒剛出生紅彤彤的樣子,赤子之心;《易經》乾卦,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就是居中守正的樣子;所以中,就是明心見性的得道的樣子;庸,就是用的意思,也就是說把這個要發的狀態用出來,這就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也就是心體在誠心誠意的樣子,不自欺,沒有個人私慾,只是一個天理在心體上,這就是中庸之道;另外中的狀態更多的就是素位而行,也就是自己是什麼位置就要做自己位置的事情,而不是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從容的面對生活,也就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這是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與四時合序,與鬼神合吉凶的樣子,也就是做一個真人……


文化踐行者


中庸:應該是不偏不倚,調和折中。

佛教亦講究修中道,兩邊不著持其中。

兩邊,即指二元對立。有上就有下,

有左必有右。這都是世間分別法。

佛法講諸法平等,無二無別,修中道

不會落斷常(不著斷不著常,不著於有,

也不著於空)。生死無分別,生死即涅

槃,煩惱即菩提……

其實,不偏不倚,兩邊都不著,也就無

中間了。你若還有個中間,便又立了相。

佛法是見相非相,非非相。這個真的是

要去慢慢參,才能弄明白的。


廣法居士


“中庸”當然不是“老好人思想”,也不是“不左不右,不上不下”。至於“把握好尺度”,這個含義倒是有的。

通常是將中庸看作是一種折衷調和的思想,將其理解為“待人處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也就是所謂的“中道”,認為中道就是不偏於對立雙方的任何一方,使雙方保持均衡,互相牽制,互相補充。但從“中庸”兩字的本義來看,這種解讀是很值得商榷的。

“中”的本義是“內”。內者,入也。而孔子尚仁,“里仁為美”。故內懷仁道,而所行皆入於仁、合於義,是故正而不邪,此之謂“中”。

“庸”的本義是“用”。《說文》曰:“用,可施行也”。就是說,庸是指可行、可操作,而非指“常”。另外,“庸”字會意,從用,從庚。因此其中還有“庚”的含義。《說文解字注》曰:“庚,更事也。萬物皆肅然更改”。這就是說,“庸”的“可施行也”,還必須要能發揮“更改”的作用。又《說文》曰:“庚,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這就是說,“更改”還必須要產生有益的成果。因此,“庸”必須是“可施行”的、具有“更改”作用的、且其“更改”作用必須是能產生有益成果而不能是具有破壞性的。這也是“庸”的衍生義之一為“功”的原因。故行之有效謂之庸。

由此可見,“中”是指宗旨,“庸”是指路徑。“中庸”其實是一種方法論,是實現“仁”的路徑和方法。

孔子說,中庸之道“民鮮久矣”,這並非是誇大之詞,因為連孔子的愛徒子貢都不懂中庸之道。《呂氏春秋》載有“子貢贖人”一事,說的是魯國曾有法律:如果有人贖回在國外淪為奴隸的魯國人,可以到國庫報銷贖金。有一次,子貢贖回了一個人,卻拒絕了國家的補償金。

子貢無私奉獻、為國紓難,本以為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不料卻因此遭到了孔子的嚴厲批評。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子貢此舉有違“中庸之道”。子貢“贖人”是仁義之舉,可以稱之為“中”,但其“不受金”之舉卻屬不“庸”。

贖人而不受金,是重義輕利的仁德之舉。子貢身為“富至千金”的有德君子,行之不難,是為“可施行也”。但如此“施行”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和後果呢?

魯國是有名的禮義之邦,人民識廉知恥。因此,那些已經受金和準備受金的人在聽說了傳得沸沸揚揚的子貢贖人而不受金的“義舉”後,都頗感難為情。為了不讓自己顯得不廉,這些人就只好也不受金。可是一來魯國富人少而貧者多,且貧者財力有限,只出不進,則難以為繼;二來常人德行有限,舍財頗難。因此,子貢的“義舉”所產生的效應就是大家雖然也都不再受金,卻也都停止了贖人的舉動。

孔子早就料到會是這種結果,因此就嚴厲批評了子貢:“你真是大錯特錯了!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僕了。領取國家的補償金,無損你的德行。但不領取補償金,將使魯國再也沒人肯贖人回來了。”

可見,子貢贖人而不受金之舉於子貢而言雖然“可施行”,也產生了“更改”的作用,但這種作用卻是破壞性的,而非建設性的。因此,子貢贖人而不受金,顯然不是“中庸”,而是“中”而不“庸”。

子貢錯就錯在沒有將自己的不受金之舉嚴格保密,將只適合於少數君子的做法示範給了當時的魯國大眾。但對於常人而言,只有贖人而受金才“可施行”,贖人而不受金則是很難“施行”的。因此,聖人、君子和常人,各有各的中庸之道。子曰:“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故常人行不了君子的中庸之道,君子也行不了聖人的中庸之道。

《了凡四訓》在論及子貢贖人時說:“夫聖人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道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夫聖人舉事”必為“中”;“教道可施於百姓”是“可施行”,“可以移風易俗”是有更改之功及有益之果,此即可行亦且有效,故為“庸”。也就是說,聖人做事,都是示範適合於百姓的“中庸之道”,而不會示範只適合於聖人的“中庸之道”。只有這樣,百姓效仿聖人之舉才會可行亦且有效,移風易俗的目的也才有可能達到。

在本案例中,子貢的正確做法,就是贖人受金,行為世範。若還有為國紓難之心及財力,則可將所受之金以其它名義另行捐獻或行慈善。如此而行,方為“子貢”之中庸。

“中庸”之於事理,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移的。“中庸”之道簡而言之,就是正確的人、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以正確的方式、行正確之事。

近代以來,由於各種歪曲和庸俗化的解讀,“中庸之道”曾飽受批判。人們把“中庸”與平庸、妥協、不思進取和頑固保守等同起來,甚至認為“中庸之道”是“維護專制統治的精神武器”。這顯然是誣罔不實之辭。因為以中庸之理觀之,古時專制,是庸而不中;古時民主,是中而不庸;今時專制,是不中不庸;今時民主,方為真正“中庸”。


善氏


中庸是剛好踩在平衡的關鍵點上

中庸就像是張弓射箭一樣,你說是射在中間好,還是兩邊好呢?都是不對的,只有箭射在靶心才算是好的。而且這個靶子,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一個移動靶,常常處於變化之中,需要你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才能夠做到中庸。

聰明的人往往愛耍聰明而不能夠做到中庸,愚蠢的人又太愚蠢見不到事物的本質而做不到中庸。賢明的人太過於賢明而有點一廂情願,做的太過了也不能夠做到中庸。小人不肖而太過於自私自利也做不到中庸。

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要做到中庸,除了自身的聰明才智外也還有相應的人情歷練,有相當高的人生境界了才能夠做的到,差一點都不行。


理解“中庸”這個詞語的意思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通讀《中庸》這篇文章,中庸的意思在這篇文章裡面已經闡述的非常清楚了。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一個人)喜怒哀樂的感情還沒有生髮的時候就叫做中,而生髮表現出來了卻都符合(當時情況的場景)節度,就叫做和。中(這個狀態)是天下最大的根本,而(做到)和(這個狀態)卻是天下通達的道。(如果萬事萬物都)做到了中和,(那麼)天地也就各歸其位(而不偏離),萬物也就發育(和諧)。

也就是說中庸就是合乎自然,合乎節拍,該笑的時候笑,該哭的時候哭,該生氣的時候生氣,哀傷的時候哀傷。渴了就喝水,不渴了就停止。飯吃飽了沒有自己感覺,不要看別人。

中庸之妙存乎一心,不在其上,不在其下,不在左,也不在右,而只是在那個平衡的關鍵點上。


葉好古


中庸者:“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折中者:"鄉愿,德之賊也"

(一)中庸的出處:戰國子思所作《中庸》

1:《中庸》是《禮記》的篇目之一,相傳為戰國時孔子之孫子思所作。宋代朱熹將其與《大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中庸”主張處理事情不偏不倚,認為過猶不及,是儒家核心觀念之一。

2:中庸一詞本意:“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第一章》中“中”的本意: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第二章》中講“中庸”的行為法則: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有書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書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通過《中庸》兩章內容我們可以總結出“中庸之道”的本意: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庸者,君子而時中,中庸者,遵循天下之本的行為稱之為中庸。換言之,“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即為中庸之本意。

(二):中庸“折中”的誤解

中庸之道內容有三層含義:

心感悟:“天地之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行為通:“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目的立:“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之道的本意也就是北宋著名理學家張載所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當人們體會中庸核心本意後,身心立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就不會在怨天尤人,《中庸.第十四章》中講“”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數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八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而所謂中庸之道並非是講在生活中遇到矛盾事情是採用折中的態度,更不是做老好人思想,不左不右,不上不下的行為法則。

(三)折中是鄉愿:"鄉愿,德之賊也"

折中之意與中庸思想好不相關,而且是對中庸之道的歪曲,儒學中稱之為“鄉愿”

《論語.陽貨》子曰:“鄉愿,德之賊也。”

《孟子.盡心下》中作了具體描述:“言不顧行,行不顧言,……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愿也”“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也。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諧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

鄉愿大概是指偽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實際沒有一點道德原則,只知道媚俗趨時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折中思想,孟子所言大約是說言行不一,當面背後各一套的四方討好,八面玲瓏的人就是鄉愿。這種人隨波逐流,趨炎媚俗,更多的是指道德敗壞的小人。


正義中醫


曾幾何時,儒家的“中庸”及“中庸之道”一度被一些人簡單而粗暴地批判為折中主義、調和主義,而且這一錯誤論調至今在學術界仍有市場,並非銷聲匿跡;但總的來說,它又正瀕臨著從未有過的致命性的挑戰和衝擊。諸如有人認為,把“中庸之道”說成是沒有原則、平衡調和的折中主義的流行說法實與“中庸”之本義風馬牛不相及。“中庸”之“中”有著明確的原則,就是把握事物“恰到好處”的道理,或者說在處理事物時要做到“恰如其分”。但在這裡卻根本無法調和、折中,因為衡人論事不講中的原則而採取調和和敷衍的態度,對事物的認識和把握便不是偏就是倚、不是太過就是不及。而“中庸”之“庸”無非是中的道理的日常日用,即在處理、對待日常事物中時時不忘“中”的要求、運用“中”的原則[20]。對此,本文則認為,這一認識應當說是質樸而平實的,而且其中也講出了一定的道理;但它卻並沒有進一步指出這一道理的“精微”與“大要”之所在。而這又不能不說是對儒家“中庸”問題在認識程度和理解高度上的一種莫大的遺憾!

有人指出,何謂“折中主義”?無原則地、主觀任意地把對方的方面結合起來才叫折中主義。因此不能把一切“折中”都看作是錯誤的;與此同時,亦並非任何談論“中”的學說都是“折中主義”。按此標準考量,中庸的“執兩用中”,它那些達到對立面同一的靈活性都還只是“折中”而不是“折中主義”。因為它並非簡單地平列對立雙方,而是要依照某種原則來或濟或洩;它所提倡的對立面的各種結合方式並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著某種根據差異和對立的絕對性併力圖泯滅這種對立,以追求無差別的同一。在中國思想史上,“尚同”學說可以叫做“調和主義”;中庸雖然主張“和”,但卻並不是人們所謂的什麼“調和主義”。這是因為,中庸所主張的“和”,是以承認對立並以保持對立為基本前提的;而所謂“和”,是對立的結合而不是什麼對立的泯滅,並且“和”之所以為“和”,同時也正是因為其中充滿著對立,是對立按照一定秩序而互相調諧的結果;而“同”則不然,它是排斥差異,要求融解差異的[21]——這應當說是以“和而不同”而解“中庸之道”的典型例子。

誠然,“折中”之不同於“折中主義”,正有如“科學”之不同於“科學主義”以及“經濟”之不同於“經濟主義”等等等等……諸如此類——然而,奇怪的卻是,我們知道,在歷史上,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一沾上“主義”二字,似乎便會無一例外地從此而走上一條萬劫不復的不歸之路,總是無法讓人接受。因此,還是胡適先生說得好,還是“少談些主義,多解決一些問題”為好。然而,與此同時,儒家之所謂“中庸”又是這樣一個凸顯著張力結構、保持著動態平衡的變量或者說變數。關於這一點,在本文看來,它本身似乎也並不應當被如此簡單化、平面化地而僅僅糾纏、徘徊、拘泥甚至完全停滯於一般表面意義上的所謂“折中”二字之上而已。

查看全部6個回答

發電機價格 一般是多少?口碑好 質量...

陝西英泰機電有限公司發電機價格 ,有移動式/低噪音/自動...

陝西英泰機電有限公司廣告 

黑曜石貔貅的功效與作用?佩戴貔貅有...

黑曜石貔貅的功效與作用?不知選擇貔貅?非常重要的3個技巧?

本地銀牌商家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中庸之道和折中主義有什麼區別?

曾幾何時,儒家的“中庸”及“中庸之道”一度被一些人簡單而粗暴地批判為折中主義、調和主義,而且這一錯誤論調至今在學術界仍有市場,並非銷聲匿跡;但總的來說,它又正瀕臨著從未有過的致命性的挑戰和衝擊。諸如有人認為,把“中庸之道”說成是沒有原則、平衡調和的折中主義的流行說法實與“中庸”之本義風馬牛不相及。“中庸”之“中”有著明確的原則,就是把握事物“恰到好處”的道理,或者說在處理事物時要做到“恰如其分”。但在這裡卻根本無法調和、折中,因為衡人論事不講中的原則而採取調和和敷衍的態度,對事物的認識和把握便不是偏就是倚、不是太過就是不及。而“中庸”之“庸”無非是中的道理的日常日用,即在處理、對待日常事物中時時不忘“中”的要求、運用“中”的原則[20]。對此,本文則認為,這一認識應當說是質樸而平實的,而且其中也講出了一定的道理;但它卻並沒有進一步指出這一道理的“精微”與“大要”之所在。而這又不能不說是對儒家“中庸”問題在認識程度和理解高度上的一種莫大的遺憾!\r \r 有人指出,何謂“折中主義”?無原則地、主觀任意地把對方的方面結合起來才叫折中主義。因此不能把一切“折中”都看作是錯誤的;與此同時,亦並非任何談論“中”的學說都是“折中主義”。按此標準考量,中庸的“執兩用中”,它那些達到對立面同一的靈活性都還只是“折中”而不是“折中主義”。因為它並非簡單地平列對立雙方,而是要依照某種原則來或濟或洩;它所提倡的對立面的各種結合方式並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著某種根據差異和對立的絕對性併力圖泯滅這種對立,以追求無差別的同一。在中國思想史上,“尚同”學說可以叫做“調和主義”;中庸雖然主張“和”,但卻並不是人們所謂的什麼“調和主義”。這是因為,中庸所主張的“和”,是以承認對立並以保持對立為基本前提的;而所謂“和”,是對立的結合而不是什麼對立的泯滅,並且“和”之所以為“和”,同時也正是因為其中充滿著對立,是對立按照一定秩序而互相調諧的結果;而“同”則不然,它是排斥差異,要求融解差異的[21]——這應當說是以“和而不同”而解“中庸之道”的典型例子。\r \r 誠然,“折中”之不同於“折中主義”,正有如“科學”之不同於“科學主義”以及“經濟”之不同於“經濟主義”等等等等……諸如此類——然而,奇怪的卻是,我們知道,在歷史上,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一沾上“主義”二字,似乎便會無一例外地從此而走上一條萬劫不復的不歸之路,總是無法讓人接受。因此,還是胡適先生說得好,還是“少談些主義,多解決一些問題”為好。然而,與此同時,儒家之所謂“中庸”又是這樣一個凸顯著張力結構、保持著動態平衡的變量或者說變數。關於這一點,在本文看來,它本身似乎也並不應當被如此簡單化、平面化地而僅僅糾纏、徘徊、拘泥甚至完全停滯於一般表面意義上的所謂“折中”二字之上而已。

20 瀏覽1942

中庸之道和折中主義有什麼區別?

折衷(中)是指在沒有完美結果的情況下,為了不得到的較壞的結果而作出的一個讓步,有調整使雙方都可接受的意思。中庸有不左不右,不激進不過於保守的中立姿態。有一些交集,但不可混用。

1 瀏覽136

中庸之道的具體體現是什麼

中庸之道的內涵是什麼?“過猶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則。對孔子的中庸之道人們曾一度認為是“和稀泥”、折中主義,這是一種誤解。 折中主義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則性。孔子的中庸之道則與此不同,“中庸”即中和,孔子是說兩方面有不同的意見,應該使它能夠中和,保留其對的一面,捨棄其不對的一面。這才是正確的中庸之道。一般的人很少善於運用中庸之道,多半都是走偏鋒。 \r   “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為人之道就在“正直”二字,剛正不阿,矢志不渝,不搞邪門歪道,不見利忘義。\r   中庸實際上是就是強調“凡事有度,過猶不及”的理念,就是說,超過和不足都不可取,什麼問題都要在“也認真”、“也不認真”之間尋找平衡,所謂:“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 \r   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闡發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質達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論與方法。 \r   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質達到太平和合的理論和方法包括其主題思想、理論基礎、具體內容、主要原則、檢驗標準、知行方法、重要途徑等方面的內容。\r   中庸之道在歷史上有重大的爭論,在今日世界上仍有不同的看法。但在我看來,中庸在古代政治文化中是一種具有超越性的思想,在今天世界精神生態危機中同樣具有調整人心尋求正途的普世性價值。中外學術界應該破除對東方文化重要思想的“中庸精神”的現代性誤讀,重申其被淹沒不彰的超越性思想與普世性價值。\r 一 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高度

25 瀏覽17052 2017-09-04

中庸之道的原則和其現實意義?

中庸之道的原則是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在處理矛盾時善於執兩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穩定、和諧.並且隨時以處中,因時制宜,與時俱進。\r \r 中庸之道的現實意義\r \r 中庸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其現實意義絲毫不減,它對我們今天的社會實踐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並且乃至整個人類世界都有影響。\r \r 今天,我們汲取中庸之道中的積極因素,對於實現社會和諧的理想具有重要意義。“中庸”其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諧,並能使人處理好人際關係、國際關係及人和自然的關係,以至達到社會的整體和諧,弘揚中庸之道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用作用。承認不同而謀求“和”,這是世界多元文化實現和平相處必走的一條路。“和而不同”在促進世界各民族和平相處、共同發展方面具有啟迪意義。\r 拓展資料:\r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r 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觀點論,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理論:\r 第一層理論: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r 第二層理論: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r 第三層理論: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r 建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是說人的道德如果能達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中庸不是不能實現,而是很難實現。為什麼?因為中庸沒有量化的標準,只能靠我們自己來感悟。如果將中庸進行量化處理,那中庸就容易實現了。\r 談中庸,必須要談道,道離不開目標,沒有目標的生活就失去了意義。中國聖人的目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談中庸要談到讓大家可以實踐為好,也就是現代的接地氣。\r 再就是,庸的基本詞義是需求,是追求目標過程中的需求,是人和人(或物)之間互動過程中所獲得的量與所付出的量。比如吃飯要七成飽,就是人和食物之間的互動的量。比如要寬容,就是人與人互動中情緒的表現量在中度。沒有情緒是不可能的,但將情緒控制在一個度裡還是可以修煉的。\r \r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r 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60 瀏覽16398 2018-07-08

中庸之道應不應該提倡?


李昌虎


中庸,不是“折中”而是“擇中或“選中””的意思。

《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善、惡,兩端。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中”是什麼?隱惡而揚善,選中其中的:善。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擇乎中庸,得一善。顯然。擇中:善。

孔子曰的跟大白話似的,一看就明白,中庸,就是在善與惡兩端,擇中善。

可孔子的不肖子孫們,愣是故弄玄虛,搞的雲山霧罩,令人腦子越昏越稱他們的心。什麼“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沒發出來憋在肚子裡,中個什麼?

《中庸》就是後儒打著孔子之名的偽作。秦始皇時才有“車同軌,行同倫”,董仲舒之時才有“獨尊儒術”,可《中庸》書中卻說,“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凡懂點歷史的都明白,這不是瞎編嗎?


趙日金141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未發之中",猶如"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如同天一樣,處在一個自然而公正的態度,對待人與事都不以自己的好惡而有偏向性,以事理為依據,保持獨立、公正、自主的態度不偏不倚,這是中庸。

兩面不得罪、事事扮老好人、只會和稀泥,這是"鄉愿",孔子和孟子都已經做過嚴厲的批評,"鄉愿"只是"折中"而不是中庸,中庸之道是"天道"。



南山劉向雄


很多人在討論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什麼,其實就是“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是如何產生的,孔子早年掙扎在士階層當中(類似今天的公務員),對上有向上爬的野心,所以要迎合上層統治者。對下能看到民間的疾苦,又同情平民階層。統治階層和平民階層產生矛盾時,孔子即要向上妥協維護統治階層的利益,又要向下妥協安撫民眾,這就產生了調和的中庸思想。

這種思想它不管那方的對與錯它都不想得罪,沒有原則,對上對下都沒有盡到責任,一方一旦得勢馬上就可完全倒向,是純粹利己的狡猾思想!這種思想成就了人的小聰明,很實用。孔家歷代掌門人基本沒有為哪個朝代盡過忠的,不論是本族還是異族!

隋唐開科取仕後,這種思想在平民中漫延,漢人的血性開始變的溫和,之後的漢人兩個大一統朝代宋、明都是守勢朝代,都有皇帝被異族擄去的恥辱!直到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軍隊才看到了我們應有的血性!

客觀來講對待儒家思想文化,不能全面的接收或否定,要有棄糟粕吸精華的精神和態度,它的愚民(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和輕視自然科學(萬盤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誤了我們兩千年!這就是糟粕,現在早已扔進了歷史的垃圾箱,沒有人在會為其招魂。“中庸”思想已浸入國人骨髓,只有不斷的完善法制,以鋼性的法制,規範中庸的柔性。“仁義禮智信”確實是優良的文化,應當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