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人大代表鄧敬通抓防疫抓復產“兩不誤”

又是一年春來到。在塘口鎮下垌村委會的田間地頭,勤勞的農民們開始了初春的耕作。迎著微風暖陽,戴上口罩的農民以及高音喇叭反覆播放防疫宣傳知識和往年有點不同,但一切還是那麼靜謐、祥和。這與鎮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鄧敬通積極貫徹落實上級的指示精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解民憂 暖民心 贏發展 | 人大代表鄧敬通抓防疫抓復產“兩不誤”

鄧敬通在防疫檢查點為過往行人測量體溫

深入宣傳,盡心防控,為民築牢堅固防線

人大代表既是一種職務,更是責任。作為一名鎮人大代表,同時也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鄧敬通從大年初二起,就按照鎮委鎮政府關於做好新冠病毒肺炎防疫的工作部署,配合鎮下鄉工作組,組織村“兩委”幹部、黨員和志願者,深入各家各戶摸排走訪,全面掌握全村人員特別是春節返鄉的外出務工人員基本情況,詳細向村民宣傳新冠病毒肺炎防治基本知識,要求村民疫情期間少出門、少串門、不聚會,停辦所有紅白喜事、廟會和文娛活動,在復工復產的同時,也要注意防疫,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勞動。村委會在村口設立臨時防疫檢查點,對過往人員特別是外來人員詳細詢問有沒有和湖北、武漢人員接觸,認真做好登記和測量體溫。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進一步提高警戒備,確保沒有外來病例的輸入,為全村築牢堅固防線。

解民憂 暖民心 贏發展 | 人大代表鄧敬通抓防疫抓復產“兩不誤”

下垌村委會群眾在玉米基地種蕃薯

積極招商,真心引資,帶民共同奔康致富

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復產關係生計。作為身兼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鎮人大代表,鄧敬通肩負著為百姓謀幸福,為全村謀發展的重託。為此,他把帶領群眾奔康致富作為首要任務,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摸清廣大群眾產業發展意願和就業方向,有目的地為他們提供企業用工信息、產業發展方向和技術指導,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和發展經濟兩手抓兩不誤。同時,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招商引資開發本村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推動本村經濟加快發展,帶動村民奔康致富。利用本村豐富的土地資源,引進廣東青農農業有限公司在楊桃樹、瓦屋仔村建成200畝玉米基地,爭取省扶貧工作組支持部分資金,幫助5戶貧困戶擬投入20多萬元建設40多畝四季龍眼園,有效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滿足本村村民就近就業,帶動村民發展農業生產。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引進投資商欲在瓦屋仔村發展古村落民宿、農家樂和山水游泳項目,以及通過省扶貧工作組投入90多萬元建設的下垌村登山綠道與正在建設的桐油山綠道有機連接,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串聯起來,推動本地休閒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解民憂 暖民心 贏發展 | 人大代表鄧敬通抓防疫抓復產“兩不誤”

正在建設中的下垌村委會沙田陂

認真調研,用心傾聽,幫民解決生產難題

人大代表要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困。自擔任鎮人大代表以來,鄧敬通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腳踏實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真正把“人民代表人民選,人民代表為人民”這句話踐行到為人民辦好事實事當中去。防控期間,鄧敬通經常蹲下身子,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並爭取鎮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及時解決群眾生產生活的難題。如通過爭取“最後一公里”專項資金30多萬元,幫助下垌村建好沙田陂,解決周邊100多畝農田灌溉用水難問題;爭取廣東青農農業有限公司支持,投入6萬多元,對楊桃樹村1公里水渠進行清淤,解決了周邊農田灌溉用水難問題;爭取“最後一公里”專項資金30多萬元,建好儒長垌村600米機耕路,以及修好1公里水渠,方便大車村、儒長垌村600多村民發展農業生產,並解決周邊400多畝農田灌溉用水難問題;引導本村勞動力到廣東青農農業有限公司的玉米基地幹活,幫助該公司及時將玉米、南瓜和花生種下,也為本村群眾創造就近就業機會。鄧敬通代表一件件、一樁樁看得見的實事,解的是民憂,暖的是民心,贏的是發展。


<code>文字:劉基顯  編輯:申定發/<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