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漢字為什麼不能音形義做到唯一對應而串義混淆?

布儀


一個有趣的問題。

首先,漢字從造字之初就無法做到音形義唯一對應。我們都知道漢字的六種造字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註。指事字(上下本末刃亦)不多,從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來看,80%以上的漢字是象形文字,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但這種造字方法只能對實詞有效。

大量虛詞無法象形,比如代詞“我”,借了表示武器的“我”字(我的右邊是戈),代詞“汝”,借了河南一條河流“汝水”的名字。再比如方位詞“北”,借了表示兩個人背對背的“北”字。所以,假借的造字方法,本身就導致了一字多義。

再說轉註,《說文解字》上給出的字例是“考”和“老”:考者,老也;老者,考也。所以,轉註的造字方法,導致了一義多字。

其次,不單漢字無法做到音形義唯一對應,即使是表音文字的英語,也只是多義詞的情況比我們少,也還是存在一詞多義的現象。而現代英語的存在時間才幾百年。

再說,如果真的做到一字一義了,想想我們要記多少字吧。最初甲骨文有大約4500字就夠用,隨著人類社會的繁榮,需要表達的意思越來越多,漢代《說文解字》記錄了9353個漢字,到了南北朝《玉篇》收錄漢字16917,宋朝《集韻》收錄漢字53525個,《康熙字典》收錄的漢字47035個,《漢語大字典》收錄漢字56000個。

而常人能記住多少漢字呢?大概三四千字。我學習《說文解字》,是因為參加了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萬獻初先生的一個培訓,而萬教授說,他認識的漢字比常人多一些,也就5000多字。

人類社會越發展,需要表達的意思越多,那麼,我們如何解決交流的問題呢?一是賦予舊字新的義項。最有名的是“囧”字,原義是“光明”,現在是網絡流行語,意思大家都知道。

第二,也是現代最常用的辦法——造詞。白話文與古文相比,白話文以雙音節詞為主,古文以單音節詞為主,雙音節詞表述概念更清晰,不容易產生歧義,單音節詞已經不能跟上現代社會的步伐了。


智勇雨彤


要準確、全面地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漢字的造字法。

我們祖先造字並非心血來潮,想起一出是一出,而是非常講究,有跡可循的。瞭解造字法,就是了解漢字的音形義,減少錯別字,瞭解祖先的智慧,學習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因為祖先造出的每一個字都體現著他們對世界的認知、感悟與審美觀照。

眾所周知,漢字的造字法從漢朝以來,相沿有"六書"的說法,分別是象形字、指事字、形聲字、會意字、轉註字和假借字。但嚴格說來,轉註和假借這兩種應屬於用字的方法。下面就前四種造字法逐一講解。

1.象形字,就是用盡量少的線條把看到的實物的形狀和特徵描繪出來的一種造字方法。例子見下圖。

象形字是獨體字,它雖是最原始的造字法,但很重要,為後面的進一步造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指事字,是一種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當沒有或不方便用具體形象畫出來時,就用一種抽象的符號來表示,例如“上”、“下”、“中”、“刃”、“本”、”末“、“一”、“二”、“八”等等。

“上”、“下”兩個字是用橫線“一”為界, 在橫線上或下用一豎指出上方或下方的位置,豎上加一點強調,也就是“上”或“下”字;“中”字同理,不過是以“口”為界,中間一豎標明位置;“刃”字是在象形字“刀”字的刀刃部位加一點用來強調;”本“字是在象形字”木“字的下部加了一短橫,”末“是在象形字”木“字的上部加了一長橫來表示位置。

3.形聲字,是合體字,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與表意有關,稱為“義符”或“形旁”,另一部分表示該字的讀音,稱為“聲符”或“聲旁”。例如材偏銅凍證騎秧破株(左形右聲)、攻頸削瓢放鵡雌故(右形左聲)、管露爸芳崖宵界字(上形下聲)、架案慈斧貢膏凳賞(下形上聲)、固病庭閥園匾裹衷(外形內聲)、悶問聞辮(內形外聲)、裁 載 栽(形在一角)、醛 渠(聲在一角)。

形聲字是最厲害的造字法,通過形旁可以看出某個字的大致意思,通過聲旁可以猜該字的大致讀音,有人說中國漢字90%以上都是形聲字,所以掌握形聲字的特點是很有必要的。

4.會意字,是合體字,是漢字造字法中的一種,由兩個或幾個漢字組成一個新的漢字,新字是這幾個漢字意思的組合。例如“休”是人累了靠著樹休息;"從"字是一個人跟著另一個人向前走,表示跟從;"比",表示兩人接近並立;“北”兩個人背靠著背,說明意見不一致,後來造出了“背”字把它的這一意思承擔了,“北”就單指方向了;"莫"字是上下都是草,中間是個太陽,意思是太陽已落入草叢之中,天色已暮;"武",從戈從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腳,表示人拿著武器走,有徵伐或顯示武力的意思。其他還有“尖”“塵”“歪”“糶”“糴”“汆”“卡”“孬”“囚”“析”“男”“婦”“及”“伐”“林”“森”等等。

會意字能看出或分析出字的意思,但絲毫看不出字的讀音,這是與形聲字的最大區別。

由於漢字形體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的演變過程,解放後又以簡體字代替了繁體字,有些字從外形已看不出當初的模樣,有的看繁體還能看出點端倪。

可以說,漢字是世界上唯一將音、形、義結合得完美無瑕的語言,每一個漢字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令其魅力無窮。

如果每個漢字都是音形義做到唯一的字,那麼這樣會大大增加造字的數量。而通過四種主要的造字法的演變,字的含義變得豐富、有趣。這方面有點像組詞,把你需要的字填到你需要的語境下,他的意思完全不同,省去了像英語那樣,一個單詞只能代表個別或幾個意思的詞彙的麻煩。







武毛日記


先生出的這個題目,可以寫一篇博士論文,我水平所限,簡述一二供參考。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現在使用的“漢字”,指的是漢朝人才開始正式使用的文字。在漢朝以前是沒有“漢字”的。按許慎的說法,秦以前用的是文,叫古文(六國文體)和篆書(周通用文)。漢字是從“文”去掉了“形義”和“音義”而產生的,漢朝開始的時候叫做“今文”,後來叫“字”。

自此原先音、形、義集於一體“文”便失去了音義、形義,只保留了字義。當時體現著以成果的字學經典就是《爾雅》。在接下來由於佛教的傳入,梵文,這種拼音文字,影響了漢字發展的方向,學者們開始研究漢字的聲、韻(而不再注重音),反切注音法在漢末興起,從此徹底失去了漢字的“音義”,儘管當時及後世都有有關音義的著作,但古音義均已失傳。到了唐代陸明德所著《經典釋文》雖說音義,但因去古甚遠,其音義已經面目全非了。


要做到音形義的唯一對應,要回到秦以前的六書,也就是許慎給我們留下的《說文解字》。這部書是我們研究古音的基本線索。以六書認文(字)(文),就不會混淆。以現代漢語來說,不同的音只有416個,加上4聲,也不過1000多個音,而漢字都是單音節的,無法滿足3000-5000漢字發音的需求,這樣,古人在造書的時候就把有相近意義的字,用同一個音來表達,這便是同音字的來源 。比如說 lv 這個音,表達的是“按照某種規律排列”這樣一個意思。落到實用層面,呂本義是人的脊椎骨,人的脊椎是不同形狀的有規律的排列的。呂,只畫出了兩節。根據這個音義,我們就可以理解什麼是“黃鐘大呂”,其實講的就是編鐘的音律。旅,甲骨文就是一個人在前面舉著旗幟,後面跟了兩個人,所以排成一隊向前行進就是“旅”。儘管呂、旅、律、率這些字的字形有很大差別,懂得六書分形及音義,我們就能完整地理解一文、一字所表達的意義,從而更好地理解古人所寫的文章。


站在東方看世界


這題目,中文系碩士畢業都不一定能答,讀博士的時候再花力氣研究。

我們文的聲音都來自於自然,字的聲音有借用。基本上做到了音形義的統一,但實際使用過程中,使用人的不同,會出現混亂。形義統一沒什麼大問題,歧義大多出自不能識文斷字,不是拆字先生。音統一問題大一點,不做理論研究,只舉實際例子:

1,攵,手舉藤條,發音pu,打屁股的聲音。音形義統一,表示打屁股。不孝就打屁屁——教,不正就打屁屁——政。

2,隹,就是鳥,zhui鳥叫,樹上三隻隹,嘰嘰喳喳,ji集,音形義皆統一。隹彳止為進,會飛又會後退的鳥還沒發現,而且小鳥一邊前進一邊就是jinjinjin地叫。雀,小隹。發音為麻雀叫聲。

可是,人和人不一樣,北方人說que(雀),吳語讀qia,傳得越南人也讀qia,孔雀變成了qia kong。

3,馬,畫一匹,取嘶鳴的第一聲ma。可吳語系就發mo聲,馬的嘶鳴第一聲究竟是ma還是mo?真分不出來,咋辦呢?又多出一個聲音了。都是力求音形義統一。

各地方的人,對文字都理解,有不同的發音,這是不能避免的。還有很多誤讀,以訛傳訛,惹得有人出來正音,訓音,題主您問這問題,就是開始做這事了。

*和漢語一樣,拼音語言加上喉音和彈舌音後,依舊幾百個聲音,不比八哥聲音多,只能增加音節以區別意思,拼音語言中有大量的聲義借用,造成理解困難,以至於當代人讀不懂莎士比亞。*

我們用文造字,拼音是增加音節區別和複合意思。我們新概念越多,造字越多,直到固定詞和成語出現,新字由固定搭配的多字代替。

拼音是音節越多,單詞越多。直到拉丁語音節多到七八個,成為沒人願意講的語言。拼音的縮略語,就相當於我們的成語。只不過我們的成語還能依稀判別基本意思,比如,太上老君的宮殿稱——兜率,一眼就看得出它的意思。而拼音的縮略語,神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只有附上一本解釋。



阿奇100


簡單來說,作為要發出音的人體發音器官,所能發出的音是十分有限的,而大千世界需要人們表達的內容是無窮的,有限的發音器官要傳達無限的內容,自然無法做到音義唯一對應的。同樣的,加之人們傳遞字義的形體也是一樣,有限對無限,自然不可能唯一對應。


木子小又又


答:出題人是位方家吧?不過,漢字中的一些字是能做到音形義對應的,好像還是唯一對應。舉例如下:

漢字儘管稱為“漢”字,實指中國字,在漢朝以前就早已存在。為方便陳述,這裡仍以“漢字”相稱。漢字的形義音自古以來就是約定俗成的。之後因為年代久遠,會有不同的改動,如題中所說的串義混淆。但是,現在仍存在一些字,其形義音在幾千年前就在較大的區域裡普遍使用過。並且至今不變。

比如“工”字。該字在形 、義、音上就和今天完全一致,但又是在幾千年前的中原一帶就普遍存在了。時間最早似應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我國半坡遺址存在的年代。“工”字從字形上代表了一種建築工程中夯土用的工具。該工具是將約一米長的木棍下端插進一個直徑約一尺的圓形扁石墩的中心。木棍上端又固定了一個橫向把手。立著看就是“工”形。這從甲骨文中可看到。今天在黃土高原的鄉村裡也仍然能找到實物。那裡的施工者從幾千年前至今一直在築牆、打井、修梯田的側壁時使用它來夯實軟土。一人就可以操作。請注意,在我國半坡遺址中發掘出許多(半地下的)民居建築,地面都是夯實的。從而說明了“工”存在的年代。不管怎麼說,這表明了該字在“形”和“義”的對應上沒有歧義吧?此後,再說“音”。使用這種工具時要先抓住把手使石墩提離地面約一尺高再自由落下。落地時發出的自然聲是“工、工”的!其音與現在的中文發音完全相同!我當年在山西農村插隊時就常幹此活,也常聽此音。在那裡,你只要比個手勢,嘴裡發出“工、工”的聲音,沒有人不明白你說的是什麼。不過,查《說文解字》古著,書中卻沒有做這樣的描述和解釋。而只是把“工”字和矩尺什麼的工具聯繫起來了。當然,矩尺和“工”在形和義上也有關,但和“音”就無關了。又常想,許慎為什麼會這樣處理?不清楚。我不相信他的住房、院牆等在施工時沒有經過夯實處理,也不相信他一生中不曾路過工地,沒見過這種工具,也沒聽過那種十步開外就能聽到的“工、工”聲。

至於“工”以外的別的字,早些時候我在《今日頭條》的某評論區留過言。記得和朋友一起談過其它幾個字,比如風、火、虎等。此外,貓、雞、鴨算不算?


陳若V06


漢字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是在象形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後逐漸趨於完善。形成了“六書”即六種造字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註)。前四種叫造字法,後兩種叫用字法。古人在運用漢字時如遇到沒出現過的漢字,就把另一個漢字拿來用。(把甲當作乙)出現了假借現象。如風吹草底見牛羊,這裡的見通現,是顯露的意思。這種現象叫通假,造字方法稱為假借。還有時用甲乙互相註釋,例如“老”考也,“考”老也。這種形式叫轉註。因此沿用於至今。

自秦統一六國後,文字統一,用小篆為統用文字。李斯在小篆基礎上又研製出隸書。使文字臻於成熟。文字發展史則為甲骨文一一大篆一一小篆,一一隸書一一楷書,行書,草書等。小籇以前稱古文字,小篆以後稱今文字。

通觀文字的造字法和書體形式,我們不難發現漢字的形成和發展是漫長的過程,經過數代人的努力才趨於完善。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新生事物不斷湧現,漢字作為記錄漢語言的符號也隨之更新變化,這是歷史使然。例如現在一些外來詞彙(音譯)用漢字表示不一定表達十分嚴密準確。還有些形似字,多音多義字,就不能達到音行義唯一。這是漢字的特徵。所以在使用漢字時,一定要朔根求源,切忌望文生義。





步蘭香407


漢字是幾千年前從象牙上刻記象形符號,經過逐步改進,成為當代各行各業研究發展應用於記錄的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如果沒有文字記錄,那麼從歷史上發展的萬千世界,你是不知道從何而來又從何說起,漢字是中華民族用以記錄各項事業的方言文字,與世界上許多國家民族發展的方言文字其意義是相同的,用於記載所發展事項的內容,漢字由於極其龐大複雜,尤其與物體象形沒有連帶意義的抽象文字,在幾千年發展歷程中,有不少古文字在音形義方面互相串通,有的古人試圖在少數文字方面想作一點改進,但不能得到權威及多數認同,可又存在於有研究價值文獻裡面,象這樣情況不在少數,比如書法有不少文字卻有很多種寫法,漢字經過簡化後,仍有幾種漢字在音意義通用,如鴻圖的鴻,宏,弘等,這都是古人在極有價值文獻中留下的,作為後人尊從古意,另一方面也沒有矛盾衝突,為何不能留下?這是我個人對漢字的理解。


立體書法


漢字是象形,象義,喻事,會意,指事,專注,所以稱六藝,這就是漢字的特色之處。只能是一字多義,這也是猶如古代電腦的另一種字根法!這樣還不夠用,所以古人又一發明,就是通假字,借音借勢而為之。為什麼人們讀不懂《易經》《道德經》等古籍,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例,坤卦初爻辭,履霜堅冰至。歷代解釋都雷同,大錯特錯。譯成現代話,“從踏上霜的時後出發,等到河水凍結實了就到達了目的地了。”按卦辭推算,行程兩個半月到達目的地。所以這裡的“冰”既是指冰,更確切的說是指凍,這裡是動詞佔80%,名詞佔20%,所以中國文字,中國人未必能全解,就是《說文解字》諸多錯誤,正因為是這樣,使之後學則茫茫然也!


泥水勞人1


字根太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