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认为中国足球怎么样才能走向世界?

岭南人看世界


我是晓侃侃,我来回答中国足球如何才能走向世界。一直以来,这样类似的问题都存在着太久太久了,也反复被国人提起过,特别是在国家队面对亚洲杯、世界杯预选赛及唯一一次的世界杯失利后,人们的关注度就会再一次达到空前盛况!那么问题一直都有,却不见得能有效解决,这到底是为何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1.硬条件

我们先来说说关于中国足球发展的硬条件。何为硬条件呢?就是必须强调要做到的要求,那么摆在我们中国足球发展面前有哪些硬条件呢?A.最基本的就是足球场地,都说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但有一点让人可笑的是,目前我们能拥有专业的足球场,却只有仅仅的6个,分别是上海虹口足球场和金山足球场、天津团泊和泰达足球场、广州越秀山足球场(改造后)、成都龙泉足球场;那非专业的足球场呢?举个最贴近我们身边的例子,您孩子就读的学校或者是你目前就读的学校,有能满足一般比赛的足球场吗?就算是有,数量是多少?平常有开放吗?相信背后的答案都会令人嘘然。所以,我们首先就要做的就是为我们热爱足球的人们去提供得上最基本的运动场所,先要做到“有地儿可踢球”。B.缺乏专业的国内教练员、训练师。近几年来,我们更多的是听到某某球队到国外进行训练或者花费巨资邀请某某外教,这样的新闻几乎充斥着我们日常的生活片段。为什么我们自己国家培养的教练员跟训练师就那么拿不出手吗?只能客观地讲,目前确实是不多,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中国足球发展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相比国外的很多都是有百年历史,这当中可想有多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必须先去提升自身能力跟上国外的脚步,尽可能涌现出更多这一块的人才。

2.软条件

就该提到国人经常诟病的一个问题,为什么14亿的人口,怎么就挑选不出11个优秀足球运动员呢?大部分的回答也就是“体制的问题”。可是体制的问题,到底是哪些问题呢?这里我谈一下个人的拙见,最底层的问题当属青少儿足球赛事少之又少,抑或组织赛事的运营效果差,球场安排不合理、球场数量不足、不合理的球场尺寸、比赛规则的设置等等。而这一后果就是缺失了青少儿对足球的认识,无法产生兴趣,更谈不上去学习足球,当中一些有天赋的甚至可能就被埋没了。再来谈一下梯队发展的重要性。打个比方,目前代表我们国家队比赛的球员普遍都是20岁以上,甚至有些是30岁以上,那么一旦当中的某些球员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无法继续比赛,我们该去哪里填充新鲜的血液呢?没错,就只能去我们的低年龄段的梯队去挖掘了,一层一层地往下挖掘了。所以,梯队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点,很多时候,我们都只关注了国家队的方方面面,却忽略了还有我们的梯队,在此我也是希望能看到这篇文章并深爱我们中国足球的人,也要给予我们国家梯队U17、U13等等的关注,也只有更多的关注,才能促使其发展的更好!

接下来谈的是目前已经大刀动斧进行改革的薪酬问题了,我必须认可这一举措,但并不是说目前这样做就已经足够起到效果了。举个例子,在还没有这个薪酬改革之前,当我们国内出现了一些少有所成的年轻球员,他们往往就会选择留在国内的球队发展,而拒绝到国外一些相对应的更高联赛去锻炼,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旦选择了前往国外,意味着拿到手上的薪酬就会变低,相比留在国内,自身的技术能让很多俱乐部提供一份丰厚不错的薪酬,这么一来,少了国外更高水平联赛的锻炼,还能谈得上有更大的进步吗?当然也不是说留在国内就一定没进步,只是环境因素相差的有些大了。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我们除去了“软硬条件”,也要强调我们的爱国情怀,当我们身披国家队的战袍,就要意识到责任的重大,需要我们更加地去拼搏与付出,哪怕战的遍体鳞伤,哪怕最终还是失利了,但是能让国人看到了勇于拼搏不怕输的一面,我们的中国足球就有希望,就能够慢慢走向世界!而我写这篇文章并非是站在一个中国足球救世主的角度,也并非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英雄,而是我深爱着中国,深爱着我们的终归运动,深爱着中国男足,能够在此谈论,我深感幸运。


如果您看到这篇文章,哪怕只有一点点共鸣,也是对我的肯定,希望能关注小编我,一起交流学习!祝愿我们的中国足球越来越美好!


晓侃侃


现在一提中国足球那会招来太多的吐槽和骂声,说他们烂泥扶不上墙。其实大家也是内心热爱才抱怨,队员也想胜利不过能力达不到,技不如人。在国内称王,不思进取,属于目光短浅,有几个象武磊一样,不计较少挣钱也出去闯,那些国内有潜力的年轻人应该出去闯一闯,那怕是低级别的联赛也比国内强。

国内联赛属于一批基本功低下的本土球员加上花钱引几个外援,豪门和小俱乐部如同开工厂一样,根据资本来引进级别不等的内外援,由于一些不规范运作,这两年有十多支退出了联赛,足协的乱作为起了一定的负作用,太虚高的转会费,身价也不与国际接轨,谁也接受不了这么高的费用,这些人只能在国内联赛流转。我们最根本的问题是球员身价和国际接轨,没有那个国家如我们一样自定夸张的身价,这怎么和人家高水平的国家队比赛,国家限薪很好,想挣大钱拿出真本事来。

一一

再一个根本问题是选材和教练。现在整个学生身体素质都很差,近视率太大,上体育课也学不了多少,课外活动也利用不了,有时间还不如看手机电视哪,整个社会体育氛围不好,比赛为了争名次,不惜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回忆从九十年代到现在,我们足球不是踏踏实实的长技能,而是挖空心思走捷径,一会学这国一会学那国,其实一切都要提升基本功,象日本一样,碰上任何队都不怕。选好标准的青训,让他们培训我们的教练们,大学多招足球方面的人,学校各级别的朕赛搞起来,虽然开始难一些,水平差一些,只要坚持一定能象日本一样收获茁果。

当然之间的运行要规范,反腐一样适用,只有这一切环节规范了,加上球员教练的努力,中国足球走向世界才不会远了。

欢迎评论关注,谢谢参与。


如烟如梦2019


中国足球已经是扶不起的阿斗,怎么折腾都不会腾飞。究其原因太复杂,体质,体制,制度,教育等等的原因。我觉得真正的原因在人。具体说就是在于足球人才的培养扭曲了,所以永远培养不出来合格的,能上的了台面的球员。

我们足球起步晚,没有时间探索适合自己的培养方式和制度,只能照猫画虎,生搬硬套把外国那一套拿来,再加上想当然的自己的一些东西,其结果就是邯郸学步,画虎不成反类犬,国外的风格没学成,自己的风格没形成。人家外国的那一套到我们国家水土不服,就是把多优秀的外国教练请来也没有用,扁鹊见到蔡桓公,赶紧跑路吧。

到这个份上,怎么解决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唯有痛下杀手,从新开始,培养一批足球人才,选拔一批足球精英,启用一批懂得管理的教练,按照国情制定足球制度,才能让足球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虽然这会让足球事业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偃旗息鼓,但是总比丢人现眼十几年好的多啊。再不要围着一个又出气没进气的人请专家把脉下药了,神仙难救,浪费时间和钱财。


易茗易心经


1,足球体制改革,只有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中国足球,才有可能找到病根加以改进。

2,培养足球人才,我国的足球事业起步晚,基础差,尽快提高青少年球队教练的整体素质,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力量。

3,国家要制定足球长远发展规划,完善足球市场的运行体系,加强足球市场的建设和管理,促进足球俱乐部的运行机制,完善足球俱乐部体制使之与国际接轨。

4,对于赌球,黑哨等决不姑息,依法论处。


Geology


中国足球走向世界个人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一是普及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也就是扩展了。我们已经确认了1.3万个足球特色学校,今年要达到20000个,最终2020年达到4万所足球特色学校。确定了近70个校园足球特色县,确定了4个改革试验区,这是要扩大覆盖面,就是要普及,没有普及就没有提高,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是一件事。

二是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主要编制了校园足球教学规范指南,编制了校园足球教学方案,拍摄了视频、制定了技术和内容方面的规范机制。

三是抓了培训。我们对20多万名特色校长、教练员、体育老师、裁判进行了培训。 四是开展赛事,加强交流。去年一年,我们搞了20项赛事,950多场次,7500名高中生、大学生参加了这个比赛,这个赛事是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赛事。同时,我们遴选了243名外籍教师到特色学校,中小学任教,还和德国签订了足球合作协议,拟选了一批教练员、运动员到英国、法国、西班牙进行交流,我们的球队出去跟他们特色足球学校去踢。就是说,初步出去试了一下,这条路是可行的,开辟了这么一条通道。

下一步,把校园足球这个事搞好,不是一个速效的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大家想想,杨树长的很快,松树长的很慢,但松树管用。校园足球就得经历一段时期,为中国足球多培育几棵松树,所以需要一点时间,也需要社会的理解,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具体的工作,第一件事是做大分母抓普及,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们要建4万所足球特色学校,参加的人越多,我们从中选择的余地更大。

第二件事是做强分子抓竞赛。抓竞赛,分子就是从分母里挑出来的这些人,要竞技、比赛,要和竞赛体系结合起来,要比赛出来的人,而不是人为挑选的,要靠脚下功夫。

第三件事是师资队伍抓培训。我们现在师资队伍太缺了,所以一个办法是抓紧培养。远水不解近渴,对现在的体育老师校长抓紧培训,国内国外资源都用起来抓紧培训。还有一个就是把现在运动员能用的用起来,当教练、搞培训。

第四件事是有序发展抓标准。校园足球这件事还要有序发展,循序渐进,不能一窝蜂、一哄而起搞运动,那不行。所以,我们要做各种标准,像工作标准、竞赛标准、选材标准,程序要分类制定好。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这是我们的理念。

第五件事就是保障条件抓短板。现在最大的短板是什么?是场地,没有场地就要靠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了,为这些特色足球学校、为这些孩子们提供一块绿茵场,让他们能够练练脚下功夫。

第六件事是开阔眼界抓交流。就是要“走出去”,跟人家交流,跟强者请教,跟他们比赛。

第七件事就是加强管理抓协同。这不光是教育部门的事,教育和体育合作,学校和企业合作,各方面协同起来,加强管理,目标就是一个,打破中国足球的那样一种让球迷不太满意的循环,把中国足球搞上去。当然,我们也知道,校园足球这一条路不可能完全满足中国足球腾飞、振兴的要求,但是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出一份贡献。




川粤10年


1首先控制薪酬。可奖进球奖,大赛出线奖。成绩与俱乐部挂勾。

2足协让权给市场。

3加大爱国精神教育。

4加大儿童踢球投入奖励。各俱乐部梯队。

5足球现有体制无成绩?不进反退谁承担?

6成立足球联盟,会员。(球员,裁判,球迷……)

7招标投资中国足球赛!足协听投资方的。足协无经营权管理权。只管各种大赛管理但是球队还是领队,主教练掌权。大赛成绩与足协领导挂勾。

8国家立法足球。违规违法严罚。

个人观点,观点不一勿喷。只当娱乐。



谈球扯球


革命者最后革自己的命是最难的,每一届足协都口口声声改革,可结果看看足协,对自己革了多少?口口声声从基础做起,可真正能放弃任内所谓冲击出成绩,为乌纱帽上贴金,一个没有,利益的割舍如此之难!没有一个甘做铺路石的,死心吧,中国没有足球死不了。


用户7810479063406


如果一说到中国足球,很多人都会“呵呵”的笑几声。每次观看中国的比赛,赛前都是规划好,比如踢赢谁、打平谁,争取出现;但是,当比赛结束后,你会发现中国每次只剩下理论上的出线希望。

中国足球的积累不够,别人足球搞了上百年,我们才十几年.无论是足球文化的底蕴,足球人才的积累,各方面都差很多,就象别人跟咱比乒乓似的,怎么也比不过,别人从5岁开始就接受足球文化。

其次中国足球的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定位不明确,联赛太混乱,机制太落后,球员素质太差等等,太多问题了.足协又显得太急功近利,做事很片面,联赛都没搞好又谈何走出世界。

足球在中国并不是一种大众化的运动。中国有许多球场,但是对公众开放的足球场根本没有,中国的足协更多的是带有行政色彩,和国外的足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的足球俱乐部也于国外的职业俱乐部存在较大差异,更像是一个有赞助商的专业队,如果这些领域得不到改善,中国足球永远不会有进步。

另外,球员的身价上涨也助长了商业足球的发展。在商业环境中,转会费本身就没有“指导价”或者“标准价”,能够决定价格的,只有市场需求。但是以国内球员的身价,相信五大联赛没有一个球队愿意去购买,所以就注定中国球员很难走出国门,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

这问题天天在说,一天两天也说不好,重要的是球迷们给中国足球多点鼓励和宽容,球员们也再努力点多争口气,足协多学习国外理念加强管理,别只顾眼前利益(钱)和片面结果。


闹宝成长记


作为一个关注足球二十年的老球迷,中国足球的血泪史相信不用多说了,骂都骂累了。那么怎么办呢?说难很难,难到接近于无望;说不难也不难,老老实实坚持干还是有希望。但就是这个老老实实坚持干,很难很难。 我很欣赏日本,他们的校园足球,他们的青训体系,他们的联赛体系,他们的走出去的球员不停的涌现,这一切都已经形成体系良性循环,如果日本有朝一日挺进世界杯决赛乃至夺取世界杯我也并不觉得奇怪。 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日本足球人上上下下几十年持续的付出。当年88年的奥运会预选赛,国奥赢了日本进了决赛圈,观战的日本足协主席一脸的郁闷,可是,三十多年过去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所以中国足球想要有希望,就要老老实实学日本,把足球的基础抓好,做正确的事,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以中国这么大的体量和市场,是大有希望的。 但是,不按照规律办事,永远都不会有希望。 虽然我是个中国球迷。何况,现在越南青训也抓的不错。真的,留给中国队的弱队不多了。


事后马


这个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两年就可以的。首先要建设一个完好的足球环境,还有足球文化这个是很重要,而不是拿一两亿请个外援就行的。

足球文化的建设是一套完善的体系,肯定少不了青训,一个好的足球巨星都是从青训出来的。如今现在的现状体育课被英语老师霸占,要么就是跑两圈就自由活动,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学体育课还是选修,选了足球却被拿了个足球来跳舞。

踢野球也很贵大的场一个小时要三百,孩子喜欢踢球你会让孩子踢吗?中国人的传统就是保守,好好读书以后上个大学领一份工资娶妻生子这辈子就这样了。

一个25岁的现役足球明星,能让100万人给他投票选他当总统,无数人因他的广告而戒毒,他就是利物浦球星萨拉赫。

我们已经绝望到对国足没有任何希望了,这才是最伤球迷的心,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越爱的人伤得越深。

我们可以参考韩国日本的足球建设,我们要学习的是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