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为什么李广难封,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布衣淘史


"飞将军"李广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李广的一生南征北战,"大小七十余战",才气天下无双,但却际遇坎坷,一生不得封侯,甚至最后自刎以死,悲剧收场,以致"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引得无数人的同情和叹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从此被文人志士用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悲伤,"李广难封"及其个人悲剧的原因也引起诸多学者的兴趣。

《史记》作为千古绝唱的史学经典,在《李将军列传》中详尽记叙了李广坎坷不平的一生,表达他对李广崇敬和同情。在司马迁的笔下,李广是骁勇善战,天下无双的名将,但却因为"不遇时"和"数奇",最终以悲剧收场,后人则多认为李广的悲剧原因是由于卫青的排挤和汉武帝的任人唯亲造成的,其实都有失偏颇,李广包括及家族的悲剧原因,还是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所造成,然而,他们性格上的缺陷也是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

元狩四年(119年),汉朝发动了著名的漠北之战,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精骑出征匈奴,经此一役,汉朝军队大获全胜,打垮了匈奴的主力军队,使匈奴元气大伤,从此"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

在漠北之战中,年届六旬的李广多次请战,想要建功立业,后被汉武帝任命为前将军,受大将军卫青统属,但在临行前,汉武帝却私底下告诫卫青,认为李广年老,数奇(命数不好),不要让他和匈奴正面对战,于是卫青将李广的前锋部队并入右将军赵食其军中,从东道迂回夹击匈奴,并在和匈奴正面作战的机会给了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公孙敖,李广的军队由于绕路东道,路途遥远,又缺乏向导,最后率军迷途,延误和大军会合的时机,因为不愿面对"刀笔之吏",最终自刎而死。

许多人以此认为李广是受汉武帝和外戚所陷害而自刎的,然而也有人认为这种看法不恰当,王夫之认为:"卫青之令出东道避单于之锋,非青之私也,因受武帝之戒而虑其败也。"认为卫青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受了汉武帝的命令,出于全局考虑,担心此战会失败。

杨生民先生也认为从《史记》、《汉书》中等史籍中也无法看出卫青排挤李广的结论,理由有三点:第一,卫青虽为大将军,在战争时总领诸将,但平时并无太多的权利。对于李广在漠北大战中任用和使用,武帝直接掌权,卫青只是照章办事而已。第二,战争结束后,卫青派人催李广到将军幕府中,是想急于了解事情经过,从而及时全面地向武帝汇报,并不是要处置李广。第三,卫青平时小心谨慎,为人谦和,凡事讲究退让,说卫青打击李广显然与他平日的性格和身份不相符合。

李广的家族一门数杰,都是骁勇善战,军功卓著之辈,但大都以悲剧收场,李广的先祖李信为秦朝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却因伐楚失利,遭到降职,永不重用,最终郁郁而终。李广一生征战无数,令匈奴闻风丧胆,最后却被迫引颈自刎。李广死后的第二年,他的弟弟李蔡"以丞相坐侵孝景园壖地",被汉武帝抓住了小辫子,治罪下狱,自杀身亡。李广的三个儿子中,李当户和李椒英年早逝,先李广而死,李敢因为得罪大将军卫青,竟被骠骑将军霍去病射杀了。后代的李陵因兵败投降匈奴,被族灭,李禹受到牵连,也被处死。

纵观李广家族的悲剧原因,主要是其所处的时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统治者所需要的是顺从于自己的奴仆,而不是个人风格和能力太过突出的将领。李广家族虽然骁勇善战,立功无数,但却不懂得政治学,锋芒太露,最终为统治者所忌,不得重用。

相比之下,卫青、霍去病不仅和汉武帝有裙带关系(卫青是卫皇后的弟弟,霍去病是卫皇后姐姐的儿子),也更懂得为臣之道,因此更得汉武帝的信任和重用。此外,汉朝时不合理的军功制度和将领之间的互相推诿、倾轧也是"李广难封"的原因之一。

从个人性格上看,李广家族虽然名将辈出,但却自负其能,目空一切,李广为了报私仇斩杀霸陵尉,背信弃义诱杀八百羌族降卒,也可见他心胸狭隘和性格残忍等性格上的缺陷。


煮酒君


唐代《滕王阁序》,王勃言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因直言不讳而被重用,可怜他年岁已老;李广因屡立战功,近将封侯自刎而亡未能封侯,王勃才发此人生如梦,机会难得的感慨。正是飞将军李广不能封侯的典故出处。

唐代诗人王昌龄有一首著名的七绝《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P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司马迁评价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那么,李广不能封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李广有战败被俘而免职的经

历。李将军,驻守右北平,匈奴听说后,称他为飞将军,躲避他多年,不敢入侵右北平。

武帝继位以后,近臣都认为李广是名将,李广由上郡太守调往未央宫。4年后,李广以将军的身份率军出雁门关去打匈奴。匈奴兵多李广战败被擒。后侥幸逃脱。回到汉朝国都,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处理,本来由于李广损失惨重,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应斩首,但是李广用钱物,除了死罪削职为民。

第二,元朔六年,李广又被任为后将军。跟随大将卫青从定襄出塞。讨伐匈奴。许多年轻的将领因战功显赫被封侯,而李广的军队却没有战功。

两年后, 李广率领4000骑兵,从右北平出塞,博望侯张骞,率领1万骑兵与李广同时出征,兵分两路行军有几百里,匈奴左贤王率领4万骑兵包围了李广。经过激战汉军非常疲惫,博望侯的军队才赶到,当时李广军几乎全军覆没,只好收兵回朝。

博望侯行军迟缓,延误期限,应处死刑,后来他用钱赎罪,降为庶民,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封赏。

后来李广年事已高。在一次追击匈奴的战斗中迷失道路,羞愧难当,引咎自杀。全军将士为之痛哭,百姓闻之,老壮皆为垂涕,这就是李广难封的悲剧。

之所以唐代人又想起李广的往事,我想是唐朝时,将李广供奉于武成王庙内的缘故吧。





Banksy24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自身原因

军功不够:据《史记》、《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因军功封侯的共有26人。而其封侯标准有以下几点:捕斩敌军王、相、将军、阏氏等;斩敌千级以上;在战斗中为夺取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等。

而李广在文景两朝的对匈战争中主要任务为防守工作,而武帝其间的五次主动出击战中却以三次未遇敌和二次覆没告终。虽经七十余战却从未达到封侯的标准。

二、外界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在前人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展开更为深入的讨论,如“杨咸从当时的用人政策分析认为,李广的悲剧是由于封建社会亲贵用事,即用人惟亲造成的”;

张德芳认为:“李广难封”的原因应从西汉王朝内部寻找,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始终尖锐,李广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自然不能逃脱斗争的冲击,统治阶级的尔虞我诈造成了李广悲剧性的命运“。

三、自负其能

就李广自身的内部因素看来,李广难封原因出自个人,概括来说就是李广“自负其能”。表现在其领兵作战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注意谋略,治军方面也是如此;此外还表现在私受梁王印和杀霸陵尉两事上。


l桂花园主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当时被称为飞将军,唐朝时李广被供奉于武成王庙内,成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李广当时被成为飞将军,为什么一生不得封候呢?

攻守的局限性!

李广虽然当时被称为飞将军,但那是从汉景帝开始的。李广经历汉朝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后,于是有所名声,后来就开始抗击匈奴。

但这时是汉景帝时,和匈奴的形势是以守为主。 所以说李广前期多数是以守的方式来对待匈奴。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了飞将军的名号,是很难有战功的!



刘彻不敢冒险!

汉景帝驾崩后,刘彻经过多年的努力,使汉朝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就决定反击匈奴。由当时的以守为主,变成了以攻为主。所以那时的形势是攻守易形了!

于是刘彻就派卫青等将领出击匈奴,李广作为有名的老将,当然也要前去的。

但是对匈奴作战的结果,对刘彻太重要了,跟以前不同,是主动出击,李广虽然有名,但以往却是以守为主。刘彻担心形势突然转变,李广不能胜任。若一旦失败就会影响士气,也会毁了他的名声!

所以李广一直不是前锋,要么是侧翼,要么是后卫,在这种情况下,李广同样很难有很大的功劳!

而他的手下因为和卫青一起,多为主力前锋,所以多数都因功封候!

被自己飞将军名声所累!

李广因为有飞将军的名声,所以匈奴一直把李广作为主要的对手,在后来的对匈奴作战中,匈奴因为李广的名声,所以就对李广进行合围,或则是多李广数倍的兵力跟李广打。

而汉军其他的将领,开始则不被匈奴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李广不要说立功了,能保住不败就不错了!

失去最后一次机会!

李广一生最后一次和匈奴作战,经过苦苦向汉武帝请求,汉武帝终于答应李广为前锋,让他有一次立功的机会。

但是汉武帝又觉得李广年老了,恐怕不能胜任,于是又暗中告诉卫青,认为李广年老,时运不好,不可做前锋。

后来李广却因为迷路,没有及时到达地点,没能参加战斗。最后李广羞于受辱,于是自杀而死!

最后一次,李广同样没有立功!

因为汉朝封候条件的规定!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除去韩信英布等几大异姓王后,杀白马立誓,“非刘姓不得封王,无功不得封候”!

由于上面的原因,李广虽有飞将军的名声,却一直没有大的功劳,所以李广一生不得封候!


中孚鉴


因为时代在变,李广没变。

李广成名于文景时代,也算是一名宿将了,他的特点是骁勇、敢于出击,缺点是没有章法。

同时期,有一位将军跟他形成明显的对比,就是程不识。程不识跟李广齐名,但特点完全不同。李广多用骑兵,打仗靠临场发挥,非常随性,也不搞什么军阵,什么斥侯也没有。对士兵要求不高,没有什么军法,大家跟着我冲就对了。

程不识就完全不同,他出战多用步兵,行军时前有斥侯,左右有护阵,扎营有章法,一步一步往前推,对士兵的要求也很严格。

所以,大家都愿意跟着李广,没有约束,不愿意跟着程不识,太辛苦了。

不同的风格造成了不同的结果,李广要么是大胜要么是大败,程不识是永远不败,人称程不败,但很难取得大胜,因为太谨慎了。

具体到李广,他这种风格在文景时代,很好的适应了文景的防守国防策略,就是我不主动大规模出击,但偶尔冷不丁用骑兵袭击你一下。李广又特别勇敢,所以经常打匈奴一个措手不及。匈奴人都怕了李广。因为他不按套路出牌啊。人称飞将军。

但同时,李广这种模式并不适合大军团对决,程不识就说了,李广要是碰到匈奴大军冲击, 一定大败。

不幸言中。

汉武帝第一次出击,兵分四路,李广的一支不走运,碰上了匈奴主力,结果全军覆没,自己被俘。

有人常说李广难封是运气不好。但你的大败人家早就算死了,说明不仅仅是运气问题。就是风格的问题。

最后一次李广出征,好不容易找到了匈奴主力,汉武帝早就知道他的风格不合适大兵团作战。给卫青打了招呼,说李广数奇,你别让他冲。

有人说汉武帝不厚道。

说这话的人就是不懂社会,不懂国家,不懂大局。

汉武帝思考问题,他是从帝国全局考虑的,不可能是为了你李广封不封侯去考虑。十万大军是为了帝国的胜利而流血,不是为了李广的一个侯位去流血。

汉武帝这样做,完全没问题,反而显出他是一个清醒的领导者。当领导不能讲私情,不能感情用事。

卫青就把他从前卫调到后卫,让他去包抄。结果李广又迷了路。

有人又说是运气不好。这个真不能让运气背锅。做为一名将领,对地形的掌握也是必须的,迷路不能怪运气啊,只能怪自己功课做得不到家。其实还是因为李广的作战太随性,想一出是一出,打到哪里算哪里。这种风格,你搞偷袭行,搞大决战这是不行的。

后面李广干脆自杀,人家觉得李广冤,认为李广迷路是不走运,不应该受到指责。

其实换个角度想,李广死得不冤。这一场大战,幸亏卫青是取得大胜,如果万一因为李广迷路,最后就少了他这一支军队,导致大败。那李广不就成了千古罪人?就像格鲁西导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利。

而且李广迷路,让合围没有完成,匈奴单于又跑了啊。

此外,李广脑子有问题的。七国之叛,他很勇敢,立了大军,斩了叛军军旗,结果跑去接受梁王的将印,这就是不懂政治,所以立大功而不赏,不然,以他斩军旗的军功,说不定当时就封侯了。

但综合来说,是李广没能改变自己,他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没有走出来,让自己的战术变得更适应大军团决战,自然李广难封。

那为什么后人都替李广感到惋惜呢?

很简单,历代的文人大多像李广一样,拥有一项特长,但又因为自身的缺点而不能成功,他们是借李广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比如司马迁就是啊,他会写文章 ,但被宫了。他写史记,其实是偏心的,后人就发现了,你把史记中卫青霍去病传跟李广传放到一起看。读完后你会特别同情李广,而觉得卫青霍去病好像没那么牛。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讲故事的人可以摇动人心,迷惑常人的心智 。其实李广跟卫青霍去病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我们赞叹李广的勇猛 ,但不要惋惜李广,我们更应该庆幸那个时代有卫青,有霍去病。


脑洞历史观


历史控专心为您答疑解惑:

司马迁关于李广的记载虽然有个人感情在里面,有一些偏颇之处,但作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李广的缺点他也都毫不隐晦的记录下来了。可惜后人大都只记得后面一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赞美之词了,再加上王勃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煽情,导致历史上的李广成为广大怀才不遇文人骚客的代言人了。



《史记·李将军列传》。 吳楚軍時,廣為驍騎都尉,從太尉亞夫擊吳楚軍,取旗,顯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廣將軍印,還,賞不行。

分析李广难封的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政治经验不足。七国之乱时,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定吴楚联军,立下战功。梁王刘武看上李广之才,私授李广将军印,李广不识时务,竟然接受了。刘武当时很想做皇帝,想等哪天他起兵逼宫时,希望李广能支持他,这一点汉景帝刘启看得很明白。当时李广为什么要接受将军印呢?原因主要是李广作为一员武将,政治经验不足,眼光短浅,分不清利害关系,自以为立下战功,梁王授给将军印,这是对他的奖赏。结果李广此举触怒皇帝,未受到丝毫奖赏。

第二,李广生不逢时。李广正直能征惯战的年岁时,经常打出以少胜多,惊世骇俗的经典战役,但当时西汉的国力尚不足支持大规模的对匈奴的作战,所以李广的用兵主要是以防守守备为主。而到了西汉秣兵历马,有足够的资本与匈奴作战并能千里追击时,李广老矣。



第三:性格问题。他杀死在他赋闲时候藐视他的地方长官,尽管汉武帝没有批评他,但足以见到他的心胸狭隘。程不识说:“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王朔说:“将领的罪过没有比杀已降的人更大了。这就是你不得封侯的原因。”所以李广的性格缺陷,心胸狭窄、暴戾、缺少独当一面的战略才能也是难封的主要原因。

第四:时代因素。汉文帝时"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回。显示了非凡的勇猛和才能。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文帝的一句话就注定了李广的命运"惜乎,子生不逢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


历史控


“封侯”是政治待遇。李广虽然能打,但是从政治“智商”来看,还是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


政治上不成熟

汉景帝时期,为平定诸侯小国的“七国之乱”,汉景帝派周亚夫为将,李广随之出战,战功显赫。但是,政治上不成熟的李广,接受了当时身处平叛最前线的梁王刘武(景帝刘启的弟弟)的赏赐。与诸侯王走得这么近,怎么可能让汉景帝高兴。所以,立功甚多的李广,回朝没有受到封赏。


没有大兵团战功

指挥打仗不是一个人的事。我们耳熟能详的李广事迹都是李广以少胜多,勇猛无敌的战例。比如《史记》载:“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李广擅长轻兵深入,不守规矩,轻兵作战,运气好,就斩将立功,运气不好,就战败被俘。兵败被敌人俘虏过,本来是要斩首的,花钱买了条命。李广一生重要的四次大战中,两次全军覆没、一次迷路、一次没战绩,可以说并不显赫。


对中央政府不够尊重

治军最忌讳“只知有将,不知有君”。李广却不懂这个。李广作战时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苦,每次获得军功之后,都把所得的封赏分给共同作战的士兵,而且平时对士兵也没有严格的纪律,只要作战勇敢就可以了,其他的军纪都可以忽略。所以李广带的兵就是“李家军”,只服李广一个人管。但军队是皇帝的军队,这样肯定会引起皇帝的不愉快。


所以,战功归战功,封侯却取决于的政治敏感度。这是李广最致命的不足。


wen子哼哼


说起李广,谁都会竖起拇指点赞。作为西汉时期的名将,李广镇守边境抵御匈奴,战功显赫。史记记载:“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李广也由此得名“飞将军”之名,并流传后世。

《史记》对李广的事迹记载非常详细,其中包括李广射杀匈奴射雕手、下马解鞍骗过匈奴和箭羽射入石头等多件事件,也包括了别人对李广的看法,《史记》的记载也显示了司马迁对李广命运的感慨。

李广

正是《史记》对李广的事迹记载的过于详细,多有吹捧,那会导致后人对李广产生崇拜心理,对李广的命运产生同情。唐朝诗人王勃更是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写道:“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1.李广功劳并不算太大。

李广早在吴楚七国之乱时立下战功,一战成名,之后开始镇守边境抵御匈奴数十年。李广虽多次与匈奴交战,但都是一些小战斗,杀敌不多,战功并不大。数十年镇守当然是劳苦功高,但这只是后人的想法,在汉朝是以杀敌计算战功的,不杀敌守多久都只有苦劳,没有功劳,当然也没封赏。李广在其与匈奴作战的几十年生涯中,从未打过一场漂亮的胜战,而在汉朝击溃匈奴的关键战役中也总是看不到他的身影,这也是他难以封侯的主要原因。

李广连环画

2.李广的罪过不小。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元光六年),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骁骑将军李广各率1万军队,深入匈奴腹地作战。李广带领军队从雁门出击匈奴,与匈奴交战,结果全军覆没,自己还被俘虏了,后来趁匈奴人不注意时自己逃了出来。李广也是因为此战,被贬为平民。后汉武帝重新启用李广任右北平太守,匈奴称李广为飞将军,畏惧不敢进犯。其实对于匈奴而言,李广不过是败军之将而已,有什么好畏惧的?

李广当右北平太守时,率领四千骑兵和博望侯张骞率领一万骑兵从右北平出发,分两路进军。李广的军队碰上匈奴左贤王部,李广虽英勇杀敌,但几乎全军覆没,如不是张骞赶到,后果就严重了。此战,张骞因不能按预订的时间到达而被处罚,李广则功过相抵。

漠北战役时,李广领兵与赵食其合兵后从东路出发,结果中途迷路了,没有按时到达战场,后果是很严重的。卫青总算有名帅风范,在李广部不到场的情况下仍然打败匈奴,取得漠北战役关键性的胜利。李广也因此自杀谢罪。

汉朝与匈奴

3.李广缺乏运筹帷幄的能力

李广射杀匈奴射雕手、下马解鞍骗过匈奴和李广射虎这些事件只是表明了李广的具有较高的武力和急智,但这些并没有给他行军打战带来多大的帮助,李广缺乏作为一名军事统帅应该具备的运筹帷幄的大战略能力以及大局意识。

总而言之,李广虽然也立下战功,但总伴随着很多罪过,李广也只是在功过不断相抵的过程中度过他的军旅生涯。

汉朝与匈奴

后人时常感慨李广难封,其实都是司马迁在《史记》过度吹捧李广的结果。李广命运多舛,下场让人同情,但他是幸运的,至少在史书里面他是光辉,他得到后人的称赞和敬仰。相比之下,与李广齐名的程不识镇守边疆,抗击匈奴,生平未尝败绩,但在《史记》中关于程不识的记载连100个字都没有,很多人可能连程不识是谁都不知道,岂不更令人感慨?


老四剧说历史


我个人认为主要有几点:

一、制度原因。西汉规定,非刘姓不王,非军功不侯。李广虽然有“飞将军”之称,但他的功勋主要在防御和守边上。在他参加的几次进攻型远征作战中,均无大功,甚至一次被俘、一次迷路、一次错失围歼和追击匈奴单于的良机。李广因之多次受到汉武帝的处分。《史记》中司马迁虽然很同情李广,却也写不出他更多的战功。

二、战功不够。李广出生于陇西世家,善射,曾因夜里误认为一个石头是老虎,搭弓射之,第二天人们发现他的箭已经没入石头几分深了,可见个人力量之大。他也是个孤胆英雄,曾率十几个人追赶匈奴侦查员,与敌人主力遭逢,竟然凭机智和勇气全身而退。在青海(?)戍边、雁门戍边(没看书,忘了是不是这几个地方),都深得地方人民爱戴,也另敌人胆怯,赢得了“飞将军”美誉。但这在英雄辈出的汉武帝时代,与那些追敌千里、横扫漠北、杀敌无数的大战役中的英雄事迹相比,李广的战功只能说太一般般了!

三、政治污点。一是七国之乱时,李广在东征时路过汴梁,私下接受了梁王的相印;二是在青海戍边时坑杀了800已经投降的羌族将士(大忌);三是为泄私愤,在朝廷重新起用时,采取欺骗朝廷的手段,诱杀霸陵尉。这几件事,就是放到几千年后看看,那会有什么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应该说,汉武帝对待李广,还是比较厚道的,只是说他“奇数”(运气不好)。李广犯那么多错误,汉武帝也没有真正的狠整他,遇到打仗还是第一时间起用他,但他确实没有大的建树。规矩在那里放着,大家一视同仁,有功就封,无功休想,这也怨不得别人。

李广战功平平,为什么却有传世英名呢?我想与司马迁的推崇有关。

司马迁因李广孙子李陵降匈奴事件牵连,遭受腐刑,一直悲愤不平。联想到李广一辈子东征西杀,却不得封侯,落得个最后自刎军中的下场;而司马迁为国诤谏,反被下刑,受尽屈辱,两相对照,何其相似乃尔?!英雄末路,惺惺相惜、心有戚戚,隔空共鸣,符合人之常情。无形中,司马迁生花妙笔,抬高了李广的历史地位和评价。

“李广难封”既是一桩历史公案,也是一段个人悲剧,更是后来者对英雄气短的深深同情!


旁观者之2018


《史记》里《李将军列传》记载过,说李广杀降,一次就杀掉了800多投降的羌人,在古人眼里,杀降是最损阴德的,白起不就没有好下场吗?因此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杀降,所以不会冥冥之中不会有好的报应。

当然这只是一种迷信说法而已,李广难封,其中原因是很复杂的。王立群老师的读《史记》就很好的分析了李广难封的多重原因,除了李广身处于当时那个大的政治环境下,遇到了武帝、卫青、霍去病等这些出类拔萃的人外,李广自身也不在着一些不足,致使李广只是一个悲剧英雄。

主要有三点:

一是不懂政治。李广只是一名勇猛的战将,但算不得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政治家。特别是在政治上可以说是幼稚的,说话办事不够老持沉稳。他一生经历文、景、武三朝,却总是在政治上被人利用。七国之乱时私授了梁王的军印,这种行为对统治者来说是很忌讳的事情,恐怕那时汉景帝已经对李广心有不满了。结果他还不自知,当了武帝的保安司令后,又和淮南王刘安有所瓜葛,这绝对会引起武帝的猜忌。

二是行事毛糙。《史记》中记载了李广有一次带了几十人追打三个匈奴,结果遇见上千匈奴骑兵,结果他命令所有人把马鞍取下来,给匈奴造成一种有伏兵的错觉,好在匈奴没有轻举妄动,撤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广尽管有勇有谋、征战多年,有极丰富的战斗经验。但也确实存在机会主义思想,不够沉稳,这种做法实在是拿士兵的生命在开玩笑,万一匈奴一拥而上,那不就直接完蛋了吗?可以说,这种机会主义思想充斥了李广整个军武生涯,作为武帝,能不对手下将军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吗?因此,李广尽管能征善战,但总给人一种不靠谱的感觉。比起卫青、霍去病,哪怕是程不识,武帝对李广不是特别信任。

三是运气不济。说实话,这一点是难以改变的客观事实。

1.你很牛吧?但你遇见了比你更牛的卫青、霍去病,这两人是战略家、是军事家,统兵布阵,大兵团、大规模指挥作战非常厉害。

2.你很能打吧?可是关键时刻掉链子。马邑之战,尽管不是李广的责任,但架不住点背、命不好,做好的战斗准备根本没打起来,人家匈奴跑了。后来武帝兵分三路主动进去匈奴腹地,只有他兵败被俘,好不容易跑回来被贬为庶民。

3.你是军人吧?但你固执己见。为了能寻找匈奴主力,立功心切的李广在武帝不信任并且已经给卫青下达密令的情况下,改变行军路线,还使大军迷路致使未按时行军。在卫青派人来询问作战情况时,本应如实汇报军事情况,这是下级对上级再正常的不过的事,可能是李广觉得征战一生,60多岁了还要向刀笔小吏作汇报,太没面子了。心一横,自戕了。

其实,李广的所处真是无奈之举,难封也存在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在读史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认知,对于李广难封肯定是有不同意见和看法的,多探讨才会把历史分析的更透彻,我们才能从中感悟更多。

手机敲字不易,来个赞吧,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