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世界哲学史丨施杜里希:中期经院哲学

世界哲学史丨施杜里希:中期经院哲学


阿拉伯哲学的创造力在十三世纪时已经消退,而这时的西方思想重又开始展翅翱翔。其主要诱因在于与伊斯兰世界的接触,它无疑对西方思想起了一种刺激作用,同时这种接触也成为一种媒介,西方世界通过它又重新认识了古希腊哲学(也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和医学)。

十二世纪时,古希腊人遗留下的文化遗产的一大部分才首次为西方世界所了解。这时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翻译风潮,人们把许多被翻译成阿拉伯语的希腊著作又翻译成拉丁语,当然针对这些著作而写的阿拉伯语评论以及使用阿拉伯语写作的犹太思想家的著作也被翻译成了拉丁语。希腊著作有时也会绕一个弯(也就是说,它被翻译成希伯来文后)又重新返回欧洲。后来,人们也直接从希腊原文把希腊著作翻译成拉丁文(在中世纪时的欧洲,真正精通希腊语的人很少,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人们才开始真正学习这门语言)。再后来,人们又把希腊著作从拉丁语翻译成了渐已发展成熟的欧洲各民族的语言(虽然这些民族语言中还缺少与之相对应的哲学术语)。

在这个“翻译的时代”中,值得一提的翻译家有十二世纪的克雷莫纳的格哈德,他在托莱多发现了那里收藏的很有价值的阿拉伯文书籍,并且把其中的七十至八十卷著作翻译成了拉丁语,这是一项非常值得称道的功绩;此外还应提到的是十三世纪的莫尔贝克的威廉,他是佛兰德人,他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直接从希腊语翻译成了拉丁语,从而使西方世界开始对其有所了解。此后,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特别是对他的(之前尚未被人们认识的)关于自然和国家的学说的研究,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

经济和社会状况的改善也为思想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基础:商务活动和远洋贸易开始繁荣起来;农业生产力日益提高;城市也相当繁荣,城市市民过着非常自信的生活,因而文学和科学也成为公共事业,它不再为宫廷、教堂和寺院所独占。

在开始讨论鼎盛时期的经院哲学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之前,让我们再简单回忆一下这一时期的几个主要特点。

亚里士多德的统治地位

从十二世纪开始,通过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开始为欧洲人所了解,特别是他此前鲜为人知的形而上学和物理学著作。人们把他的著作从阿拉伯语翻译成拉丁语;自十三世纪始,他的著作也被直接从希腊语翻译成拉丁语。起初,教会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心存顾虑,主要是因为,他们担心新柏拉图主义者的著作也会以亚里士多德的名义跟着流行起来。但是,当十三世纪时这些著作的真伪被辩明以后,他们的顾虑也就打消了。从1210年到1215年,教会还严格禁止对亚里士多德自然科学的研究,而过了二十年之后,教会不仅公开允许这些研究,而且还做出规定,如果有人没有阅读过亚里士多德,那么他就不能获得硕士学位。亚里士多德的声望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人们在世俗事务中把他看作基督的先驱,而在宗教事务中则把他与基督的先驱施洗者约翰相提并论。他简直就被看作一切尘世智慧的、不可逾越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统治地位就这样被奠定了,它一直持续到十六世纪。除亚里士多德之外,没有一个单独的个人能够这样完全统治过西方的思想。

基督教思想与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思想的接触

十字军东征的时代(1096—1270),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产生了累累的硕果。在航海业、城市和贸易的发展、建筑艺术、文学艺术、地理以及其他科学方面,欧洲都得益于这次广泛的文化交融所产生的刺激作用,从而丰富了自己。在哲学领域内,基督教思想与非基督教思想甚至反基督教思想和思想体系进行了接触。“在此并不缺少一种认识……这涉及到一种来源于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智慧,它与基督教思想截然不同。更确切地说,应该特别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因为亚里士多德好像还不足称是非基督教的,穆斯林和犹太注释者还必须去开发他的学说中的真正意义。正如那个大异教徒被称为‘哲学家’,那个所有穆斯林中最为背叛基督教的阿威罗伊也被称为卓越的‘注释家’。”

合一

十字军东征使欧洲人的社会、地理和思想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起来,通过了解亚里士多德和阿拉伯科学,学者们的知识也变得异常丰富起来,这使得经院哲学思想本身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并且它的概念也划分得更为细致,所有这一切促成了一种哲学的追求,即它要把所有已知的知识囊括进一个涵盖一切的封闭的世界观体系之中,囊括进一个“涵盖所有科学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体系之中,它在神学中走向顶点,可以把它比作这一时期的那种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大教堂”。在中期经院哲学的伟大“合一”中,这种追求达到了它的顶点,通过对大量的知识素材的整理,一个基督教的宇宙图景就被描绘出来,自然、人类、灵魂以及超凡世界都被囊括在一起。在神学领域,形成了一个这种“合一”的初级阶段,这就是所谓的《箴言集》,它主要由彼得·朗巴尔德(死于1164年)所写。他把基督教的主要教义按照问题范围作了划分,以教父格言的形式排列在一起,让人一目了然。

大学和修会

在中世纪中期,哲学在刚刚诞生的大学里找到了自己的真正家园。巴黎、科隆、牛津、博洛涅和帕多瓦都有较为著名的大学。中世纪的大学是一种超越民族界线的文化机构,正如它的名字(universitas literarum,意即知识的总汇)所显示的那样,它将所有的知识领域都囊括进来,最后在无所不包的基督教神学那里汇总到一起。大学从而取代了迄今为止存在的那些寺院学校和神学院的地位。哲学的维护成为艺术系的任务,它与神学是分离的。

多明我修会(创建于1216年)和方济各会﹝由阿西西的弗朗茨(1182—1226)创建﹞的托钵僧修会成为哲学和神学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的活动中心。在四位中期经院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中,有两位是方济各会修士:哈勒斯的亚历山大(死于1245年)和波拿文都拉(1224—1274)。另外两位,即阿尔伯特和托马斯则是多明我会的教徒,因为后两位更为重要一些,我们在下面的叙述中将只限于讨论他们两个的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