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本文约4200,预计一盏茶的时间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近几年,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一直在不断发展。除了老一辈作家勇于拓新、砥砺前行,青年作家的不断涌现也是推动儿童文学创作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儿童文学繁荣发展,新锐作家不断涌现,许多80后、90后已崭露头角,拿下重量级奖项,如“中国好书”、“冰心文学新作奖”、“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活动特等奖、“青铜葵花奖”等。与老一辈作家们相比,青年作家虽然物质生活条件相对富足,但其面临的创作环境也更加复杂:一方面,目前正处于儿童文学全面开花的时期,市场竞争相对激烈,更加考验作者的笔力和创作力;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他们也要面临各种新事物对文学创作的挑战与影响。

因此,在儿童文学持续繁荣发展的当下,除了持续关注老一辈作家,业界也有必要将目光转向青年作家,关注那些成长于急速变革时代背景下的写作者,以及他们带给原创儿童文学的影响。

作家群像一览

常笑予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1990年4月生于哈尔滨。毕业于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悉尼大学文学硕士。现为儿童文学编辑。曾获2017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慈琪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1992年生,祖籍安徽枞阳,儿童文学作家。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2009-2011年度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儿童文学》金近奖、台湾《国语日报》儿童文学牧笛奖、"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奖等。

西雨客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本名刘航宇,写作者,自由画师,1993年生。专注于小说和图画书的创作。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图画书奖;金波幼儿文学奖;上海好童书奖等。

戴萦袅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上海作家协会会员,金融学博士在读。曽出版《忘忧花开》《微观红楼梦》等作品,主创《"小熊包子"系列》幻想童书。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上海好童书奖、桂冠童书奖等奖项。

王君心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1994年生,作品以儿童文学为主,多次入选《中国年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精选》等书系。曽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活动特等奖、《儿童文学》擂台赛铜奖等奖项。

许海峰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入围者,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奇幻故事集《彩香笔记》8册、传记《莫言的故事》(合著)、译著《文化与价值: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星空》《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等,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

张艺腾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1994年出生。已在《文汇报》《文学报》《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东方少年》等刊物发表《白净助听器》《住烟囱的小鸟》等作品多篇。两次获得冰心儿童文学奖。已出版散文集《那只小白》。

高源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笔名蜜蜂听雪,1993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14岁开始创作,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读友》《读者•校园版》等刊物发表作品两百余篇(首)。曾获金近奖、"温泉杯"擂台赛奖等奖项。

荆凡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80后儿童文学作家,2016年开始创作儿童小说,处女作《颜料坊的孩子》入选中国好书。

王璐琪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90后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第二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等奖项获得者,荣获北京市文联首都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小说《刀马人》改编的电影正在拍摄中。

谁说他们是新人,在创作道路上这些人已是老兵

新锐作家们指的不仅是年轻的90后作家,也包含80后初出茅庐的创作新人,此外还有从成人文学转型的作家。他们虽然普遍年轻,但大多很早便开始创作。许多作家早在十几岁时便已崭露头角。如张艺腾在高一时发表的《放学路上》获冰心文学奖;王君心五年级便开始在市级报纸上发表童话;常笑予11岁时在《文学报》上发表《真理的妻子》;高源14岁开始创作,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刊物发表作品两百余篇(首);更有戴萦袅4岁在报纸上发表儿歌。可见,这些新秀们的才华和潜力早已显现。当然也有较晚开始创作的青年作家,如荆凡直到2016年才开始写处女作《颜料坊的孩子》,但她大学时主修中文,职业和兴趣跟儿童教育、艺术启蒙等相关,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储备和文学素养。可以说,这些新锐作家们打的并不是“无准备之仗”,在创作的道路上,他们早已是“老兵”。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颜料坊的孩子》 作者:荆凡;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关于为何会开始写作,热爱阅读、渴望表达是新锐作家们提及的普遍原因。但具体到走上儿童文学创作之路的原因又有些不同。有些作家是受父辈的影响,如张艺腾、常笑予、戴萦袅的父辈中皆有儿童文学创作者,走上这条道路与从小家庭氛围的熏陶密不可分;有一些作家则是因文学作品的启发,大受触动,如作家王君心在小学五年级时看到童话《狐狸的窗户》后,便立志也要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还有从成人作家转型而来的,如许海峰,原本一直写的是成人文学作品,2011年成为父亲后,决心开始为儿童写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彩香笔记”系列 作者:许海峰;出品方:海豚传媒;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尽管这些新锐作家们擅长的题材不一,可以说基本涵盖了儿童文学的各个细分领域,但由于儿童文学天然带有形塑儿童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作用,他们的身上有着和老一辈作家一脉相承的责任意识。这些作家均表示,写作时会考虑自己的书写将给儿童带来怎样的影响,并注意用儿童善于理解的表达方式写作。具体来说,在导向上,选择比较积极正面的主题;在表达上,兼顾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尽量用生动、易懂的语言风格。比如慈琪在创作童诗《三千个月亮》时秉持的理念就是:通俗易懂,在一切虚幻的地方寻找现实,在所有的现实中寻找诗意。但一脉相承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这些新锐作家们也有不同的想法。比如在高源看来,积极的导向并不意味一点都不能提及黑暗的内容,例如校园暴力,但要注意写作方式,最好能给出一个较为明亮、温和、有希望的结尾。常笑予则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给予小读者一些比较开放性的想象,“儿童生活的主题多是成长、希望和未来,儿童文学或许应该具备更多‘启发性’,让孩子们通过一篇童话、一个故事的‘窗口’看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同时不局限他们的思维和眼界。”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三千个月亮》 作者:慈琪;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秋安》 作者:高源;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黑猫叫醒我》 作者:常笑予;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注重科技的影响,时代给了他们的两道烙印

一个作家的创作离不开自己生活的时代,儿童文学创作亦然,而这点在新锐作家们的身上尤其明显。新锐作家多为90后,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相较老一辈作家较为优越。如果说老一辈作家更关注较为宏大的叙事,那么在这些新锐作家的笔下,则有了许多关注自我的部分。比如西雨客自2011年到景德镇学习陶艺,因此先以陶瓷为主题完成了一本图画书,此后又完成了两部与景德镇有关的小说。张艺腾在创作《那只小白》时,特别在意作品与自身所处世界的关联性,他说:“我所写的这些都是我自己童年成长中的真实经历,这些情节和细节能够反映出我与这个世界的关联,以及我们这一代孩子与这个时代的关联。”戴萦袅有过留学经历,于是在作品“小熊包子”系列中融入了一些自己留学时的见闻。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那只小白》 作者:张艺腾;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泥与火之歌》 作者:西雨客;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梦街灯影》 作者:王君心;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除了更加关注自我,科技对这些新锐作家们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正如张艺腾所说:“90后作家创作的最大特点是他们的作品与科技关联更紧密。”他觉得科技带给自己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他所写的反映早期童年生活的作品中,往往还没有这些科技产品,但在书写初中生活时,就会不知不觉地加入这些。王君心也说自己会乐于在作品中加入这个时代最“前沿”“潮流”的东西,比如App、微信班级群等。

不过,也有作者表达了科技给创作带来的干扰性影响。王璐琪表示,生长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一方面很幸运,可以搜集到很多资料;但另一方面,90后也是迷茫的一代,因为始终会被过多的新鲜事物吸引。因此,在创作《给我一个太阳》时,她特意尝试着去从社会新闻中寻找灵感,去图书馆翻阅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踏实钻进真实的现实世界中,揣摩人物形象。而《给我一个太阳》也成为了她创作的分水岭,在往后的写作里,她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地方,而不只是自己的生活经历。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给我一个太阳》 作者:王璐琪;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当然,用代际去划分作家特性总有一些粗糙,因为作家们的生活阅历和个人经验不同,个人的特性是要大于代际共性的。但无论如何,一代人之间总有共同的体验,而这也形成了创作中隐藏的一处处相似点。

在繁华中沉淀好作品,新锐作家的突破与坚守

当下舆论普遍认为儿童文学进入了发展的繁荣期,但在这些新锐作家的眼中,挑战与压力也是无穷的。一方面,市场的火热使得儿童文学成为了不少人眼中的“香饽饽”,吸引着大量新入局者,儿童文学市场存在品种泛滥、跟风出版的问题。王璐琪表示,现在童书市场的繁荣与自己儿时似乎有所区别。在她看来,表面上市场品种繁多,但可供儿童选择的优质童书依然有限。另一方面,市场的巨大需求也可能会使作者为了迎合读者,违背自己既有的创作理念和标准,失去打磨作品的耐心。在许海峰看来,当下是一个很难出现经典作品的时期,这和慈琪的看法不谋而合。慈琪认为,和成人文学相比,国内能够异军突起、一面世即成经典的儿童文学新作太少。除此之外,张艺腾认为,目前儿童文学涌现的新作中,幻想类小说偏多,而现实类题材较少。因此,他愿意将来在现实性题材小说的创作道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开往熊镇的列车》 作者:戴萦袅;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面对这些问题,沉淀下来,写出好作品无疑是一条指向性明确的道路。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文学创作终将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同质化、俗套、老套的作品终将被洗去,而创作出能留下来的好作品是新锐作家们的普遍追求。

当然,创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瓶颈期是很多作家常有的经历。总体来说,作家们解决创作瓶颈的方式可以归纳为:停下来,体验生活,然后不断超越自我。荆凡说,自己在写《颜料坊的孩子》时,涉及到苏州的民俗风情和颜料的制作工艺等,但她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从准备开始写到进入出版流程前,她去了三次苏州,以便让自己浸入式地体验这个城市。慈琪称,每次遇到瓶颈时,会觉得自己写得每一句都是废话,她有两种排解方式:一是把手头的稿件搁置起来,过段时间再看;二是在此期间去看些富有启发性的书籍(不仅仅是文学类)和影视作品,激活思维。

尽管这些新锐作家只是目前儿童文学新作家们的一小部分,但从他们身上,的确可以感受到儿童文学创作者对自己作品的用心,也期待他们在儿童文学的道路上能够越走越远,开拓出一方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这些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做童书出版真的要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