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最近都没打疫苗?「三步走」帮你解决

疫情持续,

“家里蹲”进入深水区,

很多宝爸宝妈都开始纠结:

“宝宝疫苗接种的时间到了,怎么办?”

“宝宝接种第二针疫苗的时间过了几天了,

有影响吗?”


对此,国家疾控中心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临时指南》,其中提及——


除了宝宝出生后首针乙肝疫苗、卡介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母亲所生宝宝的乙肝第二针和第三针,以及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等用于暴露后免疫的疫苗要及时进行接种以外,其余接种都要根据所在社区的疫情发生情况而定,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进行接种安排的具体通知。


“打”还是“不打”,成了宝爸宝妈们的心头病。但基于目前“疫情防控”这个第一要务,宝宝疫苗推迟打,看来已经成为必选项,家长们只能坦然接受。但其实,接种延迟并不是疫情防控期特有的现象,宝宝临时生病、外出也都是导致延迟的重要原因。


不过大家要了解的是,延迟接种是个科学问题,我们就借此机会给大家总结了延迟接种的“三步走”攻略。


第一步:

看懂疫苗接种时间要求


特殊时期,宝爸宝妈们的疫苗知识储备也需要进阶。既然预防接种本上的常规安排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特殊需求,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都有什么知识点: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中不同疫苗可接种的最小年龄、最晚年龄与最小间隔1:


最近都没打疫苗?「三步走」帮你解决

(点击查看大图)


第一眼看这张表是不是有点晕?其实只要了解宝宝疫苗的基本逻辑就会变得很简单。


1.要清楚这种疫苗宝宝需要接种几次


就是表格的最后一列,比如乙肝疫苗,总共需要接种3次,这个数一定要牢记住。


2.要记住宝宝什么时候接种第一针


这就是表格中的第二列,列出了宝宝接种该疫苗的最小月龄或年龄,当宝宝的月龄或年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时间要求时,要尽早接种。


3.要记住下一次什么时候接种


就是表格中的第三列,这里详细列出了需要间隔的时间,通常最短间隔按28天计算。


①这里有个知识点:接种疫苗的间隔时间是一个范围,不是时间点;而且通常推荐的间隔时间,是最短间隔时间。


②很多宝妈会问:如果过了最短间隔时间,又因为特殊情况暂时接种不了,怎么办?这里就需要看到表中的第四列。对于宝宝需要接种的每一种疫苗最晚可接种时间是有相关规定的,只要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接种,是没有问题的。


③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国家规定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是必须接种的,而需要自费的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就是可打可不打的。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划分,这与国家的经济水平、公卫支出和疾病负担情况等有关。免费疫苗暂时只能覆盖传染性强、危害大的疾病,不过随着经济发展,列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免费疫苗种类也会越来越多的。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是重要的免疫补充,对宝宝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接种的。


下表里就是非免疫规划疫苗中不同疫苗可接种的最小年龄、推荐最晚年龄和基础免疫最小间隔2:


最近都没打疫苗?「三步走」帮你解决

(点击查看大图)


举个例子

复习一下刚才学习的知识点。


拿家长关注度非常高的“五联疫苗”来说,五联疫苗总计四针,三针基础免疫,一针加强免疫。


宝宝最早可以在2月龄接种五联疫苗,基础免疫的头三针推荐6个月内打完, 最晚不超过12个月,最短间隔不小于28天。第四针推荐在18-24个月接种完毕。


所以疫情期间有五联疫苗需要推后接种的家长,也不必特别担心,及时与接种点沟通,安排好补种即可。


第二步:

消除顾虑,延迟不延效



学会了怎么看疫苗接种时间,接着就来解决宝爸宝妈们最大的困惑:疫苗延迟会影响接种效果吗?其实大家可以放心,短期内的延迟接种不会影响最终抗体的产生。


不过要提醒的是:在没有完成足够剂次免疫前,是会影响疫苗效果的。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大家都有哪些关于延迟接种的问题——


Q:首针延迟行不行?比如本来计划宝宝要在2个月时接种第一针五联疫苗,现在不得不推迟接种。

A:大多数疫苗短时间的第一剂延迟,不会影响疫苗最终抗体的产生。比如五联疫苗,有研究表明,宝宝推迟到3月龄接种五联第一针,抗体水平相似,不影响抗体的产生3。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百日咳、Hib等疾病有低龄高发的特点,有条件尽早接种对宝宝抵御疾病还是很重要的。


Q:针次间延迟影响效果吗?比如宝宝春节前刚接种完第一针五联,可能没法在3个月时给宝宝接种第二针?

A:如果宝宝已经接种了第一剂、第二剂疫苗,后续疫苗延后了,也不必担心。因为宝宝接种疫苗之后会存在免疫记忆,即使之后的接种间隔时间有所推迟,也不至于降低最终抗体浓度。


五联疫苗的推荐方案是基础免疫在2、3、4月龄或者3、4、5月龄接种,加强免疫在18月龄接种。但如果因为特殊情况需要延迟接种,根据五联疫苗应用技术指南,基础免疫的第三针最晚不超过12月龄,每剂间隔不少于28天,加强免疫不晚于24月龄。


Q:我家宝宝就剩一剂加强针了,要是延迟接种会让之前的接种功亏一篑吗?

A:加强免疫延迟,不会影响疫苗接种的最终抗体。这里我们以乙肝疫苗为例,来说明一下。一篇发表于顶级医学杂志《Lancet》杂志的文章指出:乙肝疫苗的第3针延长几个月乃至几年,其预防效果并不低于常规接种,还提示我们并不需要再从头重新接种,也不需要额外的剂量。


可能很多家长还是不清楚延迟接种的具体方案,我们就暂时从授人以渔回到授人以鱼。大家可以按照宝宝的出生月份,从下方表格找到相应的单苗版和联苗版的延迟接种方案。


(点击查看大图)


注意:此图表仅包含宝宝出生月份,建议家长以宝宝出生日期进行计算。仅供参考,具体方案需要须以各地疾控规定为准,与接种点医生讨论后决定。


第三步:

科学补种,巧计算,少风险


转眼间我们已经进入春季,在这个特殊的春季,我们不仅面临新冠病毒的威胁,往常春季高发的传染病也同样不能掉以轻心。因此,接种疫苗对宝宝抵御各种流行性疾病还是非常重要的,比如Hib疫苗、水痘疫苗、流脑疫苗等等。


目前疫情防控肯定是第一要务,但真得接种疫苗了,宝宝还是得出门,每一次出门就是一次暴露、一次风险。即使疫情响应期后,很多家长为了保护宝宝,也会尽量少出门。这时候规划一下延迟后如何给宝宝制定一个精简高效的疫苗计划,就成为了宝宝健康的头等大事。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预防接种参考指引(第一版)》中,提出优先需要给宝宝接种的有含麻疹成分的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


宝宝的疫苗档期,一下子就被排的满满当当。很多机智的宝爸宝妈这时候就想到了把联合疫苗作为替代方案,做到事半功倍——比如五联疫苗,宝宝一共需要接种4次,相比常规的百白破、脊灰和Hib疫苗方案,减少了8次接种,也为更多其它疫苗腾出了空间。当然,“巧计算”其实并不是只有减少接种次数这么简单。先打哪种疫苗、后打哪种疫苗也有学问。


下面就给大家奉上一个彩蛋知识点:一些研究显示,先给宝宝接种含白喉类毒素抗原的疫苗,比如五联疫苗,再接种多糖结合疫苗,比如7价、13价肺炎链球菌疫苗,后者可以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应答,简单来说,就是可以为宝宝更快更及时地预防疾病4-9。


所以建议家长可以先给宝宝打五联疫苗,能扩大后续其它一些疫苗对宝宝的保护效果。


敲黑板时间

家长首先要学会看懂不同疫苗接种的时间要求,尤其是接种疫苗要求的时间间隔和最晚接种时间要求。


其次,面临疫苗接种延迟不要慌,稍微的延迟并不会影响疫苗对宝宝的保护。


最后,面临外出的风险和传染病的危害,要学会权衡考虑,当需要外出接种疫苗时,要学会为宝宝制定更高效的联合疫苗计划,做到少出门、多打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