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提高一歲孩子智商,三個方面影響孩子智力發育,別錯過黃金期

過年的時候和我媽媽視頻,媽媽問到:豆豆,你認識幾個字了,皮皮哥哥都認識1000多字了。別一天看動畫片,讓你媽媽多教你認字。皮皮是堂哥家的小侄子,比我女兒大了2個多月。在很多成人的思維中,孩子的聰明是用認了多少字,背了多少首詩來決定的。

所以當朋友問我,1歲孩子怎樣提高智商呢?是不是開始讓孩子背詩?聽完真的是哭笑不得。背書和認字只能說孩子的學習能力還不錯,而學習能力只是孩子智商的一部分,咱們不能以偏概全呀,況且1歲的孩子話都說不全,背詩真的有意義嗎?

我們常說3歲前孩子的教育會影響孩子一生,因為我們的人生是線性的,只能往前不能往後。而3歲前孩子的教育就好比地基,但是這裡的地基指的是孩子與社會相處的能力,所以孩子的智力範疇範圍應該更廣。

如何提高一歲孩子智商,三個方面影響孩子智力發育,別錯過黃金期

我們在提高孩子智力的時候重要的是先要弄清楚智力的範疇。

心理學上孩子的智力包括四個方面

①動作能反映小兒的姿態、頭的平衡、坐、立、爬、走、跑、跳及使用手指的能力,這些運動能力構成了對小兒成熟程度估計的起始點。

②認知能力:反映小兒對外界事物的分析和綜合的能力,也就是運用過去的經驗來解決新的問題。

③ 語言能力:反映小兒聽、理解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④情緒能力:反映小兒生活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與神經運動和智力的完整性有關。

如何提高1歲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動起來

皮亞傑認為孩子的思維活動是以動作為基礎的,思維活動是內化的活動。

1-2歲的寶寶屬於感覺運動階段,這一階段的特徵是嬰兒依靠感官和動作來學習和理解他們的環境。認知結構建立在動作上,之後變得越來越複雜和協調。只有到了這一階段的後期,活動才開始內化,形成代表具體事物的表徵符號。

簡單來說感覺運動階段孩子的知識獲得來自於吮吸、抓、撫摸、咬和其它對環境物體的外在反應,而不是通過內在的思維過程來操縱而做到的。

父母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更多的探索空間,不要去阻止孩子,比如很多父母不會讓孩子去摸熱水杯。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的手放在水杯邊間隔1釐米,讓孩子感受杯子的熱度。不要阻止,創造環境讓孩子去體驗。

如何提高一歲孩子智商,三個方面影響孩子智力發育,別錯過黃金期


父母們要知道,孩子的五官體驗越豐富,大腦被激活的突觸越多,大腦神經連接就會越複雜,反過來大腦的認知發展就會越好。

所以父母們要做的是:

  • 提供安全的體驗環境;
  • 提供豐富的體驗材料;
  • 促進孩子好奇心的激發;

情緒能力

《兒童心理學》中提到,兒童的受歡迎程度和友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孩子能否成功的把自己的情緒和別人的聯繫到一起。

1歲的孩子擁有怎樣的情緒能力?

1歲之前,嬰兒最初的情緒能力來自於他人控制;1-3歲的寶寶他們的情緒能力逐漸在轉變為自我控制,比如1歲多的孩子可以在媽媽不在的時候去尋找媽媽;可以哭泣的時候來到媽媽身邊求寶寶,所以1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調節情緒的能力。

如何提高一歲孩子智商,三個方面影響孩子智力發育,別錯過黃金期


如何培養1歲孩子的情緒能力?

  • 首先建立安全依戀關係。<strong>心理學家發現母子之間的依戀關係越安全,孩子的情緒能力越強。當孩子可以在父母面前肆無忌憚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不會害怕被拒絕的時候,孩子對接受他人的情緒也會更加敏感。所以對於1歲的寶寶爭取做好回應寶寶的情緒。
  • 把孩子的情緒描述給孩子聽,讓孩子認識情緒。孩子傷心哭了,還是生氣哭了,父母可以把情緒描述給孩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
  • 接受孩子的情緒。就是我們常說的,接受情緒,不接受行為。抱一抱、安撫一下,讓孩子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
  • 教給孩子如何表達情緒。家長直接教給孩子什麼樣的環境下怎樣來表達情緒。比如遇見狗不要害怕;說謝謝要微笑。

如何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語言不僅是語言,心理學家認為語言影響思維的過程還有行動。

研究證明兒童從一出生劉“準備好語言”了,並在各種條件下發展理解和產出語言的能力。

但是後天環境同樣重要,因為語言發展的原材料需要通過環境來提供,成年人如何提供,提供多少語言刺激形式的原材料也會在語言獲得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如何提高一歲孩子智商,三個方面影響孩子智力發育,別錯過黃金期


如何來發展1歲孩子的語言能力?

  • 讓孩子多聽。
    嬰兒從出生開始就對人的聲音格外敏感,想要孩子開口說話,詞彙的儲備要先從父母開始,儘量多和孩子說話,尤其是撫養人的聲音,孩子更感興趣。
  • 和孩子多說話。《北鼻的異想世界》中做過一個實驗,當媽媽和孩子的對話的頻率增加,18個月的寶寶開口說的詞彙會更多。
  • 給孩子表達的機會。給孩子說話的機會,讓孩子儘量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父母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我懂,孩子還沒說,東西已經遞給孩子,應該儘量多的讓孩子自己表達。

友情提示:

18個月之後,孩子會進入到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很多孩子會變得超粘人、愛發脾氣、倔強、說不聽,很多父母感到頭疼,其實這一階段是孩子的成長期,對於父母來說也是最好的成長期。

孩子粘人是因為獨立性越來越強,探尋新的世界,孩子需要更多的安全感。比如孩子走路摔跤了,立馬會在媽媽懷裡哭泣。當孩子獨立性越來越強,他的好奇心也會越來越重,但是能力有限,所以很多時候他表現的更粘人、愛哭鬧,因為好奇心強,不讓做的事情還非要做,這就是孩子愛發脾氣。

父母千萬不要被孩子的行為氣得暈過去,轉換一種心態,孩子最難帶的時候,就是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

孩子愛發脾氣,我們可以教孩子認識情緒;寶寶很難過是不是;寶寶哭泣是因為傷心了;重複說給孩子聽。

孩子倔強,就是和孩子溝通的好機會;講理由、擺事實,總之多說幾遍,先和孩子溝通幾遍,在溝通的過程中,孩子聽得多、說得多,語言能力自然就上去了。

孩子好奇心比較重,引導孩子認知世界;想要孩子認識世界,不能害怕不安全,相反創造安全環境,激發孩子好奇心。比如孩子喜歡摳洞,把洞都遮蓋起來,只留下安全的洞洞,既滿足了孩子好奇心,也減少了潛在的危險。

如何提高一歲孩子智商,三個方面影響孩子智力發育,別錯過黃金期


孩子的智力應該是一個孩子綜合發展的能力,畢竟人是群居動物,孩子的一切能力都會體現在他與這個社會相處的過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