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忻州:新冠肺炎病例陆续治愈出院,为他们诊疗的首席专家却住院了,脱下隔离衣,穿上病号服,好叫人心碎……

忻州市“熊猫”级专家 大家的好医生梁淑云


忻州:新冠肺炎病例陆续治愈出院,为他们诊疗的首席专家却住院了,脱下隔离衣,穿上病号服,好叫人心碎……

“梁主任住院了,脑梗。”早上接了工会张主席的电话后,我心情沉重,沉重到缓不过劲儿来。病了?新冠肺炎住院病人陆续治愈出院,做为新冠肺炎诊疗首席专家住院?脱下隔离衣穿上病号服?啥事?太叫人心碎了吧?

忻州:新冠肺炎病例陆续治愈出院,为他们诊疗的首席专家却住院了,脱下隔离衣,穿上病号服,好叫人心碎……

忻州:新冠肺炎病例陆续治愈出院,为他们诊疗的首席专家却住院了,脱下隔离衣,穿上病号服,好叫人心碎……

这位从医30多年的女医生,是什么样的精神信念让她一头扎到底,直到自己病了,成了一位名符其实的‘住院医生’。

从收治新冠肺炎第一例确诊病人至今,我始终采访不到忻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梁淑云主任。我去隔离病区是有限的,每次见到她,永远是穿着工作衣,带着口罩帽子,见到她不是会诊就是查房,不是学习就是培训,有时候我们刚说了不到两句话,就听她的手机响了,又有新病人,需要会诊、排查、确诊、收治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新调配来的医生需要统筹调度和穿脱隔离衣培训,以及生活食宿安排。总之,一个专家兼妈妈的医生就是没空接受采访。今天上午,我随院领导们去神经内科病房去探望梁主任时,很想再次采访她,但终究没开了口。尽管她在众人面前表现得无事人一样,而且还不停地说,我给大家添麻烦了,我没事,我真的没事,你们都很忙,赶紧忙去吧,戴着口罩的梁主任,我看不见她的脸色,但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疲倦,花白的头发前刘海已经长得挡住了眼睛,门诊办李主任说叫个人给你剪剪头发吧……在场有的人眼里早已噙满了泪花。

中午,电话采访了感染性疾病科代理护士长郝瑞霞,了解了些关于梁主任这次抗疫中的点滴故事,但远不足以描述我们心中的梁淑云主任。

忻州:新冠肺炎病例陆续治愈出院,为他们诊疗的首席专家却住院了,脱下隔离衣,穿上病号服,好叫人心碎……

几十年磨一剑 勇者上

2003年非典肆虐,当时的梁主任还年轻, SARS到底有多可怕,她没去在意,毅然穿上隔离衣和有关专家以及护士进入病房和病人零距离接触;为门急诊发热病人会诊、排查、体格检查,不分昼夜,和传染科医护人员奋战在疫情第一线。当年她和参战的医护人员也是嘴上起泡,嗓子沙哑,面色憔悴。17年后的今天,何其相似。几十年间,除了筛查、会诊、上报日常感染性疾病,如肝炎、艾滋病、结核等,还要筛查诊治甲流感、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她带领她的感染性疾病科医护团队总是冲在危险的第一线,但从没听过她有一丝抱怨。她老是说:咱就做的个这,习惯了。朴实无华的语言,没有一丝矫情,没有一丝虚假,没有任何功利,就像这次她又搏杀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前沿阵地一样,旗帜鲜明地对院领导表明:我有抗击SARS的经验,到隔离病区,还是我去吧!

忻州:新冠肺炎病例陆续治愈出院,为他们诊疗的首席专家却住院了,脱下隔离衣,穿上病号服,好叫人心碎……

厉兵秣马 方能稳中求胜

自1月16日忻州市人民院进入抗击新冠肺炎战前准备以来,梁淑云主任以“担使命,不负众望,抗疫情,勇敢前行”为己任,紧跟院党委、院委关于防控新冠肺炎一系列会议精神和有关防控、诊疗方案的战略部署,加班加点学习各个版本的防控、诊断、诊疗方案,组织科室以及相关人员培训,演练防控流程、穿脱隔离衣步骤,门诊发热病人监测、住院病人留观、危重病人抢救等一系列流程。协助后勤、院感、防保等科室人员对原有病房进行扩改建,指导相关人员按隔离原则和院感标准快速改造完成了20多个隔离病房;重新划定了清洁区、半污染区、缓冲区、污染区等区域。1月31日,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入住我院,做为首诊专家,梁主任带领诊疗小组,从接诊到进入病房再到检查治疗,整个流程有条不紊。从那天起,梁主任再没有回过家,一头扎到病区,日夜坚守在岗位上,像上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不停转动。接着,一个又一个确诊病人入住我院隔离病区,她每天穿戴着厚厚的防护服、口罩、目镜等,带领助手、护士到病房查看病人体征、症状,分析监护仪,观察病人大小便,及时调整诊疗方案,询问并解决患者生活所需、心理所需是梁主任每天必做的工作。脱掉隔离衣后,抽空还要跟病人视频,了解病人心理动态。经过严格学习,严格培训,严谨诊疗,严密上报,截至目前为止,梁主任所带领的专业团队、管理的隔离病区,零感染、零扩散、零死亡。梁主任不仅在专业技术方面严谨好学、精益求精,在做人方面,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这四个字。

忻州:新冠肺炎病例陆续治愈出院,为他们诊疗的首席专家却住院了,脱下隔离衣,穿上病号服,好叫人心碎……

大爱之爱 方显医者仁心

郝瑞霞对我说,有一个住院观察病人,男,30岁,无父母,本人离异,住院后孤苦伶仃,没带任何私人生活用品,梁主任把医院给她发的水果和食品,以及九三学社捐赠给她一些生活用品,给了这个小伙子,自己掏钱托郝瑞霞为病人买了自购药,叮嘱不要让病人还有其他人知道,她说,小伙子的情况太让人同情了,看见他这个样子,好可怜!对于其他几个住院病人,梁主任同样也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从疾病的治疗到心理安慰,再到生活所需,事无巨细的关照。

在工作上,她像老师一样,把自己所学知识,所得经验,无私地跟同仁们分享,协同其他大夫一起解决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难题。新诊疗方案一出台,她马上组织大家学习,及时跟进;不时地检查每个进出隔离区的医护人员穿脱隔离衣是否规范,生怕他们有疏漏,造成院内感染。有新病人就诊时,她总是抢在前,她说,我来吧,反正我失眠,也睡不成个觉,让其他大夫多歇会儿。正月初九那天,也是第一例确诊病人住院第二天,正好我在隔离病区值班,见到梁主任一脸憔悴,本来就瘦弱的身躯,看上去就像一碰就倒的样子,从见到她时她就说赶紧洗个澡睡一会,一晚上没睡不行了,吃个安眠药赶紧睡会儿。但从上午到下午,梁主任还在忙,病人复查、看片、门诊新病人会诊等等,好不容易停下来,已经四点了,我狠了狠心,一把将她推到临时休息室,朝外锁了门,不让任何人打扰。副主任杨付章代替她继续投入紧张的工作。

在生活上,她像个节俭的妈妈。随着全国的疫情越来越汹涌,防护用品越来越紧张,为了做到既节约而又保护好一线医护人员,她一个人能到病房做的工作就不要求其他人随同,能一次做的工作,要求进入病房人员尽量集中处置。后勤每顿饭按人头定量送,有时难免出现临时抽调人员和定饭数量有出入现象,梁主任从来都是最后吃,她说,方便面也挺好,让那些小伙子大姑娘吃饱,她对郝瑞霞说咱俩伙吃一份吧。有时,盒饭多的剩下了,她又说太浪费了,郝瑞霞咱们尽量吃了吧。大家都知道梁主任是个勤俭节约的妈妈式的主任,也见怪不怪了。


病人好了 梁主任病了

顾不了家,回不了家,自己常年失眠,胃口也不太好,后勤即便送了热饭,也常常忙得及时进不了嘴。那天,医护人员送走了三个治愈患者,梁主任说稍微能缓缓神,精神也没那么紧张了,这一个月就跟打仗似的。昨天,梁主任像往常一样,又到病区看完快要出院的病人,脱隔离衣、洗手,跟她同时洗手的郝瑞霞无意触碰到她的手冰凉,“梁主任,不舒服吗”?“还好”。“要不检查一下吧?” “不用”。吃饭时,梁主任的手软得怎么也拿不住筷子,口角也有异常症状,焦引弟是临时抽调过去支援一线的急诊科首席护士,对梁主任突然出现的这些症状非常敏锐,来不及叫救护车,立即和郝瑞霞将梁主任扶到自己车上,快速来到我院急诊科,初步检查诊断为脑血栓梗塞,经过融栓等一系列紧急治疗,梁主任转危为安。今天上午院领导一行人员到病区慰问,我们在病房见到了他爱人,一个有修养、高素质的国家干部。我说,管管她,必须让她休息,静养。他说,她是个医生,多少年来,只要有病人,就是个这,管不了。

古人讲:什么样的妻子就有什么样的汉。梁主任对病人、对同事、对工作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与来自一个优秀的家庭、一个坚强的后盾有着极大的关系。梁主任的专业属于特殊的专业,梁主任属于稀缺人才,庆幸我院有这样的 “熊猫”级宝贵财富,新冠肺炎住院病人在我院以感染性疾病科为首的医疗专家团队精心治疗下,日前逐步痊愈出院。我们也期盼梁主任早日脱下病员服,祝梁主任早日康复!祝梁主任全家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