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朝代,统治架构究竟有何优越性?

有周一朝,自武王大封天下开始(公元前1045年),直至大秦帝国“迁九鼎”灭东周,国祚8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维持时间最久的朝代。

期间,遍布在华夏大地上的诸侯国君们,无时无刻不在循着各种缘由,蠢蠢欲动、相互攻伐。周王室的权威,虽然渐渐落魄到名存实亡,但仍然是法理上的 “天下共主”,仿佛道家的无为而治,却能轻松拥有广袤的疆域、享受诸侯国的朝贡。这就是“分封制”统治架构在当时的优越性。

中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朝代,统治架构究竟有何优越性?

在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诸侯国之中,楚、秦、吴、越 并非由周武王册封。吴、越在前朝就已存在,周朝的册封也不过走个形式。楚、秦最初是部族聚居,但各自都因为有功于周王朝,而接受了周天子的册封、成为正式的诸侯国,其开疆拓土甚广,远不局限于封地。

周朝的诸侯,主要是四种情况:王族、功臣、世卿、夏商后裔。其中以姬姓王族最多,血脉相通、同气连枝。功臣当中,最著名的当属齐国,“姜太公”吕尚的封地。夏商后裔当中,越国是大禹后裔,宋国是商朝后裔。

为我们熟知的大多数诸侯国,以“侯爵”(晋、齐、鲁、燕,三家分晋的赵、魏、韩也同样)、“伯爵”(秦、郑、吴)居多。“公爵”当中,能刷出存在感的大概就只有宋国。“子爵”则是另类,后发制人的楚国、越国,起初都只是子爵而已。“男爵”比较少,其中出镜率较高的是许国。

【备注】很多诸侯国君被称为“某某公”,只是谥号,他们的爵位多数并非“公爵”(如:齐桓公 为侯爵、秦穆公 为伯爵)。


中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朝代,统治架构究竟有何优越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