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怎樣把工蜂介入蜂群?

用戶7219122873731


把工蜂介入蜂群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工蜂並群。工蜂並群是培育強群的快速方法。也是解決蜂群失王的有較措施。不過每個蜂群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氣味信息,而且每個蜂群都有較強的排他性,因此並群往往容易失敗。所以為了提高並群的成功率,在並群時應採取下列方式和方法。



(一)以強群為目的並群

①蜂群具有排它性,而它們分辨對方是否來自其他群體,主要靠自身的氣味信息。而這種氣味信息,隨著蜂齡增大而加強,實踐證明,剛出房的工蜂其氣味信息最弱。因此從他群調入幼齡工蜂,併入蜂群的成功率更高。

②並群一般在傍晚進行,因為天黑後蜜蜂的活動力會減弱,因此不易飛逃出群。另外,並群時為減少蜂群因彼此的異味,而引發戰鬥,所以應在併入時對蜂箱內噴白灑,淡香水等,已達到讓蜜蜂嗅覺短時受到麻痺的效果。從而提高蜂群的彼此接受率。


(二)蜂群失王后被迫併入它群

①蜂群失王后,如果並群有利,可考慮將失王群併入其它蜂群,並群應選在失王后3到5天進行,切記在工蜂產卵後再並群,不然其並群成功率會降低。

②失王群可採取人工強行並群的方法,一般選擇傍晚,將失王群加入蜂群,同時應噴入,白酒,淡香水等以減少蜂群的相互信息素干擾,而引發的蜂群爭鬥。

③失王群也可採取自然投靠的辦法,達到併入他群的目的。做法是將失王群的所有蜜脾換成子脾,且不飼餵,達到飢餓蜂群的目的。一般餓2到3天。然後將失王群移開到1m左右。然後將接受群安置於失王群的原位置,就可達到自然投靠的目的。當然也可將接受群安置於失王群的位置,然後把失王群全部抖出蜂箱,這樣也能達到自然投靠的目的。實踐證明,蜂群對自然投靠的蜜蜂,具有相當高的接納性。

總結,工蜂介入蜂群主要是,人工介入與自然投靠並群兩種辦法。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天數茫茫A


合併蜂之前準備蜂蜜水,或者酒兌水,或者清水,但是清水合並蜂群成功的幾率會低。合併蜂群需要在傍晚或者晚上,先把兩群要合併的蜜蜂的蜂箱蓋打開,把巢脾拉寬,然後開始噴灑蜂蜜水,把兩群要合併的蜜蜂噴溼,儘量多噴溼一些,因為如果合併失敗的話,兩群蜜蜂打架會很激烈,直到一群蜜蜂死完才會停止。兩群蜜蜂都噴溼之後,把沒有蜂王的那群蜜蜂的巢脾全部提到有蜂王的那一群,然後蓋上蜂箱蓋,然後再把空蜂箱拿走就可以了。合併蜂群極少數失敗,雖說極少數失敗,但是也要觀察蜜蜂是不是有互相打架,如果互相打架,要立即把巢脾拿出來,否則蜜蜂會一直打到一群蜜蜂死完,兩敗俱傷



四正優選


合併蜂群是養蜂生產中最為常用的技術,簡單來說是指將兩個窩蜂群合併成一窩蜂群,但合併蜂群時若操作不當極易出現回蜂現象,進而擾亂蜂群秩序甚至可能誘發盜蜂危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合併蜂群怎樣防回蜂吧!

一、回蜂原理

回蜂是指分蜂或並群后工蜂飛回原蜂巢的現象,原理是工蜂在從事採蜜或採粉等巢外工作前都會認巢,工蜂回巢時便根據認巢時的記憶數據準確找到蜂巢,若養蜂人強行改變蜂巢位置後工蜂仍將飛回原蜂巢位置,養蜂生產中工蜂這種飛回原巢的現象被稱作“回蜂”。

二、原地並群

原地並群的具體操作是將兩個蜂箱都向中間移動幾十釐米,等工蜂完全適應新位置後再次向中間移動蜂箱,直到兩個蜂箱挨在一起且兩群蜂不打架時即可合併蜂群,採用這種方法合併蜂群的優點是不會回蜂且不會不打架,而缺點則是整個合併蜂群的操作週期特別長。

三、移蜂並群

移蜂並群的具體操作是將被合併蜂群搬離蜂場至少兩公里以上,等被合併蜂群在新位置穩定後再搬回來合併到其他蜂群中,採用這種方法合併蜂群的優點是極少有回蜂現象,而缺點則是需要費力的搬移蜂箱,另外在合併蜂群時稍不注意便可能出現兩群蜂打架的情況。

四、幼蜂並群

認巢飛行是工蜂出現回蜂現象的必要前提,而未未認巢的工蜂是不會出現回蜂現象的,因此合併蜂群時可選擇只合並尚未認巢的新工蜂,具體操作是從蜂群中抽調未認巢的新工蜂併合併到其他蜂群中,例如群勢過弱的蜂群可從其他蜂群中抽調新工蜂以快速增強群勢。

五、注意事項

1、合併蜂群對併入群和被併入群沒有什麼嚴格的要求,但基本原則是“弱群併入強群,失王群併入無王群,病群不得併入健康群”。

2、混淆群味是合併蜂群最有效的手段,原理是蜂群主要依靠群味來辨別異同,具體操作是噴灑蜂蜜水或白酒以混淆兩群蜂的群味。

3、合併蜂群時養蜂人一定要注意保護蜂王,出現圍王要噴煙或撒水驅散蜂團,直接用手扒蜂團易激怒工蜂而直接咬死或刺死蜂王。





英子搞養殖


你好,我是忘川萩酷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如果想要把蜂王放進蜂群中又害怕蜂群不接受,蜂部落認為我們可以選擇更加安全的方式,其實這是一個介紹蜂王的過程,一般介紹蜂王無非就是直接介紹或者間接介紹兩種,而影響到我們介紹蜂王是否成功的因素也是比較多的,一般蜜源會影響我們介紹蜂王,蜂群中工蜂的日齡也影響到我們介紹蜂王,蜂群中是否有蜂王存在也影響到我們介紹蜂王,如果我們擔心,可以選擇間接介紹加直接介紹的方式。

介紹蜂王的先決條件

如果我們想要在一個蜂群中介入一隻新的蜂王,首先蜂群得滿足沒有蜂王,而且沒有蜂王的時間不長不短,一天左右比較好。所以在我們想要把一隻蜂王放進一個蜂群中的時候,在前一天傍晚的時候要先把蜂群中的蜂王提出來,然後第二天的時候把我們準備好的新王介入蜂群中。

直接介紹與間接介紹的區別

直接介紹和間接介紹是蜂王介入一個蜂群中的常用方式,一般直接介紹以蜜源和氣味干擾作為依據,在大流蜜期的時候,可以直接把原來的蜂王處死或者淘汰,然後在蜂群失王12小時以上以後,把我們準備好的蜂王直接放在蜂群中的框樑上,讓蜂王自己進入蜂群中,或者把我們準備好的蜂王放在需要介入蜂王的巢門口,讓蜂王自行怕入蜂群中即可。

氣味干擾的方式是在蜂群中幼齡蜂比較少,外界蜜源匱乏的時候進行,這種方法是先對蜂群中進行噴灑一些帶有異味但是對蜜蜂沒有影響的物質,同時也讓蜂王沾上這種物質,這樣蜂王與蜂群中的蜜蜂的氣味就相同了,然後我們直接把蜜蜂放進蜂群中的框樑上,讓蜜蜂自行進入蜂群。這些都算是直接介紹的方式。

間接介紹則是我們在蜂群失王12小時以上以後,用囚王籠把蜂王囚禁起來,然後放進蜂群中的蜂路中間,等待兩三天看到工蜂飼餵蜂王以後再把蜂王放出來,這種介王方式一般常用於中蜂介王或者缺蜜期介王。雖然這個過程中我們沒有經過氣味干擾,但是由於蜂王與蜂群中的蜜蜂相處了幾天,氣味已經完全相同,並不會發生廝殺現象。

最安全的介王方式

蜂部落認為比較安全的介王方式是採用直接合並和間接合並的方式共同使用,可以說這種介王方式可以達到萬無一失的效果。方法是在我們合併蜂群以前先去掉蜂群中的蜂王,然後採用間接合並的方式把蜂王放進蜂群中,在看到工蜂正常飼餵蜂王以後把蜂王放出來,同時再向蜂群中噴灑一些蜂蜜水或者輕煙,這樣的合群方式,成功率幾乎可以達到百分百。

蜂群失王時間的控制

對於蜂群失王的時間來說,很多朋友容易忽略,導致有的朋友過早介入蜂王或者過晚介入蜂王,最後介王失敗,所以我們一定要嚴格控制時間,被介入蜂王的蜂群,失王時間要在12小時以上,但是又不能超過48小時,因為時間短了上一隻蜂王的蜂王信息素沒有完全小時,容易引發工蜂圍王,時間長了又容易出現工蜂產卵,介王后工蜂不接受,所以在時間上一定要把握好。希望能幫助到你!


忘川萩酷


蜜蜂小知識

一:概述

蜜蜂是昆蟲綱膜翅目蜜蜂總科的通稱。成蟲體被絨毛,足或腹部具由長毛組成的採集花粉器官。口器嚼吸式,是昆蟲中獨有的特徵。全變態。

全世界已知約1.5萬種,中國已知約1000種 。有不少種類的產物或行為與醫學(如蜂蜜、王漿)、農業( 如作物傳粉 )、工業( 如蜂蠟、蜂膠)有密切關係,它們被稱為資源昆蟲。

二:價值

蜜蜂完全以花為食,包括花粉及花蜜,後者有時調製儲存成蜂蜜。毫無疑問的是蜜蜂在採花粉時亦同時對它授粉,當蜜蜂在花間採花粉時,會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這些掉落的花粉關係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異花傳粉。蜜蜂身為傳粉者的實際價值比其製造蜂蜜和蜂蠟的價值更大。

三:生活方式

蜜蜂的生活方式分為3種:1社會性。雌雄和職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態、生理和勞動分工方面均有區別。2獨棲性。蜜蜂類絕大多數為獨棲性,即工蜂獨自築巢和採粉貯糧,它們沒有"等級"的分化。3寄生性。雌蜂不築巢,在寄主的巢內產卵。

四:起源

根據化石資料,蜜蜂在第三紀晚始新世地層中已大量發現。它的出現與白堊紀晚期顯花植物的繁盛密切相關。

五:系統地位

在昆蟲綱中,蜜蜂屬於高級進化的類群。社會性生活方式的出現,“語言”信息的傳遞,通過“舞蹈”動作辨認蜂巢的方法,以及巢的不同結構等。

六:詳細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