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白衣戰士”張玲:她讓患者懂得了生命的珍貴

河北共產黨員網省直訊(記者翟新建 通訊員孔令傑 孫亞飛)張玲是國家呼吸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河北區學科帶頭人,河北胸科醫院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呼吸與危重症學科主任。疫情期間,她擔任河北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

“白衣战士”张玲:她让患者懂得了生命的珍贵

張玲正在工作中。

17年前,41歲的她帶著第一梯隊進入隔離病區,與“非典”正面交鋒。17年後的今天,她領銜25人專家組,指導培訓一線救治梯隊迎戰新冠肺炎。疾病在變,角色在變,但她作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的責任心沒有變,探究醫學真理、勇攀醫術高峰的執著追求沒有變,作為一名呼吸道傳染病救治專家應對挑戰的勇氣沒有變,對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沒有變。

用嚴謹和盡職,履行特殊責任

從年前臘月二十八至今1個多月來,包括春節假期,每天上午的9時30分左右,張玲都會準時出現在河北省胸科醫院門診二樓的多學科會診室,同其他專家一起,通過視頻連線對發熱門診、疑似病區、確診病區上報的病例一一會診。該院是新冠肺炎省級定點救治醫院,這3個隔離病區是名副其實的抗“疫”主戰場。

發熱門診、疑似病區上報的病例數量多,更新快,且診斷難度相對較大。專家組的意見決定了患者的治療方向,既不能漏掉一個確診患者,也不能因錯診而造成感染,這無疑是對他們醫術、責任心和耐心的極大考驗。曾負責專家組會診聯絡和記錄的孟靜醫生說,“每次會診,張玲主任和其他專家邊聽彙報邊記錄,問得特別細,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學史,體溫、咳嗽等症狀,年齡、基礎疾病,檢查結果及用藥情況等等,進而做出判斷。那種投入和敬業讓大家忘了時間,忘了飢餓,甚至忘了自己。”

“白衣战士”张玲:她让患者懂得了生命的珍贵

專家會診中。

對確診患者,張玲最大的責任就是確保治療方案科學有效。有的患者症狀輕,有的危重,有的免疫力恢復快,有的慢,有的還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其它疾病,面對個體差異大的患者,張玲團隊堅持“一人一團隊、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專家組”的治療原則,採用綜合療法和個性化治療,堅持中西醫並重,確保每一名患者得到科學合理的救治。

“這既是為患者負責,也是為他們的家庭和社會負責,把好治療最後一道關口,讓患者順利康復,安全迴歸家庭和社會。”張玲說,這就是戰“疫”中作為呼吸道傳染病醫生必須承擔起的特殊的責任,也是一名共產黨員的神聖使命。

截至目前,張玲帶領專家組會診、指導救治400餘例次,排查甄別疑似及留觀患者108例,累計確診患者8例,其中4例已治癒出院,2例危重型患者經過救治轉好為普通型,1例重型患者已好轉。

用醫術和協作,完成重要任務

救治和指導危重症患者,是上級賦予省級定點救治醫院的重要任務,也是對張玲團隊醫療技術和協作能力的重大考驗。

“急會診,馬上到位。”時間是晚上9點半,剛剛到家的張玲匆匆返回醫院。一邊,是剛剛轉來的1名危重症患者——危重型肺炎、急性呼吸窘迫、急性腎損傷、心肌梗死、極高危的高血壓、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腦梗死……病情複雜,非常危急;另一邊,是張玲和專家組副組長李香蘭、王鑫帶領專家組和一線救治梯隊醫療組長李寧等人,臨危不懼,沉著應對,以豐富的呼吸、重症診治經驗,發揮多學科診療特色和團隊協作能力展開搶救,氣管插管、機械通氣、俯臥位通氣、肺保護通氣策略等呼吸治療,抗病毒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營養支持……數小時後,患者病情逐漸穩定向好,8天后順利去掉氣管插管,接受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身體狀況明顯好轉。

對這次救治,省衛生健康委、省專家組用“三個好”給予表揚:俯臥位通氣做得好,營養補給做得好,病例彙報做得好”,同時要將該院在這方面的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

“疾病發展瞬息萬變,稍有延誤就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患者來的早晚我們決定不了,但只要到了醫院,我們必須把時間壓縮到‘毫無縫隙’,以團隊之力,跑贏病毒,戰勝死神。”說這話時,張玲看似柔弱的身軀,卻透出了不讓鬚眉的力量。

用關懷和溫暖,打開患者心結

“戰勝新冠肺炎,是醫務人員面對的一個新挑戰,而對於患者來說,對疾病認識不足,又處在隔離狀態,難免產生心理壓力和思想負擔,甚至是恐懼”,張玲說,“如果處理不當,既不利於治療,也會給患者以後的家庭生活和社會埋下隱患。”

“為患者治病,也要治其‘心病’。”為此,張玲及其團隊通過各種手段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和溫暖。

該院通過信息化技術實現了專家組、一線救治梯隊、患者等多方視頻連線。利用這一條件,專家組就經常與患者溝通,“一是讓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二是讓他們知道在一線醫護人員身後還有一個強大的團隊,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這很重要!”張玲介紹說。

“白衣战士”张玲:她让患者懂得了生命的珍贵

患者治癒出院是專家們最高興的事 。

專家組還吸收河北精神衛生中心心理治療師徐濤進來,通過專業手段對患者開展“一對一”治療,同時充分發揮隔離病房醫護人員作用。一線梯隊護理組長李莉通過一套細緻入微的心理疏導方案,成功開導了一名情緒激動、不停哭鬧、不配合治療的危重症患者,病房裡終於傳出了笑聲,患者的病情也在漸漸好轉。“我做飯可好吃了,等我出去請你們都到我家,給你們做飯吃”,這名患者每次見到醫護人員都這樣說。

前不久,在一名治癒患者出院前一天,張玲再一次打開視頻連線,“這名患者心思有點重,我再囑咐幾句。”近段時間,時間安排都以分以秒計算的張玲,足足與這名患者聊了10多分鐘,最後還不忘叮囑,“回家後你有什麼問題就來找我,想聊聊天也可以。”視頻另一頭,患者的眼眶已經溼潤,“謝謝!你們不僅救了我的命,還讓我懂得了生命的珍貴,一定好好珍惜,請您放心!”聽到這句話,張玲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