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年收入不足200亿 香港置地何以问鼎新地王

秘诀:非核心不投资、非鳌头不合作

年收入不足200亿 香港置地何以问鼎新地王

当港企“跑路”呼声四起的时候,香港置地却以310.5亿元的价格,拿下上海市徐汇滨江西岸金融港地块,刷新了土地交易的总价记录,成为了上海总价“新地王”。据测算,徐汇滨江项目的总投资预计不会低于60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该幅地块东至瑞宁路,南至瑞宁路、龙腾大道,西至东安路,北至龙华中路,共28个地块。涉及商办、餐饮旅馆业、文体、商品住宅、社会租赁住宅、广场用地等多种业态,总占地超过32万㎡,总开发体量约180万㎡。

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块出让的保证金就高达65亿元,并在出让地块前便设定了诸多限制条件。比如,地块上的商业、租赁住宅、酒店、文化体育均要求100%自持,办公要求自持60%,要求充分利用相关优势,形成世界级金融产业发展平台,比肩外滩和陆家嘴,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新增长极。

香港置地表示,上述土地开发将分多个阶段进行,预计到2027年完成。土地成本310.5亿元将于2020年分期支付,集团正在考虑一系列融资方案,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包括但不限于预售、与战略合作伙伴合作等),集团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支付土地成本,因此,不打算向股东寻求资金支持。

据悉,香港置地成立于1889年,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拥有高级上市地位,并在新加坡及百慕大拥有第二上市地位。

1996年,香港置地正式进入内地,财报显示,香港和大陆已经持续成为公司最大的利润贡献部分。其中,大陆地区对利润的贡献度更是在不断增加。

截至2018年年末,香港置地在中国内地的发展物业包括七个城市的20个项目,其中十个项目位于重庆。业务的规模显著增长,在过去两年确认了11个项目的权益,承诺投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

年收入不足200亿 香港置地何以问鼎新地王


但对比众多地产公司,香港置地显得格外低调。2011年,香港置地曾以29.1亿元拿下紫禁城旁的一块商业用地,用了三年时间命名,三年时间建设,2017年底才正式开业。

对此,香港置地行政总裁彭耀佳曾表示,任何一家开发商都希望项目可以越快越好,因为越快就可以有收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如果太快的话,质量方面就要做一些妥协。在香港置地看来,专注于一个细分市场,维护好品牌,获得客户以及市场的信任,才是让企业保持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从财报上看,香港置地虽然2018年收入不足200亿元人民币,但净负债率仅有9%,在头部房企都在为融资发愁,部分房企卖地求生甚至倒闭时,香港置地的的授信余额为72亿美元,56%来自银行,44%来自资本市场,且大多为长期贷款。

而香港置地得以稳健前行百年的秘籍便是,非核心不投资、非鳌头不合作,因此拿下要求近乎严苛的上海地王并不奇怪。

尽管一块地王便已花尽一年收入,但香港置地背后的母公司实力却不容小觑。公开资料显示,香港置地的母公司为怡和集团,持有其46%的股权,怡和集团旗下业务还包括牛奶国际、文华东方国际企业品牌、零售领域的惠康超级市场、7-Eleven、必胜客、万宁以及美心集团等。

此外,该公司旗下还拥有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Gucci、Armani、Dunhill等多个全球高级零售品牌。

香港置地正是靠着“非核心不投资、非鳌头不合作”的拿地秘籍,以及背靠资金雄厚的母公司,才得以前行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