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为什么很多人都将“夷陵之战”视为“以少胜多”的战争?

章武元年(221年)至章武二年(222年)发生了“夷陵之战”。根据记载,蜀汉与东吴各自投入了约五万兵力,是场兵力相近的战争。但在很多人印象中,“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很多人都将“夷陵之战”视为“以少胜多”的战争?

首先,“夷陵之战”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并列为汉末三国的三大战略决战,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争。正因如此,很多读史不细的人就想当然地认为“夷陵之战”也是“以少胜多”。

为什么很多人都将“夷陵之战”视为“以少胜多”的战争?

其次,如今很多人对于汉末三国历史的了解并不是来源于《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等正史和考古发现,而来源于有汉末三国有关的文艺影视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名著《三国演义》。

为什么很多人都将“夷陵之战”视为“以少胜多”的战争?

“夷陵之战”在《三国演义》中被写成为昭烈帝刘备率领七十五万大军与东吴二十万大军进行的战争。很多人对“夷陵之战”的了解基本上来源于《三国演义》及其衍生作品,自然认为这是“以少胜多”的战争。

为什么很多人都将“夷陵之战”视为“以少胜多”的战争?

综合来讲,“夷陵之战”被视为“以少胜多”战争的关键就是《三国演义》,可以说是文学作品重塑民间历史认知的经典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