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對孩子的這幾種教育方式,為他以後“報復性消費”埋下了“伏筆”

提起“報復性消費”這幾個字,很多人會認為這是成人行為,與孩子並沒有關係。

其實,這種行為的“根源”,就是出現在孩子的小時候,父母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導致在孩子的內心中,產生一種想法。

他們總會想等我有一天有錢得,我一定要怎樣怎樣。等我長大得,我一定要怎樣怎樣。這就為他以後的這種“報復性消費”心理埋下了伏筆。

這種行為的最明顯特徵就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控制不住自己沒有自控力。當有一天突然有錢了,或者有了意外之財時,他們就會通過“報復性消費”這種方式,來發洩自己心中的情緒。

對孩子的這幾種教育方式,為他以後“報復性消費”埋下了“伏筆”

之前我看過一篇權威性的文章,介紹了那些幸運中了彩票大獎的人,有很多最後的結果都不是很好,有的最後落魄不堪,有的經過幾年以後從回以前的生活,或者有的更甚最後負債累累。

他們在中了大獎以後,想的不是用這些錢來改變自己今後的人生,也不是用這些錢給自己做一個合理的規劃。而是買他們以前買不起得的奢侈品、名車、豪宅,更有甚者迷上了賭博、色情,最後落得一個悽慘的下場。

但是,還有一部分人,他們卻很好的利用了這些錢,運用它們來為自己產生了更大的價值,從而生活越過越好。

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差距,前者通過“報復性消費”揮霍了自己的“幸運”,後者卻很好的運用了自己的“幸運”,他們面對同樣一件事,卻是不同的結果。而他們之間的差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我管理能力上,

所以,從小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能力,並將這種能力形成一種習慣

,這對於他以後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才是他的財富所在。因此,下面幾點建議供各位父母參考:

對孩子的這幾種教育方式,為他以後“報復性消費”埋下了“伏筆”

給孩子創造自我管理的機會


孩子天生就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這就需要父母給孩子創造一些多的機會,培養他的這種能力

比如,在平時生活中,或外出遊玩時,父母儘量表現的“低能”一些,讓孩子來安排你們的每日生活計劃。或者出行時,讓他來安排你們出行之前的準備工作,路線的規劃。

通過這樣的方式,一點點的挖掘出孩子對事物的計劃性和自理能力,並通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他的一種習慣。

對孩子的這幾種教育方式,為他以後“報復性消費”埋下了“伏筆”

讓孩子體會金錢的重要性

現在幾乎所有的孩子,都體會不到父母掙錢的艱辛,使得他們也不明白金錢的重要性。所以,在生活中要合理的控制孩子的開銷,並告訴他們錢應該用在“有用”的地方,不能鋪張浪費。

比如,對於一些沒必要的玩具或者其他物品,如對孩子確實沒有太大幫助,要果斷拒絕,並告訴他省下的錢可以攢起來,給他買更好對他幫助更大的玩具。

或者通過“攢錢”的方式,告訴孩子你想要的可以買,但是目前媽媽沒錢,需要通過加班攢錢來給你購買,讓他知道並不是他的一句“我要”就能獲得

另外,我們需要為孩子建立起消費預算模式,不能讓孩子處在“花錢無限制”狀態,如果我們不限制孩子,他就會手裡有錢就想花掉,而這種滿足感會讓他們不斷把自己手裡的錢,變成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其實也算是另一種“報復性消費”方式。

所以,父母要給孩子制定消費預算,並且讓孩子自己做規劃,合理的運用手裡的錢,通過長期的培養,最後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對孩子的這幾種教育方式,為他以後“報復性消費”埋下了“伏筆”

其次,有一些父母確實實行了限制孩子消費的模式,但限制“過度”了,讓孩子長時間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反而會起到反效果。

比如,父母不管孩子要什麼,全都不給買,時間長讓孩子得不到任何的東西,這時他的心裡就會產生如果我有錢、如果我長大、如果我工作了多好,等等這些想法。

一旦當他們這些想法實現時,就會開始瘋狂的“報復性消費”方式,而這種報復性消費方式一旦產生,就很難再控制得住,甚至直到最後“山窮水盡”。

所以,父母也不能“過度”的限制孩子,對於一些有用的東西,還是要酌情給予的。只要做到限制“有度”,並加以制定消費預算模式,合理的控制。

這樣,才能起到實際上的效果,即養成了孩子的良好習慣,又不會讓孩子產生“報復性消費”的心理。



大家好,我是奶媽說成長,多次獲得青雲計劃獎勵,並且專注於0-15歲孩子成長方面的諸多困擾、難題,有這方面疑惑的家長,可以關注我,或者留言,我看到會為您解答,希望我的文章能夠給您帶來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