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關於“合掌”、“平頭”在律詩中的解釋與注意

​所謂“上尾”,所謂上尾是指單句相鄰句腳聲調相同的現象。是指在詩歌聲律上犯雙聲之病。


關於“合掌”、“平頭”在律詩中的解釋與注意

凡上句尾字與下句尾字,或第一句尾字與第三句尾字為雙聲,皆稱“上尾”。

請讀懂!漢字共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律詩的出句句腳最好四聲遞用,首句入韻的,四個出句的句腳平上去入俱全,首句不入韻的,上去入俱全。

要避開相鄰兩聯的出句句腳聲調相同。據王力教授考據,“老節漸於律詩細”的杜老,多數律詩的出句句腳上去入俱全。近體詩的格律在盛唐時期已經完備。

近體詩的格律是非常嚴謹的,詩人在作律詩時都要嚴格地遵守其格律,當然,如果不遵守律詩的格律,那麼你作出來詩,就不能稱其為律詩。

近體詩的格律雖然嚴謹,但同時也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可以進行拗救。此外,近體詩還有許多禁忌,比如,落韻、犯孤平、三平調,以及對仗的雷同和合掌等等。

上尾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詩病。在科舉時代,也並不認為不合式,一般人也不注意。然而上尾卻是為一些詩論家所排斥的。律詩雖然在原則上不必考慮句中各仄聲字的上去入三聲,但是有些人覺得“一句之中,四聲遞用”乃是藝術的最高峰。

是啊,要使詩詞作品完美,就得注意一些禁忌.所謂四聲遞用,就是儘可能在一句的五個或七個字之內,具備平上去入四個聲調,而且相間地遞用。譬如杜審言的詩: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若依照這首詩做成一個譜,就是:入上去平平,平平入去平。平平入上去,平上去平平。入去平平上,平平上入平。入平平上去,平去入平平。第一、第三、第五和第七句都是四聲俱全(第二和第六句不能四聲俱全,因為第一字如果用第二、仄聲就犯了孤平。)八句之中,沒有一句的形式是完全相同的,可說是盡了錯綜變化第三、之妙。如果七言詩也依照這個辦法,更可以做到四聲俱全,因為七言比五言多了兩個第四、字。

然而,朋友們,為了聲調的極端和諧,卻給予詩人一種不可忍受的束縛。這種詩偶然做一、兩首則可,首首如此則勢所不能。我們只能儘可能地避免同調的仄聲在一起,如“上上”“去去”“入入”等。一句之中四聲俱全,幾乎可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親們,另有一種四聲遞用的說法是比較地合乎事實的。

關於“合掌”、“平頭”在律詩中的解釋與注意

敬請注意.臨近的兩個出句句腳聲調相同,是小病(權且稱作小上尾);三個相同是大病(大上尾);如果四個相同,或首句入韻而其餘三個出句句腳聲調都相同,就是最嚴重的上尾。

這種最嚴重的上尾,唐詩裡並不多見。下面我們來分別看一看最理想的情況和最嚴重的上尾。

一、 最理想的單句句腳上去入聲調俱全的情況

五律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上),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去),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入),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上),渾欲不勝簪。

注意:首句若不入韻,勢必有兩個出句句腳聲調相同,但聲調相同的句腳必須隔離,像該詩頷聯出句句腳用去聲,頸聯出句句腳用入聲至尾聯方得用去聲或上聲。)

請讀懂!房兵曹胡馬詩 [唐·杜甫]胡馬大宛名(平),鋒稜瘦骨成。竹批雙耳峻(去),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入),真堪託死生。驍騰有如此(上),萬里可橫行。

這也是避免上尾的詩例.再看一首七律,也是避免上尾的詩例.曲江 [唐·杜甫]

一片飛花減卻春(平),風飄萬點正愁人。

且看欲盡花經眼(上),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苑邊高冢臥麒麟。

細推物理須行樂(入),何用浮名絆此身。

再欣賞一首七律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平),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入),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繁天下計(去),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上),長使英雄淚滿巾。

關於“合掌”、“平頭”在律詩中的解釋與注意

二、 最嚴重的上尾情況五律:

對酒寄嚴雄 [唐·劉長卿]陋巷喜陽和(平),衰顏對酒歌。懶從華髮亂(去),閒任白雲多。郡簡容垂釣(去),家貧學弄梭。門前七里瀨(去),早晚子陵過。

四個出句只用到平上去入中的兩個啊.遊鶴山院 [宋·陳師道]積石橫成嶺(上),行楊密映門。人聲隱林杪(上),僧舍繞雲根。頓攝塵緣盡(上),方知象教尊。只應羊叔子(上),名字與山存。這個更醜.出句末字皆上聲也。

再看上尾之七律:懷嵩樓新開南軒與郡僚小飲 [宋·歐陽修]

繞郭雲煙匝幾重(平),昔人曾此感“懷嵩”。

霜林落後山爭出(入),野菊開時酒正濃。

解帶西風飄畫角(入),倚欄斜日照青松。

會須乘醉攜佳客(入),踏雪來看群玉峰。

再看一首上尾之七律:錢唐上元夜祥符寺陪諮臣郎中丈燕席 [宋·曾鞏]

明月如晝露花濃(平),錦帳名郎笑語同。

金地夜寒消美酒(上),玉人春困倚東風。

紅雲燈火浮江海(上),碧水樓臺浸遠空。

白髮蹉跎歡喜少(上),強顏猶入少年從。

到了宋代,四聲遞用的形式大約已經不為一般人所知,於是上尾的毛病甚多,臨近兩個出句句腳聲調相同的已經不勝枚舉,以四個相同或首句入韻而三個相同者而論,也時常見到。

當然,四聲遞用和上尾的避忌,應該不能專算為一種詩律。但是,如果作詩的時候,注意單句句腳的四聲遞用,避免單句句腳聲調的雷同,對提升詩的聲調和諧美還是非常有益的。

毛澤東的近體詩很講究聲律,他的多數律詩的出句韻腳,四聲交遞,請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平),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去),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巖暖(上),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入),三軍過後盡開顏。

出句句腳依次為平、去、上、入。在他發表的十首七律中,有4首具備四聲俱全:七律·長征(平去上入)、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平入去上)、七律二首·送瘟神(平入上去)、(平去入上);僅有兩首出現了小上尾,即:七律·到韶山(平入去去)、七律·答友人(平去入入)。

律詩出句句腳平上去入俱全,這是理想的句式。最低限度也應該避免鄰近兩聯出句句腳聲調相同,否則就是“上尾”。請記住這段話.鄰近的兩個出句句腳聲調相同,是小病;三個相同,是大病;如果四個相同,或首句入韻,其餘三個出句句腳聲調都相同,就是最嚴重的“上尾”。

唐人有這個講究,但後來一般人也不大注意這個問題,乃至科考場中也並不認為“上尾”不合適,但某些詩論家卻將“上尾”視為詩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