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前線醫護日誌2.26」拒絕轉出ICU的患者,讓我看到人文關懷的重要

「前線醫護日誌2.26」拒絕轉出ICU的患者,讓我看到人文關懷的重要

講述者:高元妹 廣醫三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支援地: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重症醫學科

「前線醫護日誌2.26」拒絕轉出ICU的患者,讓我看到人文關懷的重要

新冠肺炎危重患者轉出ICU時與高元妹團隊合影

對患者心理和情緒狀態的充分理解,是我在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醫療救治外也特別關注的,對患者精神狀態的理解與“共情”,給予更多人文關懷,能使醫患雙方更好的溝通和信任,有助於增強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提升治療效果。

ICU是個“可怕”的地方

進入重症監護室的患者,一方面本身病情較為嚴重,另一方面隔離治療和周邊環境也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

我每天在他們身邊,特別能理解病人此時內心的脆弱,他們的精神狀態常常是非常緊張、焦慮甚至感到恐懼,而對他們的充分理解,才是與他們溝通和獲得其信任的前提。

轉換醫者的身份,從平常人的角度來看,ICU可能是個令人“驚恐不安”的地方:見不到自己的家人,燈24小時亮著、不分晝夜,各種檢測儀、呼吸機都在不間斷地發出聲音,穿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像“外星人”一樣忙碌著,身邊的病友極其危重,隨時都可能上演生死搶救,甚至親眼目睹鮮活的生命逝去。

「前線醫護日誌2.26」拒絕轉出ICU的患者,讓我看到人文關懷的重要

穿著防護服,在患者眼中像“外星人”一樣的醫務人員

意識清醒的患者能清晰地感受到這些,就會不自覺的產生“代入感”,似乎自己也在鬼門關口打轉,可能下一個心肺復甦、心跳停止的就是自己。

這種情況下,我希望能給他們更多的人文關懷,在每次查房的時候,我都會握住他們的手去安撫,讓他們感受到被關注、被關心。

儘管這個時刻,醫生和患者的溝通,在穿著防護服的醫生和插著呼吸機的患者之間,常常變成了手勢和“喊話”,但豎起大拇指點讚的動作和簡單的“加油”卻能不斷鼓勵我的病人,幫助他們鼓起戰勝疾病的勇氣。

同時,我會用我的專業知識去打消他們的恐懼,例如告訴他們各項指標意味著什麼,一些數值的變化說明患者需要的儀器治療支持力度在減少,用專業知識讓他們相信情況在好轉,從而更有信心去戰勝疾病。

拒絕轉出ICU的病人:“你們在我有什麼好怕的!”

作為重症醫學科的醫生,我常常看到的都是迫不及待想盡快離開ICU的患者,但前兩日,一個病人竟主動拒絕轉出。

楊先生(化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肺功能嚴重受損,缺氧明顯,即便在給足了100%純氧的情況下仍十分痛苦,“我都快死了,你們難道不捨得給我一點氧氣嗎?”

話語中充滿對醫護人員的抱怨與指責,插管時他情緒緊張、較難配合。

我感受到楊先生強烈的恐懼與不信任,但治療卻一分也不能耽擱,我緊緊地握著楊先生的手,對他說:“請你相信我們,我們會盡全力幫你!”通過不斷的安慰,他也逐漸增強了對我們的信任。

「前線醫護日誌2.26」拒絕轉出ICU的患者,讓我看到人文關懷的重要

不懼高傳染風險,高元妹為新冠肺炎患者做治療

在隨後的治療中,我每天都會去床邊查看楊先生的狀況,溝通安撫:“血氧飽和度上升了,你今天感覺好點了嗎?”

“你的呼吸機支持力度的參數又下降了,這說明你的情況正在好轉,你要繼續加油啊!”

“恭喜你,你可以用無創呼吸機了,我們離勝利又近一步了”……

就這樣,楊先生病情好轉很快,可以轉出ICU,我告訴他這個好消息時,沒想到他卻接連擺手:“不不不,我不要這麼快轉出去,我要在這裡多待兩天,在您這多治兩天,情況更加平穩了再走。”

我覺得有點好笑,遂問他:“別人都怕在這裡面,你怎麼不怕?”楊先生一臉堅定地說:“你們在我有什麼好怕的!”

楊先生的幾句話就像春寒中的暖陽驅散了我心頭的陰霾,看著病人病情好轉、被他們深深信任,沒有什麼比這些更能讓我們感到欣喜、驕傲的了。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審籤 | 魏禮園

實習生 | 張麗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