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統籌精準防控和復工復產多方協力讓企業跑出“加速度”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成為中國經濟當下的“剛需”。


  連日來,各地企業、機構、政府主動作為,一手抓防控,一手保生產,探索著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生產運行秩序。
  包車包機 組織人員有序返崗
  “省際班車沒恢復,我還在愁著怎麼回去上班,沒想到等來了公司的飛機。”2月21日,廣西貴港的覃先生平安抵達位於廣東順德的格蘭仕集團總部,臉上難掩激動。
  為確保外地員工安全返崗,除了遠程“復工專機”外,格蘭仕從2月10日開始還組織專車返廠,目前已陸續安排專車近100趟。格蘭仕集團董事長梁昭賢說,未來一兩週內返崗率有望達到100%。
  復工復產,首先要的是人員到崗。各地採取的隔離、交通管制等防控措施不一,企業正與政府機構一道,努力解決外地員工返崗難題。
  在安徽,政府集中組織農民工返崗復工,確保“出家門進車門,下車門進廠門”;在福建,有些地方還為農民工提供核酸檢測服務;在廣東,人社部門與周邊主要勞動力輸出省區聯手,組織“點對點”專車專列……
  年前返鄉員工要回來,企業招新節奏也不能落下。在用工大省浙江,省外務工人員總數達到1984萬人,佔全省用工的51%左右。為加大招工力度,浙江各地紛紛畫出“搶工圖”。

  其中,湖州市設立不少於1億元的企業復工復產補助獎勵資金;寧波鼓勵服務業企業多途徑擴大招工規模,疫情解除後當月企業參加社會保險人數較上年同期每新增1人,按每人500元標準補助,每家企業最高補助額為30萬元。
  “目前,企業返崗率已達到八成,生產總算步入正軌,第一批訂單也能如期交付了。”看著忙碌的車間,浙江嘉達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國祥終於舒了一口氣,“當地政府為我們企業成立了返崗用工等一系列專班服務組,讓我們快速有序實現了復工復產。”
  中國企業聯合會一項截至20日的調查顯示,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復工復產率達97.08%。已復工復產企業中,員工到崗率平均為66.17%,企業開工率平均為75.24%,產能利用率平均為58.98%。
  精準防控 穩步復工復產
  上午8時許,利亞德集團員工都紅翠戴著口罩來到工廠,一進門首先是鞋底消毒,接著使用消毒液給手消毒。在測量體溫、入廠登記之後,她來到組裝生產線工位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這樣的復工場景,近期在全國各地上演。在利亞德,目前,除了部分還處在隔離期的員工,其他人基本已經復工。公司董事長李軍說,目前企業生產條線已經復產了約70%的產能。

  一面是企業抓緊復工復產與時間“賽跑”,另一面是企業也正綜合使用多種手段為員工做好防護。
  口罩、消毒液、測溫儀等,是企業復工必備的幾大件。“我們通過公司海外員工等多種渠道,購買了足夠企業防控使用的口罩、消毒液等。”李軍說,除了公司自己用,企業還捐贈了不少物資給戰“疫”前線。
  還有一些企業改變工作方式,使員工儘量少接觸。他們有的鼓勵騎行上班、自帶餐食,有的提倡走樓梯上下樓、實行疫情日報制度;還有許多企業實行“無接觸辦公”“不見面辦公”“錯峰辦公”等新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做好防控,許多地方的外來務工人員並不是到廠就可以開始工作的。一些地方,工人們還需要進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合格後方能上崗工作。
  “廠裡已經提前備好了隔離宿舍,在檢測結果出來前,工人們先進行隔離。隔離期間,每人每天測兩次體溫,生活用品和一日三餐均有人直接送到隔離區。”看到工人們順利返廠,福州市長樂區正隆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楓說,廠子要復產首先要保證員工安全。
  資金物流 多方支持保復產

  資金週轉、成本上升,供應鏈問題、物流難題……許多企業滿負荷復工復產後,還會遇見許多難題。扶上馬,送一程。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市場機構,各種政策、措施正不斷落地保復產。
  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國務院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多措並舉穩企業穩就業;人民銀行會同多部門出臺30條政策措施,不少政策措施直接支持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等。
  與此同時,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幫扶措施。河北推出10條稅收措施,重點支持企業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北京出臺16條措施減輕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影響,包括停徵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
  “從中央到地方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和舉措,給企業送來了‘及時雨’。”金髮科技董事長袁志敏說,金髮科技目前80%的員工已經到崗,產能基本能夠滿足客戶需求。
  逐漸轉好的復工復產形勢,也讓企業家們看到了信心。碧水源總經理戴日成說,目前企業項目和技術儲備充足,人員穩定,當疫情過去,碧水源馬上會恢復正常經營,有信心確保實現今年的經營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