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我是景大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就是忠義太監王承恩的陵墓。

王承恩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忠義太監。

本來,太監由於被閹割,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多少有些變態。

歷史上,太監多半唯利是圖,沒有道德觀念,當然這同他們受到社會歧視以及人生的悲慘遭遇也有關係。

少數太監如劉瑾、魏忠賢、趙高一樣,有了權力就開始專權,甚至架空皇帝。

但王承恩恰恰相反。


從崇禎出生開始,王承恩就在身邊照顧和輔佐他,成為親信太監。

當時王承恩和魏忠賢的關係很好,但魏忠賢試圖打擊崇禎時,王果斷和魏忠賢決裂,一心支持主子。

可以說,崇禎之所以能夠成為皇帝沒有送命,王承恩的功勞很大。

魏忠賢被殺、崇禎上臺後,王承恩被重用,擔任司禮監太監(是明代時太監的最高職位),權傾一時。

然而,王承恩卻沒有利用手中權力結黨營私,更沒有專權,而是忠心耿耿的為崇禎服務。


而崇禎最後幾年有可怕的病態猜疑心理,此時王承恩又是秉筆太監。

秉筆太監的地位極其重要,負責幫助皇上處理政務。

實際上,崇禎只負責處理絕對重要的政務,其他不太重要的主要交給王承恩處理。

也就是說,王承恩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

當時很多大臣認為王承恩權力太大,隨時可能成為魏忠賢,應該除掉。

如果換成別人,崇禎早就下令將他殺了。

然而,崇禎猶豫再三,破天荒的選擇信任王承恩。

而王承恩也確實值得信任。

北京城破以後,紫禁城的數千侍衛、太監鳥獸散,早就不管皇帝死活了。

而王承恩到了這個地步仍然跟在崇禎身邊,沒有私自逃走。

最終崇禎自殺時,王承恩也吊死在主子身邊。

一般認為,崇禎命令王承恩務必稍後再次,一定要確認自己已死,防止被李自成活捉受到恥辱。

王承恩忠心的執行了主子最後一個命令,隨後自殺殉主殉國。


可以說,王承恩這種太監從古至今很少見的。

為此,李自成下令打開田貴妃的墳墓,將崇禎帝夫婦葬了進去(貴妃墓因此改稱思陵),並將王承恩附葬陵側。


薩沙


明十三陵,是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後選定的皇家陵寢,位於北京市昌平鎮。

傳說此地乃是風水寶地,可保大明江山永世不敗。是朱棣選了好幾年,才找到了這麼一個風水寶地。


(明十三陵)

山水環抱,風水是不錯,可是這個世界上哪裡有萬世基業呀。終於,明朝也要走完他的歷史,即將退出歷史的舞臺。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是大明朝的基本國策。

於是,在李自成破城的那一刻,崇禎皇帝沒有選擇離開,也沒有選擇到南京陪都重振朝綱,再圖他日打回來。

而是選擇和京城共存亡。

當起義軍供進了紫禁城,崇禎依依不捨的看了一眼紫禁城,看了一眼大明王朝,看了一眼朱家天下。毅然決然的上吊身亡了。

或許他做到了“君王死社稷”。

這個時候他的貼身太監王承恩堅決的表示和大明王朝共存亡,和崇禎皇帝生死相隨。於是,在他旁邊的一個樹上也上吊身亡了。

(崇禎自縊)

後來,李自成知道了一件事情,認為一個人能夠如此忠誠,當為天下人表率。於是決定把他葬在崇禎的身邊,讓他日夜都陪伴著他的主人。

於是這樣,王承恩成了十三陵唯一一個葬入皇陵的太監。或許這就是對他得忠誠最好的獎勵。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王承恩做出了跟隨崇禎共同離去的因,就應該得到葬入皇陵的果。

(王承恩墓)

後來,清朝入關以後,順治皇帝、康熙皇帝紛紛豎碑立傳。這對於一個貼身太監來說,或許是最大的安慰了。

各個時期的統治者對於王承恩如此重視,一是表彰他的忠勇,二是用他來樹立榜樣,以此來激勵更多的人。

至今,王承恩仍然守在他的主人身旁,也成了歷史上最有名的太監之一。


觀復一鑑


明十三陵,是埋葬明朝歷代帝王及嬪妃的皇家重地,被朱明王朝視為神聖之地。在當時,只有皇家身份尊貴的人,才有資格葬入這裡。


但是有一個奇異現象:在明十三陵中,竟然有一座太監墓。那麼,這位太監是誰?怎麼會葬在這裡?能葬入皇家陵園,可見在這位太監的身上,一定藏著非同一般的驚天故事。(歡迎關注:峰子奇觀,趣歷史隨時獲得!)

首先,峰子哥來簡單介紹一下“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大明王朝的皇家陵墓群,規模宏大,佔地120多平方公里,坐落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這裡共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由此而得名。(照片都只是冰山一角)。

明太祖朱元璋開創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稱為“明孝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之孫),因其四叔燕王朱棣“靖難之役”奪了皇位,南京城破後,朱允炆不知所蹤,所以沒有帝陵。


於是,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成為明朝第三位皇帝,從南京遷都北京,史稱明成祖。

明成祖永樂七年(1409)五月,天壽山這一塊地方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帝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以及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在總覽圖中,每個皇帝“某陵”字樣,放大後都內容繁多)


其實,明十三陵埋葬了兩位太監,一位有名有姓,叫王承恩;另一位太監姓名已無考,不知道是誰。而這個太監王承恩,他的身份和故事頗為詳細,清朝帝王曾親自為一個太監的他撰寫碑文,還樹碑立傳。


那麼,這個王承恩生前發生了什麼?


其次,峰子哥來講講這個王承恩

在明代,宦官是一股盤踞於大明王朝權力核心的政治力量,他們與核心權力人物皇帝們,朝夕相處,進而獲得寵信,多是狐假虎威,權勢沖天。

在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大太監比如汪直、劉瑾、魏忠賢等,個個權傾朝野,有的甚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宦官專權、作惡多端的現象,在明朝也尤為常見,更加速了大明王朝的滅亡。



當然,其中也有載入史冊的著名好太監,比如著名的“七下西洋”的三寶太監鄭和,以及還包括峰子哥下面要講的十三陵太監墓的主角——王承恩。

王承恩,是明朝最後一個位高權重的大太監。他的直屬上司是就是著名的大太監曹化淳,王承恩為人忠心謙遜,深明大義,且無野心,算是一個特例,他完全不同於明朝歷史上那些弄權、狡詐、滿腹壞水的大太監們。


因此,忠心事主的王承恩,逐漸被提拔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有代為“批紅”大權,被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帝,引為心腹太監,信任有加。王承恩,可謂已權傾朝野。



此時的大明王朝,已處在風雨飄搖之中。1644年3月15日,闖王李自成率大軍,一路打到大明王朝的京師北京。


一直忠心跟隨崇禎帝多年的太監王承恩,被崇禎帝委以重任,擔任兵馬提督大元帥一職。王承恩臨危受命,親自上陣督戰,其間還親發炮彈,與敵肉搏,誓於北京城共存亡!


其三,峰子哥來講講王承恩的結局

怎奈寡不敵眾,大勢已去。


當闖王李自成大軍圍困北京城時,正值國家危亡之際,明朝很多大臣將領,紛紛選擇了避禍,或冷眼旁觀,或者投入敵人懷抱獻媚。


公元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進攻京城。北京城內外喊殺聲一片,即將城破,在這千鈞一髮的危亡時刻,還有一個太監帶領最後的親兵在城牆殺敵,而這個太監就是王承恩。據史書記載:“賊架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三門。承恩見賊坎牆,急發炮擊之,連斃數人。”


據史載,崇禎帝是個十分勤政的皇帝,每天批閱大量奏摺,想努力挽救這搜即將沉沒的巨輪,但怎奈大明王朝傳到他手裡時,已是積重難返,加之他雖拼命勤政但卻能力有限,又有些剛愎自用以及個人性格原因,只能見王朝滅亡,而回天乏術!



19日京城被攻破,徹底絕望、近乎瘋癲的崇禎帝,下達了最後一道聖旨:為后妃免遭闖賊凌辱,令周皇后等一眾嬪妃全部自縊殉國。崇禎寧死不做俘虜,也不願其他皇族淪為俘虜,於是崇禎帝持劍親手殺死昭仁公主,刺傷長平公主,血濺後宮。


隨後,龍袍尚殘留飛濺血跡的崇禎帝,在太監王承恩的攙扶下,一步步登上了北京的煤山(景山)上。崇禎看著滿城烽火狼煙,心如死灰,悲壯寫下血書遺詔: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德薄匪躬,然皆諸臣誤朕,致死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隨後,崇禎帝在一棵老歪脖子樹上,上吊殉國,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死,明朝滅亡。


太監王承恩,以頭撞地,痛哭失聲,萬念俱灰,向崇禎帝的屍體重重的叩拜數下後,亦上吊而死,追隨崇禎帝而去。(歡迎關注:峰子奇觀,趣歷史隨時看!)

在崇禎帝生命危難的最後時刻,只有一個太監王承恩,還誓死忠心跟隨,不離不棄,而昔日那些滿口仁義道德、愛表忠心的滿朝文武們一個個都不見了。


其四,峰子哥最後來說 王承恩葬入明十三陵的過程

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全城蒐羅崇禎帝的屍首,併發出懸賞通告:有找到崇禎帝屍首者,賞金封侯。結果三天後,才找到崇禎帝及周皇后屍首。

公元1644年4月4日,為籠絡人心,李自成遂將崇禎帝和周皇后,草草歸葬于田貴妃之墓,並改稱“思陵”,並特地將一代忠宦王承恩,陪葬在崇禎帝陵側,讓他永遠守護著崇禎墓。



後來,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帝,為王承恩此舉震驚和感動,在為崇禎皇帝發喪時,特為王承恩修墓立碑,並親自為一個前朝太監撰寫碑文,碑首刻有“貞臣為主,捐軀以從”、“御製旌忠”。



如今的王承恩墓,仍靜靜的躺在思陵的旁邊,這裡早已雜草叢生,鮮有人來,但峰子哥每次看到一幕,都感覺心生淒涼,不免在想:無論是王朝末路,還是帝王之過,都不是一個太監的錯,他只是選擇了忠於自己的角色,而沒有見主人危難而吃裡扒外。這裡埋著一個忠魂,默默無聞。


峰子奇觀


在明十三陵中有一座很明顯的太監陵墓,這座太監墓的主人是明末太監王承恩。在人們的印象中,太監通常弄權、狡詐、滿腹壞水,但是王承恩並非如此。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崇禎皇帝被迫在景山上吊自縊,而陪同崇禎皇帝一同自縊的還有這位太監王承恩,當年李自成幾萬大軍圍困北京城時,明朝很多將領都卸甲歸田,而王承恩卻統領禁軍,誓死抵抗。後來,清朝第一位皇帝順治帝在為崇禎皇帝發喪時,還為王承恩修墓立碑,並將他安葬在崇禎皇帝的陵墓外,讓他永遠“守護”陵墓。

太監王承恩的陵墓至今保存比較完整,雖然陵墓本身只剩一個直徑6米的土堆,但墓前的三通石碑卻保存的比較完整。王承恩的陵墓是坐西朝東的,在陵墓東側的第一通石碑上刻有“王承恩墓”字樣,有2米高;第二通石碑有4米高,碑首刻有“敕建”,下面緊跟著400字的碑文,這是清順治帝親手題寫的;緊靠陵墓的石碑,碑高2米,碑首刻有“御製旌忠”四字,下面同樣刻有寫著將近240字的碑文,這是清順治帝營建崇禎帝陵墓時,為褒獎王承恩的忠義護主所題寫的。


京蜜


【太監墓在皇陵中其實是大大的僭越,但事出有因】


先了解一下明十三陵的歷史背景,十三陵地處北京市北面的昌平區,是大明朝傳統的皇陵區,自打燕王朱棣從北京造反成功後,他把原本在南京的政治中心強行搬到了北京,並美名曰:天子守國門。全班的文武百官的朝廷都來到了北京所以在南京的皇陵也就不會在入駐新的皇帝了,為了方便,朱棣下令在北京附近相度完美的風水寶地以建新的皇陵區,於是昌平這片吉壤便被尋得,後來經過朱棣之後皇帝的日趨完善,這裡成為了大明朝最大的皇陵區。同時也是一片禁區,非皇家是肯定不讓在此埋葬的,但除了一個太監。這個太監到底是什麼來頭?咱下面細細分解。

此人叫做王承恩,是大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的貼身太監,在大明朝最後的時刻,闖賊的人馬已經兵臨城下,崇禎絕望的敲響大鐘,企圖把群臣召集起來商量最後的對策,但卻無一人前來,身邊只有王承恩陪伴左右,這個時候,李自成的先鋒已經打入了紫禁城外城,為了顧忌皇家的臉面,崇禎帝絕望的砍殺了公主,並讓後宮皇后及嬪妃自盡殉國,隨後他跌跌撞撞的跑向皇城後面的煤山(今景山公園)在看到闖賊已突入內城的火把時,他把一丈白綾拋向一顆歪脖樹,以長髮覆面安然殉國!這時身邊的王承恩也隨即上吊追隨崇禎而去。

後來,李自成從景山發現了這主僕二人的屍首,也大位震動,決定厚葬此二人,由於崇禎還沒來得及修築陵墓,他們把這位末代皇帝安葬於他一共嬪妃的墓中,為了成全這位忠義太監,李自成又命將王承恩埋葬於崇禎的思陵側。至此,王承恩墓也成為大明皇陵中唯一一座太監墓。


老豬的碎碎念


中國歷史上,嚴苛的等級制度是封建社會的鮮明特點,而歷朝歷代的皇陵,更是凸顯出皇權的至高無上與森嚴的社會等級制度。

除了王公貴族,皇帝生前的寵臣能夠有幸陪葬皇陵,普通人是萬萬沒有機會能夠在死後也陪伴皇帝左右的,即使是服侍皇帝的後宮之人。

但在明朝的十三陵中,卻真的就有一座太監的墳墓,這應該也是中國歷史上,由此待遇的為數不多的太監吧。

那麼這座太監墓背後的故事究竟是怎樣的呢?

原來,十三陵中的太監陵,其主人叫做王承恩,是崇禎皇帝的貼身太監。

1644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陷北京,崇禎皇帝在紫禁城後的煤山自縊而亡,而當時唯一一個跟在崇禎皇帝身邊的人,就是太監王承恩。

王承恩忠於崇禎皇帝,也忠於大明王朝。崇禎帝自縊於那顆歪脖子老槐樹上後,王承恩也自縊在旁邊的海棠樹上,追隨崇禎帝而去。

兩人自縊於煤山後,屍骨一直無人收拾埋葬,直到後來清軍入關後,順治帝將崇禎皇帝安葬於十三陵中。
感慨於太監王承恩的忠心,順治帝特意將他安葬在崇禎皇帝的陵墓旁,使王承恩能夠一直侍奉他的皇帝。


Mr這史香


明十三陵中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三十多個妃嬪、兩位太子,此外還有兩個太監,雖然埋葬了兩個太監,但是隻有一個太監修了墳墓,這個太監就是陪崇禎帝到最後的那個人。

崇禎帝於1644年3月19日在景山的一個歪脖子槐樹上上吊自縊,這顆歪脖子老槐樹一直被保護,存活了三百多年,現在崇禎帝上吊的原址又有了一顆歪脖子樹,有眾多人去憑弔崇禎帝。崇禎帝上吊自縊時身邊只有提督太監王承恩一人,崇禎帝在自縊前讓王承恩自己離去,王承恩拒絕了。

崇禎帝在歪脖子老槐樹上吊自縊後,王承恩對著崇禎帝的屍體跪拜,然後走到旁邊的海棠樹底下,拿出白綢也隨著自己的主子而去,這是多麼的令人震撼啊,就在前幾個小時,崇禎帝號召百官來上朝,無一人來,崇禎帝帶著太監出宮,無一人給崇禎帝開門,最後崇禎帝自縊後,一個身體殘疾的人居然毅然隨崇禎帝而去,這讓那些恭迎李自成進城的完整人的臉往哪裡擱?

李自成進入紫禁城後,派人尋找崇禎帝的屍體,三月二十一日崇禎帝和王承恩的屍體被發現,李自成部將其停放在東華門外,崇禎帝的屍體被合葬在田貴妃的墓中,清軍入關後,將崇禎帝的屍體移葬到思陵,作為陪伴崇禎帝到最後時刻的王承恩也受到了清朝統治者的厚葬。

對於王承恩的忠貞,清朝與南明都非常敬佩,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聽到王承恩隨崇禎帝自縊的消息後,賜王承恩諡號“忠愍”。順治帝和康熙帝也非常敬佩王承恩,順治帝為王承恩撰寫了“貞臣為主,捐軀以從”八個大字,康熙帝在崇禎帝陵墓旁給王承恩樹碑立傳。

清朝統治者在思陵旁劃了六十多畝地,專門用來給王承恩修墳墓,併為其樹碑,讓他一直陪葬崇禎帝旁,守護著崇禎帝。

“《明史.宦官二》本朝賜地六十畝,建祠立碑旌忠,附葬故主陵側。”

明朝宦官之禍深受後人批評,在明朝兩百多年的時間裡出現了汪直、劉瑾、王振、魏忠賢之流,這些人破壞朝政,使明朝社會日益昏暗,受世人唾罵,但也出現了鄭和、馮保、懷恩、王承恩這些受人好評的太監。

王承恩是河北邢臺白岸鄉人,進宮後在太監曹化淳手下做事,後來官至司禮秉承太監,成為崇禎帝的心腹。

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軍進犯北京城,崇禎帝命王承恩提督京營,此時的北京四面被李自成部包圍,明朝大勢已去,一些士兵叛逃,一些大臣也偷偷出城投靠於李自成,守城的根本沒有幾個人。

李自成部架著飛梯攻擊德勝、西直、平則三門,王承恩見狀,命人用大炮轟擊李自成部,大炮轟殺了數人,但是根本抵不住潮湧般的士兵。崇禎帝召王承恩回皇宮,讓他整頓宮內士兵,準備與敵人作戰,此時宮內根本沒有什麼士兵,守門的士兵把大門鎖住就跑了,崇禎帝最後召集了一群太監。

崇禎帝帶著這群太監準備衝出皇宮,但是沒有人給崇禎帝開門,走投無路的崇禎帝回到宮內,命人敲鐘召集大臣來上朝,但是沒有人來。

最後崇禎帝罵完大臣之後,走到景山上,看著城內烽火連天,揮著手中的劍,然後寫下遺書,在旁邊的歪脖子老槐樹上吊自縊,王承恩一人緊隨在崇禎帝身邊,崇禎帝自縊後,王承恩也在海棠樹上吊自縊。

李自成攻佔北京後就忘乎所以了,最後激怒了吳三桂,吳三桂轉而向關外的清軍投降,帶著清軍攻打李自成,李自成一路連敗,被趕出了北京城,清軍入關後將崇禎帝移葬于思陵,王承恩也被葬在思陵旁邊,守護著故主。


司馬長史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在人們的印象中,古代的太監通常弄權、狡詐、滿腹壞水,前秦趙高、後明魏忠賢、清朝的李蓮英等,個個令人聞之生厭,遭人唾罵,他們甚至是死後被扔與亂葬崗,更不用說有誰能入帝陵陪葬。但在明十三陵中有一座很明顯的陵墓,既非皇族,又非后妃,卻能得伴帝陵左右,這就是明末太監王承恩的墓,這是多大的榮譽啊?正是應為他的忠君報國才會有此殊榮。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1、起義軍攻破紫禁城,忠心太監王承恩以死伴君。

王承恩,明末宦官,河北省邢臺市邢臺縣白岸鄉白岸村人,屬太監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禮監秉筆太監,深得崇禎信任。他於明朝末期出生於河北邢臺白岸村的一戶農家,因自幼父母雙亡,被人賣進皇宮做了太監。公元1622年,經過一番嚴格的宮廷禮儀訓練後,他被大太監魏忠賢安排到了信王朱由檢身邊侍奉,此時的朱由檢還只有11歲,父母都已不在,王承恩和他年紀相仿又有相似的身世,很快兩個人就親近起來。經過長時間的相處,王承恩越來越受朱由檢的信任,這令他的內心愈發為難。思來想去,他最終將自己的身份和盤托出,得到了朱由檢的信任與寬恕,於是他徹底忠誠於後者,並在偶然得知魏忠賢的謀反心思後主動劃清界限,還暗中幫助信王朱由檢傳遞信息,替他出謀劃策,為朱由檢登上帝位立下了重要貢獻。公元1627年,崇禎皇帝即位,提拔王承恩為司禮監秉筆太監,一時風光無限。崇禎皇帝在王承恩的幫襯下,經過對東廠和魏忠賢閹黨的清洗,統治權終於又回到了手中。遺憾的是,崇禎在位期間雖然勵精圖治,但是依然沒有阻擋住明王朝覆滅的腳步,內有官員拉幫結派、外有農民起義,邊疆還有虎視眈眈的後金騎兵,他縱有一腔壯志卻也於事無補。公元1644年,李自成帶領起義軍即將攻進皇城,這時的崇禎已經接近了崩潰的邊緣,朝廷已無可用之人,只剩下死忠於他的太監王承恩還在指揮著餘下的禁衛軍苦苦守護著皇宮。

《明史》記載:“(王)承恩見賊坎牆,急發炮擊之,連斃數人,而諸璫洩洩自如。”可是王承恩力量再大,也阻不住人數眾多的起義軍。3月27日,崇禎皇帝徹底陷入絕望,縱然他十分不想做一個亡國之君,可是先帝撂給他的爛攤子終是保不住了。為防止丟失皇家臉面,他將後宮妃嬪和女兒全都賜死,然後帶著陪伴其大半生的老奴王承恩跌跌撞撞的登上煤山。一尺白綾,一顆歪脖老樹,就終結了大明皇帝的生命,王承恩見狀跪下以頭撞地,留下兩行濁淚,也隨即自縊而去。李自成攻入紫禁城下令搜尋崇禎,直到三天後才有士兵在煤山看到自縊的主僕二人。明朝遺老得知後,將他們裝殮後送到了安葬明朝歷代帝王的十三陵草草安葬。

“崇禎上吊後的第三天,投降的太監才發現了他的屍體,李自成命令於四月四日埋葬崇禎。清朝入主中原後,多愁善感的開國皇帝順治聽說了王承恩忠君愛國的感人事蹟後,下旨為王承恩樹碑立傳,親自撰寫了碑首的“敕建”字樣和“御製旌忠”四字,並將他葬在崇禎帝思陵門外。

清朝打著“仰承天命,弔民伐罪”的旗號入主中原。開國皇帝順治出面將崇禎帝厚葬于思陵,同時有感於王承恩的忠心侍主,將他葬在崇禎皇帝思陵門外,讓他“守護”皇陵。並專門為其撰寫了八百字的碑文以示褒揚。到康熙皇帝即位後,他也親自為王承恩樹碑立傳,還曾親自前往思陵專程祭奠。

2、王承恩的忠君功績。

崇禎皇帝的心腹太監王承恩,究竟做了什麼事情,才被葬在了崇禎身邊呢?

一是剷除魏忠賢及黨羽,幫助崇禎鞏固帝位。天啟七年,遵明熹宗遺詔,崇禎帝朱由檢繼承了帝位。朱由檢繼位時,朝中多是權宦魏忠賢的爪牙。魏忠賢為了繼續一手遮天,也想控制朱由檢,在朱由檢入宮後,便以恭賀的名義送了他四個美人。由於王承恩的提醒,朱由檢從四個美人身上搜出四顆迷魂香。從此,朱由檢對王承恩更加信任。而王承恩也深知朱由檢繼位之艱,所以他建議朱由檢先將禍亂後宮的客氏攆出皇宮,接下來把魏忠賢的黨羽一一剪除,瓦解了魏忠賢勢力後,才一紙詔書把魏忠賢打發到鳳陽守陵,迫於形勢的魏忠賢最後在絕望和恐懼中自盡而死。幹掉了魏忠賢,朱由檢在朝中樹立了權威,鞏固了皇位。

二是整頓錦衣衛,肅清吏治。錦衣衛在朱由檢繼位之前,一直聽命於魏忠賢,為虎作倀,做了不少天怒人怨的惡事,在社會上聲譽極壞。王承恩升任司禮監總管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和改革,糾正了他們以前的歪風邪氣,使他們忠於皇帝,為皇帝服務。另外,朱由檢繼位的時候,貪官橫行,吏治腐敗,百姓苦不堪言。為了緩解官民之間的矛盾,王承恩多次用計懲治貪官,整頓吏治,為朱由檢分擔了不少政務。

三是緩解朱由檢和朝臣的矛盾。由於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不斷,朱由檢萬事都得親手抓,在處理政事的過程中,朱由檢和朝臣之間極易產生分歧。每當雙方發生爭執時,王承恩總是負責從中斡旋,化解雙方的矛盾。

四是唯一一個陪崇禎到最後的人。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順軍向北京城發起了總攻。此時朝中大臣躲的躲,投降的投降,已無可用之人,崇禎不得不任命王承恩為提督京師。眼看大順軍就要攻入皇宮,王承恩又力勸朱由檢效仿建文帝偽裝出逃。朱由檢卻以“君王死社稷”為由拒絕了他的建議。此時的皇宮空空蕩蕩,唯有王承恩亦步亦趨陪伴在朱由檢的身邊,在他的陪同下,朱由檢登上煤山,放眼京城,處處狼煙,哭嚎陣陣。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樣深得崇禎帝賞識和信任的太監曹化淳,杜勳等人卻假傳聖旨,逮捕守門將領,開關迎敵投降李自成,此等賣國求榮、不仁不義之人難免為後人唾棄。

3、王承恩為什麼對崇禎忠心耿耿。

  王承恩與崇禎帝之間,不僅僅是君臣之間的忠誠,還有如親子般的感情。在崇禎帝出生之前,王承恩就被東廠派去信王府做內應監視崇禎,他看著崇禎出生,陪伴他長大,久而久之,他們之間早已產生了日積月累的感情,王承恩雖奉命作為臥底來此監察,卻慢慢地將年幼的崇禎當做了至親般呵護對待。

  從另一方面來看,或許是冥冥中有緣註定,兩人雖地位上有著天地般懸殊的差異,一個是主子一個是奴才,但二人的身世確有相同之處。崇禎皇帝與王承恩一樣,其曾祖母與祖母都是宮中婢女,自己的母親也是皇宮中十分卑劣的庶人且在他五歲時便去世了。而王承恩的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便被惡霸糟蹋至死,他尚年幼便父母雙亡被送入宮中做了太監,他看崇禎帝一個孩子生於深宮中孤苦無依難免會想到當年的自己,便愈加疼護,如夫如子般。

王承恩在崇禎稱帝后,一路輔佐他,為他解憂,為他出主意,為他處理朝中大小麻煩事,崇禎有什麼心事他都看在眼裡,王承恩摸透他的脾氣,知道他的心思需要什麼,且誓死保護他。二人互相依賴,王承恩就像崇禎帝的長輩,是他的脊樑,而崇禎帝對王承恩來說就是他的生命支柱,是他的目標和活下去的動力,他願為皇上付出一切。

《明季北略》記載。崇禎睡覺時多次夢到一個神仙,那神仙的手掌心寫了個“有”字,崇禎感到很奇怪,於是問朝中大臣這是何意,眾人紛紛恭賀稱是賊平之兆,唯獨王承恩大哭。崇禎和朝中大臣們都很吃驚,崇禎便詢問他是何故,王承恩說:“皇上赦免我不死,我才敢說。”崇禎說:“你沒有罪,你就毫無隱瞞地說吧。”這時王承恩才說:“我認為神仙是在告訴皇上大明的江山將要痛失大半。”崇禎責問他,他叩首繼續說:“‘有’這個字,上半截是個‘大’字,卻少了一捺;下半截是個‘明’字,卻少了一個日。合起來看,大不成大,明不成明,大概是大明將要有所缺陷的意思。希望皇上可以深思熟慮啊!”崇禎一聽,很不高興。後來有人說朝臣徐某可以推斷出夢的吉凶,結果問下來結果和王承恩說的一樣。王承恩通過巧妙的拆字向崇禎進言的軼事,不僅可以看出他是個聰明機警和眼光獨到的人,還可見他的憂患精神和對大明朝的良苦用心。

在一個朝代即將覆亡、幾十萬人“解甲”的時候,作為一名太監,能夠護佑君主,不畏強敵,以身殉君,這種充滿了悲壯的死,表現了強烈的忠貞性格。小編認為:雖然王承恩沒有子嗣後代,他的死是封建制度下的忠君表現,但他忠君報國的精神卻讓後人感動,在明十三陵中能有一席之位也算是對王承恩忠君報國行動的慰藉。





葛大小姐


明十三陵是明朝的皇陵,是明朝諸多皇帝與其後妃的歸宿長眠之地。然而,巨大的皇陵區域內除了十三座帝陵與七座妃陵,還有一座太監墓——思陵區域內的王承恩墓。王承恩是明朝最後一位大太監,也是崇禎帝朱由檢自縊殉國之時唯一追隨在側並隨主而去的忠貞之人。

明朝是歷史上宦官亂政最嚴重的朝代之一,然而在魏忠賢、王振等禍亂朝綱者輩出的同時,也出現了鄭和等正面形象的宦官,明末的王承恩就是其中之一。


忠心侍主,功勞不小

王承恩原本是東廠提督曹化淳的手下,與曹化淳一樣,王承恩雖是宦官,為人卻耿直忠貞,他與曹化淳都深得崇禎皇帝朱由檢的信任。朱由檢還是藩王之時,王承恩為其傳遞消息且忠心耿耿,還替朱由檢出謀劃策,為其繼承皇位立下大功。

朱由檢登基後,王承恩成為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成為了皇帝的心腹之人。王承恩終日陪伴在側,為崇禎皇帝誅滅魏忠賢黨羽肅清朝政。可以說,王承恩不但忠心,而且也很有智謀能力傑出,得到崇禎皇帝的信賴不是沒有道理的。


生死相隨,最有骨氣的宦官

儘管崇禎皇帝勵精圖治,但卻也無法挽回明朝風雨飄搖的江山。明朝末年,關外的後金虎視眈眈,闖王李自成的大軍直逼京師。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破了北京。

說到明朝,很多人都會想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麼一句話,認為明朝相當有骨氣。然而諷刺的是,闖王軍攻進京城之際,守城的將領紛紛投誠,曾在朝堂之上信誓旦旦的士大夫們也已沒了蹤影。當時,陪伴在心如死灰的崇禎帝身邊的,唯有王承恩一人。

眼見大勢已去,朱由檢自盡於煤山,而王承恩也隨即自縊於旁邊的一棵海棠樹上。直到三天之後,主僕倆的屍身才被發現,草草葬入了十三陵之中。


滿洲入關,為其樹碑封墳

滿洲入關之後,為了籠絡人心穩定江山,也是有感於王承恩忠心為主,順治朝為崇禎帝修整陵墓的同時,也將王承恩葬入思陵的區域之內,專門為其書寫碑文褒揚。

康熙朝,玄燁也為王承恩樹碑立傳,並且親自前往思陵拜謁。雖然清朝皇帝的舉動有很大的拉攏人心的目的,但不得不承認,王承恩的事蹟的確受到了尊重。

古代的太監是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即便權傾朝野,在廣泛的認知中仍舊非常低賤。或許也是這樣的處境,使得大多數的太監都貪婪作惡。而王承恩的確相當特殊,他不僅有智慧謀略,相較於很多士大夫們更加忠貞不二,若是崇禎乃至明朝先帝們地下有知,也必然不會反對。


澹奕


末代明帝崇禎的大太監王承恩最後和崇禎葬在了一起,崇禎在景山自裁之後,王承恩跟隨而去,相當於是殉葬。崇禎是末代明帝,當然沒有繼承人來替他選陪葬。所以,王承恩陪葬這件事不是明帝辦的。順治進北平之後,將崇禎及其後妃葬入事先準備好的十三陵思陵。同時,為了樹立太監忠於皇帝的典範,把王承恩葬在了思陵的稜恩門外西側,也就是崇禎在位時他在宮裡殿上所站立的位置。雖然王承恩的墓並不在思陵範圍之內,但還是屬於十三陵的範圍內。這樣一來,也算是王承恩在地下繼續侍奉崇禎帝。

順治辦這件事是給他的那些太監們看的,當然也是給他的那些臣子們看的,與明帝們無關。所以,十三陵裡的太監墓並不是明朝所建,是後人強加在裡面的。如果按照明朝的規矩,即使王承恩忠義該獎,恐怕也不會把他葬在思陵門外,頂多就是送回老家邢臺安葬,修一座好一點的墓。因此,如果現在家住十三陵地區的某位卡車司機死後葬在家宅後面的山包上,你也不能說“十三陵為什麼還葬了一位卡車司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