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宋代的《淳化阁帖》在书法史上有什么作用?

泥鳅的N种吃法


大家好,我是寒山笔记,很高兴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淳化阁帖》是公元992年中国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组织编集刊印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名家书法集帖,编刻于淳化三年,故名《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流传至今年代最久远的一部丛帖,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圣经”。

《淳化阁帖》作为中国第一部丛帖,保留了大量重要的书法作品,其价值之高不可估量。2003年4月,上海博物馆斥巨资从美国收藏家安思远处购回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共四卷《淳化阁帖》残本,这是目前存世的最善本。

目前,《淳化阁帖》祖本没有发现,宋拓善本也只有少数几本收藏在个别博物馆中。但是,明清以后《淳化阁帖》的翻刻拓印本还有许多种。随着时代的进步,由于印刷技术的改进,一些完整的《淳化阁帖》影印本也由多家出版社出版,为广大读者欣赏、学习、研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寒山笔记


1994年,当启功先生知道美国最具权威的国际亚洲艺术古董商安思远先生,他那里藏有被誉为"法帖之祖″的《淳化阁帖》之后。委托人动员他将此帖带到中国展出。

(王羲之淳化阁帖泉州本)

1996年安思远携带北宋拓《淳化阁帖》六、七、八卷及第四卷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

(王羲之淳化阁帖泉州本)

当时启功先生和国内专家对法帖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是宋拓无疑。

(王羲之淳化阁帖泉州本)

2003年4月,经原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王立梅赴美洽谈,安思远以450万美元转让给上海博物馆,在中国引起轰动。

(王羲之淳化阁帖泉州本)

上海博物馆收购的《淳化阁帖》是所有版本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最有价值的一部。此帖有"法帖之祖″之誉,使古代名家书法得以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极高艺术价值,是无价之宝。

(王羲之淳化阁帖泉州本)

《淳化阁帖》是怎样印制的?

它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

(王羲之淳化阁帖泉洲本)

刻本由于点画的磨损,有的锋芒全无,但有苍厚雄浑的"金石气″,刻本比墨本古拙、朴实、沉郁,如颜真卿的《争座位》帖。(上海图书馆藏,南宋拓本《淳化阁帖》中未收录),清代著名书家杨守敬评:"行书自右军后,以鲁公此帖为创格,绝去姿媚,独标古劲。″

(颜真卿争座位帖南宋拓本)


神韵轩书法


《淳化阁帖》类似于今天关于古代碑帖的一套丛书,只不过在当时,印刷术不发达,只能将其刻于木板上,通过雕版印刷术而流传。

《淳化阁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因成于宋太宗淳化年间而得名。

《阁帖》共分十卷,录入自先秦至唐的千余件作品,其中前五卷摹刻自汉章帝始的历代君臣的书法作品,后五章皆“二王”遗迹。

《淳化阁帖》之后,刻帖之风大盛,相继又出现《大观帖》《绍兴米帖》《淳熙阁帖》等。这些刻帖的影响巨大:

1、书法传授方式转变。

《阁帖》出现以前,书法教学的方式多为“言传身教”,或通过师徒授受,式直接以真迹为字帖,这多只有王公贵族有此机会学习。

刻帖出现后,普通人有了接触法帖的机会,促进了书法的传播与发展。

2、对二王书法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阁帖》中二王书迹占了半数,其他人的作品也或多或少受了二王的影响。

3、较好地保存了前人遗迹,同时也减少了原作在流传中的损坏。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阁帖》的弊端。

1、无法再现原帖本原面貌,这给笔法的学习带来困难。

2、因阁帖编者及工匠的个人因素,其中出现很多错误或失真

,以致以讹传讹,为后人学习带来困难。

总体而言,《阁帖》让前人法帖“飞入寻常百姓家”,其积极作用还是主要的。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因为过去正史匮乏,很多历史都是从碑呀墓志铭上来获得的,然而这些碑很多都在田地里,有一些农民或者拓片的不法商人会为了去拓拓而践踏田地,或者人们得到善本后,往往自己拓拓后,就会把碑上的字给凿掉

或者农民把碑埋起来或者打断。根据碑帖上面的残缺程度可以判断出这个贴大概是什么时期拓拓的, 那么比如说 淳化阁贴他是宋贴,就是宋朝的时候,人们拓拓宋以前历史碑的拓片,因为宋以前,历史保存的比宋以后要好很多,所以淳化阁帖保持的原始信息就多很多,到了后代,尤其是文革以后,贴几乎都没有了,一来不让拓拓,而来也有很多碑文革时候被毁了。所以他非常重要


一闪22


大宋江山的开创者,是宋太祖赵匡胤,由于实行了一系列措施,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文化的发达,国家办学校,民间办书院,科举考试的规模也急速扩大。这样,知识分子的数量空前增加,社会地位也比历代更为优宠,又加上印刷术的不断发展,文人作品得到空前的流传,反过来又促进了作家眼界的开阔与文化修养的提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宋一代三百多年间在书法方面的创演成就,虽不像唐代那种多姿多彩,但也名家辈出,灿烂光辉,而照耀书坛。

贴学盛行是宋代文化及书法昌盛的一个重要方面。后人治帖学,以六朝为主,晋人为宗。当时著名书家有羊欣、杜预、桓温、孔琳、嵇康等皆善书,并享有盛名。晋代的索靖,传有《月仪帖》,可窥见其笔法。还有名书家谢安等。陈隋间的智永。六朝书家中以晋人最为鼎盛,可以说晋人的书法为帖学极致。晋人书中当推王家书。王家书中,首推二王,成为帖学的宗师,书法盛传于唐宋以后,从而为宋代的帖学盛行准备了极为充裕的条件。

宋代的帝王们,虽不像唐代的帝王们那样多的擅长书法,但提倡书法者也是不遗余力。尤其在提倡文教方面有着显著的功绩。如宋太宗为了保存前贤书法名迹,及能广为流传起见,曾在淳化三年,下旨将内府所藏的以前各代名家手迹,令擅于书法大臣与精于刻石的名匠,钩摹上石,共刻成十卷,印刷成帖,名之曰《淳化阁帖》,后简称为《阁帖》,成诸帖之宗。“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赐十卷”。当初在皇宫内建立了一座大殿名叫“淳化阁”专门存放这部法帖。

自宋太宗公开秘藏,而汇刻印刷成帖,传于后学的精神感召,有宋一代的刻石印帖的风气,到处风起云涌。如宋徽宗于大观三年,命龙大渊集刻内府所藏真迹,名为《大观帖》。宋《大观帖》在诸汇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享有很高的声誉。此帖由于刻于太清楼下,故又名《太清楼帖》此帖的妙处在于丰腴沉着,起讫转折锋颖如生,直同手书。模刻之精神,似《定武兰亭》、太宗的《晋祠铭》、北宋拓《圣教序》。还有宋高宗的《绍兴国子监帖》、宋孝宗的《淳熙阁帖》,及《潭州帖》、《绛帖》、《临江帖》、《汝州帖》、《二王府帖》等。至于明代翻刻《淳化阁帖》就更多了,在这里从略。宋代所刻的丛帖,多数宗于《淳化阁帖》,只是内有增减另立名目。

这些宋刻丛帖,其共同的特点,主要是或补《淳化阁帖》之不足,其中包括增补,或纠错等;或纯是翻刻。所以宋代《淳化阁帖》的出现,为宋代官私刻帖开创了风气,到了南宋,其风更甚。赵子昂说:《兰亭序》“江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不仅《兰亭》,当时据《淳化阁帖》辑再翻之帖,亦不计其数。

《淳化阁帖》问世,说明当时宋太宗皇帝如此重视其书道,以朝廷之力来治帖,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它表明了宋皇帝热心艺术,对内府所藏的秘帖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整理,这还是第一次,其意义是很大的。因在印刷术尚未发达的宋代,朝廷不惜力量将内府的秘物进行复制,使得人们不易得见书法名迹得以见之,并得以流传和保存下来。以后就有大量翻刻帖和其他丛帖似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所以,从我国书法角度来说,宋太宗在我国皇帝书家功劳簿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同时,以这种刻帖的方法,以此来宣扬历代书迹,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创举。故自王著摹刻《淳化阁帖》以后,直接影响了宋以后近一千年注重帖的风气。


段華為


它有着“好、坏”两个方面的作用。

好的一面:它的广泛流传,使更多的人能低成本的学习书法了。从而普及了书法的学习。

而它“坏”的一面也不能忽视:那就是,宋代以后,学书法的人再也找不到晋唐以前的古人的笔法了。按这种被“翻译了两次的”范本学习书法,能很好的学到“结体、章法”,但却不能有效率的学习“笔法”。直至今日,这种影响还在。

不过,现如今,随着影印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古人的墨迹的影印本的流传,遗失的笔法会渐渐的被我们的书法人找回来的。

最要紧的话是:学书法,以墨迹范本为上,当然是晋、唐以前的。墨迹的影印本虽说比不上真迹,那也是和拓片有本质的区别的。待笔法有成,再学这些拓片,才可少走弯路。


渔墨斋


书法、京剧、中医等被称为中国国粹。《淳化阁帖》至少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延绵不断,流传至今。《淳化阁帖》继承流传中国书法艺术意义不言而喻。

第二,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上起到独特作用。它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收集了宋以前各地各代,不同风格优秀书法,确立王羲之地位。对后人研习书法,善莫大焉!

第三,中华文明的世界传播意义。如对日本就有很大影响。

第四,对我们研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有宝贵意义。


用户捣蛋鬼


这个书帖总共10卷,作为我国 最早的一部丛帖,誉为“法帖之祖”。 历来备受人们喜爱,并深深影响后世书 法。《淳化阁帖》收录的书法墨迹、作品, 代表中国先秦至隋唐1000多年书法的最高 成就。共收103位作者的420篇 作品,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第一卷收录先秦到唐朝共19位帝王 的书法作品,其中有东晋明帝司马绍的《墓 次帖》,还有康帝司马岳的《陆女郎帖》, 还有哀帝司马丕的《中书帖》等。本帖的第 二、三、四卷收录的是历代名臣书法作品;第五卷则收录的是古代诸家法帖;第六、七、八卷,收录的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墨 迹;第九、十卷,收录的是王献之的书法墨 迹。因为这个集帖,先人的书 法作品才得以流传千古。










heartbuddha


最早的帖学刻字大观,对后世学书者留下了宝贵资料,影响了宋代以后的书法。


用户3485408458747


刻本,非墨迹,缺失良多,如墨法及笔法细节……建议只读勿临。但对史料的集中保存传播极为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