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銀行理財子公司“跑步入場”,立足自身優勢才能更好發展

從2月11日的青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青銀理財”),到2月19日的渝農商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渝農商理財”),短短九天,兩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跑步入場”。不過,在接受我們採訪的一些專家看來,不同類型的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還需結合自身優勢,有的放矢,才能更好發展。

大勢所趨

2月19日,重慶農商行(證券簡稱:渝農商行 證券代碼:601077.SH)發佈公告,收到銀保監會批覆,同意其出資20億元全資籌建渝農商理財。此前,江蘇江南農商行、廣東順德農商行、寧波鄞州農商行等都已在股東大會上通過設立理財子公司的議案。隨著重慶農商行率先獲批,該行成為全國農商行中首家獲准籌建理財子公司者。

銀行理財子公司“跑步入場”,立足自身優勢才能更好發展

當然,渝農商理財並非今年監管部門出具的首張銀行理財子公司“準生證”。2月11日,青島銀行(002948.SZ)發佈公告稱,獲銀保監會批准全資籌建青銀理財,註冊資本10億元。由此,青銀理財穩坐2020年獲批籌建的銀行理財子公司“頭把交椅”,並使青島銀行成為第6家拿到“入場券”的上市城商行。

值得關注的是,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2月1日表示,銀保監會將進一步推進理財子公司設立,增加理財子公司數量,對風險管控能力較強、總資產及非保本理財業務達到一定規模的銀行優先批設。

據統計,截至2月20日,已有18家銀行獲批設立理財子公司,其中7家正在籌建,包括信銀理財、平安理財、蘇銀理財、南銀理財、徽銀理財、青銀理財、渝農商理財。另有11家已開業,分別是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中郵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光大理財、寧銀理財、杭銀理財。

“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是大勢所趨。”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莫開偉在接受我們採訪時表示,銀保監會早在2018年9月28日發佈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中,就明確銀行需設立理財子公司。“而且,設立理財子公司也是銀行規範理財行為,將理財資金與存款資金相互分離,避免風險相互傳染而採取的必要行動。”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樑棟材也認為,相較銀行理財業務專營部門,理財子公司有較大展業優勢。當前,銀行紛紛按照監管要求逐步設立理財子公司,未來商業銀行以理財子公司作為展業模式應該會成主流。

情況不一

從2019年6月3日,第一家大型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隸屬建設銀行)開業,到同年9月24日,第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光大理財(隸屬光大銀行)迎賓,再到去年12月25日,第一家城商行理財子公司寧銀理財(隸屬寧波銀行)開張,及至今年2月19日重慶農商行奪得農商行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頭籌,理財子公司幾乎已在各類型商業銀行中“集聚”。

那麼,不同類型商業銀行設立的理財子公司情況如何?我們各選一家瞧瞧。

工銀理財:從獲批籌建到去年6月6日正式開業,工商銀行旗下工銀理財只花了3個月,可謂神速。究其原由,可能有兩個,一是在於截至2018年末,工行非保本理財產品規模達2.58萬億元,居行業第一;二是從具有符合任職資格的董事、高管,到具備從事研究、投資、估值、風險管理等理財業務崗位的合格從業人員,以及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內控和風險管理體系,這些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基本條件,工銀理財均能滿足。因而,監管部門為這家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大開綠燈,同時也是讓其在行業中發揮“頭雁”引領作用。

在去年7月舉行的“2019國際貨幣論壇”上,工銀理財副總經理魏泉紅介紹,工銀理財更多定位於工行原有理財客戶,與工行在渠道銷售、產品佈局、項目推薦、風險管理、系統運營、考核評價、區域理財、境外發展等方面作好協同。“工商銀行的理財子公司一定是工商銀行的,具有工行特點,藉助工行本身在客戶、信用風險控制、全產品體系構建、企業文化等方面優勢來發展”。

招銀理財:作為第七家獲批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招商銀行旗下的招銀理財同時也是繼光大銀行下屬光大理財之後,第二家獲批開業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

與招行堅持零售為“體”的理念一樣,招銀理財也以零售為“體”,主要服務零售客戶,在利益共享、協同營銷等方面,與招行保持協同共贏關係,根據基礎客群、養老金客群、金葵花及金卡客群、有投資經驗客群、私人銀行客群、公司客群等六大客群的不同偏好與需求,推出針對性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招銀理財自成立之初就定下加碼金融科技的基調,開業即推出首隻全球性夜光產品“全球夜光指數”。在招銀理財首席投資官範華看來,公司不僅要結合自身業務,在物流、房地產、工業生產等領域對金融標誌進行全面監控,還要持續應用衛星數據,擴大其在經濟預測、實時監測、事件追蹤、風險預警等項目管理領域的應用。招銀理財董事長劉輝也表示,公司以金融科技為核心競爭力,目標是成為全球領先的資管公司。

杭銀理財:於2019年12月20日獲批開業的杭銀理財,既是第11家開業的理財子公司,也是城商行中首家獲批籌建、首家註冊成立的理財子公司。

雖然杭銀理財主要從事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理財產品、面向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理財產品,理財顧問和諮詢服務等業務,但該公司另一大專注點在於科技文創領域,其開業後發佈的首輪產品“幸福99”科技文創主題理財計劃,即以科技文創類新興行業為投資對象。這一點,與其母行——杭州銀行的風格一脈相承。因為截至2019年11月末,杭州銀行服務的科技文創客戶就超過8200戶,累計發放貸款1300餘億元。

按照杭銀理財的計劃,下一步將瞄準新業態、吸納新技術,立足於服務實體經濟及滿足客戶資產管理需求,全面提升產品、投研、銷售、風控等方面的統籌管理水平。

存在差距

儘管在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審批上,監管部門體現出高效原則,但在業內專家看來,不同類型的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切忌一湧而上,還需結合自身優勢,有的放矢才能更好發展。

“各類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在優勢方面存在差異。”河北省承德銀保監分局的李鳳文在接受我們採訪時表示,“首先,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人才相對充足,設立理財子公司即可藉此先機。而城商行和農商行存在一定的人才儲備問題,設立理財子公司也有可能因為高薪聘請專業人才,提高經營成本。其次,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更能充分利用母行的網絡優勢進行展業宣傳,具有線上線下獲客‘雙渠道’。而城商行、農商行網點相對較少、展業區域有限,一定程度會影響理財子公司業務拓展。”

“不過,城商行和農商行有人緣、地緣方面的優勢,理財子公司應充分加以利用,爭取客戶信任。但須注意,理財子公司應釐清和母行之間權責,強化風險隔離,防範利益輸送和道德風險等問題。”李鳳文強調。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甄新偉也認為,不同類型銀行具有不同的客源、投研能力、產品設計和風險管理模式,加之對金融科技關注不一,開設理財子公司會存在優勢上的差異。“以農商行為例,相比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農商行本身在機構數量、資本實力、人才隊伍等方面有差距。因此,設立理財子公司更應依託母行所在區域,深耕客戶,尤其應積極地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具個性化和競爭力的金融服務。”

甄新偉進一步表示,“但相比其他類型銀行,農商行在其所耕耘的村鎮區域具有信息方面的比較優勢,設立理財子公司能進一步豐富金融服務功能,為村鎮客戶創造更高價值。不過,前提條件是要特別注意從業人員素質,只有加強理財子公司專業隊伍培養,做好風控,才能避免合規經營風險。”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持有相似觀點,他認為,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紮根本地,對一個特定區域內的客戶需求瞭解較深。而且,這類銀行管理半徑相對較短,對市場反應較快,對客戶需求能及時做出響應,在產品創新、打造個性化、差異化產品上具有優勢。加之中小銀行機制靈活,可加強與券商、保險、私募等資管機構合作,將理財子公司打造成綜合開放平臺。

莫開偉則指出,我國銀行業雖已開始混業經營,但目前仍有各自相對穩定的服務領域,如大型國有銀行主要服務大型國企或行業大型企業,股份制銀行主要服務城市中小工商企業,城商行主要服務城市中小微實體企業,而農商行主要服務“三農”企業及農民個人投資理財者。“在此基礎上,各類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應依據自身能力,在各自專注領域創新產品,滿足客戶需求,推動業務穩定增長。在此過程中,各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肯定存在發展差距,一方面,各家公司在服務客戶領域方面有一定侷限性。另一方面,不同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從業人員在投資技能、風險把控、業務拓展、產品研發等方面存在差距,尤其城商行、農商行理財子公司在專業人才方面相對更緊缺,這是下一步需要努力解決的問題。

“除了加緊建設銀行理財子公司專業人才隊伍、提高經營管理能力、樹立良好社會形象外,建議各銀行之間加強信息溝通和業務合作,建立一個理財子公司的協作平臺。”莫開偉進一步表示,“同時,儘快制訂行業規則,吸取以往各自為政、相互封鎖、盲目競爭、市場無序的教訓,讓理財子公司長期保持良性健康發展。”

的確,正如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強調,監管部門對於銀行理財子公司仍是嚴格標準,“成熟一家,批准一家”。商業銀行更需要統籌把握好存量資產處置與理財子公司發展的關係,確保理財子公司“潔淨起步、輕裝上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