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商鞅如果這麼做,他就可以既變法成功又不會慘死了


商鞅如果這麼做,他就可以既變法成功又不會慘死了

商鞅改革相比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韓國申不害變法、宋朝的王安石變法、明朝的張居正新政、清朝的戊戌變法等,無疑是中國古代真正稱的最成功、最徹底、影響最深遠的變法。

為什麼商鞅的改革可以如此成功?

如果把一個社會簡單的劃分成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那麼一個成功的變法必須要同時取悅兩個階級,或者說是在兩者中間達到一種平衡。

假如統治階級中的個人或家族得不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那麼變法就會被強迫中止,最典型的就是清代的戊戌變法;

反之,如果老百姓不能在變法中得到利益,那麼變法就會推行不下去,就像王安石變法那樣失敗。

而商鞅變法中的軍功爵制,客觀上給了底層民眾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把大部分人從奴隸地位上解放了出來;而嚴刑峻法則加強了中央集權,使得秦王可以大權獨攬,而這也是秦惠文王繼位後為什麼不願廢除商鞅變法的原因(秦惠文王與商鞅有過節)。

總體來說,商鞅改革對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都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商鞅如果這麼做,他就可以既變法成功又不會慘死了

但商鞅個人的悲劇結局,在於他唯獨沒有解決好如何安置那些失去權力的舊貴族。

假如他對那些舊貴族許以重利,給他們幾個國有企業,讓他們去經營秦國的煤炭、鍊銅、軍工、畜牧等產業。

就像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裡說的那樣:“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鉅萬者乃與王者同樂。”若有了這樣優厚的待遇,這些舊貴族必然會屁顛屁顛的支持改革了。

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一文也寫道:“黑格爾在某個地方說過,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可以說都是出現過兩次。他忘記補充一點。第一次是作為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作為笑劇出現。”

這麼來看,商鞅改革的啟示意義恰恰在於他個人的悲劇。

所以商鞅改革再怎麼了不起,都只能排老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