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喜欢《红楼梦》的朋友是什么机缘开始读的,读了几遍?

秋阳lsl


我个人呢非常的喜欢《红楼梦》是什么机缘开始读的呢。这个要从我读书的时候说起,从小学就开始知道《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小时候还经常考同学你知道四大名著是什么吗,当时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第一个《红楼梦》非常喜欢里面的人物,林黛玉娇羞玉滴,腹有诗书气自华,出口成章,我很喜欢这个人物。小学的时候我好友有一本《红楼梦》书籍我们经常一起看,一起探讨里面的人物。曹雪芹版《红楼梦》写的最好,体现了曹雪芹本人的才华,高鄂续写的版本非常清冷低迷整个画风都变了,多么希望曹雪芹写的后续版本还能留存至今这是我的一个遗憾,遗憾什么呢,遗憾林黛玉没有跟贾宝玉在一起,两个有情人被活活拆散,结局非常悲惨。虽然说这是历史的一个发展结果,但是让我这个小读者感到非常的伤心遗憾。我喜欢87版的《红楼梦》,闲暇时还打开手机看看几集。研究里边的各种人物形象,遇到诗句还多念几遍希望自己可以记住诗句,偶尔可以念几句陶冶情操。以上是我的个人回答,谢谢!





蜗牛影视城


我最开始读《红楼梦》上初中的时候,但是没有读下来,后来真正把《红楼梦》读下来,却是因为我的同事。

1、初中时候读却没有读下来

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师,所以家里有很多书,当然包括《红楼梦》。上初中时,我读了《西游记》《三国演义》,读了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野草》《故事新编》,强迫自己读完了鲁迅先生的《南腔北调集》《二心集》等十本杂文集,因为家里只有这十本。那时候《聊斋志异》也是我的枕边书。家里有一本1970年出版的《学习毛主席诗词》,上边的诗词我都背得很熟,只是因为看的次数太多了。然而,《红楼梦》那时却没有读下来,只读了十几回。后来,也没有怎么读过,一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的2006年。

2、偶然的原因,就读下来了

参加工作后,我的领导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一次闲聊,听他说起刘心武讲《红楼梦》,觉得很有意思,然后又看了他从网上下载的文字版,于是决定我要读《红楼梦》。三月份,我买了一部岳麓书社出版的《红楼梦》。从第一回读到第七回,我觉得这些人物记不住,便从头开始读;从第一回读到第四回,又从头开始读;从第一回读到第十二回,又从通开始读;从第一回读到第五十四回,又从头开始读。就这样把前八十回读完,已经是十一月底了。

3、读一书不足以知一书

在读《红楼梦》的时候,同时还读了一些其他的书和资料。张爱玲的《红楼梦魇》是那个时候读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也是那时候读的。同事从图书馆借了一本《红楼梦版本丛论》,上面有蒙藏本的700多条脂砚斋批语,我把它全部抄到了我那本《红楼梦》原文的对应位置,足足抄了半个月。从网上下载打印的资料,摞起来也有半尺厚。那一年就是这样过来的。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这样正经读过它,只是用到了翻一翻。

总之,《红楼梦》总是令我感到高山仰止,这些年越不读越不敢读了。

关注梅鹤读书,欢迎点赞、留言,一起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梅鹤读书


初次见到《红楼梦》还是上小学的时候。

有个同学她爷爷很有学问,这在我们农村非常罕见。她爷爷去世后留下几本厚厚的书,有《西游记》、《封神演义》,还有就是《红楼梦》。

我从认字起就喜欢看小说。我就从她家里借书看。小孩子当然更喜欢《西游记》。一套《西游记》是借了还,还了借,最后给人家翻烂了。《封神演义》也看了。最后看无可看才借的《红楼梦》。

我还记得那套《红楼梦》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部简装本,话说回来,貌似那时候也没有精装版。

书给同学的妈妈夹鞋样用了,同学就把鞋样抽掉,把书偷偷带出来借给我。

可惜当时看不懂,人物关系都没理清。感到索然无味,还给同学没再借过。

再次接触到《红楼梦》已经是高中了。有一篇课文是《林黛玉进贾府》,听老师讲了有关红楼的知识就非常向往。但由于农村的高中没有图书馆,借不到书,家里也没闲钱去买,这份渴望就搁置了。

巧了,大学时上的第一堂大学语文,老师讲得就是《红楼梦》。以前的渴望被重燃,花9块多钱买了一本全一册的《红楼梦》 ,没有注解,字体很小。这次才真真正正读了红楼。这一读就再也没有放下,一直到现在,不知道读多少遍了。

那是90年代初期,没有网络,没有资料,周围也没有人指点,根本不知道《红楼梦》有诸多的版本,也不知道曹雪芹只写了前八十回。但却像本能一样,就喜欢看前八十回。就像张爱玲说的,从第八十一回开始,感觉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给我打开新天地的是央视的百家讲坛。听过周思源老师的讲座,听得更多的是刘心武老师的“揭秘”系列。这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有脂本,而且脂本还有很多不同版本。

学会网购以后,在网上买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好好研读。另外还可以在网上读到好多关于红楼的文章,感觉眼界越来越开阔。

深入解读红楼,感到力有不逮,但胜在读的遍数多,稍有眼生的字眼就能感觉到。看了不少文友的解读文章,真是望尘莫及。不过凭着一份热爱,愿意在红楼的路上一去不返。


淡看云起


最开始知道《红楼梦》的时候,还是在亲戚家看到的小人书,应该是一套的,好多本,但是我只看到了一本,应该是《宝玉初会黛玉》,不过当时年纪小,只是依稀记得里面是一些图画。

自己对《红楼梦》的真正记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样一说感觉好有历史厚重感和时代感)那时家里买了一台17寸的黑白电视机,好像是长城牌的,带着两根长长的天线,每天晚上七八点钟大家都围坐在电视旁 ,当时看的就是《红楼梦》,开场的那块大石头记得特别清楚。但儿时的记忆永远都是简单快乐的,一群哥哥、姐姐、妹妹们的叫着,还记着一个长的好看的叫宝玉的男孩和一个特别爱哭的叫黛玉的女孩。

考上高中那年,爸爸送了我一套四大名著,我最先看的就是《红楼梦》,那时才知道金陵十二钗,才知道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才知道黛玉爱哭是为了还前世欠下的浇灌之恩。会因黛玉葬花泪湿眼底,会为焚烧书稿而潸然泪下。

上了大学,读了中文,《红楼梦》自是要重读的,工作后,没有大块时间,便养成了听书的习惯,《红楼梦》必在前列。算算下来也有七八遍了吧,虽然每个场景每个片段都熟悉,但又每每有新感受新认知,也许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人生感悟有所不同吧。

忽然想起了那句话“开谈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应该是人们对此书的最高赞誉吧。


人生在世诗酒花


起始是课堂上老师给读的,后来自己买了本盗版书,默默背其中的诗词,再后来,经历多了看现实更是处处是红楼,看红楼处处是现实。


  1. 第一次接触时初中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读的,大概内容是宝黛玉初进贾府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红楼梦又叫石头记,可惜当时年龄小,也没有感情经历,根本不懂其中有何深意,只是觉得石头记要比红楼梦更有诗意,更加浪漫。
  2. 后来放暑假无聊逛书店,书店门口常年放着四大名著,由于价格便宜,又好奇后来故事的发展,就买了一本。打开整本书才感如此厚重,整整120章,基本都是文字,基本没有插图,耐着性子读了三四十章,感觉太晦涩难懂,但书中的诗歌还是很美很浪漫的,想想用到语文作文里还是不错的,于是用笔记本开始摘抄诗句,开始背诵。
  3. 再后来上了大学,年龄大了,理解能力增强了,才真真正正开始喜欢红楼梦,读了一遍又一遍,也是从那时开始对书中人物和故事发展有了深刻的思考,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了每年读一遍红楼的习惯,一直到现在而立之年。

每一次的阅读都有不同的体会,这也是所谓长读常新。庆幸第一次课堂上老师的强烈推荐,才能让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有这样一本书陪我们度过漫长的岁月,慢慢参悟人生的哲理。


进化中的蒙奇奇


初三第一次读《红楼梦》,把里面诗词都抄了下来。因为里面的人物关系比较复杂,所以一边读,一边对照着后面的人物关系表。后来再和同学们讨论红楼梦时,就可以很快速的说出来里面谁与谁是什么关系。上高中时,也经常和同学们讲红楼梦里面的各种情节。我平时背书比较慢,说话也很迟钝,但是一让我讲红楼梦,嘴巴就像机关枪一样停不下来。

不管是书还是87版的电视剧,我都已经看了好多遍了。而且,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有一年看红楼梦,还是电视剧和书一起看的。看一段书,再看几集电视剧。感觉真的是人物从里面走出来了。书里面有一些情节可能没有拍出来,但是在我的脑海里却总是觉得明明看过有那么一集的剧情。

真的,如果你不知道该看什么书的时候,就读读红楼梦吧!读者一本书就够了!因为它里面囊括的东西真的太多。记得2018年读红楼梦时,被黛玉教香菱学诗那部分吸引了。反复的看了几遍之后,还试着用黛玉教的方法学写诗呢!另外,我也是通过看红楼,知道了《声律启蒙》。里面的知识点真的是太多了!恐怕是我们毕生都研究不完的。


山青花欲燃


读《红楼梦》读了几遍,雁影说不上来,只记得雁影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暑假因为好奇背着妈妈偷偷读的,因为那是我妈妈的藏书,书有些旧了被我妈藏的可深了。记得那时妈妈总说《红楼梦》小孩子不能看,因为少不读红楼。觉得奇怪,这到底是什么书呀,聊斋我都看了,这红楼有啥特别的,所以趁妈妈上班的时候翻箱底找出来,走马观花,从上午到下午,赶在妈妈下午下班回来前看完了。看完没什么感觉,只是记住了《枉凝眉》、《葬花吟》,记住了林妹妹爱哭。

第二次是小升初结束,暑假两个月没作业,就看书,还是依旧没什么感觉,依旧还是喜欢书中的诗;

第三次就是上中学后了,慢慢的越来越喜欢这书,被书中字里行间所吸引,为书中的人物而牵挂;

后来,每过段时间,我都会再读读红楼,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但还是最喜欢书中的诗词。


雁影归零


我喜欢红楼梦是源于它是四大名著,上小学的时候就读了,没看懂什么,但是有印象。后来初中读过一遍,完全投入,仍是出于对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掉泪的小情怀。再后来,年龄大了再读红梦,对里面每个人物命运的感叹,对社会的鞭策,人性的弱点,真是一部巨作,现在的我还想重读红梦,可是没有安静的内心,无法认真看书、时间都被荒废在各种乱七八糟的地方上了。


被风吹过的温柔


小时候家里就有《红楼梦》全套,初中断断续续一直读,但那时候读红楼似懂非懂,看到眼里的只是宝玉黛玉和宝钗之间的三角爱情故事和大观园的热闹繁华,觉着这书挺闹腾的,深一点的内容就考虑不到那么多了,毕竟年龄有限。

后来,87年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开始播放,剧中的每个人物的精致妆容和服饰,还有演员活灵活现贴近原著的演技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每天追剧的同时又拿起来《红楼梦》认认真真读了一遍。要说,87版的红楼有多美,我们来看看。

先说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陈晓旭的妆容和神态简直是黛玉再生,后来她的命运也和黛玉一样早亡令人唏嘘。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王熙凤

头上的凤钗都那么精致

宝玉的那个头发,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 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

简直神还原宝玉了,服装头饰的细节都很到位。

贾母的造型,据说设计师读了五遍《红楼梦》,鹤发童颜,庄重慈爱的老祖宗,虽然和我心目中的老祖宗有差距,但是已经是很不错了

图可见老太太和凤姐额头上的翡翠抹额,和清代的一模一样。

看看三春配的衣服

据后来拜访剧组人员说,87版演员有学琴棋书画。不像某些电视剧装样子都装不像,古琴放都能放错。87版有红楼梦大师上课,讲解红楼梦,真的是吃透红楼梦里的角色。不像某些人把泄火拍成拔火罐。87版有民俗指导,元春头上挂几个珠子,黛玉挂几个,宝钗挂几个,都是有讲究的。吃螃蟹有蟹八件。

所以啊,看过87版红楼梦后对红楼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再加上这几天有很多老师都开讲了一些红楼梦的讲座,如《蒋勋说红楼》《白先勇说红楼》《刘心武说红楼》等,对红楼更加爱不释手了。


瘦金体花间书


我是从大一的时候开始看的,第一遍走马观花,没什么大的感觉。

后面才是重点:偶然间,我看了87版《红楼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看完电视剧,我又回去看了一遍书,由于有电视剧的大脑印象,代入感特别好,第二遍收获颇多。

然后又看了一遍电视剧,然后找了当年艺术人生(那时候林妹妹还没去天堂)再聚首看了一遍,颇有感觉,回头又看了一遍书。

前前后后3遍书,2遍电视剧。

题外话:看第一遍的时候,自己喜欢薛宝钗和史湘云,不喜欢林妹妹,第二遍的时候,尤其是看完电视剧,发现自己爱林妹妹(陈晓旭)至深。

87版和书相得益彰,先看书,再看电视剧,效果会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