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开国功臣中,朱元璋为何没杀郭德成?不是不想杀,只是太聪明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即使你能言善辩,也难免会遇到词不达意的尴尬情况,更不用说偶尔情绪失控,头脑发昏,举止失当,做出莫名其妙的蠢事。虽然个中原因不同但后果相似:贻笑大方,或引起纠纷。这种时候,你就得让脑子转个弯儿,想法子巧解围,及时补救。

这就要求说话者具备较高的情商了。

开国功臣中,朱元璋为何没杀郭德成?不是不想杀,只是太聪明

郭德成是元末明初人,他性格豁达,十分机敏,特别喜爱喝酒。在元末动乱的年代里,他随朱元璋转战沙场,立了不少战功。朱元璋做了皇帝后,纷纷给将领们加官晋爵,而郭德成却仅仅做了一个普通的官员。

后来,朱元璋过意不去,就召见郭德成给其升官。郭德成连忙推辞说:“感谢皇上对我的厚爱,但是我脑袋瓜不灵,整天不问政事,只知道喝酒,一旦做了大官,那不是害了国家又害了自己吗?”

开国功臣中,朱元璋为何没杀郭德成?不是不想杀,只是太聪明

朱元璋见他辞官坚决,内心赞叹,于是将大量好酒和钱财赏给郭德成,还经常邀请郭德成去皇家后花园喝酒。

一次,郭德成兴冲冲赶到皇家后花园,陪朱元璋喝酒。眼见花园内景色优美桌上美酒香味四溢,他忍不住酒性大发,连声说道:“好酒,好酒!”随即陪朱元璋喝起酒来。杯来盏去,渐渐地郭德成醉眼蒙昽,但他依然一杯接一杯,喝个不停。眼看时间不早,郭德成烂醉如泥,踉踉跄跄地走到朱元璋面前,弯下身子,低头辞谢。结结巴巴地说道:“谢谢皇上赏酒!”

朱元璋见他醉态十足、衣冠不整、头发纷乱,笑道:“看你头发披散、语无伦次真是个醉鬼疯汉。”

开国功臣中,朱元璋为何没杀郭德成?不是不想杀,只是太聪明

“万岁,我觉得没有头发的和尚才真痛快呢。”郭德成脱口而出。

朱元璋一听,郭德成揭自己老底儿,不禁发怒。但转念一想,以后再治他罪也不迟,于是放他回家。

郭德成酒醉醒来,知道自己在皇上面前失言,朱元璋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难免有杀身之祸。怎么办呢?向皇上解释,不行,解释只会增加皇上的嫉恨。郭德成左右为难,他苦苦地思考着,为保全自身寻找妙计。

过了几天,郭德成继续喝酒,狂放不羁,和过去一样,只是进寺庙剃光了头,真的做了和尚,整日身披袈裟,念着佛经。

开国功臣中,朱元璋为何没杀郭德成?不是不想杀,只是太聪明

朱元璋看见郭德成真的做了和尚,心中的疑虑、嫉恨全消,还向自己的妃子赞叹说:“德成真是个奇男子,原先我以为他讨厌头发是假,原来想做和尚是真。”说完,哈哈大笑。

后来,朱元璋猜忌有功之臣,原来的许多大将们纷纷被他找借口杀掉了,而郭德成却保全了性命。这是由于他能够从小的祸事看到以后事态的发展,提前避祸,才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

失言并不可怕,关键是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这就需要领导者充分调动智慧的大脑,分析状况,及时为自己解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