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诸葛亮为什么要斩马谡,纸上谈兵赵括直接导致赵国亡国吗?

刘华银mark


首先,因为街亭是属于当时蜀汉的军事重镇,街亭的失守可能将改变蜀汉的北伐大业方针,马谡作为当时街亭的军事主官,刚愎自用,不听从下属的建议,盲目部署,最终导致街亭失守,马谡作为军事主官,也是第一责任人,不斩不足以定军心。

而马谡是诸葛亮的门生,自然有所不忍,所有才会有挥泪斩马谡的典故。


言史坊


应该说明的是马谡是被冤枉的,他不过是诸葛亮的替罪羊而已。

赵括纸上谈兵,败在大秦战神白起的手下,不是他的罪过。

<strong>

首先来说马谡的问题。说马谡,就不得不说到他的兄长马良。

【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田荆州。

后马良上书诸葛亮,谈论先主今后的发展趋势,深得刘备和诸葛亮的赏识;提升他为左将军掾,也就是左将军府的属官,当时就是刘备的直属,正式进入了权力中心。

马良的才干,是孙权都打心眼里佩服的。

后为蜀国去武陵招降五溪蛮,蛮夷对他是敬若神明,接受其号令,可见马良的人格魅力也是没的说。

其后跟随刘备征讨夷陵,战死沙场,令人惋惜。刘备念其功,封他儿子骑都尉。

马谡在他兄长去世后,闪亮登场。先作为荆州从事随刘备入蜀,当过绵竹和首府成都的主官。不得不说,马谡也不是一个庸人,他也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凭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起来的。

只是他的特长是处理政务,而诸葛亮却把他的军事才能想得太理想了。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意思是,马谡嘴上很有一套的。诸葛亮太高看他了,把马谡当做自己的影子,因为诸葛亮以前也是卧隆中而论天下大势的。可是他没有考虑到的是,一个诸葛亮就了不得了,怎么可能还有一个呢?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刘备死前曾经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自察之。”刘备是诸葛亮的主人,他们又生死与共了几十年,刘备的话,诸葛亮是应该听的。所以对马谡的纸上谈兵是非常反感的,但基于他兄长马良的原因,不好直接把他干掉,正好曹魏攻蜀,诸葛亮就顺水推舟,派他上去,又不给后来人以口实。

也正因为诸葛亮太高看他,委以重任,不顾众人的疑虑,坚持用他守街亭。所以最后失了街亭,就只有让马谡背锅了。马谡死的时候,可能才醒悟了,诸葛亮是害他还是重用他?

综上所述,马谡是冤枉的,但这追根到底还是自己太张狂,所谓:“关公面前耍大刀。”和诸葛亮比智慧,都是不理智的。

马谡是纸上谈兵的人,旁人都可以看出来,诸葛亮会看不出来?

赵括也是同理,他也是死在别人的算计中,只是在后来的当政王朝来说,他是该死的。在和他对立的人和不懂政治斗争的老百姓眼里,他只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

我是军哥话历史,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路来解析历史,和您们共勉。


白云山水居


诸葛亮为什么要斩马谡?首先分析诸葛亮北伐目的。

自夷陵之战后,蜀国国力衰弱,隆中对定下的统一中国作战策略已经破产。以前跟随的荆州大将关羽、张飞、黄忠等已去世,除了赵云还在。而汉中本土势力如日中天,荆州势力与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断,为了稳固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得不发起北伐战争。而此时马谡已经作为荆州的中坚力量,即便是一次战役重大失误,诸葛亮也不该自断臂膀,斩马谡?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斩马谡,前文说了,自夷陵之后,蜀中无大将,人才凋零,以诸葛亮为代表荆州力量已经衰弱。而被统治的汉中本土势力日益壮大,而这时又天赐良机,马谡重大的军事失误,能削弱诸葛亮势力,怎么能够放过。若诸葛亮不按军法处置,以人情处理,诸葛亮在蜀地依法行政,将失去人心,赦免马谡会得到汉中本土势力大事渲染,以前辛辛苦苦奠定的基业将毁于一旦。所以史书上说“挥泪斩马谡”,诸葛亮是哭马谡很铁不成钢,本想借街亭这么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把马谡推上蜀国的政治核心,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可惜马谡太让他失望。最终,

在蜀国的长治久安和免马谡一死,诸葛亮选择了“大义灭亲”

至于赵括因纸上谈兵,最终在长平之战断送赵国精锐部队,赵国再无力与秦国一战,直接导致了赵国灭亡。


散步的鱼读历史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首先:诸葛亮之所以斩马谡是因为马谡失了街亭这一重要的军事要地。

其次:赵国的灭亡赵括有一定的责人,但是这不是直接的原因。

我们来分析一下具体的原因:公元257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表明自己要北伐的决心。为了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完成先帝的遗愿第二年春,诸葛亮带领全国精锐出师北伐。这是诸葛亮第一次发动北伐战争。

马谡大意失街亭

《三国演义》中,马谡之所以失了街亭全是因为自己的骄傲自大不听指挥,放弃了诸葛亮制定的作战计划。诸葛亮一直知道街亭是蜀魏战争的关口,对于守将的人诸葛亮一直拿不定主意,这个时候马谡自己毛遂自荐请求去守街亭这一重要的关口。

马谡本是马良的亲弟弟,马良生前又和诸葛亮关系要好,就把弟弟马谡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的犹豫在马谡的再三请求下疑虑尽消。

对于马谡诸葛亮和他还是有感情的,也许是为了让他立点战功吧,再三交代下就派马谡守了街亭。

街亭失守原因有二:一是马谡的骄傲自大,放弃水源地在山上扎营。二是诸葛亮的私心。

其实对于马谡这个人刘备生前就嘱咐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可见刘备的识人之明。但是也许是诸葛亮太过悲伤,也许是诸葛亮刻意遗忘,在街亭这件事情上居然把先帝的嘱托忘的一干二净。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后人一直认为诸葛亮斩了马谡心痛不已,所以流泪。事情不单单是这么简单,诸葛亮和马谡的感情确实很好,诸葛亮曾说你我亲如兄弟。如今你打了败仗,丢了城池不惩罚你不能服众,你死后你的家里老小我会照看你不必担心。这个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斩了马谡之后的诸葛亮才想起了刘备生前的嘱托。觉得愧对先帝因此痛心不已。

有诗日:“失手街亭罪不轻,堪蹉马谡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试泪犹思先帝明。

赵括从小熟读兵法,常常和父亲讨论各种战法和对战的兵法,几乎每一次都能赢。可惜得是一直没有上过战场没有经过真刀实战。

说赵括纸上谈兵就要说说赵国和秦国的一场大战--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赵括为什么接替廉颇。

长平之战刚开始的时候诗赵国将领廉颇和秦国将领王龁之间的交锋,刚开始廉颇数次出兵都失败了,所以之后的战法廉颇就决定固守营垒坚决不出,意图拖垮长途奔袭而来的秦军。

时间久了,赵国国王对了廉颇很是不满,多次派人责备。这个时候两个国家的朝堂也不是很安稳。后来秦国丞相范睢派人贿赂君臣,并散布谣言说廉颇不出兵有私心,秦国不怕廉颇,就怕赵括。

赵括就是在敌人的“反间计”下替代了廉颇。

在和秦国将领王龁的对战中赵括还是取得了几次胜利的。但是赵括此时并不知道秦国的将领早已暗中换成了战神白起。赵括取得胜利的这几场战争都是白起为了更好的观察赵括而设计好的。

而此时的赵括被胜利的表象模糊了双眼,再后来得战事中又急于表现自己错估了形式。最终落入困境突围不成反而被杀。

赵国的灭亡赵括有间接的原因,而楚国的国君赵孝成王是要付主要责任,如果 他不怀疑廉颇,不听信谣言。不临时换将。赵国也不会灭亡。

个人观点,欢迎探讨。


努力的就是最好的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看的读者动容。

马谡这个人对国家可是怀有一片忠心,或许当初就葛亮就是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而错用了他。



马谡,同历史上的赵括一样,都属于纸上谈兵的理论家,没有实际的作战经验。

纸上谈兵的故事,就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赵国,赵国因为有廉颇和蔺相如武将文臣的将相和,和秦国相持了多年。



秦国对赵国虎视眈眈,终于又派兵来围攻赵国,老将廉颇用掘城死守的方法,拖了秦军三年时间,秦国沉不住气,派人放言,说秦国不怕老将廉颇,最怕的是赵括。

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让赵括替代廉颇,赵括凭着纸上学来的那些功夫,改变了作战方针,赵国大败,几十万大军毁于一旦。

而马谡失街亭如出一辙,马谡掌握了实权,刚愎自用,听不见大将王平的劝告,自认为自己知识渊博,却被魏国的司马懿所破。



诸葛亮一生善用兵,神机妙算,而唯有这一次,这么重要的位置用错了人。诸葛亮挥泪,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失策的悔恨,后悔自己在识人用人方面不如先主刘备。


sddz以书润心


我是杭州刺史,我来回答。

公元 2 2 7年,诸葛亮上《出师 表》,率大军驻汉中郡;公元228年 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蜀魏开战,两 军对垒。司马懿认为街亭为汉中咽喉, 若断其街亭要路,绝其粮道,则陇西 一域,不能安守,蜀军必回汉中,所以 亲率大军直取街亭。诸葛亮也认为街 亭为咽喉之地,司马懿出关,必取街 亭。参军马谡立下军令状,请军守街 亭,“若有差失,乞斩全家”。“亮使马 谡督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 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 千余家,还于汉中,戮马谡以谢众。” (《三国志·诸葛亮传》)“于时十万之 众为之垂涕。”(《襄阳记》)“亮进无 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 之流涕。”(《三国志·马良传》)这就 是历史上的挥泪斩马谡。

有人认为,马谡罪当就戮,死于 军法。如依军法,当按“军令状”,杀 其全家。然而诸葛亮不仅没杀他的全 家,反而“亲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 生。”(《襄阳记》)这是为什么呢?斩 马谡背后究竟有什么政治谋略呢?笔 者力求探求这个千古之谜。

参军蒋琬是诸葛亮亲信,亦是 丞相的继任者,对诸葛亮为何杀马谡,又为何挥泪提出了质疑。据《襄 阳记》,马谡死后,蒋琬来到汉中,对 诸葛亮说,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杀死 这样的人实在可惜。“天下未定,而 戮智谋之士,岂不惜乎。”蒋琬又说: “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 在这里,蒋琬是在指责诸葛亮杀马谡 之事:楚晋交战,楚成王杀了楚军统 帅得臣,晋候喜出望外;你杀了马谡, 难道魏军不拍手称快吗?蒋琬还有一 问,马谡既然罪当正法,为何还哭呢? 这个哭非一般之哭,而是悲痛欲绝, 挥泪如雨。诸葛亮说:“吾非为马谡而 哭”,而是“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 之明”。难道此哭仅仅为了先帝吗?

街亭已失,马谡已斩,诸葛亮为何 上《街亭自贬疏》,自贬三级?难道真 因疏中所说“咎皆在臣受任无方,臣明 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 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吗? 诸葛亮自贬三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费祎也是诸葛亮推荐的丞相继 承者,马谡死后,他来到汉中为诸葛 亮贺喜,为我们揭开千古之谜打开了 一扇门。费祎见诸葛亮贺初次北伐的 三喜,一喜是“蜀中之民,知丞相初拔 四县,深以为喜”;二喜是“近闻丞相得姜维,天子甚喜”;三喜是“丞相现 统帅军数十万,可再伐魏”。看来费祎 是话中有话,暗藏玄机,独以为杀马谡 应笑应喜而非应哭,至少不至于挥泪如 雨,伤心动魄,撕心裂肺。

以上几问,可见诸葛亮斩马谡,不 仅是因为军法,也不单为思先帝之明, 而是一个政治谋略。

以战役失败掩盖战略失误

诸葛亮挥师北伐,面对的是强大 的对手,魏方地大、将广、兵多,而蜀军 放弃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去攻长 安、陷洛阳。在战略上一是必须谋非常 之策,出奇制胜;二是必须抓住有利战 机,速战速决。诸葛亮对战争的形势非 常清楚,所以采用马谡的离间之计,将 司马懿革职在家,魏主曹睿派懦弱无 谋的驸马夏侯懋统兵拒敌,创造了难 得的战机。然而诸葛亮因人废言,不采 纳魏延“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 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之策,却采取了“从陇西取平坦大路, 依法进兵”(《三国志·魏延传》),步 步为营的战略。这个战略失误,司马懿 看得清楚明白,认为“如从子午谷取长安,则长安早得多时”,只是诸葛亮为 求万全之策,不肯弄险而已。失街亭, 只是个战役失败,是一地之失,其背 后应该是战略失误的结果,然而这个 失误在当时的国情、敌情、军情背景 下,是不能承认的,应该极力去掩盖 的,借马谡的人头一用,正当其时。

以外部斗争平息内部斗 争,转移政治视线

刘备建立起来的蜀汉新生政权 内部矛盾重重,斗争异常激烈。首先 朝廷是由三股势力构成的,一是以原 在洛阳的益州官僚和仕于益州的地 方豪强,这部分势力根深蒂固,是地 方势力的代表;二是刘璋旧部,这部 分人是旧政权的代表,对新政权一方 面心有余悸,另一方面又想在新政权 中分得更多的权力,李严是他们的代 表人物。第三股力量才是新政权的势 力,以刘备、诸葛亮为代表的刘氏集 团。但刘氏集团是外来户,地盘是捡 来的,王朝是组合班子,权力和利益 是三家的,但责任只是刘氏集团一家 的。百姓过惯了太平日子,对多征好战 的新政权并不买账,夷陵战败,刘备 去世,“南中诸郡,并皆叛乱”。新政 权建立后,战事不断,祸事不断,朝廷 内部纷争不断,公元231年,托孤之臣 李严被废黜为平民,就是朝廷内部斗 争的结果。诸葛亮北伐的重要原因之 一就是“安内必先攘外”。两国交战, 生死存亡,只能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斩马谡就是为了进一步达到战争的目 的,同时表明以铁的手腕治军治政的决心,人头落地,定纷止争,维护内部 的团结和统一。

以军事上的失败掩盖政治 上的错误

公元219年7月,刘备自称汉中 王,同年12月,关羽败走麦城,以身 殉职,失去荆州。公元221年5月刘备 在成都称帝,6月发动意在夺回荆州 的“夷陵—猇亭”之战。公元222年 8月,刘备兵败退回巫县,后驻白帝 城,223年4月永安托孤,刘备病亡。 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公元227年诸 葛亮北伐。短短9年,蜀汉政权失君、 失地、失将、失民,可谓内忧外患,多 事之秋,诸葛亮选择此时出兵,显然 是政治上决策的错误,兵未出而知败 已定。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制定了蜀 政权恢复汉室的路线:“将军既帝室 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 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 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 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 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 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 兴矣。”诸葛亮北伐时,恢复汉室这面 旗帜的旗手已亡,英雄的号召作用已 无法发挥;荆州已失,孙刘联盟已破,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已成泡影。 这时的客观条件只能“保其险阻”,才 能站稳脚跟,巩固新生的政权。然而 诸葛亮为实现恢复汉室的政治抱负, 抛弃自己已经制定的政治路线,率军北伐。北伐军实质上已成挥师中原的 孤军,孤军深入是兵家大忌,终有一 败。这一点诸葛亮是清楚的,所以在街 亭战役中,部署的是防守战、退却战, 退回汉中谋长远之策,才是他真正的 战略意图。但是恢复汉室的这面大旗 不能倒,倒则益州更危。诸葛亮作为政 治家,比谁都清楚益州所处的危险境 地,他深知如果军事能够胜利,存在 这种扭转乾坤的可能性,为了这种可 能,他就要知不可为而为之,用军事上 的胜利谋求政治目标的实现。然而初 次北伐,牛刀初试,魏军倾国应对,发 现敌我双方实力的悬殊,北伐的政治 目标已无实现的可能,最好的选择就 是让马谡承担起军事上失败的责任, 用军事上的失败去掩盖政治上北伐决 策的错误。

诸葛亮与马谡在感情上“情同 父子”“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 父”;工作上,马谡多献战策,屡建奇 功,属智谋之士,然街亭已失,大势已 去,马谡已不是杀不杀的问题,而是怎 样让其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的问题。 诸葛亮是坦坦荡荡的政治家,用马谡 的人头来掩盖政治战略失误,转移国 人视线,但并没有让马谡当自己的替 罪羊,而是“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诸葛亮与马谡一个被杀,一个被贬, 而且都是诸葛亮一人捉刀,难道还不 能以谢众人吗?诸葛亮用自己的政治 谋略、马谡的人头渡过了一次军事失 败、政治危机,换来了蜀国政权的政 治稳定。

关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杭州刺史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做了一系列让人唏嘘不已的事:上书自贬、赵云降职、王平受赏和最著名斩马谡。马谡是街亭失利的直接责任人,他被杀的原因已经有很多学者做过分析,综合起来,大家基本认同是诸葛亮秉承依法治国的理念同时为了平衡蜀汉政权内部的各方势力而处死了马谡但是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再向前看一步,会发现马谡是替诸葛亮死的,而且这一点诸葛亮自己也很清楚,这也就是他流泪的根本原因。因为马谡罪不至死!打了一场败仗而已,如果这就要杀,一辈子打败仗刘备岂有活路?而且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历代名将,可能除了韩信等极少数以外,没有一个没打过败仗的,岂不是统统要杀?况且打了败仗死了人也是一种经验,总结经验才能再战,这样杀了岂不是白败了。而且,论起责任诸葛亮才是这次北伐的主帅,马谡只是前线指挥官,兵败至此孔明先生的责任最重。

诸葛亮自己也知道,所以回到汉中之后,他立即上表后主刘禅:“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这里面说的关于街亭失败诸葛亮的罪名是“违命之阙” (《三国志·诸葛亮传》),他违背的是刘备的遗命,因为刘备对马谡有过遗命:“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三国志·马谡传》)

这就非同小可。这意味着诸葛亮是违背先帝遗命,违背群众意见启用的马谡,同时也意味着诸葛亮用马谡导致街亭之败,惹怒了几乎所有人,也就是说诸葛亮犯了众怒。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杀马谡,只是自己给自己降职,然后权力如故,无论如何是无法服众的。大家嘴上不说,心理也要鄙视他。

马谡是聪明人,虽然在战场上没有经验,但是他在蜀国政坛上摸爬滚打多年,对于诸葛亮感情极深,所以自从街亭失败之后,他就准备要死,甚至写好了遗书:“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三国志·马谡传》)马谡的意思是街亭之败的锅我去背,为了丞相的大志,我马谡献上自己的人头,平息众人的怒火,帮助丞相继续稳住蜀国的局面。不仅如此,马谡在遗书里还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遗志,他将继续为了诸葛丞相“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而拼搏,希望自己视若父亲的诸葛亮予以照顾。





小陈谈古今历史


诸葛亮为什么斩马谡,失街亭只是诱因,真正里面涉及的政治斗争很严重!给大家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是很符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发展方向。但是出了两个意外状况,第一,关羽大意失荆州,让蜀汉政权失去了大片战略要地。第二 刘备为了复仇,发动对吴国战争,夷陵之战大败,让蜀汉国力直线下降。这时候的诸葛亮,只能北伐,争夺汉中平原,给蜀汉争取战略主动。但是古人云,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假,但是当时蜀汉政权有三个派系。 一 益州本地人才 二 诸葛亮代表荆州人才 三 招揽和投降的人才 而马谡作为荆州诸葛亮的人,必然会受到其它方面的打压。所以马谡之死不单单是丢了街亭,是其它两方面要压制荆州代表的实力。


勇哥wyy


首先诸葛亮为什么挥泪斩马谡呢?

马谡跟诸葛亮是什么关系呢?先要说说马谡的哥哥马良,马良跟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好,是称兄道弟的,后来马良战死了,就将自己的弟弟马谡托付给了诸葛亮。马谡这个人非常有才华,也有很强的军事能力,诸葛亮非常欣赏马谡,所以一直将马谡当自己的亲弟弟看待。

既然诸葛亮这么喜欢马谡,那为什么又要杀他呢?起因是因为马谡丢了街亭,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的时候,原本是很有希望取得一些胜利成果的,结果正是因为马谡在排兵布阵上的失误,且不听副将王平的建议,一意孤行,最终导致整个北伐战争的失败。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一次败仗就杀一个将军,似乎不合情理,况且本来蜀国后期人才就十分稀缺,好不容易出了一个马谡,还被杀掉了,所以我们不禁要问,诸葛亮真的舍得吗?

肯定是舍不得,单从诸葛亮“挥泪”这两个字就能看出来了。那既然舍不得,为什么一定要杀呢?其实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马谡是诸葛亮的亲信,在诸葛亮独揽大权的时期,难免下面会有一些人等着看诸葛亮的笑话,现在好了,你的人出事了,你怎么办?诸葛亮做事一向以身作则,为人也刚正不阿,这个时候为了堵住下面的悠悠之口,只能自断臂膀。

第二,在战争的准备期,众人讨论谁做先锋的时候,很多人都推荐魏延和吴懿,但诸葛亮一心的要担保自己的小兄弟,最后在众人的质疑声中将马谡推上了先锋的位置。刘备生前其实给诸葛亮交代过,说马谡这个人夸夸其谈不可重用,但在这个关键用人的时刻,诸葛亮却违背了先帝的遗旨,怎么办?任人唯亲了吧?他不可能再包庇袒护了。

第三,在蜀汉政权体系里,有太多人不服诸葛亮,其中李严就是一个,李严是什么人?是刘备托孤之副,本来李严就对诸葛亮这个正的不太服气,时时叫板诸葛亮,早已是诸葛亮的眼中钉了,现在马谡出了这个事,不是给诸葛亮出了一道难题吗?所以,诸葛亮为了收拾李严,为了彰显自己公平、公正、公开,为了执行自己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只好将马谡杀掉。

所以说,杀马谡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处理打败仗的将军有很多种方法,比如降级、军棍、戴罪立功等等,不一定非要杀掉,但诸葛亮却杀掉了马谡,其中的原由相信大家也看明白了,也清楚了诸葛亮挥泪的原因,用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话来说,他是杀了一个不该杀的人,杀了一个自己欣赏的人,杀了一个能为国所用的人,想到这些,诸葛亮不禁悲由心来,潸然泪下。

再说赵括的问题

赵国常平之战后损失40万大军,元气大伤,丢掉了与秦国抗衡的实力,但是此时全国上下披麻戴孝,民众空前团结,更不至于灭国,其后来灭亡还在于昏君无能,此后蔺相如早就去世了,赵国有名将而不能用,长平一战赵国实力大损,后期虽还有李牧扛旗,但摊上个昏君,李牧也不得善终。总体来说,赵国灭亡在于决策层的决策失败。对攻守之势的误判,正和后来岳飞一样,一个是当守不守,一个是当进不进。







寰宇世界历史地理姿势


基本同意军哥的意见,但不同意说马谡是诸葛亮替罪羊的说法。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使诸葛亮很好地检点了他在蜀汉军事生涯中有四点严重不足:

第一,对蜀汉在三国中的地位缺乏清醒的认识。鲸吞刘璋势力和联吴赤壁战役的胜利使诸葛亮有些飘飘然,对于自身智谋及蜀汉军事实力有过分的估计,对曹魏与蜀汉军力比5:1及曹魏灭蜀的决心缺乏认知。曹魏军方修建了从平凉过陈仓经略阳两当至剑门关的陇右大道,并派张郃配合司马懿进改蜀汉,诸葛亮并未在军事上慎重对待,过于轻率地任用夸夸其谈的小将马谡,对一场生死悠关的攻防战役没有高度重视。守节亭失败才使诸葛亮认识到等待只有灭亡,这是他发动六出岐山及后来的姜维八次伐魏的痛定思痛的作法。第二,诸葛亮对于青年军事人才的培养没有正确的方法。马谡即使是可造就的军事人才,也需要在战斗中学习本事,增长才干。守节亭他派马谡任主将,派王平为副将,如果他在任用时打个颠倒,节亭守卫战将会是另外一个面貌。青年才俊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不加分析,只拿军令状来增加将领责任,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作法,造成了旣失节亭,又失爱将的恶劣后果。第三,信心丰满,行为骨感。刘备在识人方面相对于诸葛亮有很多长处。刘备与马谡打过数次交道,对马谡感觉是"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乃庸才尔”,并把这一印象明确告诉诸葛亮,诸葛亮自以为是,完全按自身喜好任用马谡。等到依军令状斩马谡时,诸葛亮掩面痛哭不止,主要是因为想起了刘备的识人告戒,自已忘到九霄云外。第四,军事上的以邻为豁是军事大忌。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是诸葛亮赖皮手段的集中表演。在以往的战斗生涯中,诸葛亮也多次有依邻为豁的表现,唯独借荆州气死周瑜已经达到相当恶劣的程度。凡成大事者,无不重视个人操守及信用,蜀汉名借实抢又缺乏必要的安抚措施,派刚弼自用的关云长把吴蜀两家联盟破坏到了基础根部,为蜀汉的首先消亡奠定了伏笔。

以上所谈孔见,愿与友们交流。

咸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