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何看待“始终明哲保身全”的大词人晏殊?

郁轮


晏元献公挽辞三首——始终明哲保身全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二仙

拼音: shǐ zhōngmíng zhé bǎo shēnquán

始终明哲保身全释义

【始终】和结尾。《庄子·田子方》:“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唐元稹《善歌如贯珠赋》:“美清泠而发越,忆辉光之璀璨。始终虽异,细大靡殊。”2.自始至终,一直。《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故宠敬日隆,始终无衰。”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颜鲁公之在蔡州,再从姪峴、家僮银鹿始终随之。”宋苏轼《论周穜擅议配享自劾札子》之一:“本朝自祖宗以来,推择元勋重望始终全德之人,以配食列圣。”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是昌黎与宗元始终无嫌隙,亦可见篤於故旧矣。”巴金《灭亡》第一章:“汽车夫始终坐在车前,带着胆

【明哲保身】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后多指生怕有损于自己,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语本《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孔颖达疏:“既能明晓善恶,且又是非辨知,以此明哲择安去危,而保全其身,不有祸败。”晋葛洪《抱朴子·仁明》:“明哲保身,《大雅》之絶踪也。”唐白居易《杜佑致仕制》:“尽悴事君,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宋欧阳修《晏元献公挽辞》之三:“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清沉起凤《谐铎·烧录成名》:“君子明哲保身,而动称好辨,僇辱及之矣。


林意诗语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1]),字同叔,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2]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总体评价

晏殊性格刚毅直率,生活俭朴。他多次做州官,官吏和百姓对他急躁的性格很畏惧。他善于了解别人,富弼、杨察都做了他的女婿。晏殊做宰相兼枢密使,富弼做枢密副使,于是,晏殊请求辞去所兼的枢密使职务,皇上没有允许,他受到皇上的信赖和恩遇达到如此地步。晏殊的文章,内容丰富,词藻华丽,他能写各类文章,尤其善于写诗,有闲雅的意趣和多情的思绪,晚年仍专心孜孜地学习,不知疲倦。

名人点评

欧阳修《宋史·晏殊传》说他人仕“遂登馆阁,掌书命,以文章为天下所宗。”后来又“由王官宫臣,卒登宰相。凡所以辅道圣德,忧勤国家,有旧有劳,自始至卒,五十余年。”

《晏公神道碑》说他“及为相,益务进贤材。当公居相府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

宋祁《笔记》载:“晏相国,今世之工为诗者也。末年见编集者乃过万篇,唐人以来所未有。”

《宋史》中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清代学者冯煦说,曼殊与欧阳修二人同受冯延巳的影响,共“开江西一派”。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全球战疫


要在晏殊的仕途中找点波折的话,那还是有的。任何时代都不缺乏小人,而正直的人往往是小人攻伐的对象,更何况是晏殊这种身居高位的正直的人。晏殊的存在让小人很不安。小人们千方百计的给晏殊制造罪名,最终导致了晏殊的第二次被外调。宋仁宗就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主角,他的生母是李宸妃,这众人都知道,除了仁宗自己。章献太后在世时,谁也不敢多言。李宸妃去世的时候,仁宗也不知道李宸妃就是他的生母。而给李宸妃写墓志铭的正是晏殊。晏殊自然是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在墓志铭上多言。当时仁宗对太后非常孝顺,他断不会吃饱撑的,傻乎乎地去做那个捅破窗纸的人。再说这也是皇族家事,他一个臣子也用不着管太多。后来章献太后去世,仁宗终于知道李宸妃才是自己的生母。子欲孝而亲不在,心中自然悲苦后悔万分。小人便以此为罪名,在仁宗面前说晏殊不厚道,知道却不说。为什么说他晏殊不厚道呢?难道就因为晏殊写的墓志铭吗?其实小人们也够辛苦的了,要找晏殊的茬实在不是件容易事。晏殊生活富贵,什么都不缺,自然不会徇私舞弊,每天里除了喝点酒搞点宴会也确实没其他不良爱好了。晏殊后来还是被贬谪了。

经此一事,晏殊明白了,官场没什么好作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